CN212943453U -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43453U
CN212943453U CN202020432847.8U CN202020432847U CN212943453U CN 212943453 U CN212943453 U CN 212943453U CN 202020432847 U CN202020432847 U CN 202020432847U CN 212943453 U CN212943453 U CN 212943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inlet
outlet
settling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28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oder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Modern Zh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Rixin Chang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Rixin Chang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Rixin Chang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28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43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43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43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第一筛分装置、破碎装置、中间输送装置、第二筛分装置、成品输送装置、降尘装置和除尘装置;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连接破碎装置的进口,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和破碎装置的出口连接中间输送装置;中间输送装置的出口连接第二筛分装置的进口,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连接成品输送装置,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连接至破碎装置的进口;降尘装置包括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气体入口的抽气管道。提高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降尘、除尘能力和稳定性,降低了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扬尘规模以及处理扬尘的成本和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行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内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建筑行业的拆建和重建项目增加,由此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含地震后的建筑垃圾,如四川),这种建筑垃圾基本上不会自然降解,这种大量堆放的在几千年还能保持原物质状态的物质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大量建筑项目带来了建筑材料的需求。当把这种垃圾废弃物就地处理变成有用的建筑材料,得到钢材、塑料、可燃物质(变成热能),即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处理,能为人类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作出贡献。
现有的建筑垃圾处理均为现场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得到较小粒径的成品后再运出。在破碎、工艺内运输、成品装车等过程中,小粒径的骨料等成品极易产生扬尘,不利于环境保护。现有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装置和处理工艺对扬尘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且处理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该系统能显著提升建筑垃圾处理时的降尘能力和降尘稳定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第一筛分装置、破碎装置、中间输送装置、第二筛分装置、成品输送装置、降尘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连接所述破碎装置的进口,所述第一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和所述破碎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输送装置;所述中间输送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进口,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下出口连接所述成品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连接至所述破碎装置的进口;所述降尘装置包括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气体入口的抽气管道。上述设计的具体思路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采用两级筛分的模式,对原料和破碎后物料进行两次筛分,将破碎后不满足粒径要求的物料重新返回破碎装置中进行破碎,在破碎和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本实用新型在多点布置了降尘、除尘装置,通过降尘、除尘装置的复合协同作用减少了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扬尘的规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和设置在所述返料输送装置上的第二降尘组件;所述抽气管道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输送装置附近区域的第一气体入口和设置在所述破碎装置入口附近区域的第二气体入口。
本实用新型在给料装置入口处、返料输送装置和成品输送装置处设置三个降尘组件,其依据在于,该三处位置为工艺起始点、终点或是上道工艺与下道工艺的连接处,两个装置之间的设置高度落差比较大,比如从第二筛分装置的筛上出口到返料输送装置、从成品输送装置到堆料或装车运输,在下落过程中极易造成扬尘,且给料装置入口处、返料输送装置扬尘颗粒较大,使用负压的除尘装置难以完全清除扬尘,而成品输送装置处则由于成品运输问题难以设置除尘装置,因此在该三处位置设置降尘组件对扬尘进行喷淋处理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降尘组件的功效、降低扬尘影响、节省成本和资源消耗。同时,本实用新型在返料输送装置和中间输送装置处设置两个除尘系统的气体入口,其依据在于,该两处位置为工艺终点或是上道工艺与下道工艺的连接处,装置暴露在外,易受到天气(风力)的影响,而且装置之间的设置高度落差比较大,比如从返料输送装置到破碎装置、从中间输送装置到第二筛分装置,同时,经过筛分或破碎后的物料粒径相对较小,在下落过程中极易造成扬尘,因此在该两位置设置除尘系统的气体入口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除尘装置的功效、降低扬尘影响、节省成本和资源消耗,该两处位置均位于本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处理系统靠上的部位,也便于抽气管道的布置。
所述第一降尘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相连接的第一降尘喷嘴,所述第一降尘喷嘴分别朝向给料装置入口、第一筛分装置出口和破碎装置入口方向;所述第一降尘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边缘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降尘组件向远离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方向倾斜。将降尘组件设置在给料装置的入口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能够避免第一降尘组件对给料装置进料时的阻拦,更好地提高本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将降尘组件的布置形式设计为向远离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方向倾斜的方式,能够避免进料时对降尘组件可能造成的伤害,而且该布置方式还能使降尘喷嘴更加准确地朝向筛分装置和破碎装置,提高降尘装置的降尘效果。
所述第一降尘组件通过一可在水平面360°旋转的铰接组件固定在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边缘。通过上述设计,降尘组件能够在水平面内部360°旋转,能够将其倾斜方向在给料装置或破碎、筛分装置之间进行调整,使得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扬尘情况针对性地对降尘组件的朝向进行调整,从而提升降尘装置以及进料系统的降尘能力。
所述第二降尘组件包括布设在返料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下两侧的多个第二降尘喷嘴。
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出料口处的第三降尘组件;所述成品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显著高于出料落料点的位置,所述第三降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下方且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所述第三降尘组件包括第三降尘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降尘水管上的多个第三降尘喷嘴,所述第三降尘水管由多段子管道围成封闭或未封闭的环状,所述第三降尘喷嘴朝向所述第三降尘水管围成的环状内区域;所述第三降尘水管围成的环状内区域为所述成品输送装置的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将第三降尘组件设置成上述结构并布置在陈品输送装置输料方向末端的下方,能够对使第三降尘组件对下落的成品物料产生的扬尘进行针对性的喷淋和降尘,且如此设置不易产生死角,能提高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在户外或风力交大场景下的适用性和稳定降尘能力。
所述抽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排堵口;所述排堵口为所述抽气管道的管壁由内部向下凹陷形成的空间,所述排堵口底部设置有带有开关功能的出口。在抽气管道内部设置排堵口能够将原本易堆积在抽气管道内的石子等大颗粒物料及时清理出抽气管道,避免大颗粒物料对于后续工艺中的除尘装置的破坏和干扰,同时将排堵口的结构设置为抽气管道的管壁由内部向下凹陷形成的空间,能够使较重的大颗粒物料在经过抽气管道时陷入排堵口内部,进一步保护除尘装置,提升除尘效果。
所述排堵口的出口上方设置有自出口方向向上倾斜布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最下方外缘与所述排堵口的管壁相分离并形成一缺口,所述挡板最上方与所述抽气管道的管壁相连。在排堵口内部设置的挡板在保证大颗粒物料经过挡板时能够由缺口陷入排堵口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小颗粒粉尘陷入排堵口的几率,从而提升除尘效果,也减少了处理从排堵口排出粉尘的人工费用。
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给料装置入口上方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降尘组件上方附近区域,且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以及所述破碎装置的入口附近区域。由于降尘组件与在给料装置入口处呈现一定的夹角布置,因此会造成部分降尘喷嘴喷射时仰角较大,降低降尘效果;在降尘组件上方布置导流板能够将降尘喷嘴喷出的液滴导流至需要降尘的区域,从而提升降尘效果,同时,导流板的存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扬尘的扩散。
所述导流板与支架形成类似“T”型结构,且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以及所述破碎装置的入口附近区域,所述导流板的靠近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的一侧短于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破碎装置的入口的一侧。将导流板设置为上述结构,可以增强导流板的导流能力,提升降尘装置和进料系统的降尘能力,还能避免导流板对于所述给料装置进料时的阻碍。
所述导流板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给料装置的入口以及所述返料输送装置的物料输送终点附近区域,且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返料输送装置的部位开设有一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所述除尘装置的第二气体入口相连接。通过将导流板延伸至返料装置处,能够使降尘装置的降尘覆盖范围进一步延伸,使得给料装置、筛分装置、破碎装置和返料装置共用一个降尘装置,进一步减少系统降尘成本;同时在导流板与除尘装置相连接,能进一步减少系统外排的扬尘规模,有利于环境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性地在建筑垃圾处理系统易产生扬尘的部位设置相应扬尘处理装置,并对降尘装置、除尘装置以及其他结构的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提高了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降尘、除尘能力和稳定性,降低了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扬尘规模以及处理扬尘的成本和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中第一降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中第二降尘组件与返料输送装置侧视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中第三降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三降尘组件布置于成品输送装置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给料装置;2、第一筛分装置;3、破碎装置;4、中间输送装置;5、第二筛分装置;6、成品输送装置;7、返料输送装置;8、第一降尘组件;9、第二降尘组件;10、第三降尘组件;11、导流板;12、抽气管道;13、第一气体入口;14、第二气体入口;15、排堵口;16、挡板;17、铰接组件;18、供水管;19、伸缩组件;20、旋风分离器;21、袋式除尘器;22、螺旋给料机;81、第一降尘喷嘴;91、第二降尘喷嘴;101、第三降尘水管;102、第三降尘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1、第一筛分装置2、破碎装置3、中间输送装置4、第二筛分装置5、成品输送装置6、降尘装置和除尘装置;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上出口连接破碎装置3的进口,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下出口和破碎装置3的出口连接中间输送装置4;中间输送装置4的出口连接第二筛分装置5的进口,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下出口连接成品输送装置6,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7连接至破碎装置3的进口;降尘装置包括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气体入口的抽气管道12。
本实施例中,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给料装置1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8和设置在返料输送装置7上的第二降尘组件9;抽气管道12至少包括设置在中间输送装置4附近区域的第一气体入口13和设置在破碎装置3入口附近区域的第二气体入口14。
本实施例中,第二降尘组件9设置在返料输送装置7的物料运输起点附近区域;抽气管道12的第一气体入口13设置在中间输送装置4的物料运输终点附近区域。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降尘组件8包括一个或多个相连接的第一降尘喷嘴81,第一降尘喷嘴81分别朝向给料装置1入口、第一筛分装置2出口和破碎装置3入口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降尘组件8一端固定在给料装置1的入口边缘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且第一降尘组件8向远离给料装置1的入口方向倾斜。
本实施例中,第一降尘组件8通过一可在水平面360°旋转的铰接组件17固定在给料装置1的入口边缘。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降尘组件9包括布设在返料输送装置7的输送带上下两侧的多个第二降尘喷嘴91。
本实施例中,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成品输送装置6出料口处的第三降尘组件10;成品输送装置6的出料端设置在显著高于出料落料点的位置,第三降尘组件10设置在成品输送装置6的出料端下方且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该区域位于图1中B处所示的虚线框内部。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降尘组件10包括第三降尘水管101以及设置在第三降尘水管101上的多个第三降尘喷嘴102,第三降尘水管101由多段子管道围成封闭或未封闭的环状,第三降尘喷嘴102朝向第三降尘水管101围成的环状内区域;第三降尘水管101围成的环状内区域为成品输送装置6的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第三降尘组件10通过一伸缩组件19连接在成品输送装置6的末端,该伸缩组件19沿垂直方向伸缩,该伸缩组件优选为现有技术已公开的套管式伸缩组件。
本实施例中,成品输送装置6下方沿不同高度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三降尘组件10,且成品输送装置6的出料落料时均穿过每个第三降尘组件10的第三降尘水管101围成的环状内区域。
本实施例中,第三降尘组件10中第三降尘水管101围成未封闭的八边形环状结构,组成八边形的每段子管道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降尘喷嘴102。
本实施例中,第三降尘喷嘴102为扇形或实心锥形喷嘴。
本实施例中,第一降尘组件8、第二降尘组件9和第三降尘组件10均通过电磁阀门与第一、第二、第三降尘组件10均相连通的供水管18相连接,供水管18上设置有增压泵。
本实施例中,抽气管道12的第一气体入口13设置在中间输送装置4的物料输送的终点。
本实施例中,抽气管道12上设置有多个排堵口15;排堵口15为抽气管道12的管壁由内部向下凹陷形成的空间,排堵口15底部设置有带有开关功能的出口。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排堵口15的出口上方设置有自出口方向向上倾斜布置的挡板16,挡板16的最下方外缘与排堵口15的管壁相分离并形成一缺口,挡板16最上方与抽气管道12的管壁相连。
本实施例中,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在给料装置1入口上方的导流板11,导流板11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一降尘组件8上方附近区域,且导流板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给料装置1的入口以及破碎装置3的入口附近区域。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11与支架形成类似“T”型结构,且导流板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给料装置1的入口以及破碎装置3的入口附近区域,导流板11的靠近给料装置1的入口的一侧短于导流板11靠近破碎装置3的入口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11两端分别延伸至给料装置1的入口以及返料输送装置7的物料输送终点附近区域,且导流板11靠近返料输送装置7的部位开设有一抽气口,抽气口与除尘装置的第二气体入口14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除尘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风分离器20和袋式除尘器21,旋风分离器20的气体出口连通布袋除尘器21的气体入口。
本实施例中,袋式除尘器21为脉冲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21还通过一抽气管道12连接至返料输送装置7的出料口,袋式除尘器21的下方设置有螺旋给料机22,螺旋给料机22的物料出口与成品输送装置6的物料输送的起点相连接。
使用本实施例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时,依照以下流程进行:将待处理垃圾投入给料装置1的入口,通过给料装置1经由其出口向第一筛分装置2入口给料,建筑垃圾经第一筛分装置2筛分后,粒径在设置数值以上的建筑垃圾通过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上出口进入破碎装置3,经破碎装置3破碎后从出口落至中间输送装置4输送起点处,粒径在设置数值之下的建筑垃圾通过第一筛分装置2筛下出口落至中间输送装置4输送起点处,上述物料经中间输送装置4输送至第二筛分装置5入口,经由第二筛分装置5筛分后,不满足粒径要求的物料从第二筛分装置5筛上出口落至返料输送装置7输送起点,返回破碎装置3再次破碎;满足粒径要求的成品从筛下出口落至成品输送装置6进行输送,进行后续堆料或装车运走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给料装置(1)、第一筛分装置(2)、破碎装置(3)、中间输送装置(4)、第二筛分装置(5)、成品输送装置(6)、降尘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上出口连接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第一筛分装置(2)的筛下出口和所述破碎装置(3)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进口,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下出口连接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所述第二筛分装置(5)的筛上出口通过一返料输送装置(7)连接至所述破碎装置(3)的进口;所述降尘装置包括在多点布置的多个降尘组件;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具有多个气体入口的抽气管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降尘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1)入口处的第一降尘组件(8)和设置在所述返料输送装置(7)上的第二降尘组件(9);所述抽气管道(12)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输送装置(4)附近区域的第一气体入口(13)和设置在所述破碎装置(3)入口附近区域的第二气体入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包括一个或多个相连接的第一降尘喷嘴(81),所述第一降尘喷嘴(81)分别朝向给料装置(1)入口、第一筛分装置(2)出口和破碎装置(3)入口方向;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一端固定在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边缘靠近后续工序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向远离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通过一可在水平面内360°旋转的铰接组件(17)固定在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尘组件(9)包括布设在返料输送装置(7)的输送带上下两侧的多个第二降尘喷嘴(9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出料口处的第三降尘组件(10);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的出料端设置在显著高于出料落料点的位置,所述第三降尘组件(10)设置在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的出料端下方且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所述第三降尘组件(10)包括第三降尘水管(1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降尘水管(101)上的多个第三降尘喷嘴(102),所述第三降尘水管(101)由多段子管道围成封闭或未封闭的环状,所述第三降尘喷嘴(102)朝向所述第三降尘水管(101)围成的环状内区域;所述第三降尘水管(101)围成的环状内区域为所述成品输送装置(6)的出料落料时经过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道(12)上设置有多个排堵口(15);所述排堵口(15)为所述抽气管道(12)的管壁由内部向下凹陷形成的空间,所述排堵口(15)底部设置有带有开关功能的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堵口(15)的出口上方设置有自出口方向向上倾斜布置的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最下方外缘与所述排堵口(15)的管壁相分离并形成一缺口,所述挡板(16)的最上方与所述抽气管道(12)的管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在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上方的导流板(11),所述导流板(11)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降尘组件(8)的上方附近区域,且所述导流板(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以及所述破碎装置(3)的入口附近区域;所述导流板(11)与支架形成类似“T”型结构,所述导流板(11)的靠近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的一侧短于所述导流板(11)靠近所述破碎装置(3)的入口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给料装置(1)的入口以及所述返料输送装置(7)的物料输送终点附近区域,且所述导流板(11)靠近所述返料输送装置(7)的部位开设有一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所述除尘装置的第二气体入口(14)相连接。
CN202020432847.8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943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2847.8U CN212943453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2847.8U CN212943453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43453U true CN212943453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2847.8U Active CN212943453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43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1471A (zh) 生活垃圾一体化分选机
CN207138082U (zh) 干法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
CN108607809A (zh) 一种多级料粉分级装置及其方法
CN111389573A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112058482A (zh) 一种建筑固废轻物质分离设备及应用方法
CN108330717A (zh) 一种纸张粉碎回收装置
CN212943453U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KR102324111B1 (ko) 풍력 와류를 이용한 건설폐기물 순환골재의 이물질 분리장치
CN109848171A (zh) 一种处理新产生生活垃圾2000吨智能化设备
CN211839533U (zh) 一种土木工程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CN108080402A (zh) 装修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处置系统及方法
KR101119068B1 (ko) 폐비닐을 활용한 고체연료화 설비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료화 방법
CN211989130U (zh) 一种带有除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208304805U (zh) 一种便于加砂的喷砂房系统
KR20010106385A (ko) 건설폐기물 파쇄 및 선별시스템
CN211997914U (zh) 一种降尘皮带输送机
CN211989129U (zh) 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212943436U (zh) 一种建筑垃圾进料系统
CN211839044U (zh) 存量垃圾筛分装置
CN105800812B (zh) 一种废料回收尾水处理装置
CN211359635U (zh) 一种建筑废弃物破碎后分选机构
CN204769541U (zh) 一种半立式生活垃圾风选机
CN210568380U (zh) 一种流化床的进料装置
CN210585313U (zh) 固体废物分选设备及垃圾处理系统
CN209531689U (zh) 建筑混凝土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905, Building B, Lu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No. 1698 Yuelu West Avenue,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21

Patentee after: Hunan Modern Zh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1 building 3, 33 Mogan Road, Mocheng management area, Yushan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odern Rixin (Chang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0

Address after: Room 303-2, Building A-7, Jinhongyuan, No. 229 Tongzipo West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05

Patentee after: HUNAN MODER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905, Building B, Lu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No. 1698 Yuelu West Avenue,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21

Patentee before: Hunan Modern Zh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