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41621U -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41621U
CN212941621U CN202021781237.5U CN202021781237U CN212941621U CN 212941621 U CN212941621 U CN 212941621U CN 202021781237 U CN202021781237 U CN 202021781237U CN 212941621 U CN212941621 U CN 212941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ersion
grit chamber
water
sand
water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12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宙
林泽群
李鹏程
刘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12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41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41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41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属于沉砂池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沉砂池,所述沉砂池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沉砂池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有导流区和沉砂区,在导流区内设置有导流板;在沉砂区内底部设置有集砂斗,在集砂斗开口部设置有导沉结构,所述导沉结构位于出水管下侧;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用于污水处理前的沉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砂池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含砂量较大的废水,沉砂池的沉砂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废水处理,目前大多数平流沉砂池进水口与出水口标高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流量突然增大时,由于缺少构造上的变化,沉砂能力较弱,达不到预期的沉砂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包括沉砂池,所述沉砂池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沉砂池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有导流区和沉砂区,在导流区内设置有导流板;
在沉砂区内底部设置有集砂斗,在集砂斗开口部设置有导沉结构,所述导沉结构位于出水管下侧。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导流区底部设置有导流斜坡,所述导流斜坡沿水流方向倾斜朝下,所述导流斜坡的低端位于集砂斗开口部端部;所述导流斜坡的坡度为0.005-0.01。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导流板至少有两块且沿纵向的截面呈V形,各导流板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尖部朝向进水管且高于进水管下端面。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导流板由相互连接的上导流部和下导流部构成;所述上导流部沿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所述下导流部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导流板顶部比进水管顶部高150-250mm,底部与沉砂池内底面的间距为150-250mm。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导沉结构为开口倾斜朝向集砂斗的弧形导沉槽,所述弧形导沉槽外顶面与出水管内孔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弧形导沉槽上端端部切线经过集砂斗开口部外侧2-10mm区域。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集砂斗底部设置有排砂管,所述排砂管导通连接有排砂组件。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排砂管外围的集砂斗内底部四周设置有导砂斜面。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导沉结构外顶部设置有与出水管相对的格栅,所述格栅栅顶标高比出水管管顶标高高150-250mm。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中,所述出水管管底标高比进水管管底标高低50-10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导流板对砂石和水流进行一级引导,提高沉砂效果,便于砂石沉淀,然后再通过导沉结构的二级引导将砂石最终引导进入集砂斗内,从而使得污水中的砂石有效沉淀,降低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同时也避免砂石对后续污水处理中的各式泵机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砂池;1a、进水管;1b、出水管;1c、导流区;1d、沉砂区;2、导流板;2a、上导流部;2b、下导流部;3、集砂斗;3a、导砂斜面;4、导沉结构;5、导流斜坡;6、排砂管;7、排砂组件;8、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包括沉砂池1,所述沉砂池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连接有进水管1a和出水管1b,进水管依据相应管径最小坡度水平设置。所述出水管1b管底标高比进水管1a管底标高低50-100mm。这样有利于砂石沉淀。
所述沉砂池1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有导流区1c和沉砂区1d,在导流区1c内设置有导流板2。导流板可为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2至少有两块且沿纵向的截面呈V形,各导流板2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流板2的尖部朝向进水管1a且高于进水管1a下端面。沿水流方向的第二块导流板用于强化导流、分流效果,作为第一块导流板的补充,更优的,可设置第三、四块导流板,视具体情况而定。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2顶部比进水管1a顶部高150-250mm,底部与沉砂池1内底面的间距为150-250mm。
进一步优选地,优选地,所述导流板2由相互连接的上导流部2a和下导流部2b构成;所述上导流部2a沿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所述下导流部2b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上导流部用于导流废水中的漂浮物和油污至导流区表面。下导流部用于导流含砂废水至沉砂区。
在沉砂区1d内底部设置有集砂斗3,在集砂斗3开口部设置有导沉结构4,所述导沉结构4位于出水管1b下侧。
同时,在导沉结构4外顶部设置有与出水管1b相对的格栅8,所述格栅8栅顶标高比出水管1b管顶标高高150-250mm。格栅可对初期或因流速突变而突破导流区的漂浮物进行有效拦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流区1c底部设置有导流斜坡5,所述导流斜坡5沿水流方向倾斜朝下,所述导流斜坡5的低端位于集砂斗3开口部端部;所述导流斜坡5的坡度为0.005-0.01。导流斜坡用于防止污泥沉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沉结构4为开口倾斜朝向集砂斗3的弧形导沉槽,弧形导沉槽可为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其背面与沉砂池之间填充为实体结构,避免泥砂杂物沉积。所述弧形导沉槽外顶面与出水管1b内孔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弧形导沉槽上端端部切线经过集砂斗3开口部外侧2-10mm区域。通过弧形导沉槽,废水顺着槽内圆环流动,较大的泥砂直接沉落至集砂斗,较小的泥砂则被抛出圆环,抛出的泥砂受到向右和向下(废水水流方向从左往右)的分力,再次回到圆环中,直到泥砂因动能不足,沉至沉砂斗中。
进一步优选地,当满足重力排砂条件时,所述集砂斗3底部设置有排砂管6,所述排砂管6导通连接有排砂组件7。间隔一定时间,通过排砂管和排砂组件配合,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排砂。排砂组件为现有技术,非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点,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当然,在不满足重力排砂条件时,则需要定期对集砂斗进行清理。
所述排砂管6外围的集砂斗3内底部四周设置有导砂斜面3a。
工作时,废水经管网收集并通过进水管进入沉砂池1,在流经多级导流板时,在特殊的分流、导流结构下,悬浮物、油污等轻质浮渣被截流在导流区表面,砂水混合物则由导流沉砂池底部流至弧形导沉槽,砂水混合物在流经弧形导沉槽时,在多种力的作用下,流向改变,流速降低,较大的砂石自沉至集砂斗内,较小的砂石则与由导流区流出的砂水混合物相混合,进一步降低砂水混合物流速,使较小粒砂石最终均沉降至集砂斗中;分离出来的废水上升至弧形导沉槽顶部,经格栅流至出水管,进入下一废水处理工序。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包括沉砂池(1),所述沉砂池(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导通连接有进水管(1a)和出水管(1b),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1)沿水流方向依序设置有导流区(1c)和沉砂区(1d),在导流区(1c)内设置有导流板(2);
在沉砂区(1d)内底部设置有集砂斗(3),在集砂斗(3)开口部设置有导沉结构(4),所述导沉结构(4)位于出水管(1b)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区(1c)底部设置有导流斜坡(5),所述导流斜坡(5)沿水流方向倾斜朝下,所述导流斜坡(5)的低端位于集砂斗(3)开口部端部;所述导流斜坡(5)的坡度为0.005-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至少有两块且沿纵向的截面呈V形,各导流板(2)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流板(2)的尖部朝向进水管(1a)且高于进水管(1a)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由相互连接的上导流部(2a)和下导流部(2b)构成;所述上导流部(2a)沿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所述下导流部(2b)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顶部比进水管(1a)顶部高150-250mm,底部与沉砂池(1)内底面的间距为150-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沉结构(4)为开口倾斜朝向集砂斗(3)的弧形导沉槽,所述弧形导沉槽外顶面与出水管(1b)内孔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弧形导沉槽上端端部切线经过集砂斗(3)开口部外侧2-10mm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砂斗(3)底部设置有排砂管(6),所述排砂管(6)导通连接有排砂组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砂管(6)外围的集砂斗(3)内底部四周设置有导砂斜面(3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沉结构(4)外顶部设置有与出水管(1b)相对的格栅(8),所述格栅(8)栅顶标高比出水管(1b)管顶标高高150-2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b)管底标高比进水管(1a)管底标高低50-100mm。
CN202021781237.5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Active CN212941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1237.5U CN212941621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1237.5U CN212941621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41621U true CN212941621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1237.5U Active CN212941621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41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76977A (zh) 城市河流雨污混流管网的水流分质排放的方法
CN104174191A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CN105863021A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105804200A (zh) 一种分片截流在线处理排放系统
CN105668740A (zh) 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
CN1046983C (zh) 排沙漏斗
CN212941621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导流沉砂池结构
CN108625461A (zh) 一种合流排水系统上的截流式分流井
CN201850643U (zh) 一种截流深井自虹吸水力清淤装置
CN108483827B (zh) 用于城市雨水道干渠出水的处理和净化系统
CN108130948B (zh) 一种适用于深层地下排水提升泵站的压力流进水流道系统
CN205637032U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206138806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的清理装置
CN215102348U (zh) 一种消减排水管网底泥污染的溢流污水处理及调蓄系统
CN109331506A (zh) 竖流沉淀池
CN212425642U (zh) 一种罐式污水油污清除装置
CN108675416A (zh) 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
CN106193262A (zh) 一种雨污混流管线用截流井
CN103463836B (zh) 灰渣场灰水联合沉淀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CN101892705B (zh) 一种截流深井自虹吸水力清淤装置
CN110700385A (zh) 一种应用于大型超深跌水井的消能结构及雨污水消能方法
CN208340191U (zh) 一种均匀进泥水结构及装有该结构的浓缩池
CN216195327U (zh) 新型城市道路雨水口
CN206174102U (zh) 安全分流装置及应用其的雨水回收系统和污水回流系统
CN215609521U (zh) 一种小型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