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旨在提高颈部按摩仪的主控板的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颈部按摩仪,包括:
壳体,具有中空腔体,所述壳体包括安装板;
主控板,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安装板上;以及
固定组件,包括卡勾,所述卡勾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及勾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勾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主控板外周,所述勾部扣于所述主控板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边缘,其中,所述卡勾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勾环绕所述主控板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勾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对于所述主控板向外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间隔设置,所述主控板承载于多个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安装板的端面上,并位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勾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于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安装板的端面上,且所述固定柱的外径小于所述定位柱的外径,所述固定柱为多个,并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主控板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或多个缺口槽,多个所述固定柱分别插于多个所述固定孔或多个所述缺口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或所述缺口槽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斜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中间段及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分别设于所述中间段的两端,并位于所述中间段的同一侧;
在所述颈部按摩仪的径向上,所述中间段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外壳与内壳,所述内壳相对于所述外壳更靠近颈部,所述内壳包括内板及两块侧板,两块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所述内板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外壳设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内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内壳围合形成所述中空腔体;
所述安装板为所述内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呈方形,所述主控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所述侧板间隔设置,所述主控板的相对的另外两侧沿所述内壳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主控板的每侧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卡勾;
或者,多个所述卡勾沿所述内壳的宽度方向排列呈两排,每排包括至少一个个所述卡勾。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内板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主控板之间的卡勾为第一卡勾,而剩余的其他卡勾为第二卡勾;
所述第一卡勾设于所述侧板上;
或者,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均设于所述侧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沿所述内板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勾之间,并位于所述主控板的外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上设有充电插头,两块所述侧板中的一块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充电插头插于所述插孔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主控板远离所述内板的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控板通过粘结件粘接,且所述电池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粘接件包括弹性层、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及所述第二胶层分别设于所述弹性层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胶层连接所述弹性层与所述主控板,所述第二胶层连接所述弹性层与所述电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两个按摩头,两个所述按摩头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排布,在所述所述壳体的周向上,所述电池与所述主控板位于两个所述按摩头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弹性臂,每一弹性臂连接一所述夹臂与所述中间段的一端。
在上述颈部按摩仪中,通过包括多个卡勾的固定组件来装配主控板,相对于打螺钉固定主控板的装配方式,装配步骤更简单,装配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该颈部按摩仪10包括壳体100、按摩头200、主控板300及电池400。
壳体100用于支撑按摩头200、主控板300及电池400等元件。
按摩头200设于壳体100上,用于按摩颈部。在本实施例中,按摩头200为两个,两个按摩头200沿颈部按摩仪10的周向间隔排布。
主控板300设于壳体100内,主控板300与按摩头200电连接,用于控制按摩头200工作。当颈部按摩仪10为低频微电流按摩仪时,主控板300控制按摩头200产生低频微电流;当颈部按摩仪10为振动按摩仪时,主控板300控制按摩头200振动,其中,低频微电流、振动等作用于按摩部位,能对按摩部位产生积极效果。
电池400设于壳体100内,用于为颈部按摩仪10的各需要供电的元件供电,例如,为按摩头200与主控板300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用于佩戴于颈部,其形状与颈部的形状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中间段110、两个弹性臂120及两个夹臂130。两个弹性臂120分别设于中间段110的两端,并位于中间段110的同一侧。两个夹臂130分别与两个弹性臂120远离中间段110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按摩头200均设于中间段110上。
在佩戴上述颈部按摩仪10时,弹性臂120可以以中间段110的端点为支点向外侧扩张,并发生弹性形变,使得两个夹臂130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使人体颈部穿过,随后弹性臂12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以使得夹臂130及按摩头200贴紧人体颈部肌肤,使得颈部按摩仪10能够稳定的处于佩戴状态而不易从颈部处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颈部按摩仪10处于佩戴状态时,弹性臂120、夹臂130及按摩头200均贴紧人体颈部肌肤。如此,颈部按摩仪10能够更稳定的处于佩戴状态而不易从颈部处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20、夹臂130及按摩头200与人体颈部肌肤贴合的侧面均为弧面。如此,更能更好的与颈部贴合。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段110、弹性臂120、夹臂130及按摩头200均呈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20的外径小于中间段110的外径,且弹性臂120的外径小于夹臂130的外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中间段110、弹性臂120及夹臂130为不规则(非圆柱体形)形状时,外径是指元件任意截面上的边缘两点之间的距离。
弹性臂120的外径小于中间段110的外径是指,弹性臂120的最大外径小于中间段110靠近弹性臂120的端面的最小外径,优选地,弹性臂120的最大外径小于中间段110的最小外径。同理,弹性臂120的外径小于夹臂130的外径是指,弹性臂120的最大外径小于夹臂130靠近弹性臂120的端面的最小外径,优选地,弹性臂120的最大外径小于夹臂130的最小外径。
在传统的颈部按摩仪中,壳体通常包括弹性支架和两个夹臂,为三段式壳体,其中,弹性支架的外径与夹臂的外径通常平稳过渡,具体表现为,弹性支架靠近夹臂的端面的外径与夹臂靠近弹性支架的端面的外径大致相同。由于结构及工艺限制,三段式壳体不利于进一步降低颈部按摩仪的尺寸,也即不利于使得颈部按摩仪更小型化。
而在上述颈部按摩仪10中,壳体100包括中间段110、两个弹性臂120及两个夹臂130,也即壳体100为五段式壳体,并控制弹性臂120的外径小于中间段110的外径,且控制弹性臂120的外径小于夹臂130的外径,从而能获得尺寸较小的颈部按摩仪10,使得颈部按摩仪10更小型化。
此外,在传统的颈部按摩仪中,弹性支架靠近夹臂的一端的外径相对较大,也即弹性支架靠近夹臂的一端的宽度相对较大,佩戴颈部按摩仪后,有明显的夹持感。
而在上述颈部按摩仪10中,由于弹性臂120的外径相对较小,也即弹性臂120的宽度相对较小,在佩戴颈部按摩仪10,且弹性臂120与贴紧人体颈部肌肤时,相对于宽度较大的弹性臂,宽度较小的弹性臂120可以降低夹持感,使得佩戴无明显夹持感。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20包括弹性条122,弹性条122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段110及夹臂1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条122为多根(大于等于两根),并间隔排布。如此,利于获得尺寸较小的弹性臂120,且利于获得弹性较好的弹性臂120。在本实施例中,多根弹性条122在上下方向(人体身高方向)上间隔排布,且每根弹性条122均呈弧形,在佩戴状态下,每根弹性条122均能与颈部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条122为两条。如此,利于获得尺寸较小的弹性臂120,且利于获得弹性较好的弹性臂120。
在本实施例中,在颈部按摩仪10的径向上,中间段1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外壳112与内壳114,内壳114相对于外壳112更靠近颈部。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2与内壳114打螺钉固定。
内壳114包括内板1142及两块侧板1144,两块侧板1144分别设于内板1142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外壳112设于侧板1144远离内板1142的一侧,并与内壳112围合形成中空腔体110a。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300及电池400均设于中间段110的中空腔体110a内。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2与内壳114为硬质壳体,基本不具有弹性。如此,中间段110能更好的支撑按摩头200、主控板300与电池400,避免壳体100发生弹性形变,而影响电气元件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在传统的颈部按摩仪中,主控板及电池分别设于两个夹臂内,承载主控板及电池的夹臂的尺寸(宽度)较大,导致佩戴存在明显的夹持感。
而在上述颈部按摩仪10中,将主控板300及电池400均设于中间段110的中空腔体110a内,可以采用尺寸(宽度)相对较小的夹臂130,从而可以降低颈部按摩仪10的佩戴的夹持感。
由于主控板300设于中间段110的中空腔体110a内,在采用打螺钉固定的方式装配主控板300时,按摩头200会与主控板300的装配过程产生干涉,因为为了遮蔽螺钉孔,需要将螺钉孔开设于内板1142上,在打螺钉时,位于内板1142内侧的按摩头200会干涉打螺钉的过程,导致主控板300的装配效率低下。
为解决主控板300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颈部按摩仪10还包括固定组件500,通过固定组件500来替代螺钉装配固定主控板3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固定组件500包括卡勾510,卡勾510包括相连的连接部512及勾部514,连接部512远离勾部514的一端设于内板1142上。连接部512位于主控板300外周,勾部514扣于主控板300远离内板1142的一侧边缘。其中,卡勾510为多个,多个卡勾510环绕主控板300间隔排布。
在上述颈部按摩仪10中,通过包括多个卡勾510的固定组件500来装配主控板300,相对于打螺钉固定主控板300的装配方式,装配步骤更简单,装配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控板300处于未装配状态时,也即主控板300与固定组件500处于分离状态时,主控板300能承载于多个卡勾510远离内板1142的一侧,此时,朝向内板1142所在的方向按压主控板300,主控板300能被压至内板1142与多个卡勾510的勾部514之间,以使得主控板300处于装配状态(主控板300通过多个卡勾510固定于内板1142上的状态)。主控板300处于装配状态后,由于连接部512位于主控板300外周,而勾部514扣于主控板300远离内板1142的一侧边缘,从而能有效防止主控板300脱落。如此,在装配主控板300时,不需要打螺钉,也能实现稳定装配。按压的主控板300的装配方式,相对于打螺钉固定主控板300的装配方式,装配步骤更简单,装配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主控板300装配于内壳114的内板1142上,内板1142即为主控板300的安装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主控板300装配于外壳112与内板1142相对的外板上,此时,外板即为即为主控板300的安装板。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主控板300不设于中间段110内时,而是设于夹臂130内时,此时,夹臂130用于设置主控板300的板即为主控板300的安装板。
在本实施例中,勾部514具有第一导向斜面5142,第一导向斜面5142相对于主控板300向外倾斜。如此,方便主控板300卡入勾部514,使得主控板300的外周与连接部512接触(零配、无间隙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300呈方形。主控板300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块侧板1144间隔设置,主控板300的相对的另外两侧沿内壳114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主控板300的每侧至少设置一个卡勾510。如此,可以从主控板300的四个方向分别限制主控板300移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300的相对的两个短边侧分别与两块侧板1144间隔设置,主控板300的两个长边侧沿内壳114的宽度方向延伸,每一短边侧设置一个卡勾510,每一长边侧设置两个卡勾510。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在主控板300的相对的两侧设置卡勾510,而不在主控板300的相对的另外两侧设置卡勾510。此时,相当于多个卡勾510沿内板1142的宽度方向(或其他任意方向)排列呈两排,每排包括至少一个个卡勾510。其中,未设置卡勾510的相对的两侧可以通过两块侧板1144限位。
在内板1142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侧板1144与主控板300之间的卡勾510为第一卡勾,而剩余的其他卡勾510为第二卡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勾设于侧板1144上。如此,可以提高卡勾510的结构强度,避免在装配时卡勾510发生断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均邻近侧板1144设置,并与设于侧板1144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00还包括限位条520,限位条520沿内板1142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卡勾之间,并位于主控板300的外周。如此,不仅可以有效限制主控板300移动,还能减小第二卡勾的数目,更便于按压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00还包括设于内板1142上的定位柱530。定位柱530为多个,多个定位柱530间隔设置。当主控板300处于装配状态时,主控板300承载于多个定位柱530远离内板1142的端面上,并位于定位柱530与勾部514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定位柱530远离内板1142的端面更容易共平面,从而更利于支撑主控板300。在装配主控板300,将主控板300按压至定位柱530的端面,即到达了设定的预设位置,能有效避免因过度按压,而导致内板1142等元件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00还包括固定柱540。固定柱540设于定位柱530远离内板1142的端面上,且固定柱540的外径小于定位柱530的外径。固定柱540为多个,并与定位柱530一一对应设置。主控板300开设有多个固定孔302(如图5所示)或多个缺口槽304(如图6所示),多个固定柱540分别插于多个固定孔302或多个缺口槽304内。设置固定柱540与固定孔302或缺口槽304,能有效避免主控板300发生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540远离定位柱530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斜面(图未示意)。如此,便于固定柱540插入主控板300内,方便装配主控板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斜面为圆台面。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540与固定孔302或缺口槽304过盈配合。如此,可以使得主控板300稳定固定于固定柱540上。
在本实施例中,卡勾510、限位条520、定位柱530及固定柱540与内壳114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300上设有充电插头310,两块侧板1144中的一块侧板1144上开设有插孔114a,充电插头310插于插孔114a中。如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主控板300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400设于主控板300远离内板1142的表面。如此,可以缩短电池400与主控板300电连接的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400与主控板300通过粘结件粘接,且电池400与外壳112的内壁抵接。如此,电池400能与主控板300牢固连接,而且电池400还能限制主控板300在颈部按摩仪10的径向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得主控板300更稳定的固定于内板1142上。
在本实施例中,粘接件包括弹性层、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分别设于弹性层的相对的两侧,第一胶层连接弹性层与主控板300,第二胶层连接弹性层与电池400。由于弹性层可形变,具有可压缩性,可以吸收装配和加工误差,对各元件的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而且弹性层还可以保护主控板300及电池400,避免主控板300及电池400因受硬物挤压而损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为泡棉,粘接件即为双面背胶式泡棉。
在本实施例中,颈部按摩仪10的按摩头200为两个,两个按摩头200沿颈部按摩仪10的周向间隔排布,也即沿壳体100的周向间隔排布。在壳体100的周向上,池400与主控板300位于两个按摩头200之间。如此,可以使得颈部按摩仪10的重量分布更均匀,避免避免一侧重一侧轻。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00的周向上,电池400与主控板300位于壳体100的中部,也即位于中间段110的中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