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8376U -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8376U
CN212938376U CN202021521894.6U CN202021521894U CN212938376U CN 212938376 U CN212938376 U CN 212938376U CN 202021521894 U CN202021521894 U CN 202021521894U CN 212938376 U CN212938376 U CN 212938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movable
base
movable portion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18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美利
王逸豪
张雅涵
陈虞华
黄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20215218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8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8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8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本体、连接组件、以及穿戴元件。连接组件连接移动装置本体。穿戴元件借由连接组件而连接到移动装置本体。连接组件包括固定部、第一活动部、第一弹性元件、第二活动部、第二弹性元件。第一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在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弹性元件连接固定部以及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在第二方向移动。第二弹性元件连接固定部以及第二活动部。其中第一活动部在第一活动部第一位置以及第一活动部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第二活动部在第二活动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活动部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像是可以达成工作、娱乐、通信、健康追踪等各种功能,尽管功能日新月异,但在穿戴方式上,仍然与传统的一般手表类似,常见的穿戴方式借由例如扣环以及孔眼将两端接合在一起的表带、或是以卡扣式扣合的表带、或是弹性伸展带式的表带,而固定于使用者的手腕上。
此外,类似于传统的一般手表,当想将目前常见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的移动装置本体与穿戴元件分离时,往往不是不可拆卸,就是需要专门的工具以及专业知识,而必须访问专业商店或请求具有技术的人员的帮助。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具有一种连接组件,借由此连接组件可轻松地将移动装置本体与穿戴元件结合以及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包括移动装置本体、连接组件、以及穿戴元件。连接组件连接移动装置本体。穿戴元件借由连接组件而连接到移动装置本体。连接组件包括固定部、第一活动部、第一弹性元件、第二活动部、第二弹性元件。第一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在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弹性元件连接固定部以及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在第二方向移动。第二弹性元件连接固定部以及第二活动部。其中第一活动部在第一活动部第一位置以及第一活动部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第二活动部在第二活动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活动部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固定部包括底座以及框架。底座连接该第一弹性元件。框架连接于底座,并且框架具有第一容纳开口以及第二容纳开口,第一容纳开口容纳第一活动部,第二容纳开口容纳第二活动部。第一活动部包括上盖以及活动本体,活动本体具有活动部第一止动面以及活动部第二止动面,底座具有底座第一止动面以及底座第二止动面,活动部第一止动面面对于底座第一止动面,活动部第二止动面面对于底座第二止动面。活动部第一止动面被第一弹性元件包围,并且底座第一止动面被第一弹性元件包围。底座第二止动面较活动部第二止动面更靠近上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移动装置本体具有电路构件,第一活动部的一侧边抵靠第二活动部的其中一端,进而使得第二活动部的另一端抵靠移动装置本体内的电路构件。第一活动部具有凹槽,凹槽具有斜面,斜面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凹槽具有内壁,当从第二方向观察时,斜面与内壁不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可穿戴式移动装置更包括子系统,子系统设置于穿戴元件内,子系统包括导电元件,借由导电元件而与移动装置本体电性连接。以导电元件连接至连接组件的固定部,固定部接触第二活动部,第二活动部接触移动装置本体的方式形成电性回路。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借由之后的详细说明并配合图示而得到清楚的了解。要强调的是,按照业界的标准做法,各种特征并没有按比例绘制,并且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事实上,为了能够清楚的说明,因此各种特征的尺寸可能会任意地放大或者缩小。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本体的不同功能元件的方块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段切开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沿图1中B-B’线段切开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的连接元件受一压力前的剖面图。
图6为沿图1中B-B’线段切开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的连接元件受一压力后的剖面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100:移动装置本体
110:外壳
120:使用者接口
130:处理器
140:电路构件
150:可读取储存模块
160:通信接口
170:传感器
180:电池
200:连接组件
210:固定部
211:底座
211A:底座第一止动部
211B:底座第二止动部
212:框架
212A:第一容纳开口
212B:第二容纳开口
212C:焊接部
220:第一活动部
221:上盖
221A:顶表面
221B:卡勾
222:活动本体
222A:卡合部
222B:活动部第一止动部
222C:活动部第二止动部
222D:凹槽
222E:斜面
222F:内壁
230:第一弹性元件
240:第二活动部
241:电性连接部
242:第二弹性元件连接部
250:第二弹性元件
300:穿戴元件
301:上表面
302:下表面
400:子系统
410:导电元件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P11:第一活动部第一位置
P12:第一活动部第二位置
P21:第二活动部第一位置
P22:第二活动部第二位置
S1:活动部第一止动面
S2:活动部第二止动面
Sb1:底座第一止动面
Sb2:底座第二止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的配置是为说明的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且实施例中图式标号的部分重复,是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应了解的是当一元件被提及是被「连接于」或是「耦接于」另一元件时,此元件可能直接连接于或是耦接于另一个元件,或是在两元件之间存在一个或是多个元件。此外,像是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的类的序数的使用不一定隐含等级的顺序感,而是可以仅区分动作或结构的多个实例。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参考是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中各处出现的句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不一定都指的是同一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请参考图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的立体图。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包括一移动装置本体100、一连接组件200、一穿戴元件300、以及一子系统400。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为一智能手表,移动装置本体100为一手表本体,穿戴元件300为具有可挠性的表带,移动装置本体100可借由穿戴元件300固定至一使用者的手腕上。连接组件200部分地设置于穿戴元件300中,但不限于此,连接组件200也可以完全内嵌于穿戴元件300中,或是完全外露于穿戴元件300。穿戴元件300借由连接组件200而可连接至移动装置本体100,或是从移动装置本体100拆除。
请参考图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本体100的不同功能元件的方块图。移动装置本体100可包括一外壳110、一使用者接口120、一处理器130、一电路构件140、一可读取储存模块150、一通信接口160、一传感器170、一电池180等以用于执行各种功能。外壳110用于包围移动装置本体100的周边区域,并且将其他元件支撑在其组装位置。
使用者接口120可包括用于从使用者接收输入以及/或向使用者提供输出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使用者接口120。例如,使用者接口120可以是一显示面板,以提供视觉(例如,图像或影像)输出,并且显示面板可为一个或多个触控输入装置提供输入表面,例如触控感测装置、力感测装置、温度感测装置、以及/或指纹传感器等,显示面板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包含在移动装置本体100的外壳110内的任何尺寸,并且可实质上定位在移动装置本体100上的任何位置。使用者接口120还可提供一个或多个按钮、开关、麦克风等来接收来自使用者的输入。
处理器1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0结合电路构件140以控制并操作移动装置本体100。例如,处理器130可包括下述中的一者或多者: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可编程逻辑仪器、或是任一种该多个的组合。处理器130可经安排以运行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例如包括:例如,电话应用程序、相机(例如:数字相机、录影相机)应用程序、浏览器应用程序、多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消息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短消息、多媒体)等。
可读取储存模块150可存储移动装置本体100可使用的电子数据。例如,可读取储存模块150可存储电子数据或内容,例如音乐档案、影像档案、文件档案、应用程序等电子数据等。可读取储存模块150可被配置为任何类型的储存器。可读取储存模块150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或合适于储存信息的任何其他类型的媒介。
通信接口160可包括能够耦接移动装置本体100至一个或多个网络及/或额外装置的任何合适的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例如,通信接口160可经由无线以及/或有线网络连接传输电子信号。无线和有线网络连接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网络、无线网络、蓝牙、红外线通信、无线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以及以太网络等。
传感器1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70可被配置为感测任何类型的特征,例如但不限于图像、压力、光、触摸、力、温度、位置、运动等。例如,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70可为光电探测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磁体、陀螺仪、加速度计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170可设置在移动装置本体100的外壳110的底部表面上,用于测量各种生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心率、呼吸率、血氧水平、血量估计、血压、体温、以及其他健康相关信息等。
电池180用于储存电力并且向移动装置本体100的其他元件供电。电池180可为被配置为向移动装置本体100提供电力的可再充电电源。移动装置本体100还可被配置为使用无线充电系统对电池180充电。
接着请参考图1、图3至图5。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200的爆炸图。图4为沿图1中A-A’线段切开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的剖面图。图5为沿图1中B-B’线段切开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连接组件200包括一固定部210、一第一活动部220、一第一弹性元件230、两个第二活动部240、两个第二弹性元件250。固定部210设置于靠近穿戴元件300的一端,其周围可被穿戴元件300包覆。
固定部210具有一底座211以及一框架212,框架212连接于底座211。框架212具有一椭圆长柱的形状,其长轴与穿戴元件300的宽度平行,框架212具有一第一容纳开口212A以及一第二容纳开口212B。第一容纳开口212A在一第一方向D1贯穿框架212,第二容纳开口212B在一第二方向D2贯穿框架212,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不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与图式中的Z方向平行,第二方向D2与图式中的X方向平行。如图3以及图5所示,底座211具有一底座第一止动部211A以及两个底座第二止动部211B,底座第一止动部211A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具有一底座第一止动面Sb1,底座第二止动部211B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具有一底座第二止动面Sb2。
第一活动部220相对于固定部210可在第一方向D1移动,第一活动部220设置于框架212的第一容纳开口212A,包括一上盖221以及一活动本体222,上盖221具有一平坦板状,上盖的一顶表面221A外露于穿戴元件300,并且与穿戴元件300的一上表面301齐平,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221的顶表面221A与穿戴元件300的一下表面302齐平。上盖221具有向底座211延伸的两个卡勾221B,从第一方向观察时,两个卡勾221B对角地设置。
活动本体222具有两个卡合部222A、一活动部第一止动部222B、两个活动部第二止动部222C、以及两个凹槽222D。卡合部两个卡合部222A分别与前述的两个卡勾221B互相卡合,使得上盖221与活动本体222稳固连接。
活动部第一止动部222B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具有一活动部第一止动面S1,活动部第一止动面S1面对于底座第一止动面Sb1。如图4所示,由第一方向D1观察时,活动本体222具有一接近矩形的形状,两个活动部第二止动部222C分别对角地设置于其中两个角落,并且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活动部第二止动部222C具有一活动部第二止动面S2,活动部第二止动面S2面对于底座第二止动面Sb2。如图5所示,当沿着第二方向D2观察时,底座第二止动部211B较活动部第二止动部222C更靠近上盖221,换句话说,底座第二止动面Sb2较活动部第二止动面S2更靠近上盖221。
两个凹槽222D沿着第二方向D2相反地设置,并且凹槽222D具有一斜面222E以及一内壁222F,此斜面222E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不平行也不垂直,当从第二方向D2观察时,斜面222E与内壁222F不重叠。
第一弹性元件230连接固定部210以及第一活动部220。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230为一线圈弹簧,一端连接于底座211,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活动部220的活动本体222,底座第一止动部211A以及活动部第一止动部222B设置于第一弹性元件230中,使得活动部第一止动面S1被第一弹性元件230包围,并且底座第一止动面Sb1被第一弹性元件230包围。但第一弹性元件230不限于线圈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材料的结构。
第二活动部240相对于固定部210可在第二方向D2移动,两个第二活动部240具有接近长圆柱的形状,其长轴方向与第二方向D2平行,分别设置于框架212不同侧的第二容纳开口212B。第二活动部240的一端接触第一活动部220的活动本体222,另一端穿过第二容纳开口212B,并且延伸穿过穿戴元件300而进入移动装置本体100,并且接触移动装置本体100内的电路构件140。第二活动部240具有一电性连接部241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连接部242,电性连接部241接触框架212,第二弹性元件连接部242连接于第二弹性元件250。
类似于第一弹性元件23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250也为线圈弹簧,第二活动部240穿过第二弹性元件250,并且第二弹性元件250的其中一端连接于第二弹性元件连接部242,而第二弹性元件25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框架212或是为自由端。
接着请参考图5以及图6,说明当欲将穿戴元件300与移动装置本体100分离时,各个元件的作动。图6为沿图1中B-B’线段切开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当未施加一压力于上盖221时,上盖221与穿戴元件300齐平,第一弹性元件230施加给第一活动部220在第一方向D1上远离底座211的力,同时活动部第二止动面S2接触底座第二止动面Sb2,底座第二止动部211B对第一活动部220施加相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力,限制了第一活动部220的移动,因此第一活动部220受力平衡而维持静止在一第一活动部第一位置P11。
此时,第一活动部220的活动本体222的一侧边抵靠第二活动部240的其中一端,因而第二弹性元件连接部242在第二方向D2上施加压力于第二弹性元件250,使得第二弹性元件250受力而压缩,并且进而使得第二活动部240的另一端抵靠移动装置本体100内的电路构件140。换句话说,第二活动部240由于抵靠第一活动部220的活动本体222以及电路构件140而维持静止在一第二活动部第一位置P21。
如图6所示,当施加一压力于上盖221时,例如使用者以手指按压上盖221,第一活动部220随着此压力而逐渐往底座211移动,当活动部第一止动面S1接触底座第一止动面Sb1时,底座第一止动部211A限制了第一活动部220在第一方向往底座211的移动,第一活动部220到达一第一活动部第二位置P12。
此时第一活动部220的活动本体222的侧边逐渐远离第二活动部240,因而第二活动部240逐渐失去活动本体222的抵靠,并且原本压缩的第二弹性元件250施加相反方向的力给第二弹性元件连接部242,使得第二活动部240沿着第一活动部220的凹槽222D的斜面222E在第二方向D2上移动,而部分地容纳于凹槽222D,最后第二活动部240远离移动装置本体100而抵靠在凹槽222D的内壁222F,移动到一第二活动部第二位置P22。
由上述可知,可借由施加压力于上盖221,使第一活动部220从第一活动部第一位置P11移动到第一活动部第二位置P12、并且使第二活动部240从第二活动部第一位置P21移动到一第二活动部第二位置P22,而可以将移动装置本体100与穿戴元件300分离。
接着请参考图7,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穿戴元件300以透明的方式表示,以清楚表示其内部其他元件的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可以更包括子系统400,设置在穿戴元件300。子系统400可以是各种功能元件,例如使用者接口、处理器、可读取储存模块、传感器或电池等,借由在穿戴元件300设置子系统400,可以扩大可穿戴式移动装置1整体的应用范围,增加其功能性,或是使移动装置本体100的体积薄型化,达到更简练之外型。
子系统400可以包括一导电元件410。子系统400借由导电元件410连接至连接组件200,进而连接至移动装置本体100。导电元件410可以是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或是电线。更详细地说,子系统400连接导电元件410,导电元件410可以以焊接的方式连接至连接组件200的一焊接部212C,此焊接部212C为框架212的一部分,而连接组件200中的第二活动部240的电性连接部241接触框架212,并且第二活动部240的一端接触移动装置本体100内的电路构件140,而构成移动装置本体100与子系统400之间的电性回路。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12以及第二活动部240使用金属材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可导电的材质。
借由上述子系统400与移动装置本体100的电性连接,在子系统400作为使用者接口或是传感器等使用时,移动装置本体100可发送信号至子系统400,并且子系统400也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回传至移动装置本体100,或是在子系统400作为电池使用时,可提供电力给移动装置本体1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具有连接组件、移动装置本体以及穿戴元件。借由连接组件可轻松地将移动装置本体与穿戴元件结合以及分离,并且在穿戴元件中设置子系统,可增加可穿戴式移动装置整体的应用范围并达成薄型化。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揭露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从本实用新型揭示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制程、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申请专利范围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申请专利范围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移动装置本体;
一连接组件,连接该移动装置本体,包括:
一固定部;
一第一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在一第一方向移动;
一第一弹性元件,连接该固定部以及该第一活动部;
一第二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在一第二方向移动;以及
一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该固定部以及该第二活动部,以及
一穿戴元件,该穿戴元件借由该连接组件而连接到该移动装置本体,
其中该第一活动部在一第一活动部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一活动部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该第二活动部在一第二活动部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活动部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
一底座,连接该第一弹性元件;以及
一框架,连接于该底座,并且该框架具有一第一容纳开口以及一第二容纳开口,该第一容纳开口容纳该第一活动部,该第二容纳开口容纳该第二活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活动部包括一上盖以及一活动本体,该活动本体具有一活动部第一止动面以及一活动部第二止动面,该底座具有一底座第一止动面以及一底座第二止动面,该活动部第一止动面面对于该底座第一止动面,该活动部第二止动面面对于该底座第二止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第一止动面被该第一弹性元件包围,并且该底座第一止动面被该第一弹性元件包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第二止动面较该活动部第二止动面更靠近该上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装置本体具有一电路构件,该第一活动部的一侧边抵靠该第二活动部的其中一端,进而使得该第二活动部的另一端抵靠该移动装置本体内的该电路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活动部具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与该第一方向以及该第二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具有一内壁,当从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斜面与该内壁不重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子系统,该子系统设置于该穿戴元件内,该子系统包括一导电元件,借由该导电元件而与该移动装置本体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该导电元件连接至该连接组件的该固定部,该固定部接触该第二活动部,该第二活动部接触该移动装置本体的方式形成电性回路。
CN202021521894.6U 2020-07-28 2020-07-28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Active CN212938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1894.6U CN212938376U (zh) 2020-07-28 2020-07-28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1894.6U CN212938376U (zh) 2020-07-28 2020-07-28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8376U true CN212938376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4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1894.6U Active CN212938376U (zh) 2020-07-28 2020-07-28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8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0312B2 (en) Tactile switch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23878B (zh) 用于表带的附接系统
CN106210185B (zh) 移动终端
US11640144B2 (en) Watch with optical sensor for user input
KR102242979B1 (ko) 곡형 본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웨어러블 장치
KR102517173B1 (ko) 거치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60225551A1 (en) Sealed Butt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547676U (zh) 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手环
EP3608731A2 (en) Modular system for watch
KR102502405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충전 모듈 시스템
US1155923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nection member
KR20210021657A (ko) 도전성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2023231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peaker assembly
CN212938376U (zh) 可穿戴式移动装置
US10673156B2 (en) Connec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10027785A (ko) 생체 신호 측정용 전자 장치
CN110502945B (zh) 穿戴式扫描器
KR20220017192A (ko) 센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M604498U (zh) 可穿戴式行動裝置
KR20200133456A (ko) 포스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KR20220124394A (ko) 센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08548929U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4888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mponent tray
CN215342384U (zh) 按键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TWM611197U (zh) 可穿戴式行動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