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6001U -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6001U
CN212936001U CN202021743944.5U CN202021743944U CN212936001U CN 212936001 U CN212936001 U CN 212936001U CN 202021743944 U CN202021743944 U CN 202021743944U CN 212936001 U CN212936001 U CN 212936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amera
shell
buck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39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发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39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6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6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6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和摄像头模组,其中,摄像头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具有第一容纳腔,内壳插入第一容纳腔内,内壳的材料为塑胶,外壳的强度大于内壳的强度,外壳通过第一卡扣组件与内壳连接,第一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和与第一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外壳和内壳形成内外嵌套的双层壳体结构,外壳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有效提高整个壳体的抗摔、抗破坏能力,塑胶内壳可有效减少传递至其内部的元器件的振动,提高摄像头的摄像质量及使用寿命;外壳和内壳通过第一卡扣组件固定,实现两者的快速装配固定,装配生产效率高,同时方便售后维修拆装。

Description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包含此摄像头组件的摄像头模组。
背景技术
摄像头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或电子眼等,是一种图像采集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
摄像头主要包括板卡组件(如镜头、图像传感器、主板、PCB板和线材等)以及包覆板卡组件的壳体。现有壳体多为塑胶材质,结构强度低,抗破坏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壳体、摄像组件及摄像头模组,抗破坏的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内壳插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内壳的材料为塑胶,所述外壳的强度大于所述内壳的强度,所述外壳通过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内壳连接,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和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内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外壳和内壳形成内外嵌套的双层壳体结构,外壳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有效提高整个壳体的抗摔、抗破坏能力,塑胶内壳可有效减少传递至其内部的元器件的振动,提高摄像头的摄像质量及使用寿命;外壳和内壳通过第一卡扣组件固定,实现两者的快速装配固定,装配生产效率高,同时方便售后维修拆装。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内壳上,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贯穿所述外壳壁厚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通孔卡接配合。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悬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一端的第一卡接凸部,所述内壳上对应所述第一悬臂开设有第二通孔或凹槽,所述第一悬臂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或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第一卡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或所述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接凸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上沿所述内壳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扣,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分别抵紧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内壳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孔壁。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卡扣,其扣合强度高于单个的第一卡扣,使得内壳和外壳组装后的稳定性更好,可靠性更好。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沿长度方向至少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内壳由所述开口装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封堵所述开口的端盖。端盖能够将内壳封堵在外壳内,能起到防水防尘保护的作用,开口的设置便于内壳的组装。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开口。通过在外壳两端均设置开口,可以便于内壳的安装,内壳可以从任意一个开口插入到外壳内,而且两端开口的外壳结构还能降低外壳的制造难度。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通过第二卡扣组件与所述内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第二卡扣和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内壳上,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端盖上。通过设置第二卡扣和与其卡接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使得端盖和内壳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固定,且拆装也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端盖和内壳的拆装效率。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卡扣,对应地在所述内壳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卡扣,可以增加端盖与内壳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端盖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卡扣。此设计不仅能起到固定端盖的作用,还可以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第二卡扣拉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有效防止两个壳体分离。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内壳的一侧面凸出于所述外壳设置有所述开口的端面。此设计可以使摄像头壳体在跌落到地面时,端盖先与地面接触,利用端盖缓冲一部分冲力,另外,外凸的端盖还便于将端盖从内壳上拆下,降低拆装难度。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摄像镜头的第一过孔,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第一过孔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内滑动设置有能够遮挡所述第一过孔的滑盖。通过设置可滑动的滑盖,可以将摄像头模组的镜头遮盖起来起到对镜头的保护及防尘作用。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的外侧壁设置有指示所述内壳的插接方向的指示结构。此指示结构用于指示内壳的插接方向,使工人或机器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内壳正确的插接方向,避免内壳在装配后重新调头装配。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材料为金属。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不仅强度高,还可以实现低壁厚,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外观更加美观。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摄像头壳体的内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摄像头板卡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可拆卸设置的内壳,便于内壳内的部件组装和拆卸,另外,还能降低内壳的制造成本。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设置多个板卡支撑筋,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配合侧面,所述板卡支撑筋的端部与所述配合侧面间隔,所述摄像头板卡的一侧面抵紧所述板卡支撑筋的端面,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第四卡扣,所述第四卡扣抵紧所述摄像头板卡远离所述板卡支撑筋的一侧面。板卡支撑筋配合第四卡扣可以对摄像头板卡实现快装,无需设计螺钉安装位置,也不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旋拧螺钉,摄像头板卡的拆装非常方便。
作为摄像头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四卡扣,两个所述第四卡扣错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错列设置的两个第四卡扣能满足摄像头板卡的固定,极大地降低了第四卡扣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组件,包括支架和摄像头壳体,所述支架和所述摄像头壳体可拆卸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板卡,还包括所述的摄像头壳体或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板卡固定在摄像头壳体的内壳内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第一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第二视角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端盖)。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内壳部分移动至外壳的外部)。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另一位置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壳体的分解示意图(未示出端盖)。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
100、摄像头组件;
1、摄像头壳体;
11、外壳;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一通孔;113、第一避让孔;114、第二避让孔;115、第三避让孔;
12、内壳;121、第一卡扣;1211、第一悬臂;1212、第一卡接凸部;122、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231、第一导向面;124、第一壳体;1241、板卡支撑筋;1242、第四卡扣;12421、第四悬臂;12422、第四卡接凸部;1243、缺口;1244、第一过孔;1245、长孔;1246、固定通孔;12461、第二导向面;1247、螺纹孔;125、第二壳体;1251、第二过孔;1252、定位孔;1253、泡棉安装孔;126、第三卡扣;1261、第三悬臂;1262、卡孔;127、第三卡接凸部;128、限位筋;129、台阶面;
13、端盖;131、第二卡扣;1311、第二悬臂;1312、第二卡接凸部;132、盖本体;133、翻边;134、倒角;
14、滑盖;141、第五卡扣;1411、第五悬臂;1412、第五卡接凸部;15、指示结构;16、导电泡棉;17、紧固螺钉;
2、支架;21、底座;211、安装孔;22、连接卡扣;221、连接悬臂;222、固定凸部; 23、定位柱;24、壳体支撑筋;25、第一加强筋;26、第二加强筋;27、第三加强筋;28、第一转轴;29、第二转轴;201、支撑座;202、支撑杆;
200、摄像头板卡;210、摄像镜头;220、数据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组件100和摄像头板卡 200,其中,摄像头组件100包括摄像头壳体1和支架2,摄像头板卡200安装在摄像头壳体1的内部,支架2与摄像头壳体1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摄像头壳体1和摄像头板卡200支撑在指定的安装位置。
如图2至图5所示,摄像头壳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内壳12安装在外壳11的内部,摄像头板卡200安装在内壳12的内部。具体地,外壳11具有第一容纳腔111,内壳12 可插入至第一容纳腔111内,形成内外嵌套的双层壳体结构,可选的是,内壳12采用塑料制成,外壳11的强度大于内壳12的强度。通过将外壳11的强度设置为大于内壳12的强度,外壳11能对内壳12进行保护,有效地提高整个摄像头壳体1的抗摔、抗破坏能力,而塑料制成的内壳12,可以有效地减少传递至其内部的振动,保证安装在内壳12内的摄像头板卡 200不被振坏,延长摄像头板卡200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外壳11采用金属或碳纤维等强度高于塑料的材料制成,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外壳11的抗摔、抗破坏能力,同时还能使整个摄像头组件100的外观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内壳12与外壳11通过第一卡扣组件连接,以将内壳12固定在外壳11 的内部,第一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121和与第一卡扣121卡接配合的第一配合部,第一卡扣121和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内壳12上,第一卡扣121和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外壳11上。当内壳12由外至内插入到外壳11内时,第一卡扣121能够与第一配合部卡接。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组件连接内壳12和外壳11,使得内壳12和外壳11能够实现快速装配固定,且拆装也方便,有效地提升了内壳12和外壳11的拆装效率。具体地,第一卡扣121设置在内壳12上,第一配合部为贯穿外壳11壁厚方向的第一通孔112。当内壳12 由外至内装配到外壳11内部时,第一卡扣121先被外壳11的内壁挤压缩回至内壳12的内部,随着内壳12逐渐插入至外壳11的第一容纳腔111,第一卡扣121外露于第一通孔112,此时的第一卡扣121脱离外壳11的内壁的挤压,并弹入至第一通孔112内,继续将内壳12插入至外壳11的第一容纳腔111,当第一卡扣121与第一通孔112卡接,内壳12和外壳11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当需要将内壳12从外壳11上拆下时,由外至内按压第一卡扣121直至其缩回到内壳12的内部,即第一卡扣121不再与第一通孔112卡接,然后拉动内壳12,使内壳 12在外壳11的第一容纳腔111中朝外壳11的外部移动,即可将内壳12从外壳11的第一容纳腔111中取出。
内壳12上对应第一卡扣121的位置沿内壳12的壁厚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122。第一卡扣121包括第一悬臂1211和设置在第一悬臂1211一端的第一卡接凸部1212。第一悬臂 1211设置在第二通孔122内,且第一悬臂1211的一端远离第一卡接凸部1212,并与第二通孔122的孔壁固定连接,第一卡接凸部1212凸出设置在第一悬臂1211远离内壳12的内部的一侧面,当内壳12装配在外壳11的第一容纳腔111中时,第一卡接凸部1212与第一通孔112的孔壁抵紧。悬空设置的第一悬臂1211具有弹性,可以在外力按压或者挤压第一卡接凸部1212时,第一卡扣121通过第二通孔122向内壳12的内部移动,然后第一卡扣121在外部推力的作用下从第一通孔112中移出,当第一卡扣121完全被推出外壳11后,施加在第一卡扣121上的外力随即消失,第一悬臂1211能够带动第一卡接凸部1212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在沿内壳12的长度方向,如图4示出的X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卡扣121,当内壳12和外壳11的相对位置被固定时,两个第一卡扣121分别抵紧第一通孔112沿内壳12移动方向设置的两个孔壁。具体地,两个第一卡接凸部1212分别抵紧第一通孔112的孔壁侧面,且相背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卡扣121,其扣合强度高于单个的第一卡扣121,使得内壳12和外壳11组装后的稳定性更好,可靠性更好。
当然,不限于在内壳12上开设贯穿的第二通孔122安装第一卡扣121,还可以将内壳12 的壁厚做厚,或者将内壳12局部位置做厚,在内壳12的外侧壁开设不贯穿的凹槽,将第一卡扣121设置在此凹槽内,此凹槽能够为第一卡扣121的挤压提供避让的空间。
如图3、8至图12所示,沿外壳11的长度方向,在外壳11的两端均设置连通第一容纳腔111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封堵此开口的可拆卸端盖13,端盖13能够将内壳12封堵在外壳11内,起到防水防尘的保护作用。另外,如果外壳11由金属制成,两端设置开口的外壳 11,还能降低制造难度,即可直接将金属挤出形成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生产难度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在外壳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此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3通过第二卡扣组件与内壳12可拆卸连接,第二卡扣组件包括第二卡扣131和与第二卡扣131卡接配合的第二配合部,第二卡扣131和第二配合部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内壳12上,第二卡扣131和第二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端盖13上。当将端盖13装配在内壳12上时,按压端盖13,使第二卡扣131与第二配合部卡接,端盖13能够固定在内壳12上并封堵外壳11端部的开口。通过设置第二卡扣组件连接端盖13和内壳 12,使得端盖13和内壳12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固定,且拆装也方便,有效地提升了端盖13和内壳12的拆装效率。
如图3示出的,第二卡扣131设置在端盖13靠近内壳12的一侧面,第二卡扣131包括第二悬臂1311和第二卡接凸部1312,第二悬臂1311的一端远离第二卡接凸部1312,并与端盖13固定连接,第二卡接凸部1312凸出设置在第二悬臂1311的另一端上,第二配合部为贯穿内壳12壁厚方向的第三通孔123,第二卡接凸部1312穿过第三通孔123后,抵紧在内壳 12的内侧壁上,以使端盖13固定在内壳12上,当需要拆下端盖13时,只需要外力拉动端盖13,使第二卡扣131强制性从第三通孔123中分离,即可将端盖13从内壳12上拆下。
进一步地,如图8示出的,第三通孔123的孔壁部分具有第一导向面1231,第一导向面 1231倾斜设置,具体地,第一导向面1231由外至内朝向第三通孔123的中心倾斜,第二卡扣131在与第三通孔123卡接的过程中,第二卡接凸部1312首先抵接此第一导向面1231,外力推动端盖13,逐渐使第二卡扣131嵌入至第三通孔123内部,倾斜的第一导向面1231 逐渐挤压第二卡扣131,第二卡扣131的第二悬臂1311被挤压,当第二卡接凸部1312全部穿过第三通孔123后,施加在第二悬臂1311上的外力消失,此时第二悬臂1311在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第二卡接凸部1312抵紧内壳12的内侧壁,实现端盖13与内壳12的固定。
如图3示出的,端盖13包括盖本体132,盖本体132靠近内壳12的一侧面环形设置一圈翻边133,第二卡扣131设置在盖本体132上并位于翻边133内。内壳12的外侧壁内陷有台阶面129,此台阶面129邻近于内壳12的端面,并与内壳12的端面连接。当端盖13通过第二卡扣131固定在内壳12上时,翻边133环绕于台阶面129的外部,翻边133的内侧壁与台阶面129抵接。通过设置翻边133,可以增强端盖13和内壳12的连接强度,在摄像头组件100跌落在地面时,此翻边133还可以分摊碰撞在端盖13上的冲力,减少此冲力对第二卡扣131的冲击,降低端盖13因跌落冲击与内壳12分离的风险,延长第二卡扣131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端盖13与内壳12的连接更加可靠,在端盖13内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卡扣131,对应地在内壳12上设置两个第三通孔123,当将端盖13固定在内壳12上时,在第二卡扣131卡接到位后,两个第二卡接凸部1312分别抵紧两个第三通孔123的孔壁。优选地,内壳12 的截面呈矩形,两个第二卡扣131分别设置在内壳12相对的两角。呈对角线设置的两个第二卡扣131,可以进一步提升端盖13与内壳12连接后的稳定性。
可选地,端盖13的材料为塑胶,起减振作用,减小传递至内壳12及其内部元器件(比如摄像头板卡200)的振动,提高拍摄质量及使用寿命。或者,端盖13的材料也可为金属或碳纤维等与外壳11相同的材质,进一步提高整个摄像头组件100的抗破坏能力。优选地,端盖13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强度高,当端盖13的材料为塑胶时,其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得到,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可以理解的是,端盖13远离内壳12的一侧面外凸于外壳11中设置有开口的端面,可以使摄像头壳体1在跌落到地面时,端盖13先与地面接触,利用端盖13缓冲一部分冲力,另外,外凸的端盖13还便于将端盖13从内壳12上拆下,降低拆装难度。端盖13远离内壳 12的一侧面与端盖13的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呈斜面或圆弧形的倒角134,此倒角134可以避免端盖13上有尖锐的角与地面发生碰撞,进而降低端盖13损坏的几率,还能降低摄像头组件100跌落时的冲击力。
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内壳12包括第一壳体124和第二壳体125,第一壳体124和第二壳体125可拆卸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容纳摄像头板卡200的第二容纳腔。通过将内壳12由两部分壳体组装而成,可以便于摄像头板卡200的组装和拆卸,同时还能降低内壳12的制造难度。
具体地,第一壳体124和第二壳体125通过第三卡扣组件连接,第三卡扣组件包括第三卡扣126和第三配合部,第三卡扣126和第三配合部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第一壳体124上,第三卡扣126和第三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第二壳体125上,第三卡扣126和第三配合部卡接,以使第一壳体124和第二壳体125固定为一体。优选地,第三卡扣126设置在第一壳体124上,第三配合部设置在第二壳体125上,第三卡扣126包括第三悬臂1261,第三悬臂1261上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卡孔1262,第三悬臂1261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24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24的外部,第三配合部为凸出设置在第二壳体125的内壁的第三卡接凸部127,第一壳体124与第二壳体125扣合时,第三卡接凸部127插入到第三悬臂1261 的卡孔1262内,第一壳体124和第二壳体125固定。
当然,可以在第一壳体124和第二壳体125上均设置第三卡扣126,对应每个第三卡扣 126在对应的壳体上设置第三配合部。
如图9示出的,当端盖13上设置两个第二卡扣131时,可以分别在第一壳体124的端面和第二壳体125的端面设置第三通孔123,使端盖13上的两个第二卡扣131分别与第一壳体 124上的第三通孔123以及第二壳体125上的第三通孔123卡接,不仅能起到固定端盖13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两个第二卡扣131拉紧第一壳体124和第二壳体125。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24的内侧壁设置多个板卡支撑筋1241,第一壳体124具有与第二壳体125连接的配合侧面,板卡支撑筋1241的端部与配合侧面间隔,摄像头板卡200的一侧面抵紧此板卡支撑筋1241的端面,第一壳体124上还设置第四卡扣1242,第四卡扣1242包括第四悬臂12421和第四卡接凸部12422,第四悬臂12421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卡接凸部12422固定连接,当摄像头板卡200的一侧面抵紧板卡支撑筋1241 的端面时,第四卡接凸部12422抵紧摄像头板卡200远离板卡支撑筋1241的一侧面,通过设置板卡支撑筋1241和第四卡扣1242,可以将摄像头板卡200稳定地固定在内壳12的内部,且不需要设置螺钉等结构对摄像头板卡200进行固定,降低了组装难度,同时也便于摄像头板卡200的拆装和维护。
第一壳体124的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第四卡扣1242,两个第四卡扣1242 错列设置在第一壳体124上。错列设置在第一壳体124的两个内侧壁上的第四卡扣1242,可以对摄像头板卡200进行稳定的固定,同时还省略了第四卡扣1242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如图4示出的,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24上开设有缺口1243,第四卡扣1242设置在缺口1243中,具体地,第四卡扣1242的第四悬臂12421的一端远离第四卡接凸部12422,并与缺口1243的底部固定连接。
参见图2和图3,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板卡200与板卡支撑筋1241抵接的一侧面设置有摄像镜头210,另一侧面设置有数据接口220,第一壳体124上对应摄像镜头210设置有第一过孔1244,摄像镜头210插设于此第一过孔1244内,第二壳体125上对应数据接口220设置有第二过孔1251,外壳11上分别对应摄像镜头210和数据接口220设置有第一避让孔113 和第二避让孔114,摄像镜头210通过第一避让孔113拍摄,且摄像镜头210不凸出于第一避让孔113,数据接口220通过第二避让孔114与外部通讯连接,摄像头组件100将采集到的图像信号传递给电视、智能交互平板或其他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经过数据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实现摄像头组件100与显示设备之间的通讯。可以理解的是,该摄像头组件100还包括有拾音装置,通过数据接口220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传递给显示设备,供用户之间进行语音交互。
如图3和图13所示,外壳11的内壁与摄像头板卡200之间设置有导电泡棉16,导电泡棉16邻近于第二避让孔114。通过设置导电泡棉16,可以将摄像头板卡200与金属外壳11电导通,实现接地,当外界静电、外部辐射或其他干扰施加在摄像头板卡200上时,通过导电泡棉16将静电、外部辐射或其他干扰传递到金属外壳11上,实现摄像头板卡200抵抗外部干扰的效果。优选地,内壳12的内侧壁贯穿设置有泡棉安装孔1253,导电泡棉16设置在此泡棉安装孔1253内,外壳11的内壁对应此泡棉安装孔1253镭雕有接地位。
一实施例中,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填充有缓冲泡棉(图上未示出)。当摄像头组件100 跌落或外部结构碰撞摄像头组件100时,缓冲泡棉可以减缓内壳12受到的冲击,进而减缓摄像头板卡200受到的冲击,增强对摄像头板卡200的保护。
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将外壳11的硬度设置为大于内壳12的硬度,还可以将外壳11硬度设置为小于内壳12的硬度。优选地,外壳11材料为橡胶,内壳12材料为塑料。当摄像头组件100跌落时,橡胶制成的外壳11可以保护塑料内壳12和摄像头板卡200,在外壳11处就先消减大部分的跌落冲击力,进而减缓摄像头板卡200和内壳12受到的冲击。
参见图2和图3,一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孔113内滑动设置有滑盖14,滑盖14能够在第一避让孔113内移动以遮挡摄像头板卡200上的摄像镜头210,即移动的滑盖14能够遮挡内壳12的第一过孔1244。通过设置可滑动的滑盖14,可以将摄像头板卡200的摄像镜头210遮盖起来,起到对摄像镜头210的保护及防尘作用,还可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进一步地,滑盖14通过第五卡扣组件与内壳12连接,第五卡扣组件包括第五卡扣141和与第五卡扣141卡接配合的第五配合部,其中,第五配合部为沿滑盖14移动方向开设在内壳12上的长孔1245,第五卡扣141包括第五悬臂1411和第五卡接凸部1412,具体地,第五悬臂1411一端的设置有第五卡接凸部1412,第五悬臂1411的另一端远离第五卡接凸部1412,并固定连接在滑盖 14的一侧面上,第五卡接凸部1412穿过长孔1245后与内壳12的内壁抵接。通过设置长孔 1245,可以与第五卡扣141配合防止滑盖14脱离内壳12,还可以使滑盖14在设定的轨迹路线内滑动(即沿长孔1245的长度方向移动),以遮挡摄像镜头210。
滑盖14上沿垂直于滑盖14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五卡扣141,每个所述第五悬臂 1411均具有安装侧面,两个安装侧面相背设置,第五卡接凸部1412设置在第五悬臂1411的安装侧面上,第五卡接凸部1412分别抵紧内壳12的内侧壁。通过设置两个第五卡扣141,可以使滑盖14的固定更加稳定。
具体地,长孔1245开设在第一壳体124上,并与第一过孔1244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壳12的外侧壁还设置有指示结构15,此指示结构15用于指示内壳12的插接方向,使工人或机器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内壳12正确的插接方向,避免内壳12在装配后重新调头装配。优选地,指示结构15为成型于内壳12上的箭头状的凹槽并邻近于内壳12的一端,箭头的方向背离内壳12的另一端,能够很容易地分辨出内壳12的插入方向。指示结构15可在内壳12一体注塑成型时得到。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结构15还可为设置于内壳12上的文字或字母等其他结构。
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2所示,支架2包括底座21,底座21上凸出设置有连接卡扣22,内壳12对应位置设有与连接卡扣22卡接配合的卡扣配合部,内壳12与底座21通过带螺纹的连接件(图上未示出)连接,外壳1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12用于避让连接卡扣22和连接件。连接卡扣22和卡扣配合部卡接,能够对底座21和内壳12的连接实现预固定,而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将底座21和内壳12固定稳定,连接强度高;由于内壳12是固定在外壳 11中,因此底座21与内壳12的固定连接可以使整个摄像头壳体1和支架2固定为一体,在摄像头组件100发生跌落时,内壳12对摄像头板卡200进行保护,外壳11对内壳12和摄像头板卡200进行保护,保护效果好。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内壳12和底座21还可以通过可以热熔或铆接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卡扣22包括连接悬臂221和固定凸部222,连接悬臂221一端设置固定凸部222,连接悬臂221的另一端与底座21固定连接,卡扣配合部为固定通孔1246,此固定通孔1246沿内壳12的壁厚方向贯穿开设,连接悬臂221具有一定的弹性,固定凸部222可穿过固定通孔1246抵紧于内壳12的内侧壁。优选地,固定通孔1246具有第二导向面12461,第二导向面12461倾斜设置,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二导向面12461由内壳12的外部向内部朝向固定通孔1246的中心倾斜,如图7示出的,固定凸部222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面12461 配合的第三导向面,第三导向面倾斜设置。当底座21与摄像头壳体1组装时,连接卡扣22 的固定凸部222的第三导向面首先与第二导向面12461贴合,随着连接卡扣22逐渐插入至固定通孔1246,连接悬臂221受到的挤压力增大,当固定凸部222完全位于内壳12的内部时,施加在连接悬臂221上的外力消失,连接悬臂221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固定凸部222抵紧于内壳12的内侧壁,实现底座21和内壳12固定连接;当需要分离底座21和内壳12时,外力拉动底座21,使摄像头壳体1和支架2分离,固定凸部222在外力作用下由内壳12的内侧壁移动到固定通孔1246内,此时连接悬臂221处于被挤压的状态,当将连接卡扣22完全从固定通孔1246中移出后,此时摄像头壳体1和支架2分离,施加在连接悬臂221上外力消失,连接悬臂221恢复到初始状态。
如图7、图12和图14所示,底座21上固定有定位柱23,内壳12上开设有供定位柱23插接的定位孔1252,外壳11上对应定位孔1252开设有第三避让孔115,定位柱23穿过第三避让孔115后与此定位孔1252插接。通过在底座21和内壳12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柱 23和定位孔1252,可以对底座21和内壳12的组装进行定位导向,定位柱23插接于定位孔 1252时,还能对底座21与内壳12进行预固定,降低底座21和内壳12的组装难度,同时在摄像头组件100跌落时,定位柱23还能分摊一部分冲击力,减少内壳12施加在连接卡扣22 和连接件上的冲击力,延长连接卡扣22和连接件的使用寿命,提升底座21和摄像头壳体1 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定位柱23还能防止内壳12和外壳11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发生分离,即定位柱23的设置,使得内壳12不易从外壳11内脱离,只有在拆卸支架2和摄像头壳体1 后,内壳12才能够从外壳11内取出。
优选地,底座21上间隔设置两个定位柱23,对应地在内壳12上间隔设置两个定位孔 1252。定位柱23的数量越多,对冲击力分摊得越多。更加优选地,底座21上开设有供连接件通过的安装孔211,两个定位柱23沿安装孔211的中心对称设置,且两个定位柱23沿内壳12的插接方向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架2与摄像头壳体1装配时,底座21上的定位柱23首先插入外壳 11上的第三避让孔115,随后插入至内壳12上的定位孔1252,实现摄像头壳体1和支架2预定位,为了便于将摄像头壳体1和支架2定位,优选的是,定位柱23凸出于底座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卡扣22凸出于底座21的高度。当将摄像头壳体1和支架2定位后,连接卡扣22再与内壳12上的固定通孔1246卡接配合,有效地降低连接卡扣22的卡接固定难度。
固定通孔1246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X方向(图4中的X方向)一致,其宽度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固定通孔1246的宽度大于连接卡扣22沿固定通孔1246宽度方向的最大的尺寸,且固定通孔1246的长度略大于连接卡扣22沿固定通孔1246长度方向的最大的尺寸。
一实施例中,底座21和摄像头壳体1之间带螺纹的连接件为螺柱,螺柱上旋拧有紧固螺母,螺柱依次穿过底座21上开设的安装孔211、外壳11开设的第一通孔112和内壳12上开设的螺纹孔1247,紧固螺母旋拧在螺柱上,将底座21与内壳12通过螺柱和紧固螺母连接固定,使得连接后底座21和内壳12之间的稳定性提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带螺纹的连接件为紧固螺钉17,内壳12靠近底座21一侧面设有螺纹孔1247,将紧固螺钉17穿过安装孔211和第一通孔112旋拧入螺纹孔1247。将紧固螺钉17 从外部旋拧入内壳12,可以使摄像头组件100更加美观。
螺钉或螺杆的设置,可以降低底座21和内壳12的固定难度,通过简单的旋拧操作就能实现固定,配合连接卡扣22和卡扣配合部,能够有效地将摄像头壳体1固定在支架2的底座 21上。
如图10和图14所示,底座21靠近摄像头壳体1一侧设有壳体支撑筋24,壳体支撑筋24一端与底座21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外壳11上的第一通孔112可以避让壳体支撑筋24,壳体支撑筋24远离底座21的一端面与内壳12靠近底座21的一侧面抵接。通过设置壳体支撑筋24抵紧内壳12的一侧面,使得内壳12和底座21之间的距离被限定,有效地防止带螺纹的连接件在锁附底座21与内壳12时,内壳12因受力塌陷导致变形,保证了摄像头组件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壳体支撑筋24邻近于供连接件穿过的安装孔211。壳体支撑筋24越靠近安装孔211,对内壳12的支持效果越好,因为连接件(紧固螺钉17或螺柱)在锁附过程中,越靠近安装孔211锁附力就越大,从而提高摄像头组件100的稳定性。
优选地,底座21上设置两个壳体支撑筋24,两个壳体支撑筋24沿安装孔211的中心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两个壳体支撑筋24可以使安装孔211两侧受力平衡,因为安装孔211是圆形,连接件(紧固螺钉或螺柱)在锁附时对安装孔211周边的结构作用的力都是均匀的,因此更能有效的防止连接件在锁附时内壳12受力导致塌陷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底座21上还固定设置有加强部,加强部的外侧壁与第一通孔112的孔壁抵接。通过设置加强部,其外侧壁与第一通孔112的孔壁抵接,当摄像头组件100跌落时,此加强部可以消减一部分外壳11受到的冲击力,使得传递给定位柱23、连接卡扣22以及连接件的冲击力减小。
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筋25,第一加强筋25的长度沿X方向(图4中的X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25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通孔112相对的两个孔壁。进一步地,两个壳体支撑筋 24的其中一端均与第一加强筋25固定连接,且壳体支撑筋24的高度与第一加强筋25的高度相等,使得抵接内壳12的外侧壁的结构增加,加强对内壳12的保护。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壳体支撑筋24也可与第一加强筋25不连接,或者两个壳体支撑筋24其中的一个与第一加强筋25连接,另一个与第一加强筋25不连接。
优选地,安装孔211部分延伸至第一加强筋25内,且安装孔211位于第一加强筋25的中心,底座21、定位柱23、连接卡扣22、壳体支撑筋24和第一加强筋25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底座21在注塑过程中,安装孔211处一般会形成熔接线,而熔接线的位置是底座 21强度较为薄弱的位置,因此第一加强筋25设置在此位置可以截断熔接线,增加底座21的整体强度。
更加优选地,第一加强筋25远离安装孔2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6,第二加强筋 26与第一加强筋25固定连接,且第二加强筋26的位置与安装孔211的位置对应。由于安装孔211部分设置在第一加强筋25上,即如图6和图7示出的,安装孔211在空间上与第一加强筋25有交汇,安装孔211破坏第一加强筋25的完整性,使得第一加强筋25的一部分内凹,因此第一加强筋25在安装孔211处强度削弱,而第二加强筋26可以将第一加强筋25厚度变薄的区域进行加强。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211在空间上与第一加强筋25不存在交汇,即安装孔211与第一加强筋25间隔设置,第一加强筋25为一个完整的部件,此时可以不再设置第二加强筋26,已达到降低制造难度,减少成本的目的。
第一通孔112呈矩形,第一加强筋2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通孔112的相邻两个转角,底座21上还间隔固定设置两个第三加强筋27,两个第三加强筋27的外侧壁分别抵接第一通孔112的剩余两个转角。第一通孔112的四个转角均被加强筋限制,可以对摄像头壳体1进行全面的保护,摄像头壳体1跌落时不论其哪个位置与地面碰撞都能利用加强筋削弱一部分冲击力。
第一通孔112的四个转角设置有弧形过渡结构,对应的第一加强筋25的两端设置有弧形面以及第三加强筋27的外侧壁呈弧形。通过在第一加强筋25和第三加强筋27对应位置设置弧形面,并将第一通孔112的四个转角设置为弧形过渡结构,能够增加加强筋与第一通孔112 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抗冲击效果。
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内壳12内部设有限位筋128,具体地,限位筋12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125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且限位筋128邻近于固定通孔1246设置。如图11示出的,当连接卡扣22与固定通孔1246插接时,连接卡扣22会将固定通孔1246周边的内壳12结构顶起,因此限位筋128设置在此位置,可以避免内壳12被顶起,保证连接卡扣22能够顺利地穿过固定通孔1246抵紧在内壳12的内侧壁。因此,当连接卡扣22与固定通孔1246扣合时,限位筋128可以限制邻近于固定通孔1246的内壳12往上移动,确保连接卡扣22顺利装配,卡合到位。
优选地,内壳12内间隔设置两个限位筋128,连接卡扣22位于两个限位筋128之间。此设计可以保证连接卡扣22在装配时两侧的内壳12都有限位筋128抵紧。
另外,底座21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缓冲泡棉。此缓冲泡棉可以填充底座21和外壳11 之间的缝隙,并能减缓摄像头组件100跌落时的冲击力。
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架2还包括第一转轴28、第二转轴29、支撑座201和支撑杆202,支撑杆202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轴28与底座21相连,实现底座21能够相对于支撑杆202转动,从而调节摄像头壳体1的角度。支撑杆202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29与支撑座201 转动连接,支撑座201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通过支撑杆202相对支撑座201转动能带动底座21及摄像头壳体1转动,以实现摄像头模组的大范围角度调节,适应范围广泛。
具体地,第一转轴28和第二转轴29均为六角对锁螺杆。六角对锁螺杆的设置可以防止底座21和支撑杆202在外力撤出后发生自动转动,保证摄像头组件100角度调节后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底座21和支撑杆202对应的位置设置锁定结构,当底座21 和支撑杆202角度调整到位后,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1内设置有配重块。通过在支撑座201内设置配重块,可以使支撑座201支撑底座21的时候重心稳,不会倾倒。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撑座201内设置磁吸结构,一般使用摄像头模组的设备都是电视、智能交互平板或其他显示设备,这类设备后壳一般采用金属制成,因此支撑座201内设置磁吸结构,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显示设备上。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内壳插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内壳的材料为塑胶,所述外壳的强度大于所述内壳的强度,所述外壳通过第一卡扣组件与所述内壳连接,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和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内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内壳上,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贯穿所述外壳壁厚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通孔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悬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一端的第一卡接凸部,所述内壳上对应所述第一悬臂开设有第二通孔或凹槽,所述第一悬臂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或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悬臂远离所述第一卡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或所述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接凸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沿所述内壳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扣,两个所述第一卡扣分别抵紧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内壳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孔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沿长度方向至少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所述内壳由所述开口装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封堵所述开口的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通过第二卡扣组件与所述内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第二卡扣和与所述第二卡扣卡接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两者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内壳上,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端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卡扣,对应地在所述内壳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端盖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卡扣。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内壳的一侧面凸出于所述外壳设置有所述开口的端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摄像镜头的第一过孔,所述外壳对应所述第一过孔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内滑动设置有能够遮挡所述第一过孔的滑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侧壁设置有指示所述内壳的插接方向的指示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材料为金属。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摄像头板卡的第二容纳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设置多个板卡支撑筋,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配合侧面,所述板卡支撑筋的端部与所述配合侧面间隔,所述摄像头板卡的一侧面抵紧所述板卡支撑筋的端面,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第四卡扣,所述第四卡扣抵紧所述摄像头板卡远离所述板卡支撑筋的一侧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四卡扣,两个所述第四卡扣错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17.一种摄像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壳体,所述支架和所述摄像头壳体可拆卸连接。
18.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摄像头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壳体或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板卡固定在摄像头壳体的内壳内部。
CN202021743944.5U 2020-08-19 2020-08-19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Active CN212936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3944.5U CN212936001U (zh) 2020-08-19 2020-08-19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3944.5U CN212936001U (zh) 2020-08-19 2020-08-19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6001U true CN212936001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9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3944.5U Active CN212936001U (zh) 2020-08-19 2020-08-19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60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882A (zh) * 2021-06-24 2021-09-28 深圳尼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机防护装置
CN113853072A (zh) * 2021-10-19 2021-12-28 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式管理单元热插拔结构
CN114245634A (zh) * 2021-11-30 2022-03-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和可拆卸的壳体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882A (zh) * 2021-06-24 2021-09-28 深圳尼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机防护装置
CN113853072A (zh) * 2021-10-19 2021-12-28 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式管理单元热插拔结构
CN113853072B (zh) * 2021-10-19 2024-01-26 威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式管理单元热插拔结构
CN114245634A (zh) * 2021-11-30 2022-03-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和可拆卸的壳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36001U (zh) 摄像头壳体、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CN108023987B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2036587A1 (zh) 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EP132213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loudspeaker
CN107123843A (zh) 一种滤波器
CN212969810U (zh) 摄像头组件及摄像头模组
CN101404743A (zh) 窄边液晶电视机前后壳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06864587U (zh) 一种滤波器
CN210156048U (zh)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US969217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member thereof
CN115010274A (zh) 顶盖组件及软水设备
CN219874344U (zh) 控制面板和面板组件
US2014034950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foolproof structure
CN220964971U (zh) 一种激光投影设备
CN210577933U (zh) 电源供应模块及具有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
CN218634477U (zh) 一种电源盒按压锁紧结构
CN213333397U (zh) 显示设备
CN220959127U (zh) 制冷设备
CN213399169U (zh) 一种投影仪外壳组件及投影仪
CN214851618U (zh) 一种机顶盒
CN218788881U (zh) 一种侧向组件安装机构
CN113903129B (zh) 一种门铃
CN217114655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电池组件
CN21604643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连接器结构
CN219643970U (zh) 方便安装的电视机塑料后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