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5648U -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5648U
CN212935648U CN202021884180.1U CN202021884180U CN212935648U CN 212935648 U CN212935648 U CN 212935648U CN 202021884180 U CN202021884180 U CN 202021884180U CN 212935648 U CN212935648 U CN 212935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rotor
arc
stator wind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41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远辉
吴斌
郑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Zhongyan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Zhongyan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Zhongyan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Zhongyan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41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5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5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5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机散热结构技术领域的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包括由中壳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围合构成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内腔设置有定子绕组和转子,所述定子绕组与所述壳体结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绕组内腔中心,所述转子的转轴前后两端设置有前风扇和后风扇,所述前风扇和后风扇外缘分别对应所述定子绕组的线圈绕组两端,基于以上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电机的散热结构能够确保电机内腔前后两侧冷却效果均一、散热高效,从而避免电机长时间高温运转影响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运转是其内部线圈由于持续通电产生不同程度的热量,不同功率大小、不同类型的电机产生热量多少具有差异,大型大功率电机产生热量多、发热快,为确保电机正常运转和使用受命,可选择液冷等方式进行被动散热,而对于中小型电机,其电机产生热量相对较少、发热较慢,一般是在电机内部设计扇热风扇,通过电机运作带动扇热风扇旋转实现主动通风散热;传统的电机散热结构一般是在电机转轴后侧端安装单个扇热风扇,同时在电机尾部端盖上开孔供内外气流流通实现散热,然而实际应用时,单个安装于电机轴尾端的风扇所能带动的气流一般仅有效作用于绕组线圈的后端部,而绕组线圈的前端部位于封闭装的壳体前端,无法及时高效的进行通风散热,长时间运行容易形成电机内腔前端高温,影响电机运行和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包括由中壳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围合构成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内腔设置有定子绕组和转子,所述定子绕组与所述壳体结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绕组内腔中心,所述转子的转轴前后两端设置有前风扇和后风扇,所述前风扇和后风扇外缘分别对应所述定子绕组的线圈绕组两端。
优选的,所述中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腔侧壁周向阵列分布设置有三个弧形凸台,所述弧形凸台的内壁与所述定子绕组外壁抵接,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台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的外壁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散热鳍和通风槽,所述散热鳍和通风槽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支脚。
优选的,所述前风扇和后风扇的均分别由环状安装片和若干扇叶片构成,所述前风扇的扇叶片为呈径向辐射分布的平面片状结构,所述后风扇的扇叶片为呈旋涡辐射分布的弯曲面片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风扇和后风扇的环状安装片上、以及转子上均分别对应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后端盖的端面上阵列设置有散热栅格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无轴电机的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主要包括电机壳体结构以及设置于电机壳体结构内部的定子绕组、转子以及前风扇和后风扇,其中,前风扇和后风扇外缘分别对应定子绕组的线圈绕组两端,前风扇和后风扇同步运行,产生的气流直接作用在定子绕组的线圈绕组两端,分别对定子绕组的线圈绕组两端进行同时风冷散热,其次,壳体本体与定子绕组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用于轴向气流贯通,壳体本体的外壁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散热鳍和通风槽,可分别用于热量传导和内外气流径向贯通,基于以上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电机的散热结构能够确保电机内腔前后两侧冷却效果均一、散热高效,从而避免电机长时间高温运转影响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风扇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中壳体,11-壳体本体,12-弧形凸台,13-气流通道,14-散热鳍,15-通风槽,16-安装支脚,2-前端盖,3-后端盖,31-散热栅格孔,4-定子绕组,5-转子,6-前风扇,7-后风扇。671-环状安装片,672-扇叶片,67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包括由中壳体1、前端盖2和后端盖3围合构成的壳体结构。
如图3,中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11,壳体本体11的内腔侧壁周向阵列分布设置有三个弧形凸台12,弧形凸台12的内壁与定子绕组4外壁抵接,相邻两个弧形凸台12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3,避免壳体结构内腔两端被定子绕组4和转子5隔绝,通过气流通道13,可使得壳体结构内腔前后贯通,确保气流能够轴向流通;
进一步的,壳体本体11的外壁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散热鳍14和通风槽15,散热鳍14和通风槽15交错分布,散热鳍14主要为了增加壳体外壁与空气接触面积,以热量传导形式提升散热效率,通风槽15主要为了提供电机壳体内外通道,使内外气流径向贯通,以热量交换形式提升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壳体本体1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支脚16,安装支脚16上开设有螺栓孔,用于配合螺栓将电机固定安装于设备上。
如图4和5所示,前风扇6和后风扇7的均分别由环状安装片671和若干扇叶片672构成,若干扇叶片672构成贴合于环状安装片671侧面,环状安装片671主要用于安装扇叶片672,具体的,前风扇6和后风扇7的环状安装片671上、以及转子5上均分别对应开设有安装孔673,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73设置有四组,呈周向阵列分布,实际通过应用时,用通过轴向贯穿的螺栓可将前风扇6和后风扇7固定安装于转子5上,从而随电机运行旋转工作;
前风扇6的扇叶片672为呈径向辐射分布的平面片状结构,后风扇7的扇叶片672为呈旋涡辐射分布的弯曲面片状结构,后风扇7的扇叶片672外端弯曲侧与后风扇7的转动方向相反,有利于减小电机运行风阻和噪音,相同叶片长度下也可以减小风扇直径,前风扇6和后风扇7均属于离心式风扇,实际在端盖3端面的散热栅格孔31轴向进风,在壳体本体11侧壁的通风槽15径向出风,形成贯通气流,带走绕组线圈的热量。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中壳体(1)、前端盖(2)和后端盖(3)围合构成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内腔设置有定子绕组(4)和转子(5),所述定子绕组(4)与所述壳体结构内壁固定设置,所述转子(5)位于所述定子绕组(4)内腔中心,所述转子(5)的转轴前后两端设置有前风扇(6)和后风扇(7),所述前风扇(6)和后风扇(7)外缘分别对应所述定子绕组(4)的线圈绕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11),所述壳体本体(11)的内腔侧壁周向阵列分布设置有三个弧形凸台(12),所述弧形凸台(12)的内壁与所述定子绕组(4)外壁抵接,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凸台(12)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1)的外壁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散热鳍(14)和通风槽(15),所述散热鳍(14)和通风槽(15)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1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支脚(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扇(6)和后风扇(7)的均分别由环状安装片(671)和若干扇叶片(672)构成,所述前风扇(6)的扇叶片(672)为呈径向辐射分布的平面片状结构,所述后风扇(7)的扇叶片(672)为呈旋涡辐射分布的弯曲面片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扇(6)和后风扇(7)的环状安装片(671)上、以及转子(5)上均分别对应开设有安装孔(6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3)的端面上阵列设置有散热栅格孔(31)。
CN202021884180.1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Active CN212935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4180.1U CN212935648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4180.1U CN212935648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5648U true CN212935648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0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4180.1U Active CN212935648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5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00909A (ko) 수냉식 모터
CN110768414A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冷却结构
CN109831053A (zh) 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107528423B (zh) 一种小型风力发电用密闭式永磁发电机
CN212935648U (zh) 一种转子弧形风叶通风结构
CN113489221A (zh) 电机冷却结构、电机、压缩机
CN21183047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轮毂电机
CN219420500U (zh) 一种电机内循环风冷散热的结构
CN115912728A (zh) 一种高效率的同步电动机
CN210693686U (zh) 一种稀土永磁盘式无铁芯电机散热系统
CN113162281B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CN21211510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CN210092988U (zh) 一种优化散热型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及电机
CN201656642U (zh) 一种无刷外转子电机
CN113472145A (zh) 机器人应用大功率电机散热保护装置
CN218266507U (zh) 一种新型风机的散热系统
CN216751387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交流电机
CN219809158U (zh) 一种高效自然风冷散热风机
CN219592232U (zh) 一种高效电机定转子组件
CN217335477U (zh) 变频调速一体机
CN103825405A (zh) 一种双转子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0898727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电机
CN220421595U (zh) 一种充分散热式电机
CN216742086U (zh) 轴流风机组件和轴流风机
CN215580689U (zh) 电机冷却结构、电机、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