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0547U -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0547U
CN212930547U CN202021237393.5U CN202021237393U CN212930547U CN 212930547 U CN212930547 U CN 212930547U CN 202021237393 U CN202021237393 U CN 202021237393U CN 212930547 U CN212930547 U CN 212930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cooling
pipeline
steam
indirec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73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海波
王军
袁汉川
袁志先
谭茹
吴俊杰
许祥训
季薇
潘翠翠
王雪平
张尚云
吕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yuan Lant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Long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Long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Branch filed Critical Guodian Long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0212373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0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0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0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汽轮机、间接空冷系统、吸收式热泵和热压机。其中,汽轮机的排汽出口与间接空冷系统的汽侧入口连通;吸收式热泵的第一水侧入口和第一水侧出口分别与间接空冷系统的水侧出口和水侧入口可选择的连通;吸收式热泵的第二水侧入口和第二水侧出口用于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的连通;热压机的汽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汽侧入口连接。由此,该装置将间接空冷系统对汽轮机的排汽进行冷却后的间接空冷系统内的循环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供一种高品位热源。

Description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厂空气冷却技术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空冷,二是间接空冷。直接空冷是汽轮机的排汽直接用空气来冷却,空气与蒸汽之间进行热交换。间接空冷则采用水作为中间冷却介质,低温循环水将汽轮机排汽热量带出后,再通过空气将升温后的循环水冷却,二次冷却过程为闭式系统,循环水不与空气直接接触,因此称为间接空冷。
间接空冷在系统上类似于湿式冷却,采用循环水作为中间冷却介质,但其二次循环系统为闭式系统,换热效率不及湿式冷却系统,因此采用间接空冷系统的的电厂,通常机组背压较高,机组排汽焓值高,蕴含较大的余热开发潜能。
在我国北方供暖地区,将电厂冷却系统余热回收,用于城市供暖,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增大了机组的供热能力,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环保效益。间接空冷系统余热水温通常在50℃左右,属于低品位热源,余热回收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提供高品位热源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汽轮机、间接空冷系统、吸收式热泵和热压机;其中,汽轮机的排汽出口与间接空冷系统的汽侧入口连通;吸收式热泵的第一水侧入口和第一水侧出口分别与间接空冷系统的水侧出口和水侧入口可选择的连通;吸收式热泵的第二水侧入口和第二水侧出口用于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的连通;热压机的汽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汽侧入口连接。
优选地,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尖峰加热器;汽轮机包括低压缸和中压缸;中压缸的汽侧出口与尖峰加热器的汽侧入口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
优选地,间接空冷系统包括间接空冷塔、低温循环水管道、高温循环水管道和主机凝汽器;低压缸的汽侧出口与主机凝汽器的汽侧入口连通;低温循环水管道的水侧入口与间接空冷塔的水侧出口连通,低温循环水管道的水侧出口与主机凝汽器水侧入口连通;高温循环水管道的水侧入口与主机凝汽器水侧出口连通,高温循环水管道的水侧出口与间接空冷塔的水侧入口连通。
优选地,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余热水供水管道和余热水回水管道;余热水供水管道的水侧入口与高温循环水管道可选择地连通,余热水供水管道的水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第一水侧入口可选择地连通;余热水回水管道的水侧入口与吸收式热泵的第一水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余热水回水管道的水侧出口与低温循环水管道可选择地连通。
优选地,热压机的第一进汽口与主机凝汽器的汽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热压机的第二进汽口与中压缸的汽侧出口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
优选地,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热网低温回水管道和热网高温供水管道;热网低温回水管道的水侧入口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地连通,热网低温回水管道的水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第二水侧入口可选择地连通;热网高温供水管道的水侧入口与吸收式热泵的第二水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热网高温供水管道的水侧出口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地连通。
优选地,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除铁装置;除铁装置与吸收式热泵的凝结水出口连通。
优选地,余热水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隔离阀,在余热水回水管道上设有第二隔离阀。
优选地,热压机与中压缸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隔离阀。
优选地,在热网低温回水管道上设有第四隔离阀,在热网高温供水管道上设有第五隔离阀;在中压缸的汽侧出口设有安全阀、快速止回阀、快关阀和电动抽汽调节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吸收式热泵回收对汽轮机的排汽进行冷却后的循环水中的部分余热,减少了间接空冷系统的热负荷,提高了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通过设置的热压机内的驱动蒸汽,对吸收式热泵内的中间介质进行驱动,中间介质能够进一步吸收余热水的低品位热能,对热网水进行加热升温,进而提供了高品位热源,便于热网水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低压缸;2:中压缸;3:发电机;4:主机凝汽器;5:高温循环水管道;6:间接空冷塔;7:低温循环水管道;8:主机循环水泵;9:第一隔离阀;10:余热水供水管道;11:吸收式热泵;12:余热水回水管道;13:第二隔离阀;14: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5:热网水循环水泵;16:第四隔离阀;17:第五隔离阀;18: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9:旁路阀门;20:除铁装置;21:第二凝结水泵;22:第七隔离阀;23:第八隔离阀;24:尖峰加热器;25:第一凝结水泵;26:热压机;27:第三隔离阀;28:第六隔离阀;29:安全阀;30:快速止回阀;31:快关阀;32:电动抽汽调节阀;33:第七隔离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汽轮机、间接空冷系统、吸收式热泵11和热压机26。其中,汽轮机与发电机3连接,汽轮机的排汽出口与间接空冷系统的汽侧入口连通,吸收式热泵11的第一水侧入口和第一水侧出口分别与间接空冷系统的水侧出口和水侧入口可选择的连通,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入口和第二水侧出口用于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的连通,热压机26的汽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11的汽侧入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热压机26优选无极可调热压机26,热压机26在大量低品质蒸汽(如汽轮机低压缸1的乏汽)中掺入少量高品质热源,即可达到设计参数,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通过设置吸收式热泵11回收对汽轮机的排汽进行冷却后的循环水中的部分余热,减少了间接空冷系统的热负荷,提高了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通过设置的热压机26内的驱动蒸汽对吸收式热泵11内的中间介质进行驱动,中间介质进一步吸收余热水的低品位热能,对热网水进行加热升温,进而提供了高品位热源,便于热网水的利用。应当说明的是,高品位品位热源和低品位热源是一对相对概念,其中低品位热源的温度一般低于50℃,难于直接被用于采暖供热等,高品位热源的温度较高(通常可达80℃以上),可直接用于采暖供热。
其中,汽轮机包括低压缸1和中压缸2。间接空冷系统包括间接空冷塔6、低温循环水管道7、高温循环水管道5和主机凝汽器4。低压缸1的汽侧出口与主机凝汽器4的汽侧入口连通,低温循环水管道7的水侧入口与间接空冷塔6的水侧出口连通,低温循环水管道7的水侧出口与主机凝汽器4水侧入口连通,高温循环水管道5的水侧入口与主机凝汽器4水侧出口连通,高温循环水管道5的水侧出口与间接空冷塔6的水侧入口连通。低温循环水管道7中的循环水与主机凝汽器4中汽轮机低压缸1的机组排汽进行热交换后,高温的循环水然后进入间接空冷塔6中,通过空气对高温循环水管道5的高温的循环水进行冷却。其中在低温循环水管道7上还设有主机循环水泵8。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高温水和低温水是一对相对概念,低温水经热源加热后成为高温水,而不是限定二者具体的温度。
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余热水供水管道10和余热水回水管道12。余热水供水管道10的水侧入口与高温循环水管道5可选择地连通,余热水供水管道10的水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11的第一水侧入口可选择地连通。余热水回水管道12的水侧入口与吸收式热泵11的第一水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余热水回水管道12的水侧出口与低温循环水管道7可选择地连通。其中,在余热水供水管道10上设有第一隔离阀9,在余热水回水管道12上设有第二隔离阀13,通过设置第一隔离阀9和第二隔离阀13便于管道的隔离及检修。
当第一隔离阀9和第二隔离阀13打开时,根据热网用户端的热负荷需求,部分间接空冷系统的高温循环水管道5内的循环水通过余热水供水管道10进入吸收式热泵11,余热水供水管道10内的循环水在通过吸收式热泵11进行热量回收后,其回水可直接通过余热水回水管道12回至低温循环水管道7中,经混合后再进入主机凝汽器4,间接空冷塔6根据主机凝汽器4中热负荷的减少,适量关闭冷却扇段。当第一隔离阀9和第二隔离阀13关闭时,间接空冷塔6冷却主机凝汽器4内的全部热负荷。
具体地,热压机26的第一进汽口与主机凝汽器4的汽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热压机26的第二进汽口与中压缸2的汽侧出口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在热压机26和主机凝汽器4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七隔离阀33,在热压机26与中压缸2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第三隔离阀27,便于装置的隔离及检修。其中,第一进汽口通入的是低压缸1的乏汽,第二进汽口通入的是中压缸2的抽汽,且进入热压机26中乏汽的流量大于抽汽的流量,其中热压机26利用低压缸1的乏汽,减少环境污染且进一步提高了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
应当说明的是,在中压缸2的汽侧出口设有安全阀29、快速止回阀30、快关阀31和电动抽汽调节阀32,中压缸2内输出的抽汽依次通入安全阀29、快速止回阀30、快关阀31和电动抽汽调节阀32。
具体地,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和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的水侧入口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地连通,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的水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入口可选择地连通。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的水侧入口与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的水侧出口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地连通。在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上设有热网水循环水泵15和第四隔离阀16,在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上设有第五隔离阀17。通过设置第四隔离阀16和第五隔离阀17便于管道的隔离及检修。
进入吸收式热泵11的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内的热网水,在通过吸收式热泵11进行热量吸收,且热压机26能够利用少量高温汽和部分低温乏汽,混合成为满足参数要求的驱动蒸汽,对吸收式热泵11内的中间介质进行驱动后,中间介质能够高效吸收余热水的低品位热能,对热网水进行加热升温,其回水可直接通过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输送至热网用户端中。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尖峰加热器24。中压缸2的汽侧出口与尖峰加热器24的汽侧入口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中压缸2的汽侧出口与尖峰加热器24的汽侧入口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六隔离阀28,通过设置第六隔离阀28便于管道的隔离及检修。
其中,在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上设有旁路阀门19,尖峰加热器24与旁路阀门19并联,在尖峰加热器24与旁路阀门19并联的管道上设有第七隔离阀22和第八隔离阀23。
当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出口输出的热网水的供热量满足热网用户端的热负荷要求时,第六隔离阀28、第七隔离阀22和第八隔离阀23关闭,旁路阀门19开启,此时尖峰加热器24不运行,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内的供水直接进入热网用户端。当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出口输出的热网水的供热量不满足热网用户端的热负荷要求时,第六隔离阀28、第七隔离阀22和第八隔离阀23开启,旁路阀门19关闭,尖峰加热器24与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串联,尖峰加热器24对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出口输出的热网水进行加热升温,提高了热网用户端用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尖峰加热器24的热源为汽轮机的中压缸2提供,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且尖峰加热器24输出凝结水通过第一凝结水泵25回收至凝结水系统中,应当说明的是凝结水系统是电厂热力系统中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除铁装置20,除铁装置20与吸收式热泵11的凝结水出口连通,吸收式热泵11的凝结水出口输出凝结水经过除铁装置20后在通过第二凝结水泵21回收至凝结水系统中。根据发电机组特性和水温特性,对于亚临界机组设置除铁装置20,使余热回收后的凝结水经除铁装置20处理后的水质达标。

Claims (10)

1.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间接空冷系统、吸收式热泵(11)和热压机(26);其中,
所述汽轮机的排汽出口与所述间接空冷系统的汽侧入口连通;
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第一水侧入口和第一水侧出口分别与所述间接空冷系统的水侧出口和水侧入口可选择的连通;
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入口和第二水侧出口用于与热网用户端可选择的连通;
所述热压机(26)的汽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汽侧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尖峰加热器(24);
所述汽轮机包括低压缸(1)和中压缸(2);
所述中压缸(2)的汽侧出口与所述尖峰加热器(24)的汽侧入口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接空冷系统包括间接空冷塔(6)、低温循环水管道(7)、高温循环水管道(5)和主机凝汽器(4);
所述低压缸(1)的汽侧出口与所述主机凝汽器(4)的汽侧入口连通;
所述低温循环水管道(7)的水侧入口与所述间接空冷塔(6)的水侧出口连通,所述低温循环水管道(7)的水侧出口与所述主机凝汽器(4)水侧入口连通;
所述高温循环水管道(5)的水侧入口与所述主机凝汽器(4)水侧出口连通,所述高温循环水管道(5)的水侧出口与所述间接空冷塔(6)的水侧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余热水供水管道(10)和余热水回水管道(12);
所述余热水供水管道(10)的水侧入口与所述高温循环水管道(5)可选择地连通,所述余热水供水管道(10)的水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第一水侧入口可选择地连通;
所述余热水回水管道(12)的水侧入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第一水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所述余热水回水管道(12)的水侧出口与所述低温循环水管道(7)可选择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压机(26)的第一进汽口与所述主机凝汽器(4)的汽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
所述热压机(26)的第二进汽口与所述中压缸(2)的汽侧出口可选择地且流量可调地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和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
所述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的水侧入口与所述热网用户端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的水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入口可选择地连通;
所述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的水侧入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第二水侧出口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的水侧出口与所述热网用户端可选择地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除铁装置(20);
所述除铁装置(20)与所述吸收式热泵(11)的凝结水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热水供水管道(10)上设有第一隔离阀(9),在所述余热水回水管道(12)上设有第二隔离阀(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压机(26)与所述中压缸(2)连通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隔离阀(2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网低温回水管道(14)上设有第四隔离阀(16),在所述热网高温供水管道(18)上设有第五隔离阀(17);
在所述中压缸(2)的汽侧出口设有安全阀(29)、快速止回阀(30)、快关阀(31)和电动抽汽调节阀(32)。
CN202021237393.5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12930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7393.5U CN212930547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7393.5U CN212930547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0547U true CN212930547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7393.5U Active CN212930547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0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948A (zh) * 2021-10-15 2022-01-11 国能龙源蓝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一种利用旁路供热实现热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以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948A (zh) * 2021-10-15 2022-01-11 国能龙源蓝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一种利用旁路供热实现热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以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7536U (zh) 一种基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高温供热装置
CN204255125U (zh) 一种火电厂直接空冷辅助尖峰冷却系统
CN205957280U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09026234A (zh) 一种有机朗肯循环与热泵驱动的热电联供系统及热电联供方法
CN111595065B (zh) 一种轴封溢流蒸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10237656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的发电装置
CN113899006B (zh) 一种利用低加疏水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CN213514033U (zh) 回收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余热的电站供热系统
CN208793051U (zh) 一种有机朗肯循环与热泵驱动的热电联供系统
CN212930547U (zh)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CN202869080U (zh) 一种回收余热发电系统低压蒸汽和冷却水余热的装置
CN109751652B (zh) 300mw及以上等级湿冷机组高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201779765U (zh) 用抽汽式汽轮机抽出的蒸汽驱动热泵提高电厂效能的系统
CN114776411B (zh) 一种集成储热的燃煤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5292608U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换热的余热回收热电联供系统
CN215489941U (zh)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CN111780195B (zh) 一种超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28116A (zh)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
CN211950617U (zh) 一种回收黑水闪蒸汽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113464227A (zh) 热电联供控制方法及热电联供系统
CN110579041B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9744495U (zh) 300mw以上空冷机组双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112432219A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四排汽汽轮机组的双冷源高效供热系统
CN111947201A (zh) 一种热电厂供热回水梯级利用增加供热面积的方法
CN206094022U (zh) 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同时加热暖风机的热能高效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17-7, 1158 Xiehe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335

Patentee after: Guoneng Longyuan Lanti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217-7, 1158 Xiehe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335

Patentee before: Guodian Longy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