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9941U -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9941U
CN215489941U CN202120983357.1U CN202120983357U CN215489941U CN 215489941 U CN215489941 U CN 215489941U CN 202120983357 U CN202120983357 U CN 202120983357U CN 215489941 U CN215489941 U CN 215489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 pump
circulating water
subsystem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833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君
袁珍亮
魏承军
刘亚辉
李琨琪
李永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Xing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Hebei Jiantou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建投邢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209833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9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9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9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抽汽供热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以及用于对加热后的热网水进行用热的末端用户子系统;所述抽汽供热子系统包括汽轮机的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中压缸的采暖抽汽管道上连接有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通过热网供水管道连接在末端用户子系统上;所述热网加热器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进汽调节阀;所述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的进汽管道均连接在中压缸的采暖抽汽管道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循环水低品位余热回收和供热蒸汽高品质能量回收做功的双重功效,提高了供热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对采暖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我国北方,集中供热面积逐年增加,基于不同的供热需求和我国电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热电联产机组在燃煤机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虽然热电联产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利用汽轮机级间抽汽进行供热本身就是一种节能降耗的方式,但其中仍存在能量利用不合理的地方,大多数供热机组利用五段抽汽进行供热,通常供热蒸汽压力0.5MPa左右,温度240℃左右,采用中低压缸连通管打孔抽汽供热的蒸汽压力要更高,而热网水所需温度仅为110℃左右,如此高品质的蒸汽与热网水进行换热造成了很大的不可逆换热损失,尤其是损失了高品质蒸汽中具有做功能力的那一部分,不符合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此外,对于燃煤电厂,其蕴含着大量的低温余热,通常这部分余热都被散失到环境中去,这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电厂通过冷却塔将汽轮机排汽的余热排放的环境中,该余热数量巨大,占机组总能量的30%以上,并且此部分余热以循环水为介质,输出较为稳定,如果将此部分余热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提高电厂能源综合利用率,还可以提升机组的供热能力,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目前很多电厂以经利用成熟的热泵技术将循环水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且供热机组在运行中存在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供热蒸汽能量利用不合理,其中的高品质能量如何进行回收再利用;二、如何回收循环水余热进行供热。目前还没有一种系统和方法能够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实现循环水低品位余热回收和供热蒸汽高品质能量回收利用的双重效果,提高供热机组运行经济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包括串联连接分别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分级加热的抽汽供热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以及用于对加热后的热网水进行用热的末端用户子系统;所述抽汽供热子系统包括汽轮机的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中压缸的采暖抽汽管道上连接有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加热的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通过热网供水管道连接在末端用户子系统上;所述热网加热器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汽流量的热网加热器进汽调节阀;所述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的进汽管道均连接在中压缸的采暖抽汽管道上。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所述中压缸与低压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供热蒸汽流量的供热蝶阀,中压缸的采暖抽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供热蒸汽压力的抽汽调节阀。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包括连接在中压缸采暖抽汽管道上的动力装置和与热网加热器串联连接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加热的乏汽加热器,动力装置上连接有用于做功的负载装置,动力装置的排汽端连接在乏汽加热器的进汽端。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所述动力装置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动力装置进汽流量的动力装置进汽调节阀;所述乏汽加热器上并联设置有用于调节进入乏汽加热器中热网水流量的乏汽加热器旁路调节阀。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所述动力装置为低压汽轮机或膨胀机,负载装置为发电机或热网循环泵。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所述循环水热泵子系统包括连接在中压缸采暖抽汽管道上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加热的热泵机组、连接在低压缸的排汽管道上的凝汽器以及通过循环水出口管道和进口管道连接在凝汽器上用于为热泵机组提供低温热源的冷却塔。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所述热泵机组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热泵机组进汽流量的热泵机组进汽调节阀,热泵机组的进水旁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进入热泵机组中热网水流量的热泵旁路调节阀,循环水出口管道和进口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循环水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的循环水出口调节阀和循环水进口调节阀。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所述热泵机组为吸收式热泵。
上述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所述末端用户子系统包括用于将热网供水提供给用户的换热站和用热的热用户。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增设吸收式热泵机组和动力装置分别对循环水余热和采暖抽汽中高品质能量进行回收利用,二者联合供热,对热网水进行逐级加热,实现了循环水低品位余热回收和供热蒸汽高品质能量回收做功的双重功效,提高了供热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高压缸、2.中压缸、3.低压缸、4.抽汽调节阀、5.供热蝶阀、6.热网加热器、7.热网加热器进汽调节阀、8.动力装置进汽调节阀、9.动力装置、10.负载装置、11.乏汽加热器、12.乏汽加热器旁路调节阀、13.热泵机组进汽调节阀、14.热泵机组、15.热泵旁路调节阀、16.凝汽器、17.冷却塔、18.循环水出口调节阀、19.循环水进口调节阀、20.换热站、21.热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串联连接的抽汽供热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循环水热泵子系统和末端用户子系统。抽汽供热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用来对热网水进行分级加热,末端用户子系统用来对加热后的热网水进行用热。
抽汽供热子系统包括汽轮机的高压缸1、中压缸2、低压缸3和热网加热器6,高压缸1、中压缸2和低压缸3串联连接在采暖抽汽管道上,用来抽取蒸汽,高压缸1抽取的是主蒸汽,中压缸2抽取的是再热蒸汽,热网加热器6连接在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用来对热网水进行加热,热网加热器6通过热网供水管道连接在末端用户子系统上。
中压缸2与低压缸3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供热蝶阀5,用来调整供热蒸汽流量,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设置有抽汽调节阀4,用来调节供热蒸汽的压力,热网加热器6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进汽调节阀7,用来调整热网加热器的进汽流量。本实用新型中的热网加热器6的数量和连接形式不限于附图中的热网加热器的数量和连接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和减少。
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的进汽管道均连接在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
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包括动力装置9、负载装置10和乏汽加热器11。动力装置9连接在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负载装置10连接在动力装置9上,乏汽加热器11与热网加热器6串联,乏汽加热器的进汽端连接在动力装置9的排汽端,利用蒸汽对热网水进行加热。蒸汽进入动力装置9中拖动负载装置10做功,动力装置9做功后的乏汽进入乏汽加热器11,对进入乏汽加热器内的热网水进行加热。
动力装置9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进汽调节阀8,用来调整动力装置的进汽流量,乏汽加热器11上并联设置有乏汽加热器旁路调节阀12,用来调节进入乏汽加热器中热网水的流量。
动力装置9为低压汽轮机或膨胀机,负载装置10为发电机或热网循环泵,动力装置乏汽进入乏汽加热器加热热网水。
循环水热泵子系统包括热泵机组14、凝汽器16和冷却塔17。热泵机组14连接在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用来对热网水进行加热,凝汽器16连接在低压缸3的排汽管道上,冷却塔17通过循环水出口管道和进口管道连接在凝汽器16上,用来给热泵机组14提供低温热源,热泵机组14的低温热源端连接在循环水出口管道和进口管道上。
热泵机组14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热泵机组进汽调节阀13,用来调节热泵机组的进汽流量,热泵机组14的进水旁路上设置有热泵旁路调节阀15,用来调节进入热泵机组中热网水的流量,循环水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循环水出口调节阀18和循环水进口调节阀19,分别用来调节循环水的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
热泵机组14为吸收式热泵,驱动热源为供热蒸汽,低温热源为电厂循环水。
末端用户子系统包括换热站20和热用户21,换热站20将加热后的热网供水提供给热用户21。
循环水热泵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及抽汽供热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串联连接,来自换热站20的热网水依次经过热泵机组14,乏汽加热器11,热网加热器6,实现了对热网水的三级加热。
本实用新型中热网水的加热流程为:来自换热站的热网水回到电厂后,先通过热泵机组进行第一级加热,被热泵机组加热后的热网水进入乏汽换热器,被动力装置的乏汽进行第二级加热,从乏汽加热器出来的热网水进入热网加热器被供热蒸汽进行第三级加热,达到热网供水所需温度后,进入换热站,供热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供热蒸汽换热流程为:来自汽轮机中压缸的供热蒸汽分为三路,分别同时进入循环水热泵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抽汽供热子系统,在循环水热泵子系统中供热蒸汽作为驱动蒸汽进入热泵机组中,回收循环水余热并对热网水进行第一级加热;在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中,供热蒸汽先进入动力装置中拖动负载装置做功,动力装置做功后的乏汽进入乏汽加热器,对经热泵机组加热后的热网水进行第二级加热;在抽汽供热子系统中,供热蒸汽直接进入热网加热器中,对来自于乏汽加热器中温度较高的热网水进行第三级加热。
本实用新型中,供热蒸汽的流量分配优先顺序一次为循环水热泵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抽汽供热子系统,循环水热泵机组和蒸汽余压动力装置联合供热,对供热蒸汽进行深度利用,同时实现了低品位循环水余热回收供热和供热蒸汽高品质能量回收做功的双重效果。

Claims (9)

1.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连接分别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分级加热的抽汽供热子系统、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以及用于对加热后的热网水进行用热的末端用户子系统;所述抽汽供热子系统包括汽轮机的的高压缸(1)、中压缸(2)和低压缸(3),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连接有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加热的热网加热器(6),热网加热器(6)通过热网供水管道连接在末端用户子系统上;所述热网加热器(6)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进汽流量的热网加热器进汽调节阀(7);所述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和循环水热泵子系统的进汽管道均连接在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缸(2)与低压缸(3)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供热蒸汽流量的供热蝶阀(5),中压缸(2)的采暖抽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供热蒸汽压力的抽汽调节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余压利用子系统包括连接在中压缸采暖抽汽管道上的动力装置(9)和与热网加热器(6)串联连接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加热的乏汽加热器(11),动力装置(9)上连接有用于做功的负载装置(10),动力装置(9)的排汽端连接在乏汽加热器(11)的进汽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9)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动力装置进汽流量的动力装置进汽调节阀(8);所述乏汽加热器(11)上并联设置有用于调节进入乏汽加热器中热网水流量的乏汽加热器旁路调节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9)为低压汽轮机或膨胀机,负载装置(10)为发电机或热网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热泵子系统包括连接在中压缸采暖抽汽管道上用于对热网水进行加热的热泵机组(14)、连接在低压缸(3)的排汽管道上的凝汽器(16)以及通过循环水出口管道和进口管道连接在凝汽器(16)上用于为热泵机组(14)提供低温热源的冷却塔(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14)的进汽管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热泵机组进汽流量的热泵机组进汽调节阀(13),热泵机组(14)的进水旁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进入热泵机组中热网水流量的热泵旁路调节阀(15),循环水出口管道和进口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调节循环水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的循环水出口调节阀(18)和循环水进口调节阀(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机组(14)为吸收式热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用户子系统包括用于将热网供水提供给用户的换热站(20)和用热的热用户(21)。
CN202120983357.1U 2021-05-10 2021-05-10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Active CN215489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3357.1U CN215489941U (zh) 2021-05-10 2021-05-10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3357.1U CN215489941U (zh) 2021-05-10 2021-05-10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9941U true CN21548994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83357.1U Active CN215489941U (zh) 2021-05-10 2021-05-10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99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554A (zh) * 2022-05-09 2022-08-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采暖用汽进行热电联产能源梯级系统及利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554A (zh) * 2022-05-09 2022-08-2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采暖用汽进行热电联产能源梯级系统及利用方法
CN114941554B (zh) * 2022-05-09 2023-09-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采暖用汽进行热电联产能源梯级系统及利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0633U (zh)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和高背压的并联回收排汽余热系统
CN109579108B (zh) 一种用于空冷机组的高背压耦合大温差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9990362B (zh) 一种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与调节方法
CN112855293B (zh) 集成储热的工业供汽热电联产调峰调频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3375208B (zh) 燃煤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706411A (zh) 一种背压机组改造为抽凝机组的热力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9489101B (zh) 一种集中供热系统及其集中供热方法
CN112611010B (zh) 一种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10332026B (zh) 一种耦合凝抽背供热的抽汽发电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0345602U (zh) 一种利用电压缩式热泵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
CN113513775A (zh)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3217127A (zh) 一种多级抽汽背压式小汽轮机分级回热与供暖系统及方法
CN112050274A (zh) 一种低负荷工况下的梯级能源利用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115055U (zh) 降低供热回水温度及回收热电厂余热的节能供热系统
CN215489941U (zh)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Fu et al. A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based on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with CHP systems
CN209877073U (zh) 一种螺杆膨胀机与热泵综合应用的供暖装置
CN109869205B (zh) 一种用于热电联产机组的储热、发电和供热系统
CN107270373A (zh) 一种分级抽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CN113899006B (zh) 一种利用低加疏水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CN113417704B (zh) 一种基于低压缸零出力的联合供热系统
CN113464227B (zh) 热电联供控制方法及热电联供系统
CN212362152U (zh) 一种低负荷工况下的梯级能源利用供热系统
CN109798573A (zh) 一种基于增汽机的多机组梯级供热系统
CN112484129B (zh) 一种热电机组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4000 one kilometer southeast of Zuo village, Heguo Township, Nanhe District,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Xingtai Thermal Power Co.,Ltd.

Patentee after: Hebei Jiantou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4000 one kilometer southeast of Zuo village, Heguo Township, Nanhe District,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Xingtai Thermal Pow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Hebei Jiyan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