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0133U -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0133U
CN212930133U CN202021145406.6U CN202021145406U CN212930133U CN 212930133 U CN212930133 U CN 212930133U CN 202021145406 U CN202021145406 U CN 202021145406U CN 212930133 U CN212930133 U CN 212930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oil
cover
air outlet
hollow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54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虞奉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54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0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0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0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该出风罩包括罩体、设置在罩体上的叶片和油路单元,罩体上形成有出风通道,叶片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出风通道,油路单元配置成能够接收来自叶片上的油污,油路单元包括中空柱、盖子以及彼此连通的环形槽和集油槽,集油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中空柱设置在集油槽内,中空柱与出油口对准并连通;盖子套设在中空柱的顶部,盖子与中空柱之间形成有允许油污流过的间隙;在封闭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叶片与环形槽的侧壁的顶端抵接。本公开具有上述结构的出风罩能够通过油路单元能够接收来自叶片上的油污,从而避免了油污流到并积聚在叶片与罩体之间的衔接处,导致叶片黏到罩体上无法被顺利打开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的上方,用于收集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并将该废物和油烟排出室外,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为了防止异物掉落进吸油烟机中,吸油烟机的出风端通常设置有出风罩。该出风罩在常态下被关闭,在吸油烟机工作时被打开。
现有的出风罩一般都是双叶片式的,具体地,现有的出风罩一般包括与吸油烟的机壳连接到一起的罩体、设置在罩体上的一根转轴、与该一根转轴枢转连接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在出风罩被开启之后,两个叶片的自由端均远离罩体,两个叶片的枢转端之间形成有缝隙,气流在高速通过该缝隙时会产生风噪,同时会导致两个叶片发生振动,产生噪声。进一步,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油烟会贴附在两个叶片上(主要是叶片的内侧)形成油污,该油污在叶片关闭之后往往会流到叶片与罩体之间的衔接处,导致叶片与罩体之间出现黏合,不利于叶片的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出风罩的叶片与罩体之间容易被油污黏合到一起进而导致叶片打开不畅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该出风罩包括罩体、设置在前述罩体上的叶片和油路单元,前述罩体上形成有出风通道,前述叶片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前述出风通道,前述油路单元配置成能够接收来自前述叶片上的油污,并且前述油路单元包括中空柱、盖子以及彼此连通的环形槽和集油槽,前述集油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前述中空柱设置在前述集油槽内,前述中空柱与前述出油口对准并连通;前述盖子套设在前述中空柱的顶部,并且前述盖子与前述中空柱之间形成有允许前述油污流过的间隙;在封闭前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前述叶片与前述环形槽的侧壁的顶端抵接。
可选地,前述中空柱的底部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前述盖子与前述加强筋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到一起。
可选地,前述环形槽的底壁设置成朝着靠近前述集油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以使得前述环形槽内的油污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前述集油槽中。
可选地,前述环形槽和前述集油槽都设置在前述罩体的内侧,并且前述环形槽与前述集油槽的顶部边缘齐平。
可选地,前述出风罩还包括设置在前述罩体内侧的环形构件,前述环形构件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前述环形构件与前述罩体共同围成前述环形槽。
可选地,前述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前述第一叶片上设置有第一长圆孔,前述第二叶片上设置有第二长圆孔;前述出风罩还包括转轴,前述转轴穿过前述第一长圆孔和前述第二长圆孔,并且前述转轴通过其两端与前述罩体相连接,从而使前述第一叶片和前述第二叶片与前述罩体连接到一起。
可选地,前述出风罩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叶片上的第一磁体和设置在第二叶片上的第二磁体,前述第一磁体和前述第二磁体在前述第一叶片和前述第二叶片封闭前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彼此吸引,并且前述第一磁体和前述第二磁体在前述第一叶片和前述第二叶片打开前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彼此排斥。
可选地,前述罩体上设置有位于前述转轴下方的V型挡板,前述V型挡板用于遮挡前述转轴并引导气流流向前述第一叶片和前述第二叶片。
可选地,在封闭前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前述第一叶片朝着靠近前述环形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前述第二叶片朝着靠近前述环形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可选地,前述叶片上设置有缺口,在前述叶片封闭前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前述缺口与前述集油槽对准,以使得外界的空气能够进入到前述集油槽中,从而使得前述集油槽内的油污以虹吸的方式进入到前述中空柱中。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公开前述的出风罩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出风罩上设置油路单元,使油路单元能够接收来自叶片上的油污,并允许油液通过,从而避免了油污流到并积聚在叶片与罩体之间的衔接处,导致叶片黏到罩体上无法被顺利打开的问题。同时,油路单元还不允许烟气通过,能够有效防止油烟经油路单元倒灌至烟机内部。
2、通过将油路单元设置成包括中空柱、盖子以及彼此连通的环形槽和集油槽,并在集油槽的底部设置出油口,将中空柱设置在集油槽内,并使中空柱与出油口对准并连通,以及将盖子套设在中空柱的顶部,并且使盖子与中空柱之间形成有允许油污流过的间隙,使得集油槽内的油污能够通过虹吸的方式流动到罩体内。
3、通过在中空柱的底部的外侧设置加强筋,保证了中空柱与罩体之间连接的强度。通过使盖子与加强筋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到一起,使得盖子与中空柱之间形成有允许油污流过的间隙。
4、通过环形槽的底壁设置成朝着靠近集油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使得环形槽内的油污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集油槽中。
5、通过在罩体内侧的环形构件,使得环形构件与罩体共同围成环形槽。进一步,通过使叶片与环形构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叶片(尤其是叶片内侧)上的油污能够顺利地流动到环形槽内;通过使叶片的周向边缘与罩体的边缘相抵,保证了叶片与罩体之间的密封。
6、通过在第一叶片上设置第一长圆孔,在第二叶片上设置第二长圆孔,使得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尤其是两个叶片的枢转端)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以便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被打开之后,两个叶片的枢转端之间的缝隙足够大,避免高速流动的油烟经过该缝隙时产生风噪,导致两个叶片振动。
7、通过在第一叶片上设置第一磁体,在第二叶片上设置第二磁体,并通过使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封闭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彼此吸引,从而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能够密封地抵接到一起。换句话说,处于水平状态下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能够在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作用下,相对于转轴移动,并彼此靠近,从而实现自动复位的效果。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打开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彼此排斥,使得第一叶片的枢转端和第二叶片的枢转端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缝隙。
8、通过在转轴下方设置V型挡板,并使V型挡板遮挡转轴并引导气流流向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避免了转轴接触油烟,从而避免了转轴上附着过多油污,导致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无法正常开闭的情形。
9、通过在封闭出风通道的状态下,使第一叶片朝着靠近环形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使第二叶片朝着靠近环形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使得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上的油污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下流动到环形槽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出风罩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出风罩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叶片的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出风罩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1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叶片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图5.2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叶片处于半开状态);
图5.3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叶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图6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叶片的效果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中出风罩在封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部的放大图;
图9是本公开第四实施例中出风罩在完全封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C部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公开第四实施例中出风罩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D部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公开第五实施例中出风罩的轴测视图;
图14是图13中E部的放大图;
图15是本公开第五实施例中出风罩的剖视图(无叶片);
图16是图15中F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罩体;11、出风通道;
2、第一叶片;21、第一导流结构;22、第一让位槽;23、第一密封条;24、第一延伸部;241、第一卡槽;25、第一避让部;26、第一长圆孔;27、第一缺口;
3、第二叶片;31、第二导流结构;32、第二让位槽;33、第二密封条;34、第二延伸部;35、第二避让部;351、第二卡勾;36、第二长圆孔;37、第二缺口;
4、转轴;
5、限位结构;51、第一限位柱;52、第二限位柱;
6、第一磁体;
7、第二磁体;
8、油路单元;81、环形槽;82、集油槽;821、出油口;83、盖子;84、中空柱;85、加强筋;
9、环形构件;
10、V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主要包括罩体1、第一叶片2、第二叶片3、转轴4、限位结构5和导流结构(图中未标记)。其中,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分别通过转轴4与罩体1枢转连接到一起,以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能够转动到封闭罩体1的关闭位置,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还能够转动到打开罩体1的打开位置。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省去转轴4,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直接与罩体1枢转连接到一起。限位结构5用于使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呈V字形(如图2所示),以便在允许气流流出出风罩的前提下,还能够使气流给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足够大的力,防止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反复晃动。导流结构用于引导气流流向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防止气流冲击第一叶片2与第二叶片3的衔接处,形成风噪,使第一叶片2与第二叶片3振动。
继续参阅图1和图2,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叶片2上的第一导流结构21和设置在第二叶片3上的第二导流结构31。限位结构5包括设置在第一叶片2上的第一限位结构51和设置在第二叶片3上的第二限位结构52。
继续参阅图1和图2,罩体1上形成有出风通道11,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均安装在出风通道11的内侧。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关闭时分别与出风通道11的内侧壁抵接,优选地,第一叶片2的周向边缘和第二叶片3的周向边缘能够与出风通道11的内侧壁密封地抵接到一起。
继续参阅图1和图2,第一叶片2上设置有第一导流结构21、第一让位槽22和第一限位柱51。在转轴4的轴向上,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一让位槽22各自占据第一叶片2的一半。从图中不难看出,第一导流结构21为半圆弧结构。并且图2中所示的半圆弧结构包裹在转轴4的外侧并且与转轴4之间具有间隙,以便第一叶片2能够相对于转轴4自由转动。第一限位柱51设置在第一叶片2的外侧,该第一限位柱51能够与第二叶片3相抵。
继续参阅图1和图2,第二叶片3上设置有第二导流结构31、第二让位槽32和第二限位柱52。在转轴4的轴向上,第二导流结构31和第二让位槽32各自占据第二叶片3的两半。从图中不难看出,第二导流结构31为半圆弧结构。并且图3中所示的半圆弧结构包裹在转轴4的外侧并且与转轴4之间具有间隙,以便第二叶片3能够相对于转轴4自由转动。第二限位柱52设置在第二叶片3的外侧,该第二限位柱52能够与第一叶片2相抵。
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装配好的状态下,第一导流结构21嵌入到第二让位槽32中,第二导流结构31嵌入到第一让位槽22中,以使得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二导流结构31能够共同将转轴4包裹在内,防止图2中的转轴4与油烟接触。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之所以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上分别设置导流结构是为了将两个叶片做成相同的结构,以便通过一套模具和生成设备就可以生产出来两个叶片。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仅在第一叶片2或第二叶片3上设置导流结构。
如图2所示地,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均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让位槽22翻转至第二导流结构31的上方,并且第一让位槽22的一个端面位于第二导流结构31的切线方向上,第二让位槽32翻转至第一导流结构21的上方,并且第二让位槽32的一个端面位于第一导流结构21的切线方向上,以使得第一叶片与2第二叶片之间3的衔接处形成流线型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该流线型结构不仅风阻较小,不会产生风噪,而且还能够将吹向该衔接处的油烟分流到两个叶片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限位柱51和第二限位柱52的设置,是为了使第一叶片2或第二叶片3能够通过该第一限位柱51和该第二限位柱52打开成V型,以便从出风通道11流出的油烟能够作用到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上,防止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关闭和振动,同时还能够保证流动空气的通流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仅在第一叶片2或第二叶片3中的一个上设置限位柱。
基于前文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上分别设置导流结构,并使该导流结构包裹在转轴4的外侧,避免了转轴4接触到油烟,防止转轴4上粘附油烟之后与叶片粘连到一起,使得叶片无法转动。同时,通过两个导流结构将转轴4进行包裹,还避免了两个叶片之间存在缝隙,进而避免了气流流过缝隙时产生风鸣、风噪和振动。
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中:
本实施例是对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优化,具体如下:
如图3至图5.3所示,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叶片2上还设置有第一密封条23(第一实施例中没有),第二叶片3上还设置有第二密封条24(第一实施例中没有)。
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条24设置在第一导流结构上的外周面上,并且沿着第一导流结构21的轴向布置。第二密封条34设置在第二导流结构的外周面上,并且沿着第二导流结构31的轴向布置,
如图5.1和图5.2所示,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密封条24位于第二让位槽32的外侧,并且第一导流结构21与第二让位槽3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第一叶片2能够相对于第二叶片3自由转动。同样地,第二密封条34位于第一让位槽22的外侧,并且第二导流结构31与第一让位槽2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第二叶片3能够相对于第一叶片2自由转动。
如图5.3所示,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均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密封条23与第二让位槽32的侧壁抵接,第二密封条33与第一让位槽22的侧壁抵接,以使得第一叶片2与第二叶片3密封地抵接到一起。以便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与出风通道11的侧壁密封地抵接的前提下,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完全将出风通道11封死,防止外界的油烟倒灌进罩体1内。
从图5.1至图5.3中可以看出,第一让位槽22和第二让位槽32的侧壁均是弧形,以便保证第一密封条23与第二让位槽32之间抵接的可靠性,第二密封条33与第一让位槽22之间抵接的可靠性。
在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中: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叶片2上没有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一让位槽22,但是第一叶片2上设置有第一延伸部24和第一避让部25。本实施例的第二叶片3上没有第二导流结构31和第二让位槽32,但是第二叶片3上设置有第二延伸部34和第二避让部35。
继续参阅图6至图8,第一延伸部24与第二避让部35相对应,第一避让部25与第二延伸部34相对应。其中,第一延伸部24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41,第二避让部35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卡槽241相匹配的第二卡勾351。第一避让部25设置有第一卡勾(图中未示出),第二延伸部34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卡勾相对应的第二卡槽。
如图8所示,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均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卡勾嵌入到第二卡槽中,第二卡勾351嵌入到第一卡槽241中,以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能够密封地抵接到一起,以便在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与出风通道11的侧壁密封地抵接的前提下,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完全将出风通道11封死,防止外界的油烟倒灌进罩体1内。
在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中: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叶片2上没有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一让位槽22,但是第一叶片2上设置有第一长圆孔26(第一实施例中为圆孔)和第一磁体6。本实施例的第二叶片3上没有第二导流结构31和第二让位槽32,但是第二叶片3上设置有第二长圆孔36(第一实施例中为圆孔)和第二磁体7。
如图9所示,第一叶片2上的第一磁体6与第二叶片2上的第二磁体7一一对应。并且,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能够彼此吸引或排斥。
如图9和10所示,在关闭状态下,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彼此吸力,使得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能够彼此靠近并抵接到一起,从而能够实现第一盖体2与第二叶片3之间的密封。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长圆孔26和第二长圆孔36在关闭状态下水平,所以能够避免两个叶片上下抖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打开状态下,第一磁铁6和第二磁铁7彼此相斥,使得第一盖体2和第二盖体3能够彼此远离,以使第一盖体2与第二盖体3之间的缝隙变大,不仅避免了两个叶片之间碰撞摩擦的风险,同时还降低了空气流过该缝隙时的速度(在同等流量的前提下,风口截面越大,流速越小),从而降低了风噪声。
在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中:
如图13至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用于将空气引导至叶片上的导流结构被设置成了V型挡板10,换句话说,设置在叶片上的第一导流结构21和第二导流结构31被省去,并由V型挡板10所替代。并且出风罩还包括油路单元8。具体如下:
如图15所示,V型挡板10的横截面是V型或U型,并且位于与罩体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制成,并且该V型挡板10位于转轴4的下方。
继续参阅图13至图16,油路单元8包括环形槽81、集油槽82、盖子83、中空柱84和加强筋85。其中,环形槽81设置在罩体1的内侧,集油槽82与环形槽81连通,集油槽82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821,中空柱84设置在集油槽82内,中空柱84与出油口821对准并连通。盖子83套设在中空柱84的顶部,并且盖子83与中空柱84之间形成有允许油液流过的间隙。在封闭出风通道11的状态下,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分别与环形槽81的侧壁的顶端抵接,以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上粘附的油污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动到环形槽81内,然后再汇聚到集油槽82内,最后再通过虹吸的方式从盖子83与中空柱84之间的缝隙进入到中空柱84,并最终从出油口821流出。
继续参阅图13至图16,罩体1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构件9,该环形构件9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环形构件9与罩体1共同围成环形槽81。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环形槽81的底壁设置成朝着靠近集油槽82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以使得环形槽81内的油污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集油槽82中。
如图16所示,集油槽82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821,中空柱84设置在集油槽82内,中空柱84与出油口821对准并连通。加强筋85设置在中空柱84的底部的外侧,该加强筋85与环形构件9和/或中空柱84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盖子83与加强筋85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到一起,并因此使得盖子83与中空柱84之间形成有允许油液流过的间隙。
从图16中不难看出,环形槽81与集油槽82的顶部边缘齐平,以便环形槽81内的油污能够顺利地流入到集油槽82中。
如图6所示,H1表示的是盖子83的底端的高度,H2表示的是中空柱84的顶端的高度。
在环形槽81内油污较多时,油污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流入到集油槽82内。集油槽82内的油污被不断地积聚,直至集油槽82内油污的液位超过H2之后,会在虹吸和连通器的原理下进入到中空柱84中,随后中空柱84中的油污通过出油口821坠落到罩体1内。
在环形槽81没有油污向集油槽21流动时,集油槽82内的油污的液位在H1与H2之间,并因此将油路单元8给封死,从而能够避免外界的油烟倒灌进罩体1内。
如图13所示,第一叶片2上还设置有与集油槽82对准的第一缺口27,第二叶片3上设置有第二缺口37,该第一缺口27和该第二缺口37能够允许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环形槽81中,从而使得集油槽82中不会存在负压,导致其内的油污无法流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保证集油槽82中油污能够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可以仅在第一叶片2或第二叶片3上设置缺口。
进一步,虽然图中并未明确示出,但是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叶片2配置成沿着其枢转端至其自由端的方向向下倾斜,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二叶片3配置成沿着其枢转端至其自由端的方向向下倾斜,以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上的油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地流动到环形槽81中。
进一步,为了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能够封闭出风通道11,关闭的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与环形槽81的侧壁的顶端抵接。为了使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上的油污能够流入到环形槽81中,环形构件9的顶端与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之间需要具有间隙。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一叶片2的自由端与罩体1相抵,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二叶片3的自由端也与罩体1相抵。并且,叶片上缺口的边缘与环形构件9的顶端抵接。
进一步,在能够打开和封闭出风通道11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两个叶片(第一叶片2和第二叶片3)设置为一个。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包括罩体、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叶片和油路单元,
所述罩体上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叶片配置成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封闭所述出风通道,
所述油路单元配置成能够接收来自所述叶片上的油污,并且所述油路单元包括中空柱、盖子以及彼此连通的环形槽和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所述中空柱设置在所述集油槽内,所述中空柱与所述出油口对准并连通;所述盖子套设在所述中空柱的顶部,并且所述盖子与所述中空柱之间形成有允许所述油污流过的间隙;
在封闭所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所述叶片与所述环形槽的侧壁的顶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的底部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盖子与所述加强筋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底壁设置成朝着靠近所述集油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以使得所述环形槽内的油污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所述集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和所述集油槽都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侧,并且所述环形槽与所述集油槽的顶部边缘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罩体内侧的环形构件,所述环形构件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环形构件与所述罩体共同围成所述环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上设置有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二叶片上设置有第二长圆孔;
所述出风罩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和所述第二长圆孔,并且所述转轴通过其两端与所述罩体相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罩体连接到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叶片上的第一磁体和设置在第二叶片上的第二磁体,
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封闭所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彼此吸引,并且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打开所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彼此排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转轴下方的V型挡板,所述V型挡板用于遮挡所述转轴并引导气流流向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在封闭所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叶片朝着靠近所述环形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叶片朝着靠近所述环形槽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上设置有缺口,在所述叶片封闭所述出风通道的状态下,所述缺口与所述集油槽对准,以使得外界的空气能够进入到所述集油槽中,从而使得所述集油槽内的油污以虹吸的方式进入到所述中空柱中。
CN202021145406.6U 2020-06-18 2020-06-18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Active CN212930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5406.6U CN212930133U (zh) 2020-06-18 2020-06-18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5406.6U CN212930133U (zh) 2020-06-18 2020-06-18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0133U true CN212930133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5406.6U Active CN212930133U (zh) 2020-06-18 2020-06-18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01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5561A (zh) * 2022-06-10 2022-09-09 门雪燕 一种火电厂co2捕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5561A (zh) * 2022-06-10 2022-09-09 门雪燕 一种火电厂co2捕集装置
CN115025561B (zh) * 2022-06-10 2024-01-30 门雪燕 一种火电厂co2捕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30133U (zh)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CN107956744B (zh) 导流结构、混流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11633145U (zh) 一种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WO2021062950A1 (zh) 油烟机的控制方法和油烟机
CN212930134U (zh) 用于抽油烟机的出风罩
CN113647876A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KR101195061B1 (ko) 캠 구동 개폐식 전동댐퍼
CN107237393B (zh) 一种地漏装置
CN111140890B (zh) 烟管基座、抽油烟机
CN108634860A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15914471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污水箱及清洁设备
CN214536382U (zh) 烟机及其出风结构
CN21000448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吸油烟机
WO2021036486A1 (zh) 一种导油环及带有该导油环的吸油烟机
CN212930137U (zh) 具有提醒清理油污功能的吸油烟机
CN209840215U (zh) 一种油烟机集废弃油渍装置
CN21000449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8186471U (zh) 一种油烟机
KR101284863B1 (ko) 환기 장치
CN218154280U (zh) 一种可调式烟气导流装置
CN103256407A (zh) 自动阀盖水封烟气止逆阀
CN218763595U (zh) 一种阻止油烟倒灌的吸油烟机
CN211665889U (zh) 一种水封地漏
CN216924459U (zh) 吸油烟机
CN212956862U (zh) 一种磁力防臭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