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7244U -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7244U
CN212927244U CN202021353719.0U CN202021353719U CN212927244U CN 212927244 U CN212927244 U CN 212927244U CN 202021353719 U CN202021353719 U CN 202021353719U CN 212927244 U CN212927244 U CN 212927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cabin
negative pressure
air
isolation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37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井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Blue Salt Micropart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Blue Salt Micropart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Blue Salt Micropart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Blue Salt Micropart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37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7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7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7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一种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包括照明灯、移动式底座、隔离舱主体、开孔玻璃窗、法兰盘、长乳胶检查手套、温控净化系统、压差监测系统、氧浓度监测、对讲、工作台、隔离舱门和负压净化消杀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避免感染,人员处于不同空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医护人员不用穿着医用防护服、带防护面屏,只穿一次性手术衣就能正常工作,并且工作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净化。

Description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隔离设备,具体是指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背景技术
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毒检测是传染性呼吸系疾病必要诊断手段之一,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病毒取样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同处一室,防护主要是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防护面屏等。且在炎热的夏季医用防护服的不透气造成医护人员体力消耗很大,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取样过程中患者呼出的气体散发在空气中,病毒或细菌以气溶胶的形式污染环境,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如何对医护人员有效防护,如何及时消除交叉性感染风险,是有效防控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病毒取样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同处一室,医护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被感染机会较高;患者呼出的病毒或细菌以气溶胶形式污染环境。提供一种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隔离舱分为正压区域和负压区域两部分,隔离舱内医护工作区域为正压区域,始终保持正压环境,外部气体未经净化不会流入到舱内,避免医护感染。隔离舱内患者区域为负压区域,始终保持负压环境,内部气体未经净化不会流到舱外,空气经负压净化消杀系统后排到室外,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环境。隔离舱正负压区域相互密闭隔离,使医护人员、外界环境和患者完全隔离,有效地防护医护人员,消除了交叉感染风险。采用简约化风格,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好、移动便捷、安全可靠等特点。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适用于各类医院、口岸、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学校、大型商场、会展中心、住宅公寓、写字楼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隔离舱分为正压区域和负压区域二个区域:包括移动式底座、隔离舱主体、开孔玻璃窗、长乳胶检查手套、对讲、工作台、照明灯,氧浓度监测、压差监测、温控净化系统、负压净化消杀系统等。所述隔离舱主体固定于移动式底座上,开孔玻璃镶嵌在隔离舱主体中间隔墙的窗口上,长乳胶检查手套用法兰盘固定在开孔玻璃开孔处,温控净化系统固定于隔离舱正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内,隔离舱正压区域内墙上开有送风口和回风口,并有温控净化系统的控制面板固定其上,隔离舱正压区域的外墙上开有新风口和温控系统的散热口。对讲机固定于开孔玻璃窗中间位置,工作台安放于隔离舱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内墙下。温控净化系统的机组固定在隔离舱正压区域内室,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式底座上,机组的出风口和回风口通过软风管与送风口、回风口分别连接,温控净化系统和负压净化消杀系统的控制面板通过电缆与机组通讯并控制机组工作,送风口内装有高效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灯,回风口内安有过虑器。负压净化消杀系统固定于隔离舱负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内,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式底座上,负压区域的回风口与机组的进风口通过软风管连接,机组的出风口与排风口通过软管连接。氧浓度监测和正负压压差监测的控制和显示部分安装在隔离舱正压区域,操控方便;传感器安装在相应区域。
温控净化系统具备制冷、制热、送风、净化功能。隔离舱正压区域内空气由回风口进入温控净化机组内,空气流经温控机组调节温度,然后经送风软风管流经紫外线杀菌灯和高效过滤器杀菌净化,最后通过送风口送到隔离舱正、负压室内,隔离舱正压区域内空气如此循环往复使隔离舱内达到无菌净化。
负压净化消杀系统具备净化和紫外线消杀功能。隔离舱的负压装置,使隔离舱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内部气体未经净化不会流到舱外,隔离舱负压区域内形成一个固定的气体流场区域,气体由高处(送风口) 向低处(回风口)流动,以气溶胶状态存在的病毒或细菌空气被这样向下的气流带走,通过回风口收集,经负压风机和软风管流经紫外线杀菌灯和过滤器由排风口排到室外。
压差监测系统监测正压和负区域的气压状态。当负压区域的压差高于-10帕时,压差监测系统声光报警;当正压区域的压差低于10帕时,压差监测系统声光报警。这样能更好地保证防护隔离舱通过气压差达到防护隔离作用。
氧浓度监测监测隔离舱负压区域的氧浓度,氧气是人体必须的,但是氧气浓度过低或过高都对人体有害。常压时,在氧浓度为14%-16%(相当於氧分压13.3-16kpa),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脉博加快,血压升高,肢体肌肉协调动作变差.当隔离舱负压区域氧浓度低于16%时,氧浓度监测声光报警,这样极大地保护患者的安全。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工作时,医护人员身着一次性手术衣从隔离舱正压区域的医护门进入到隔离舱内,站立或坐在开孔玻璃窗前,将双手伸入长乳胶手套内,通过开孔玻璃窗观察患者的情况,通过对讲与患者交流,双手在长乳胶手套内完成取样所需的各种动作,病毒取样管等与患者接触的物品均放置于隔离舱置物工作台上,且在医护人员双手可及的范围内。患者从隔离舱负压区域的进口门进入到隔离舱内,坐在开孔玻璃窗前的椅子上,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取样工作,由负压区域的出口门离开隔离舱。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的最大优点在于:1、防护隔离舱正负压区域一体,相互密闭隔离,但又互为防护隔离功能不可分开的必要部分。隔离舱正压区域内始终保持正压环境,外部气体未经净化不会流入到舱内,避免感染。隔离舱负压区域始终保持负压环境,被患者污染的舱内气体未经净化消杀不会流到隔离舱外污染环境。2、医护人员、外界环境和患者完全隔离,处于不同空间,与患者不直接接触,这样极大地保护医护人员和避免交叉感染。3、隔离舱的负压监测和氧浓度监测能更好地保证隔离舱的负压防护,保证患者生命安全。4、医护人员不用穿着医用防护服、带防护面屏,只穿一次性手术衣就能正常工作,并且工作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平面布置图
图2是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C-C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照明灯,2、移动式底座,3、隔离舱主体,4、开孔玻璃窗,5、法兰盘,6、长乳胶检查手套,7、温控净化系统,8、压差监测系统,9、氧浓度监测,10、对讲,11、工作台,12、隔离舱门, 13、隔离舱内室,14、送风口,15、回风口,16、控制面板,17、新风口,20、工作椅,21、过滤器,22、消毒灯,23、软风管,24、患者椅,25、置物工作台,26、五孔插座,27、网口插座,28、医用柜,29、负压净化消杀系统,30、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简称隔离舱):包括照明灯1、移动式底座2、隔离舱主体3、开孔玻璃窗4、法兰盘5、长乳胶检查手套6、温控净化系统7、压差监测系统8、氧浓度监测9、对讲10、工作台11、隔离舱门12、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等。
所述隔离舱主体3固定于移动式底座2上,移动式底座2用方形管材焊接而成,开孔玻璃4镶嵌在隔离舱主体3中间隔墙的窗口上,长乳胶检查手套6用法兰盘5固定在开孔玻璃窗4开孔处,温控净化系统 7固定于隔离舱正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内,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13内墙装配医用柜28,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13内墙上开有送风口14和回风口15,并有温控净化系统的控制面板16固定在隔离舱正压区域内室内墙上,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的外墙上装有带风阀的新风口17和温控系统的散热口。对讲10固定于开孔玻璃窗4中间位置,压差监测系统8、氧浓度监测9安装在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13内墙上,传感器安装在相应区域。工作台11安放于隔离舱正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内墙下。温控净化系统7的机组固定在隔离舱正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式底座2上,机组的出风口和回风口通过软风管23 与送风口14、回风口15分别连接,温控净化系统7的控制面板16通过电缆与机组通讯并控制机组工作,送风口14内装有高效过滤器21和紫外线杀菌灯22,回风口15内安有过虑器。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固定于隔离舱负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内,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式底座2上,负压区域的回风口15与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的进风口通过软风管链接,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的出风口与排风口30通过软管连接。患者椅24放在隔离舱开孔玻璃窗4前中间位置(负压区域),置物工作台25放在隔离舱开孔玻璃窗4两侧 (负压区域)。
温控净化系统7具备制冷、制热、送风、净化功能。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具备空气收集、消杀、净化、排放功能。隔离舱配备五孔插座26、网口插座27、工作椅20、患者椅24等设施。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开始工作前医护人员通过隔离舱正压区域门12进入隔离舱正压区域内,开启温控净化机组7和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运行5分钟隔离舱正压区域达到无菌净化,隔离舱负压区域内形成一个固定的气体流场区域,气体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以气溶胶状态存在的病毒或细菌空气被这样向下的气流带走,通过回风口收集,经负压风机和软风管流经紫外线杀菌灯和过滤器由排风口排到室外。医护人员身着一次性手术衣经隔离舱正压区域门12进入隔离舱正压区域内,站立或坐在开口玻璃窗4前,将双手伸入长乳胶手套6内,通过开孔玻璃窗4观察患者的情况,通过对讲10与患者交流。患者从隔离舱负压区域的进口门12进入到隔离舱内,坐在患者椅24上,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取样工作,医护人员双手伸入长乳胶手套6内完成核酸取样,病毒取样管等与患者接触的物品均放置于隔离舱置物工作台25上,且在医护人员双手可及的范围内。患者由负压区域的出口门12离开隔离舱。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的最大优点在于1、移动式结构便于在不同地点使用。2、防护隔离舱正负压区域一体,相互密闭隔离,但又互为防护隔离功能不可分开的必要部分。3、医护人员、外界环境和患者完全隔离,处于不同空间,与患者不直接接触,这样极大地保护医护人员和避免交叉感染。4、隔离舱的负压监测和氧浓度监测能更好地保证隔离舱的负压防护,保证患者生命安全。5、医护人员不用穿着医用防护服、带防护面屏,只穿一次性手术衣就能正常工作,并且工作环境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净化。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

1.一种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包括照明灯(1)、移动式底座(2)、隔离舱主体(3)、开孔玻璃窗(4)、法兰盘(5)、长乳胶检查手套(6)、温控净化系统(7)、压差监测系统(8)、氧浓度监测(9)、对讲(10)、工作台(11)、隔离舱门(12)和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舱主体(3)固定于移动式底座(2)上,所述移动式底座(2)用方形管材焊接而成,开孔玻璃窗(4)镶嵌在隔离舱主体(3)中间隔墙的窗口上,所述长乳胶检查手套(6)用法兰盘(5)固定在开孔玻璃窗(4)开孔处,温控净化系统(7)固定于隔离舱正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内,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13)内墙装配医用柜(28),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13)内墙上开有送风口(14)和回风口(15),并有温控净化系统的控制面板(16)固定在隔离舱正压区域内室内墙上,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的外墙上装有带风阀的新风口(17)和温控系统的散热口,对讲(10)固定于开孔玻璃窗(4)中间位置,压差监测系统(8)、氧浓度监测(9)安装在正压区域隔离舱内室(13)内墙上,传感器安装在相应区域,工作台(11)安放于隔离舱正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内墙下,温控净化系统(7)的机组固定在隔离舱正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式底座(2)上,机组的出风口和回风口通过软风管(23)与送风口(14)、回风口(15)分别连接,温控净化系统(7)的控制面板(16)通过电缆与机组通讯并控制机组工作,送风口(14)内装有高效过滤器(21)和紫外线杀菌灯(22),回风口(15)内安有过虑器,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固定于隔离舱负压区域的隔离舱内室(13)内,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式底座(2)上,负压区域的回风口(15)与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的进风口通过软风管链接,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的出风口与排风口(30)通过软管连接,患者椅(24)放在隔离舱开孔玻璃窗(4)前中间位置,置物工作台(25)放在隔离舱开孔玻璃窗(4)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净化系统(7)具备制冷、制热、送风、净化功能,负压净化消杀系统(29)具备空气收集、消杀、净化、排放功能,隔离舱主体(3)配备五孔插座(26)、网口插座(27)、工作椅(20)和患者椅(24)。
CN202021353719.0U 2020-07-11 2020-07-11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Active CN212927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3719.0U CN212927244U (zh) 2020-07-11 2020-07-11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3719.0U CN212927244U (zh) 2020-07-11 2020-07-11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7244U true CN212927244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3719.0U Active CN212927244U (zh) 2020-07-11 2020-07-11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7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4728A (zh)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KR101575233B1 (ko) 감염증 환자 선별 통제 시스템
TWI342763B (en) Mobile containerized autopsy facility
CN208756364U (zh) 一种用于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隔离床
CN110141441A (zh) 具备负压换气防疫医疗功能的隔离舱装置
CN102059160A (zh) 一种生物安全防护舱
CN207350579U (zh) 组装式智能隔离病房
US11918713B2 (en) High-temperature negative-pressure air exchange sterilizer and sterilization method thereof
CN211899884U (zh) 一种负压隔离防疫舱系统
KR102265551B1 (ko) 선별진료소 시스템
CN210767995U (zh) 一种用于高度传染性患者的便携式隔离病房
CN102920553A (zh) 全隔离多功能重症监护型救护车
CN111197827A (zh) 一种智能生物静离方舱
CN214117632U (zh) 核酸安全采样屋
CN210582937U (zh) 具备负压换气防疫医疗功能的隔离舱装置
CN108692391A (zh) 组装式智能隔离病房
CN212927244U (zh) 移动式正负压一体防护隔离舱
CN206548610U (zh) 一种呼吸内科医生与病人隔离装置
CN113445786A (zh) 一种模块拼装式隔离区进出通道
CN1195472C (zh) 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消毒装置
CN210217226U (zh) 一种传染科患者隔离设备
TWI750653B (zh) 防疫全外氣行動載具
KR102235697B1 (ko) 감염병, 전쟁, 방사능노출, 화학물질, 테러 등 긴급상황에 대처할 수 있는 이동식 음압 종합 격리실
TWM603775U (zh) 防疫全外氣行動載具
CN106963588A (zh) 用舱式空调机组防止传染病房的空气中病毒传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