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4661U - 一种除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4661U
CN212924661U CN202021628830.6U CN202021628830U CN212924661U CN 212924661 U CN212924661 U CN 212924661U CN 202021628830 U CN202021628830 U CN 202021628830U CN 212924661 U CN212924661 U CN 212924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tank
tubular membrane
raw water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88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p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88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4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4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4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除硅装置,包括循环槽、与循环槽连接的加碱装置及加药装置、原水泵、与原水泵连接的循环泵、管式膜、与管式膜连接的污泥槽以及与污泥槽连接的压滤机,所述循环槽和管式膜通过所述原水泵和循环泵相连通。所述除硅装置与一原位系统清洗装置相连通,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定期的清洗。本实用新型除硅装置除硅效果稳定,除硅效率高,且加药量少,也降低了除硅的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除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作污水除硅技术应用广泛的分别有混凝沉淀、微泡浮选、离子交换、电絮凝、RO膜工艺等,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混凝沉淀技术,但是这几种工艺具有以下缺点:1、混凝除硅技术首先要对主药剂、絮凝剂、助凝剂按配方进行溶解配制,混凝除硅技术,各药剂的加入量及加入时间要求比较高,有的甚至要十分精确,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原水的动态过程变化而往往难以操作。混凝除硅技术中加入多种药剂在除硅的同时也会对原水造成二次污染,这对某些系统工艺有较大的影响,如絮凝剂会对石油生产过程中的破乳剂造成破坏;2、微泡除硅在加药方面和混凝除硅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占地小,但是效果不如混凝除硅好;3、离子交换除硅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不能含有大量SS和有机物质等,不能含有对树脂有害的物;4、电絮凝除硅实际运用较少,效果不稳定,运行费用高;5、RO膜除硅最大允许二氧化硅的浓度取决于温度、pH值以及阻垢剂,通常在不加阻垢剂时浓水端最高允许浓度为100ppm。
因此,需提供一种新型的除硅装置,实现去除效率高且处理效果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除硅装置,以实现稳定的除硅处理效果且实现高效率的除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硅装置,其包括循环槽、与循环槽连接的加碱装置及加药装置、原水泵、与原水泵连接的循环泵、管式膜、与管式膜连接的污泥槽以及与污泥槽连接的压滤机,所述循环槽和管式膜通过所述原水泵和循环泵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加碱装置内装有调节pH值的NaOH。
优选地,所述加药装置内装有为聚合氯化铝和粉末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除硅装置与一用于清洗的原位系统清洗装置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管式膜还与一产水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管式膜具有进水口,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产水槽相连,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污泥槽相连。
优选地,所述管式膜上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30-50nm。
优选地,所述管式膜为PEK材质。
优选地,所述污泥槽内设有用于分离的分割板,所述分割板将污泥槽分为固体区和液体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除硅装置,实现了稳定的除硅处理效果,提高了去除率,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可连续自动运行。
2、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循环槽的污泥回流技术,减少了加药量,降低了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除硅装置,11、循环槽,12、加碱装置,13、加药装置,14、原水泵,15、循环泵,16、管式膜,161、进水口,162、第一出口,163、第二出口,17、污泥槽,171、分割板,172、固体区,173、液体区,18、压滤机,19、产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除硅装置1,包括循环槽11、加碱装置12、加药装置13、原水泵14、循环泵15、管式膜16、污泥槽17及压滤机18,所述除硅装置1与一原位系统清洗装置(图未示)相连通,用于对除硅装置1进行定期的清洗。
所述循环槽11与所述加碱装置12和加药装置13相连通,当原水输入所述循环槽11中后,所述加碱装置12往循环槽11内投加NaOH,调节原水的pH值至规定范围内,所述加碱装置12中的化学品根据实际需要投加,能满足调节原水pH的条件即可;所述加药装置13往循环槽11内投加聚合氯化铝和粉末活性炭,投加的药剂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能满足对污水的处理即可。
所述原水泵14与所述循环槽11连接,用于将循环槽11的原水打入所述管式膜16中,所述循环泵15与所述原水泵14连接用于实现水循环。当加入的药剂使得原水产生絮体时,则启动所述原水泵14和循环泵15,从而实现整个除硅装置1的循环。
所述管式膜16为PEK(聚醚酮)材质,其对原水中的有机物没有限制,具有较高的耐受性。所述管式膜16上设有过滤孔(图未示),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30-50nm。所述管式膜16通过所述原水泵14和循环泵15与所述循环槽11相连通,所述管式膜16具有进水口161、第一出口162和第二出口163,所述进水口161用于将在循环槽11内反应后的原水输送至所述管式膜16中,且所述循环泵15相连;所述第一出口162用于将处理后达标的水输送至一产水槽19后直接排放,所述第二出口163用于将反应后的水回流至所述循环槽11中或将产生的污泥混合物输送至所述污泥槽17内,所述污泥槽17内设有分割板171,用于将所述污泥混合物分离成污泥和浓缩液,所述分割板171将所述污泥槽17分为固体区172和液体区173,形成的污泥位于固体区172,形成的浓缩液位于液体区173,所述污泥移动至固体区172后排放至指定地点,所述浓缩液输送至所述压滤机18内,所述压滤机18将浓缩液压滤呈泥饼,泥饼做进一步的处理。
所述管式膜16对反应过的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由于过滤孔径较小,从而能有效的去除以各种形态存在的硅离子和硅自身形成的硅胶,因此对加药反应要求低,不敏感;过滤后的原水部分重新进入所述循环槽11,进一步地实现了回流技术,依靠絮体本身的电荷吸附,网捕,增稠污泥浓度,可以有效的减少加药量,从而降低了运行费用和对药剂种类和配置浓度依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硅装置1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原水进入所述循环槽11,此时所述加碱装置12往循环槽11内投加NaOH且调节pH值至规定的范围内,接着所述加药装置13往循环槽11内投加聚合氯化铝和粉末活性炭,直至产生絮体后,启动所述原水泵14和循环泵15,将反应后的原水输送至所述管式膜16中,在管式膜16中经过过滤后,一部分出水回流至循环槽11,一部分流入产水槽19直接排出,还有一部分污泥混合物进入所述污泥槽17中,污泥混合物在所述污泥槽17中分离成污泥和浓缩液,污泥排放至指定地点,浓缩液输送至所述压滤机18,所述压滤机18将浓缩液压滤成泥饼,产生的泥饼做进一步的处理,经过数次处理后,所述原位清洗系统对整个装置进行定期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硅装置1整体可采用撬装装置,也可以采用流动集装箱布置的形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本实用新型整套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度高,利用了原水的回流技术,减少了加药量,降低了运行费用,整个装置处理效果稳定,提高了去除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槽、与循环槽连接的加碱装置及加药装置、原水泵、与原水泵连接的循环泵、管式膜、与管式膜连接的污泥槽以及与污泥槽连接的压滤机,所述循环槽和管式膜通过所述原水泵和循环泵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碱装置内装有调节pH值的NaO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内装有聚合氯化铝和粉末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硅装置与一用于清洗的原位系统清洗装置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还与一产水槽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具有进水口,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产水槽相连,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污泥槽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上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30-5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为PEK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槽内设有用于分离的分割板,所述分割板将污泥槽分为固体区和液体区。
CN202021628830.6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除硅装置 Active CN212924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8830.6U CN212924661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除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8830.6U CN212924661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除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4661U true CN212924661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3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8830.6U Active CN212924661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除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4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1143A (zh)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膜法浓缩工艺及设备
CN103922527A (zh) 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01219837B (zh) 含油碱性废水臭氧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02865053U (zh) 一种循环水排污水和反渗透浓水的处理装备
CN206428124U (zh) 硅片切割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CN106477762A (zh) 基于df管式膜的工业浓水软化处理工艺及系统
CN210945110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10855500U (zh) 一种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12924661U (zh) 一种除硅装置
CN102674577B (zh) 一种全自动节能中水回用装置
CN211871651U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厂含氟废水处理装置
CN210945112U (zh) 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
CN209456210U (zh) 一种用于锅炉补给水处理自用水合理回用系统
CN209906563U (zh) 一种处理抗氧化剂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1004887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209098430U (zh) 一种高钙脱硫废水的预处理装置
CN216584525U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废水回收系统
CN205347026U (zh) 铜片研磨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20579025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113415866B (zh) 一种去除废水中硅酸根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17835A (zh) 一种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的工艺方法
CN110563197A (zh) 多晶硅清洗废水的资源化及回用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JPH11347595A (ja) 浄水処理設備およびその汚泥の濃縮方法
CN216662680U (zh) 一种用于地表水回灌的水质处理系统
CN220283764U (zh) 一种适用于低浊度微污染原水的净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