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4048U -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4048U
CN212924048U CN202021121134.6U CN202021121134U CN212924048U CN 212924048 U CN212924048 U CN 212924048U CN 202021121134 U CN202021121134 U CN 202021121134U CN 212924048 U CN212924048 U CN 212924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ost
plate
host computer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11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为民
邱建龙
张文欣
梁鑫旺
王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ZI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ZI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ZI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211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4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4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4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机底座,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座,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承载件,其中一承载件上开设有绳头孔;减震件,分为两组,每组安装在对应的一承载件顶面;上座,采用一体结构,包括上垫板、下垫板以及固定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的支撑梁,其中上垫板的顶面提供主机安装位,下垫板的底面抵压在两组减震件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搁机梁以及通过主机底座安装至搁机梁上的主机,搁机梁为并排布置的两根,主机底座采用主机底座,且下座的绳头孔的水平位置处在两根搁机梁之间。本申请提供的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能够节约井道空间,减少振动和噪音。

Description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主机底座是电梯里的重要支撑部件,它直接关乎到整个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无机房电梯的主机底座往往受到顶层空间的制约,很难在安全性、舒适性、紧凑性上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无机房电梯井道空间里,常规的主机底座通过承重钢梁架设在承重墙上,顶层空间需求过大。如果直接架设在电梯导轨上(通常需要三根不同位置的导轨做支撑),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就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机底座,能够节约井道空间,减少振动和噪音。
本申请提供的主机底座,由下至上依次包括:
下座,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承载件,其中一承载件上开设有绳头孔;
减震件,分为两组,每组安装在对应的一承载件顶面;
上座,采用一体结构,包括上垫板、下垫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之间的支撑梁,其中所述上垫板的顶面提供主机安装位,所述下垫板的底面抵压在两组减震件上。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各所述承载件均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面的垫高座,所述减震件安装于相应的垫高座顶面,所述绳头孔开设于相应的底板。
可选的,所述绳头孔的水平位置处在两个垫高座之间。
可选的,所述垫高座为空心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为并排布置的两根,两支撑梁的相背侧固定有分别与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相连的加强筋。
可选的,两根支撑梁之间设有固定在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之间的补强支撑件。
可选的,所述下垫板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上垫板包括:
第一垫板,固定铺设在两根支撑梁的顶面之间;
第二垫板,固定铺设在所述第一垫板的顶面;
第三垫板,固定铺设在所述第一垫板的顶面且与所述第二垫板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第三垫板的顶面提供所述主机安装位。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机安装结构,包括搁机梁以及通过主机底座安装至搁机梁上的主机,所述搁机梁为并排布置的两根,所述主机底座采用所述的主机底座,且所述下座的绳头孔的水平位置处在两根搁机梁之间。
可选的,所述搁机梁的端部为用于与井道承重墙相配合的承重端,至少一根搁机梁的承重端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且背向另一根搁机梁延伸的防翻转撑臂。
本申请提供的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能够节约井道空间,减少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主机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上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承载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承载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上垫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座;11、承载件;12、绳头孔;13、底板;14、垫高座;2、减震件;3、上座;31、上垫板;311、第一垫板;312、第二垫板;313、第三垫板;32、下垫板;33、支撑梁;34、加强筋;35、补强支撑件;4、主机;5、绳头组合;6、搁机梁;61、防翻转撑臂;7、电梯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主机底座,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座1、减震件2和上座3。下座1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承载件11,其中一承载件11上开设有绳头孔12。减震件2分为两组,每组安装在对应的一承载件11顶面。上座3采用一体结构,包括上垫板31、下垫板32以及固定在上垫板31和下垫板32之间的支撑梁33,其中上垫板31的顶面提供主机安装位,下垫板32的底面抵压在两组减震件2上。
本实施例中的主机底座可以通过下座1安装于井道内的支撑结构,例如搁机梁,搁机梁既可以安装于机房,也可以安装于井道侧壁。通过在下座1上开设绳头孔12,使主机底座兼具绳头板的作用。两承载件11相互间隔,间隔距离与主机4的尺寸相适应,两承载件11之间的间隙为绳头组合5提供安装操作空间。通过减震件2将下座1和主机4隔开,减少共振和噪声。上座3采用一体结构,减少紧固件的使用数量,噪声源更少,便于维修排查。
如图5、图6所示,各承载件11均包括底板13,以及固定在底板13顶面的垫高座14,减震件2安装于相应的垫高座14顶面,绳头孔开设于相应的底板13。通过垫高座14将下垫板32和底板13隔开,为绳头组合5提供安装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减震件2包括上铁板、下铁板以及通过硫化工艺固定在上铁板和下铁板之间的减震橡皮。
为节约主机底座在水平方向上的安装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绳头孔12的水平位置处在两个垫高座14之间。
为进一步阻止振动从上座3传递到底板1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垫高座14为空心结构。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垫高座14为截面为“U”形的型材,“U”形的开口朝向底板13并与底板13焊接固定。垫高座14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梁33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梁33为并排布置的两根,两支撑梁33的相背侧固定有分别与上垫板31和下垫板32相连的加强筋34。安装时,主机4的旋转轴线与支撑梁33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在两支撑梁33的外侧设置加强筋34,可以增强上座对主机4振动的承载能力。支撑梁33为截面为矩形的型材。两根支撑梁33之间设有固定在上垫板31和下垫板32之间的补强支撑件35。下垫板32为一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上垫板31包括第一垫板311、第二垫板312和第三垫板313。第一垫板311固定铺设两根支撑梁33的顶面之间。第二垫板312固定铺设在第一垫板311的顶面。第三垫板313固定铺设在第一垫板311的顶面且与第二垫板312间隔布置。第二垫板312和第三垫板313的顶面提供主机安装位。主机4上并排固定两支撑立臂,两支撑立臂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垫板312和第三垫板313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主机安装结构,包括搁机梁6以及通过主机底座安装至搁机梁6上的主机4,搁机梁6为并排布置的两根,主机底座采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主机底座,且下座1的绳头孔12的水平位置处在两根搁机梁6之间。安装时,将搁机梁6平行于电梯井道的侧壁固定,电梯曳引绳的绳头从两根搁机梁6之间穿过,适用于顶层空间受限的无机房电梯,且占用的井道水平方向的空间较小,结构紧凑,强度高。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搁机梁6的端部为用于与井道承重墙相配合的承重端,至少一根搁机梁6的承重端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且背向另一根搁机梁6延伸的防翻转撑臂61。电梯导轨7和防翻转撑臂61处于两根搁机梁6的同一侧,安装电梯导轨7的井道壁处于两根搁机梁6的另一侧,防翻转撑臂61的底沿与导轨支架或其他固定结构相抵或固定。安装时,电梯导轨7的顶端与上座3相抵,电梯导轨7的侧边与搁机梁6贴靠固定。井道壁和电梯导轨7共同对主机4和绳头组合5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搁机梁6两侧嵌入井道承重墙上。电梯轿厢与防翻转撑臂61处于两根搁机梁6的同一侧,主机4上缠绕的曳引绳对主机4的拉力偏离主机4的重心,使主机4产生朝电梯导轨7一侧倾覆的趋势。通过电梯导轨7和防翻转撑臂61的支撑,可以平衡曳引绳产生的力矩,使主机4的受力更加平衡,减少了倾覆的危险。
本申请的主机安装结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成本较低。让主机受力传导到承重墙上,电梯运行更安全,噪音更小;主机架采用三层叠加设计,上下座通过橡皮减震连接,电梯运行舒适度进一步提升;采用下沉式绳头板布局,让绳头装置的安装位置在搁机梁的同一水平位置,降低了顶层高度要求。本申请的主机安装结构受力合理,主机不会侧翻,排布紧凑,降低顶层空间要求,运行舒适,显著降低了电梯运行噪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
下座,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承载件,其中一承载件上开设有绳头孔;
减震件,分为两组,每组安装在对应的一承载件顶面;
上座,采用一体结构,包括上垫板、下垫板以及固定在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之间的支撑梁,其中所述上垫板的顶面提供主机安装位,所述下垫板的底面抵压在两组减震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承载件均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面的垫高座,所述减震件安装于相应的垫高座顶面,所述绳头孔开设于相应的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头孔的水平位置处在两个垫高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座为空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为并排布置的两根,两支撑梁的相背侧固定有分别与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相连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根支撑梁之间设有固定在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之间的补强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包括:
第一垫板,固定铺设在两根支撑梁的顶面之间;
第二垫板,固定铺设在所述第一垫板的顶面;
第三垫板,固定铺设在所述第一垫板的顶面且与所述第二垫板间隔布置;
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第三垫板的顶面提供所述主机安装位。
9.主机安装结构,包括搁机梁以及通过主机底座安装至搁机梁上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机梁为并排布置的两根,所述主机底座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机底座,且所述下座的绳头孔的水平位置处在两根搁机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机梁的端部为用于与井道承重墙相配合的承重端,至少一根搁机梁的承重端上固定有沿水平方向、且背向另一根搁机梁延伸的防翻转撑臂。
CN202021121134.6U 2020-06-17 2020-06-17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Active CN212924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1134.6U CN212924048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1134.6U CN212924048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4048U true CN212924048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1134.6U Active CN212924048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40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9745B (zh) 电梯装置和滚子引导组件
JP5411931B2 (ja) つり下げ式エレベータかご構造
JP4351471B2 (ja) せり上げ式エレベータ
KR100351275B1 (ko) 머신룸 레스 엘리베이터
JPWO2003008318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12924048U (zh) 主机底座以及主机安装结构
CN206814225U (zh) 轿厢吊架机构
CN211569819U (zh) 一种电梯轿底结构
CN112225049B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CN208327072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机架
CN112499432B (zh) 一种能降低井道高度的轿厢电梯
CN203570915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振降噪结构
CN212832278U (zh) 一种电梯轿底结构
CN211034843U (zh) 一种强制驱动式家用电梯结构
CN204355929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的减震结构和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
CN212334319U (zh) 背包梯主机架以及背包梯
CN208308208U (zh) 电梯
CN214326859U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布置结构
CN208394573U (zh) 一种高稳定新型载货电梯
CN112249838B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布置结构
CN21356900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布置结构
CN220245220U (zh) 一种电梯减震装置
CN214828172U (zh) 一种电梯机械吊装用缓冲装置
CN220866866U (zh) 一种加装电梯主机座的安装结构
CN104495589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的减震结构和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7

Address after: Room 305-w, 3rd floor, 11 Lane 1888, Caoyang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2

Patentee after: Xin Xi'ao Elevato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46, Qichao Road, Chang'an Town (Nongfa District),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XIZI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