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1664U -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1664U
CN212911664U CN202021422458.3U CN202021422458U CN212911664U CN 212911664 U CN212911664 U CN 212911664U CN 202021422458 U CN202021422458 U CN 202021422458U CN 212911664 U CN212911664 U CN 212911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tomizing
air guide
air
stock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224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224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1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1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以及雾化组件,储液组件内设置用于储存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储液腔,雾化组件部分收容在储液腔中,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壳体、导气件以及雾化结构,雾化壳体内形成空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在雾化壳体内设置导气件,将导气件内的空腔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同时雾化结构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在导气件开设有导气孔,导气孔连通第一空腔的一端的开口朝向雾化结构设置,使得外界空气通过导气孔进入第一空腔内能够正对雾化结构,雾化结构雾化产生的烟雾迅速扩散,提高雾化效率,使得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较大的烟雾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内设置有储液腔以及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下加热储液腔供给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形成烟雾,以供用户抽吸。然而现有技术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烟雾量较小,用户体验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烟雾量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内设置用于储存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储液腔,所述雾化组件部分收容在所述储液腔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壳体、导气件以及雾化结构,所述雾化壳体内形成空腔,所述雾化壳体上开设进气孔与出气孔,所述导气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雾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中,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中的一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中的另一个用于连通第二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导气件上开设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雾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出气孔连通第一空腔与外部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壳体包括部分收容在所述储液腔内的上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一端的雾化底座,所述上盖内形成所述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开设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所述导气件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导气件的一端与所述上盖连接且其所在端口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导气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底座相抵持,所述第一空腔由所述导气件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导气件的外壁与所述上盖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导气孔开设在所述导气件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组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储液组件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储液组件的开口端以封闭所述储液腔,所述上盖的一端凸设形成连接管,所述雾化底座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所述连接管收容在所述储液腔内,所述连接管的内腔形成所述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储液件和设置在所述储液件一端的端盖,所述储液件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储液件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储液腔。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底座上开设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连通槽,所述端盖上与所述储液件连接的一端凹陷形成有连通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储液腔的收容槽。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结构连接在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雾化底座上开设安装槽,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雾化底座与所述电极连接件之间夹设有隔离件,所述雾化结构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引脚,其中一个所述引脚连接在所述电极连接件上并与所述电极连接件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引脚连接在雾化底座上并与雾化底座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组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电极接触件,所述端盖与所述电极接触件之间还夹设有绝缘件,所述电极接触件穿过所述雾化底座之后与所述电极连接件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底座接触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外部空气。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或气溶胶发生装置,在雾化壳体内设置导气件,将导气件内的空腔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同时雾化结构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在导气件开设有导气孔,导气孔连通第一空腔的一端的开口朝向雾化结构设置,使得外界空气通过导气孔进入第一空腔内能够正对雾化结构,雾化结构雾化产生的烟雾迅速扩散,提高雾化效率,使得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较大的烟雾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雾化器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雾化器中导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雾化器中第二电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雾化器中雾化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另一剖视图(相对图7旋转90度);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
雾化器100 储液组件10 储液腔11
上盖组件20 上盖21 内衬件22
注液盖23 调节件37 弹性件25
安装部211 抵持面212 空腔324
连接管322 注液口215 定位件216
滑槽2161 基部2162 限位部2163
滑动部221 连接部222 通孔2211
卡嵌套231 限位件26 挡圈27
进气孔325 调气孔371 烟嘴28
雾化组件30 第一空腔3241 第二空腔3242
导气孔313 挡位件38 第二密封件29
出气孔326 导气件31 雾化壳体32
雾化底座321 电极连接件36 安装槽3211
隔离件323 端盖12 连接部3212
容置槽331 固定环3 连接件35
绝缘件335 导液件341 加热件342
引脚3421 安装孔3213 固定孔361
连通槽3215 收容槽333 雾化结构34
电极接触件334 储液件1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该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其中,雾化器100包括储液组件10、设置在储液组件10一端的上盖组件20以及收容于储液组件10内的雾化组件30。使用时,储液组件10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入雾化组件30内,所述电源装置给雾化组件30供电,雾化组件30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烟雾供用户抽吸。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储液组件1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储液组件10的中空内腔形成储液腔11。本实施方式中,储液组件10包括储液件13和设置在储液件13一端的端盖12,储液件13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储液件13的内腔构成储液腔1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储液件13和端盖12可以一体成型。本实施方式中,储液件13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用户观察储液件13内储存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余量,方便用户及时注液,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储液件13还可以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此处不做限制。
雾化组件30包括雾化壳体32、收容在雾化壳体32内的导气件31和雾化结构34。雾化壳体32内形成空腔324,雾化壳体32上开设有进气孔325和出气孔326,导气件31设置在空腔324中,并将空腔324分隔为第一空腔3241与第二空腔3242,雾化结构34设置在第一空腔3241中,进气孔325与出气孔326中的一个用于连通第一空腔3241与外部空气,进气孔325与出气孔326中的另一个用于连通第二空腔3242与外部空气,导气件31上开设导气孔313,导气孔313连通第一空腔3241与第二空腔3242,导气孔313连通第一空腔3241的一端开口朝向雾化结构34。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8所示,雾化壳体32包括部分收容在储液腔11内的上盖21、设置在上盖21一端的雾化底座321。本实施方式中,上盖21连接在储液件13上远离端盖12的一端以封闭储液腔11,即上盖21连接在储液组件10的开口端以封闭储液腔11;上盖21的一端凸设形成连接管322,雾化底座321设置在连接管322上远离上盖21的一端;连接管322收容在储液件13内,储液腔11由储液件13的内壁与连接管32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形成;连接管322的内腔形成空腔324;上盖21上开设有出气孔326,出气孔326与空腔324连通;上盖21的上开设有进气孔325;进气孔325与空腔324连通。具体地,进气孔325开设在上盖21的侧壁上。具体地,雾化底座3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管322下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把雾化底座321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管322上,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雾化底座321与连接管32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磁性连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起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气孔325连通第二空腔3242与外部空气,出气孔326连通第一空腔3241与外部空气,外界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孔325、第二空腔3242以及导气孔313朝向雾化结构34流动,空气与雾化结构34雾化得到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在第一空腔3241中混合形成烟雾,最终烟雾从出气孔326流出。本实施方式中,导气件31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第一空腔3241由导气件31的中空内腔形成,雾化结构34收容在导气件31的中空内腔中,导气件31的一端与上盖21连接且其所在端口与出气孔326连通,导气件31的另一端与雾化底座321相抵持,导气件31的外壁与连接管32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3242,导气孔313开设在导气件31的侧壁上。可以理解地,导气件31与上盖21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插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理解地,导气孔313的出气端与雾化结构34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导气孔313的出气端所处的水平面高于雾化结构34所处的水平面,或者导气孔313的出气端所处的水平面低于所述雾化结构34所处的水平面,只需要满足外界空气通过导气孔313的出气端进入第一空腔3241内后能够正对雾化结构34即可,使得雾化结构34雾化产生的烟雾迅速扩散,提高雾化效率,使得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烟雾量较大。可以理解地,导气件31的形状不限于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或者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或者平板状等其他形状,只需要满足将空腔324分隔为第一空腔3241与第二空腔3242,且第一空腔3241与第二空腔3242的空气流通仅能通过导气孔313实现即可。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气孔325连通第一空腔3241与外部空气,出气孔326连通第二空腔3242与外部空气,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325流动至第一空腔3241,第一空腔3241中的空气汇集于雾化结构34处并经导气孔313流向第二空腔3242时,空气携带雾化结构34雾化得到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流向第二空腔3242,并在第二空腔3242中混合形成烟雾,最终烟雾从出气孔326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雾化底座321上开设有安装槽3211,雾化组件30还包括电极连接件36,电极连接件36的下端插设在安装槽3211内使电极连接件36定位在雾化底座321的一侧,雾化底座321和电极连接件36之间夹设有隔离件323,隔离件323起到电性隔离作用,避免短路,雾化底座321和电极连接件36均与所述电源装置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雾化结构34包括相互接触的加热件342和导液件341,加热件342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引脚3421,其中一个引脚3421固定连接在电极连接件36上并与电极连接件36电性连接,另外一个引脚3421固定连接在雾化底座321上并与雾化底座321电性连接。从而把加热件342架设在电极连接件36的上方进而收容在第一空腔3241内。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底座321上开设有与引脚3421对应的安装孔3213,电极连接件36上开设有与引脚3421对应的固定孔361,每个加热件342上的其中一个引脚3421插设在对应的安装孔3213内,另外一个引脚3421插设在对应的固定孔361内,从而把加热件342固定连接在电极连接件36以及雾化底座321上,可以理解地,加热件342与电极连接件36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加热件342与雾化底座321之间同样可以通过卡接或螺栓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件342为螺旋型发热丝,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加热件342的形状还可以是圆筒状或片状,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只需满足加热件342为可通电产热的发热体即可。本实施方式中,导液件341为棉花,可以理解地,导液件341也可以是多孔陶瓷、纤维绳、泡沫金属、泡沫石墨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可以理解地,导液件341设置在加热件342内或加热件342设置在导液件341内的接触方式,都能够满足导液件341吸取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及加热件342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目的。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件342的数量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端盖12上还设置有电极接触件334,电极接触件334与所述电源装置的正、负极中的一个电极电性连接,端盖12与所述电源装置的正、负极中的另一个电极电性连接,端盖12与电极接触件334之间还夹设有绝缘件335,绝缘件335起到电性隔离作用,避免短路。电极接触件334穿过雾化底座321之后与电极连接件36接触并电性连接,端盖12与雾化底座321接触并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加热件342与所述电源装置之间的电性连接,提高了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减少加热件342与所述电源装置之间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在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底座321的下端凸设有连接部3212,端盖12上开设有与连接部3212对应的容置槽331,使得端盖12套设在连接部3212的外部,端盖12的上端面抵持在储液件13的下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接触件334与电极连接件36螺纹连接,实现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30的连接,防止雾化组件30从储液件13上远离端盖12的一端脱出,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电极接触件334与电极连接件36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实现连接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雾化底座32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3241的连通槽3215,端盖12上与储液件13连接的一端凹陷形成有连通所述连通槽3215与储液腔11的收容槽333,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连接管322的壁面上设置与储液腔11连通的连通槽3215。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30还包括调节件37,调节件37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调节件37套设在上盖21的外表面,调节件37的侧壁上对应进气孔325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调气孔371,转动调节件37,可以控制调气孔371与进气孔325的连通面积,从而方便用户调节进气量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本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30还包括挡位件38,挡位件38的一端连接在连接管322的侧壁上,挡位件38的另一端位于调气孔371内,沿着连接管322转动调节件37至挡位件38与调气孔371一侧的侧壁抵持时,停止转动调节件37,便于对调节件37的转动过程进行限位。
使用过程中,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依次通过收容槽333以及连通槽3215进入第一空腔3241,导液件341封堵连通槽3215并吸收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件342在所述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下加热导液件341上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烟雾散发至第一空腔3241内,在用户抽吸气溶胶发生装置时,外界空气依次通过调气孔371、进气孔325、第二空腔3242以及导气孔313进入第一空腔3241内与所述烟雾混合,混合气体最后经由出气孔326被用户吸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端盖12的上端面凸设有固定环332,固定环332插设在储液件13的下端,且固定环332套设在连接管322的外部。为进一步增强端盖12与储液件13之间的密封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30还包括设置在固定环332的外壁与储液件13的内壁之间的连接件35,连接件35由硅胶或橡胶等密封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6所示,上盖组件20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上盖21上的内衬件22、可活动地设置在内衬件22上的注液盖23以及设置在内衬件22与注液盖23之间的弹性件25。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图7以及图8所示,上盖21上与储液件13连接的一端凸设有安装部211,上盖21的下端面上位于安装部211外周侧的部分形成抵持面212,通过把安装部211插设在储液件13内使得上盖21连接在储液件13上,其中,储液件13的上端面抵持在抵持面212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上盖21上开设有与储液腔11连通的注液口215,通过注液口215可向储液腔11内注入气溶胶形成基质。本实施方式中,上盖21上位于注液口215四周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18,可以理解地,第一密封件218可以由硅胶或橡胶等密封材料制成,增强上盖21位于注液口215四周部分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上盖21的上端面凸设有两个定位件216,两个定位件216互相平行,出气孔326以及注液口215设置在两个定位件216之间,两个定位件216上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滑槽2161,两个定位件216上的滑槽2161互相平行,具体地,定位件216包括设置在上盖21上的基部2162,基部2162远离上盖21的一端弯折形成限位部2163,滑槽2161由基部2162、限位部2163以及上盖21共同围合形成,内衬件22至少部分可滑动地收容在滑槽2161内,相对上盖21滑动内衬件22,能够打开或密封注液口215。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滑槽2161还可以由直接开设在上盖21上表面的凹槽构成,滑槽2161的设置形式不作限定,只要保证内衬件22在滑槽2161时能够打开或密封注液口215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内衬件22包括滑动部221以及设于滑动部221上的连接部222,其中,滑动部221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卡嵌于滑槽2161内,使得滑动部221可以在滑槽2161内滑动。同时,由于滑槽2161对于滑动部221的卡嵌作用,避免了内衬件22脱离滑槽2161情况的发生。内衬件22上设置有贯通滑动部221和连接部222的通孔2211,通孔2211与出气孔326相连通。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22是由滑动部221背向上盖21的表面凸设而成的圆管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注液盖23可活动地套设在内衬件22的外部,具体地,注液盖23大致呈下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注液盖23的下端面沿注液盖23的轴向向下延伸形成有卡嵌套231,卡嵌套231两端贯通,且卡嵌套231的上端贯通注液盖23的上端面,卡嵌套231的下端可滑动地插设在连接部222的内腔中,卡嵌套231的内腔与通孔2211连通,注液盖23的下端可活动地套设在上盖21外壁,弹性件25沿注液盖23的轴向可伸缩地设于注液盖23和内衬件22之间。弹性件25处于自然状态时,注液盖23的下端套设在上盖21的外壁,此时,注液盖23与上盖21之间造成干涉,上盖21的外周缘对注液盖23的水平滑动起到了限制作用,注液盖23无法相对上盖21进行水平滑动,注液盖23被上盖21锁定,而内衬件22位于注液盖23内,用户无法直接推动内衬件22,用户也无法通过平推注液盖23操作而带动内衬件22相对上盖21滑动;当用户相对上盖21向上拉动注液盖23,弹性件25被压缩,同时注液盖23与上盖21之间的干涉被解除,此时,上盖21对注液盖23的锁定被解除,用户可通过平推注液盖23带动内衬件22相对上盖21滑动以打开注液口215进行注液。当用户注液完毕,用户平推注液盖23即可带动内衬件22相对上盖21滑动并密封注液口215,同时用户的外力解除后,注液盖23在弹性件25的弹性恢复作用力下复位,使注液盖23的下端套设在上盖21的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上盖组件20还包括设置在内衬件22上的限位件26以及设置在注液盖23上的挡圈27。具体地,限位件26大致呈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限位件26套设在连接部222上端的外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26与连接部222过盈配合,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26与连接部22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实现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关系。挡圈27收容于注液盖23内,挡圈27大致呈圆环状结构,挡圈27的内圈可滑动地套设在连接部222的下端,挡圈27的外圈与注液盖23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挡圈27与注液盖23相对固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挡圈27与注液盖23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实现连接关系。弹性件25连接在限位件26与挡圈27之间,弹性件25的一端与限位件26弹性抵持,弹性件25的另一端与挡圈27弹性抵持,由于挡圈27与连接部222之间可滑动连接,使得当注液盖23相对内衬件22滑动时,挡圈27能够与注液盖23一同相对内衬件22滑动,并压缩弹性件25。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25为套设在限位件26外部的弹簧。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26与挡圈27还可以均省略,此时,连接部222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一凸缘,注液盖23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凸缘,且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第二凸缘的上方,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上盖组件20还包括烟嘴28,烟嘴28大致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烟嘴28的下端可拆卸地插入卡嵌套231内,且烟嘴28的内腔与出气孔326相连通,用户通过烟嘴28抽吸经由出气孔326流出的烟雾,烟嘴28的外壁与卡嵌套231之间夹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件29,第二密封件29由硅胶或橡胶等密封材料制成,增强烟嘴28与注液盖23之间的密封性。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烟嘴28还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或磁性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与注液盖23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100,通过在雾化壳体32内设置导气件31,导气件31将雾化壳体32内的空腔324分为第一空腔3241和第二空腔3242,同时雾化结构34设置在第一空腔3241内,在导气件31开设有导气孔313,导气孔313连通第一空腔3241的一端的开口朝向雾化结构34设置,使得外界空气通过导气孔313进入第一空腔3241内能够正对雾化结构34,雾化结构34雾化产生的烟雾迅速扩散,提高雾化效率,使得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较大的烟雾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因其具有上述雾化器100全部的技术特征,故具有与上述雾化器100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液组件以及雾化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内设置用于储存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储液腔,所述雾化组件部分收容在所述储液腔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壳体、导气件以及雾化结构,所述雾化壳体内形成空腔,所述雾化壳体上开设进气孔与出气孔,所述导气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雾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中,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中的一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中的另一个用于连通第二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导气件上开设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开口朝向所述雾化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出气孔连通第一空腔与外部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壳体包括部分收容在所述储液腔内的上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一端的雾化底座,所述上盖内形成所述空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开设所述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所述导气件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导气件的一端与所述上盖连接且其所在端口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导气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底座相抵持,所述第一空腔由所述导气件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导气件的外壁与所述上盖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导气孔开设在所述导气件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储液组件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储液组件的开口端以封闭所述储液腔,所述上盖的一端凸设形成连接管,所述雾化底座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远离所述上盖的一端,所述连接管收容在所述储液腔内,所述连接管的内腔形成所述空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储液件和设置在所述储液件一端的端盖,所述储液件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储液件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储液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底座上开设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连通槽,所述端盖上与所述储液件连接的一端凹陷形成有连通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储液腔的收容槽。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结构连接在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雾化底座上开设安装槽,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雾化底座与所述电极连接件之间夹设有隔离件,所述雾化结构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引脚,其中一个所述引脚连接在所述电极连接件上并与所述电极连接件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引脚连接在雾化底座上并与雾化底座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电极接触件,所述端盖与所述电极接触件之间还夹设有绝缘件,所述电极接触件穿过所述雾化底座之后与所述电极连接件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底座接触并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空气,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外部空气。
11.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021422458.3U 2020-07-17 2020-07-17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21291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458.3U CN212911664U (zh) 2020-07-17 2020-07-17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458.3U CN212911664U (zh) 2020-07-17 2020-07-17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1664U true CN212911664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30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2458.3U Active CN212911664U (zh) 2020-07-17 2020-07-17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1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5562B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9768986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WO2020134766A1 (zh) 电池壳及电子烟、装配方法
WO2020228343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91168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EP3888476A1 (en) Atomizing cor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WO2021190394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0134764A1 (zh) 烟弹及电子烟
EP4091464A1 (en) Atomis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with same
CN213215348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782921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2237298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3074433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911664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0134762A1 (zh) 电源装置及电子烟、装配方法
CN113142651A (zh) 油杯件、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210017903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19233390A1 (zh) 雾化头、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275906U (zh) 注液结构及雾化器、电子烟
CN210329335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23082675A1 (zh) 主机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06567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153819U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EP3964091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