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8856U - 一种扭缆隔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缆隔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8856U
CN212908856U CN202021963198.0U CN202021963198U CN212908856U CN 212908856 U CN212908856 U CN 212908856U CN 202021963198 U CN202021963198 U CN 202021963198U CN 212908856 U CN212908856 U CN 212908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ring
plate
bearing
groove
clo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31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Xinlo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Zu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Zu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Zu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31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8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8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8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扭缆隔环,包括:上隔环板组,上隔环板组为环形;下隔环板组,下隔环板组为环形,且下隔环板组和上隔环板组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下隔环板组、上隔环板组分别由多块隔环板组合而成,相邻的隔环板之间配合形成放置区域;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安装在放置区域内部;多块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隔环板的内端连接;多块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隔环板的外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固定装置装配和更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扭缆隔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缆隔环。
背景技术
目前,扭缆固定装置同类产品通常采用两种结构:一种将三相三根电缆做成“品”字型,用扎带扎在一起,另一种将三相三根电缆做成“品”字型,用抱箍卡在一起。但是这样电缆会跟扎带或抱箍发生相互摩擦,容易发生磨损;也有一些固定装置能够对电缆进行固定,但是这些固定装置拆解不方便,有些固定装置需要在现场进行装配,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缆隔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固定装置装配和更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扭缆隔环,包括:
上隔环板组,所述上隔环板组为环形;
下隔环板组,所述下隔环板组为环形,且所述下隔环板组和上隔环板组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隔环板组、上隔环板组分别由多块隔环板组合而成,相邻的所述隔环板之间配合形成放置区域;
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安装在所述放置区域内部;
多块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隔环板的内端连接;
多块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隔环板的外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上、下隔环板组均由多个隔环板组合而成,这样便于根据现场进行调节和安装;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轴承组件,通过轴承组件减少电缆的磨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隔环板的内端为凹弧型,且隔环板的外端为凸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组件为三角形,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轴承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组件包括:
轴承支撑板,所述轴承支撑板的外缘均匀间隔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
轴承封闭板,所述轴承封闭板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且轴承封闭板间隔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撑板的外缘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组合形成电缆装配孔;
滚珠,所述滚珠间隔设置在所述轴承支撑板、轴承封闭板内部,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轴承组件的装配和现场进行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支撑板的外缘设置有装配凹槽,所述轴承封闭板的外缘设置有装配凸起,所述装配凹槽与所述装配凸起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支撑板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滚珠安装槽,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封闭板包括上封闭板和下封闭板,所述上封闭板、下封闭板上均开设有第二滚珠安装槽,所述下封闭板上间隔设置有固定轴,所述上封闭板与所述下封闭板通过固定轴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扭缆隔环,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偏航太久偏航系数过高时,传送电力的电缆和控制电缆将在塔筒内越来越扭曲在一起,电缆相互摩擦,聚热燃烧,造成风机的损毁,扭缆隔环有效的隔离了电缆,避免了电缆的相互缠绕和摩擦,本实用新型的隔环孔采用钢珠轴承设计,有效的保护了电缆和隔环孔的摩擦,保护了电缆绝缘皮的磨损。
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轴承组件分成多个部分,这样便于拆卸和安装。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的轴承组件下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隔环板组;2-下隔环板组;3-隔环板;4-放置区域;5-轴承组件;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
501-轴承支撑板;502-第一凹槽;503-轴承封闭板;504-第二凹槽;505-滚珠;506-装配凹槽;507-装配凸起;508-上支撑板;509-下支撑板;510-第一滚珠安装槽;511-上封闭板;512-下封闭板;513-第二滚珠安装槽;514-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扭缆隔环,包括:
上隔环板组1,所述上隔环板组1为环形;
下隔环板组2,所述下隔环板组2为环形,且所述下隔环板组2和上隔环板组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隔环板组2、上隔环板组1分别由多块隔环板3组合而成,相邻的所述隔环板3之间配合形成放置区域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隔环板组1和下隔环板组2是上下间隔设置,用于夹持轴承组件5,而上、下隔环板组分别由多个隔环板3组成,隔环板3为扇形,且多个隔环板3呈360度围绕的方式分布,同时相邻的隔环板3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夹持轴承组件5;
轴承组件5,所述轴承组件5安装在所述放置区域4内部,本申请实施例的轴承组件5用于装配电缆,将电缆进行分隔,避免电缆之间发生摩擦;
多块第一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6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隔环板3的内端连接;
多块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二连接板7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隔环板3的外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用于固定,即隔环板3围绕形成环形后,需要通过连接板将其固定住,这样能够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隔环板组1和下隔环板组2分别由多个隔环板3组成,在实际场地工作时,能够适应不同场地的要求,也便于后续进行组装。
具体地,所述隔环板3的内端为凹弧型,且隔环板3的外端为凸弧形,即多个隔环板3的内端组合形成圆孔,便于后续装配。
具体地,所述轴承组件5为三角形,这样能够提高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轴承组件5包括:
轴承支撑板501,所述轴承支撑板501的外缘均匀间隔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502;
轴承封闭板503,所述轴承封闭板503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504,且轴承封闭板503间隔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撑板501的外缘使得第一凹槽502和第二凹槽504相对应,所述第一凹槽502与第二凹槽504相配合组合形成电缆装配孔;
滚珠505,所述滚珠505间隔设置在所述轴承支撑板501、轴承封闭板503内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轴承组件5分成多个部分,其中轴承组件5的外壳是由两部分组成,即轴承支撑板501和三个轴承封闭板503组成,两者的连接方式是装配凹槽506和装配凸起507的连接方式,即所述轴承支撑板501的外缘设置有装配凹槽506,所述轴承封闭板503的外缘设置有装配凸起507,所述装配凹槽506与所述装配凸起507配合连接;其中,轴承支撑板501为类三角形,每个角上配合安装有一个轴承封闭板503,装配完成后,使得第一凹槽502和第二凹槽504相互配合,形成电缆装配孔,在装配后,钢珠与电缆的外侧接触,这样有效避免的电缆外侧的磨损;同时,该轴承组件便于安装,即可以先进行组装,完成后在现场直接使用,保证其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轴承支撑板501包括上支撑板508和下支撑板509,所述上支撑板508、下支撑板509上均开设有第一滚珠安装槽510,且上支撑板508和下支撑板509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轴承支撑板501有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下的第一滚珠安装槽510能够形成一个滚珠容纳腔,用于放置滚珠,这样电缆在装配后,能够减少电缆外表面的摩擦。
具体地,所述轴承封闭板503包括上封闭板511和下封闭板512,所述上封闭板511、下封闭板512上均开设有第二滚珠安装槽513,所述下封闭板512上间隔设置有固定轴514,所述上封闭板511与所述下封闭板512通过固定轴514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轴承封闭503同样也是由上、下表面组成,上、下的第二滚珠安装槽513能够形成一个滚珠容纳腔,用于放置滚珠,作用相同;轴承封闭板503主要是与轴承支撑板501配合,形成电缆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扭缆隔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隔环板组,所述上隔环板组为环形;
下隔环板组,所述下隔环板组为环形,且所述下隔环板组和上隔环板组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隔环板组、上隔环板组分别由多块隔环板组合而成,相邻的所述隔环板之间配合形成放置区域;
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安装在所述放置区域内部;
多块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隔环板的内端连接;
多块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隔环板的外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环板的内端为凹弧型,且隔环板的外端为凸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
轴承支撑板,所述轴承支撑板的外缘均匀间隔开设有三个第一凹槽;
轴承封闭板,所述轴承封闭板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且轴承封闭板间隔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撑板的外缘使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应,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配合组合形成电缆装配孔;
滚珠,所述滚珠间隔设置在所述轴承支撑板、轴承封闭板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撑板的外缘设置有装配凹槽,所述轴承封闭板的外缘设置有装配凸起,所述装配凹槽与所述装配凸起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撑板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滚珠安装槽,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扭缆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封闭板包括上封闭板和下封闭板,所述上封闭板、下封闭板上均开设有第二滚珠安装槽,所述下封闭板上间隔设置有固定轴,所述上封闭板与所述下封闭板通过固定轴连接。
CN202021963198.0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扭缆隔环 Active CN212908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3198.0U CN21290885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扭缆隔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3198.0U CN21290885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扭缆隔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8856U true CN212908856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56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3198.0U Active CN212908856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扭缆隔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8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2795U (zh) ±500kV线路钢芯铝绞线用四分裂间隔棒
CN212908856U (zh) 一种扭缆隔环
CN206272044U (zh) 一种大电流高功率免维护滑环
CN209948088U (zh) 一种接线装置及压缩机
CN114498228A (zh) 一种模块化高压大电流电力滑环
CN210489865U (zh) 一种接续防雷接地线夹
CN219351238U (zh) 一种特高压变电工程用球型防晕间隔棒
CN201674650U (zh) 振动换能器及具有该振动换能器的体感振动装置
CN212848915U (zh) 挂线金具
CN217010518U (zh) 一种风扇电机连接法兰结构
CN202712808U (zh) 一种复合导电管母线连接器
CN214124652U (zh) 一种防撞扭缆隔环
CN206877763U (zh) 一种支柱绝缘子固定架
CN111864543A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20319246U (zh) 一种复合横担及输电塔
CN219833722U (zh) 一种连接金具及复合横担
CN213402651U (zh) 一种抱闸电机
CN221080166U (zh) 盖板组件及电芯
CN215388569U (zh) 一种大型沸石转轮
CN209881362U (zh) 一种可拆解扭缆隔环
CN212626526U (zh) 一种变电构架
CN215733373U (zh) 一种用于大电流离相母线导体支持结构
CN220754700U (zh) 一种光伏支架用的多向转动连接件
CN203260474U (zh) 电容器多用固定盖
CN217469209U (zh) 一种一体式组合拼装电箱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5000 Yanyang Avenue, Liubao Town, Baoying County,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Xinlong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000 Yanyang Avenue, Liubao Town, Baoying County,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ZUN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