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3204Y - 间隔棒 - Google Patents
间隔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53204Y CN201153204Y CNU2008200788490U CN200820078849U CN201153204Y CN 201153204 Y CN201153204 Y CN 201153204Y CN U2008200788490 U CNU2008200788490 U CN U2008200788490U CN 200820078849 U CN200820078849 U CN 200820078849U CN 201153204 Y CN201153204 Y CN 20115320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support arm
- chuck
- conductor spacer
- b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隔棒,包括由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线夹,所述框架自身各部结构之间、线夹自身各部结构之间、以及框架与线夹之间均通过由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连接结构将框架和线夹连接在一起,因而不会在电场中会产生磁滞,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对导线的保护效果好,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线路运行质量和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空电力线路用的保护工具,具体为一种间隔棒。
背景技术
在高压输电线路上,为使输电线之间相互保持一定间隔,在一定距离内需要在线与线之间设置间隔棒。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间隔棒主体结构都采用螺栓紧固型式,如图1所示,间隔棒包括框架1和线夹2两部分,框架1和线夹2的金属部件通常由铝合金制成,框架1由相互对称的前后两片构成,即由上半片框架110和下半片框架120构成,两片框架110、120之间通过线夹2中的芯块6以及螺栓3相互连接成一整体,线夹2上用于夹持导线的夹头处同样利用螺栓5来紧固。
由于框架1的前后两片之间、框架1与线夹2之间、以及线夹2上用于夹持导线的夹头处所采用的螺栓均为钢质螺栓,因此,使用过程中将产生磁损,而造成电能的损耗,另外,钢质螺栓也容易发生锈蚀,给间隔棒的拆装造成不便,有时还会出现松动而给影响其工作的可靠性。
再有,这种结构的框架为相互分开的前后两片结构,两片之间通过螺栓3以及位于线夹中的芯块6相互连接成一整体,因而为了保证框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框架的前后两片均需要具有较大的几何尺寸,即框架要设计得相对厚重一些,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造成架空导线上悬挂的重量载荷也增加了,加速了导线的机械疲劳,缩短了导线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两片之间存在一定缝隙,间隔棒悬挂在室外的高空中,当风速高时,气流快速穿过缝隙,会产生一定噪声。
而且,这种间隔棒的线夹与框架相连接处的阻尼部分采用4个相互独立的圆柱状橡胶阻尼元件4将线夹2与框架1相互隔离,起到阻尼吸振的作用,同时因为同一个间隔棒上的不同线夹夹持的导线中的电流为同相电流,为了减少长距离传输产生的相位差,需要使导线之间相互电导通,这就需要框架1与线夹2间相互电导通,所以阻尼元件4使用半导体橡胶制成。半导体橡胶具有一定弹性与导电性,但其弹性不如普通绝缘橡胶好,其导电性又不如导电橡胶好。此种结构的间隔棒在工作时,半导体橡胶阻尼元件4中有电流流过,而橡胶在长期通过电流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老化,降低其弹性,缩短间隔棒的使用寿命。现有间隔棒的线夹与框架相连接处的阻尼元件4在安装时是通过机械设备产生的压力将4个圆柱状阻尼元件4压入框架1与线夹2连接结构的缝隙中的,该过程中阻尼元件4既受到轴向的剪切力又受到径向的挤压力,操作不当时,阻尼元件易被挤坏或剪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磁滞损耗的间隔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间隔棒,包括由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线夹,所述框架自身各部结构之间、线夹自身各部结构之间、以及框架与线夹之间均通过由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为铆钉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为销钉连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制作连接结构用的非铁磁性金属为铝合盒。
进一步,所述线夹由支撑臂和夹头构成,夹头一端通过铰轴与支撑臂头部可转动连接,支撑臂头部及夹头上相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由半导体橡胶制成的半环形夹块,旋转夹头可使支撑臂和夹头上的两个半环形夹块扣合成一完整的导线夹持孔,并通过一卡钉将扣合在一起的支撑臂和夹头相互锁定;所述卡钉由铝合金制成,包括圆形截面的杆身,其一端为T型卡头,其另一端为盘形钉头或为同样的T型卡头,相应地,支撑臂臂身及夹头上均设置有可供卡钉上的T型卡头通过的扁状通孔,将卡钉的T型卡头穿过支撑臂和夹头上的扁状通孔并旋转即可将支撑臂与夹头相互锁定。
进一步,所述卡钉一端为T型卡头,其另一端为盘形钉头,卡钉的杆身上还套有橡胶圈,该橡胶圈及所述盘形钉头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支撑臂和夹头上的扁状通孔的孔径,卡钉利用其盘形钉头及所述橡胶圈夹持扁状通孔的孔壁挂装在其所穿过的支撑臂或夹头上。
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片相互扣合在一起,并通过铝合金制成的铆钉或连接件相互固定成一整体,两片框架的截面均制成槽形,相互扣合后,其截面形成一完整的环状封闭结构,两片框架扣合后所形成的内腔相互连通,框架下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排水孔。
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片通过铆钉相互连接,该铆钉的材质与框架的材质相同,并在其中一片框架上直接制出,相应地,另一片框架上加工有与所述铆钉相匹配的铆钉孔。
进一步,所述线夹上的支撑臂后端接头通过两压块及销轴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销轴的结构与所述铆钉的结构相同,即在其中一片框架上直接制出,并在另一片框架上设置相应的铆钉孔;支撑臂后端接头为平板状,两压块分别位于后端接头两侧,三者依次套装在销轴上,两片框架的侧壁分别靠压在两压块表面上,每个压块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其中一个凹槽与所靠压框架侧壁上设置的凸台相匹配,使压块相对框架周向限定,另一个凹槽与支撑臂后端接头上设置的凸台相匹配,使压块相对支撑臂周向限定;所述压块由弹性良好的橡胶制成,压块上与支撑臂后端接头相接一侧还内嵌有一由导电良好的橡胶制成的轴套该轴套里孔与所述销轴相接,其下端靠压在支撑臂后端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连接结构将框架和线夹连接在一起,因而不会在电场中会产生磁滞,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对导线的保护效果好,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线路运行质量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间隔棒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隔棒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隔棒的下半片框架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向剖视图;
图8是图6的B-B向剖视图;
图9是图6的C向局部视图;
图10是图6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隔棒的阻尼块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A-A向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间隔棒的线夹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A-A向剖面图;
图15是图13的B向视图;
图16是图13的C-C向剖视图;
图17是图15去掉卡钉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6去掉卡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隔棒包括框架1’和连接在框架1’上的线夹2’,框架1’和线夹2’均由铝合金制成。框架1’为矩形,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和两个平行的纵梁,四角处连接线夹2’,框架1’分为前后两片,前片110’与后片120’的截面形状相同,均为“C”形,两片扣合在一起,形成长圆形的截面。线夹2’包括头部为半圆环形的支撑臂220’和与其相配合的夹头210’,夹头210’的头部也为半圆环形,通过铰轴240’与支撑臂220’的头部可转动地连接,使支撑臂220’与夹头210’可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环形中设置有与环形同心的由半导体橡胶制成的圆环形的线夹衬垫230’,用来夹持导线并使导线(图中未示出)与线夹2’相互导通。线夹衬垫230’由两个半圆环形组成,分别固定在支撑臂220’和夹头210’上。
参见图3至图12,框架1’的前后两片通过铝合金制成的铆钉连接结构相互连接,其中铆钉127’与框架1’是固定为一体的,相邻的两个铆钉127’分别与框架1’的前后两片一体制成,如果在前片110’上的某一位置具有铆钉127’,那么在后片120’上的相应位置则具有与铆钉127’相配合的铆钉孔128’,反过来也如此。当前后两片相互扣合好后,将铆钉127’铆死,就可使前后两片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与现有的钢螺栓连接结构相比,连接更为可靠,不会发生松脱现象,再有由于铆钉127’是铝合金制成的,不会在电场中会产生磁滞,从而减少电能的损耗。而且,框架1’的前后两片通过铆钉127’坚固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箱形结构,力学性能如抗弯强度和刚度都比现有技术的间隔棒的两个分开的平板形结构好,所以在达到相同抗弯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可以使用较小壁厚的框架来实现,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又减轻了重量。使架空导线上的间隔棒的负载减少,相当于提高的导线的使用寿命。而且框架1’的前后两片之间没有空隙,不会在风中产生噪声。
框架1’的四角处的结构如图3、图6和图10所示。
框架1’与线夹连接处的形状为两个对角处具有两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凹坑的圆台形扣合在一起形成的壳体129’,壳体129’的前后两端的一端中心处具有一长铆钉122’,壳体129’的另一端中心处具有一与长铆钉122’相配合的长铆钉孔123’,壳体129’位于框架1’的四角处的侧边具有开口124’,框架1’内部通过通道127’相互连通,框架1’底部具有排水孔121’,排水孔121’由分别位于框架1’前后两片的两个横梁底端的缺口组合而成。由于隔离棒放置在室外,雨水会从开口124’进入到壳体129’的内部,然后流经通道127’后从排水孔121’流出,保持框架内部干燥。
参见图5、图11和图12,线夹2’的支撑臂220’的后端接头223’从开口124’伸入壳体129’内,后端接头223’为平板状,其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凸台;后端接头223’上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一对压块41’,两个压块4’和后端接头223’均套装在壳体129’内设置的长铆钉122’上,壳体129’两端侧壁分别靠压在两压块41’表面上;压块41’上设置有四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径向凹槽,其中一对凹槽与壳体129’上的两个扇形凹坑相配合,使压块41’相对框架1’周向限定,另一对凹槽与支撑臂后端接头223’上的两个扇形凸台相配合,使压块41’相对线夹2’周向限定,并最终使线夹2’相对框架1’周向限定。压块41’上与支撑臂后端接头223’相靠压一侧还嵌装有一导电轴套42’,该轴套42’里孔与长铆钉122’相接触,其一端与支撑臂后端接头表面223’相接触,从而使框架1’与线夹2’之间实现良好的电导通。压块41’由弹性良好的橡胶制成,而导电轴套42’则由导电橡胶制成,这样既可以利用压块41’在框架1’与线夹2’之间起到良好的减振作用,又使框架1’与线夹2’之间实现良好的电导通。由于压块41’只受到一个方向的挤压,受力情况简单,而且使用的是弹性良好的绝缘减振橡胶制成,可提高压块41’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压块41’、轴套42’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块4存在的易老化且减振与导电性能均不好的问题
参见图13至图18,支撑臂220’的横截面为“H”形,支撑臂220’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两端为长条形、中部为同圆心同半径的两个圆弧的支撑臂卡钉孔221’,在支撑臂卡钉孔221’中设有一由铝合金制成的卡钉5’,卡钉5’中部为一圆形截面的杆身52’,杆身52’一端为盘形钉头53’,盘形钉头53’的形状为一直径比卡钉孔221’上的圆弧部分直径大的盘体,盘体轴向向外延伸一个扁平状的突起,盘形钉头53’不能从支撑臂卡钉孔221’中穿过,卡钉5’另一端为T型卡头54’,形状为扁平状,可从支撑臂卡钉孔221’穿过,杆身52’可转动的置于支撑臂卡钉孔221’中,杆身52’上在T型卡头54’与支撑臂卡钉孔221’之间套有橡胶圆环51’,橡胶圆环51’直径比支撑臂卡钉孔221’的圆弧直径大,橡胶圆环51’的作用是防止卡钉5’从支撑臂卡钉孔221’中退出而与支撑臂220’分离。夹头210’的侧壁上也设有一个长条形的夹块卡钉孔211’,位置与支撑臂卡钉孔221’相对应,夹头210’的侧壁外侧设置有与夹头卡钉孔211’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卡槽212’,卡钉5’上的T型卡头54’可嵌入卡槽212’中,卡钉5’的T型卡头54’从夹头卡钉孔211’中穿过,当卡钉5’旋转到与夹头卡钉孔21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位置时,卡钉5’的T型卡头54’正好可以嵌入到卡槽212’中,而将支撑臂220’和夹头210’相互锁定。使用卡钉5’锁定支撑臂和夹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螺栓连接的锈蚀、松脱问题。
相应的,这种结构的间隔棒也可以采用其他非铁磁性金属材料的连接结构来将框架的前后两片及框架与线夹连接起来,如铜合金、不锈钢制作的铆钉、螺栓、销钉等,或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钢制作的螺栓、销钉,等等。连接结构可以与框架制成一体,也可以与框架相互独立。卡钉也可以使用其他非铁磁性金属材料制作,如铜合金、不锈钢等。这样的改动都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只介绍了矩形的间隔棒的结构,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他诸如三角形、多边形的间隔棒结构。
Claims (10)
1.一种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框架和连接在框架上的线夹,所述框架自身各部结构之间、线夹自身各部结构之间、以及框架与线夹之间均通过由非铁磁性金属制成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铆钉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销钉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连接结构用的非铁磁性金属为铝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由支撑臂和夹头构成,夹头一端通过铰轴与支撑臂头部可转动连接,支撑臂头部及夹头上相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由半导体橡胶制成的半环形夹块,旋转夹头可使支撑臂和夹头上的两个半环形夹块扣合成一完整的导线夹持孔,并通过一卡钉将扣合在一起的支撑臂和夹头相互锁定;所述卡钉由铝合金制成,包括圆形截面的杆身,其一端为T型卡头,其另一端为盘形钉头或为同样的T型卡头,相应地,支撑臂臂身及夹头上均设置有可供卡钉上的T型卡头通过的扁状通孔,将卡钉的T型卡头穿过支撑臂和夹头上的扁状通孔并旋转即可将支撑臂与夹头相互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钉一端为T型卡头,其另一端为盘形钉头,卡钉的杆身上还套有橡胶圈,该橡胶圈及所述盘形钉头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支撑臂和夹头上的扁状通孔的孔径,卡钉利用其盘形钉头及所述橡胶圈夹持扁状通孔的孔壁挂装在其所穿过的支撑臂或夹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片相互扣合在一起,并通过铝合金制成的铆钉或连接件相互固定成一整体,两片框架的截面均制成槽形,相互扣合后,其截面形成一完整的环状封闭结构,两片框架扣合后所形成的内腔相互连通,框架下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排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8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片通过铆钉相互连接,该铆钉的材质与框架的材质相同,并在其中一片框架上直接制出,相应地,另一片框架上加工有与所述铆钉相匹配的铆钉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述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上的支撑臂后端接头通过两压块及销轴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销轴的结构与所述铆钉的结构相同,即在其中一片框架上直接制出,并在另一片框架上设置相应的铆钉孔;支撑臂后端接头为平板状,两压块分别位于后端接头两侧,三者依次套装在销轴上,两片框架的侧壁分别靠压在两压块表面上,每个压块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其中一个凹槽与所靠压框架侧壁上设置的凸台相匹配,使压块相对框架周向限定,另一个凹槽与支撑臂后端接头上设置的凸台相匹配,使压块相对支撑臂周向限定;所述压块由弹性良好的橡胶制成,压块上与支撑臂后端接头相接一侧还内嵌有一由导电良好的橡胶制成的轴套,该轴套里孔与所述销轴相接,其下端靠压在支撑臂后端接头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788490U CN201153204Y (zh) | 2008-01-31 | 2008-01-31 | 间隔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788490U CN201153204Y (zh) | 2008-01-31 | 2008-01-31 | 间隔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53204Y true CN201153204Y (zh) | 2008-11-19 |
Family
ID=4012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7884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53204Y (zh) | 2008-01-31 | 2008-01-31 | 间隔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53204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5122A (zh) * | 2010-12-27 | 2012-07-04 | 旭电机株式会社 | 多导体间隔件框体 |
CN107947085A (zh) * | 2017-12-06 | 2018-04-20 | 浙江飞英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导线架线外回转结构 |
-
2008
- 2008-01-31 CN CNU2008200788490U patent/CN20115320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5122A (zh) * | 2010-12-27 | 2012-07-04 | 旭电机株式会社 | 多导体间隔件框体 |
CN102545122B (zh) * | 2010-12-27 | 2016-08-10 | 古河电工电力器材株式会社 | 多导体间隔件框体 |
CN107947085A (zh) * | 2017-12-06 | 2018-04-20 | 浙江飞英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导线架线外回转结构 |
CN107947085B (zh) * | 2017-12-06 | 2024-05-03 | 浙江飞英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导线架线外回转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53204Y (zh) | 间隔棒 | |
CN203690017U (zh) | 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环连接复合绝缘子串 | |
CN205920864U (zh) | 一种变压器瓷套管组件 | |
CN210838124U (zh) | 管形母线软连接接头 | |
CN101406985A (zh) | 多孔冷焊模具 | |
CN206962398U (zh) | 补强导线防退位楔型线夹 | |
CN203039319U (zh) | 一种防电晕铝管间隔棒 | |
CN201118137Y (zh) | 一种过渡母线 | |
CN201674099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连接导体 | |
US10886642B2 (en) |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element for the use in low, medium and high voltage | |
CN202997073U (zh) | 一种新型导体接头 | |
CN207868565U (zh) | 一种风电设备用电池电极连接片 | |
CN201690183U (zh) | 1150kV紧凑型十二分裂导线串用联板 | |
CN110445271A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的便于拆装型扇形片 | |
CN212689716U (zh) | 一种用于提高单管塔刚度的装置 | |
CN217842393U (zh) | 一种密封防腐性能好的改性四氟轴套 | |
CN215009519U (zh) | 一种电力线路用u型环 | |
CN221081242U (zh) | 边框和光伏组件 | |
CN212694935U (zh) | 干式变压器接线腔用铜板接线柱和干式变压器 | |
CN204013104U (zh) | 一种双馈电机绕线式转子用滑环结构 | |
CN117728334B (zh) | 一种根据受力情况自动调节的智能化组合联板 | |
CN215071908U (zh) | 一种新型的电机端盖 | |
CN216564711U (zh) | 一种线鼻子结构及其电机、控制器盒安装结构 | |
CN213576191U (zh) |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组合式法兰盲板 | |
CN217555683U (zh) | 一种kpk电葫芦活动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