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8419U - 一种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8419U
CN212908419U CN202021140729.6U CN202021140729U CN212908419U CN 212908419 U CN212908419 U CN 212908419U CN 202021140729 U CN202021140729 U CN 202021140729U CN 212908419 U CN212908419 U CN 212908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terminal
insertion piece
fulcrum
male inse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07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超
徐平安
林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Bas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07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8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8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8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定位件和若干个端子本体;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与第一公插片连接,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公插片连接;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在所述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端子本体的数量可增加或者减少,通过计算每个端子本体的载流量来增加或者减少端子本体的数量,来适应电流的需求,该端子本体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成型,使得一套模具就能够覆盖全系列电流等级,进而降低了开模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端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蓄电池通常通过连接端子与外部导体连接。电工学中,该连接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
现有的连接端子为组合式钣金端子,该连接端子由外壳和内置的接触片组合而成的端子组件,通过冲压模具冲压成型,此端子组件只能满足一种阶梯的额定电流,如果需要切换更大的或者更小的工作电流,只能另外定制开发模具,从而造成开模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此连接端子只能满足一种阶梯的额定电流,如果需要切换更大的或者更小的工作电流,只能另外定制开发模具,从而造成开模成本高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定位件和若干个端子本体;
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与第一公插片连接,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公插片连接;
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在所述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上。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包括一个端子本体、两个端子本体或者三个端子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支点部;
所述支点部的一端的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支点部的另一端的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以所述支点部为支点进行弹性形变;
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第二夹持部的顶端与支点部的一端形成第一公插片连接口,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端、第二夹持部的底端与支点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公插片连接口,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插片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上,或,所述第一公插片水平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上;
所述第二公插片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上,或,所述第二公插片水平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靠近所述支点部的一端宽,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远离所述支点部的一端窄,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靠近所述支点部的一端宽,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远离所述支点部的一端窄。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本体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顶端呈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顶端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端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底端呈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底端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两定位板;
所述第一保护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保护板的一侧边通过一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保护板的另一侧边通过所述另一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及两定位板围合形成端子本体安装空间,所述若干个端子本体安装在所述端子本体安装空间内;
且所述第一保护板叠合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二保护板叠合在所述第二夹持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板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筋条,所述第二保护板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二筋条;
所述第一筋条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一筋条叠合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部上;
所述第二筋条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筋条叠合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顶端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底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点部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的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端子本体的数量可增加或者减少,通过计算每个端子本体的载流量来增加或者减少端子本体的数量,来适应电流的需求,该连接端子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成型,使得一套模具就能够覆盖全系列电流等级,进而降低了开模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一个端子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若干端子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第一公插片垂直插入端子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第一公插片水平插入端子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保护套和端子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定位件;2、端子本体;21、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持部; 23、支点部;231、第一定位孔;24、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5、第二公插片连接口;
3、第一公插片;4、第二公插片;
5、保护套;51、第一保护板;511、第一筋条;52、第二保护板; 521、第二筋条;53、定位板;531、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进行说明。所述端子本体2,包括定位件1和若干个端子本体2;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2的一端与第一公插片3连接,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2的另一端与第二公插片4连接;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2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定位件1依次穿设在所述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2上。
示例性地,所述定位件1可以为销钉,具体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的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2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端子本体2的数量可增加或者减少,通过计算每个端子本体2的载流量来增加或者减少端子本体2的数量,来适应电流的需求,该端子本体2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成型,使得一套模具就能够覆盖全系列电流等级,进而降低了开模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2包括一个端子本体、两个端子本体或者三个端子本体。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子本体2包括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和支点部23;所述支点部23的一端的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部21,所述支点部23的另一端的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夹持部22,所述第一夹持部21及所述第二夹持部22能够以所述支点部23为支点进行弹性形变;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顶端、第二夹持部22的顶端与支点部23的一端形成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底端、第二夹持部22的底端与支点部23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公插片连接口25,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与所述第一公插片3连接,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25与所述第二公插片4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部21及所述第二夹持部22均具有弹性。进一步地,可增加所述第一夹持部21及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厚度,以增加所述第一夹持部21及所述第二夹持部22与第一公插片3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接触电阻。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公插片3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上,或,所述第一公插片3水平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上;所述第二公插片4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25上,或,所述第二公插片4水平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 25上。
可知,所述第一公插片3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 上,以实现第一公插片3与所述端子本体2之间呈90°,或者,所述第一公插片3水平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上,以实现第一公插片3与所述端子本体2之间呈180°;可知,所述第二公插片 4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25上,以实现所述第二公插片4 与所述端子本体2之间呈90°,或者,所述第二公插片4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25上,以实现所述第二公插片4与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呈180°,从而实现第一公插片3与第二公插片4之间可以90°或者180°对插,使得两者之间的插入方向可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避免了装配失效风险。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靠近所述支点部23的一端宽,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远离所述支点部23的一端窄,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25靠近所述支点部23的一端宽,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25远离所述支点部23的一端窄。
可知,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靠近所述支点部23的一端宽,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远离所述支点部23的一端窄,以使得所述第一公插片3插入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24时,能够被端子本体2 更稳的夹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子本体2以所述支点部23为中心对称设置。
可知,所述端子本体2以所述支点部23为中心对称设置,使得端子本体2结构更为灵活,避免端子本体装配失效风险。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顶端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顶端呈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顶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底端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底端呈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底端相对设置。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顶端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顶端呈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21与所述第二夹持部 22以所述支点部23为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保护套5,所述保护套5包括第一保护板51、第二保护板52和两定位板53;所述第一保护板51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保护板52的一侧边通过一所述定位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51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保护板52 的另一侧边通过所述另一所述定位板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 51、第二保护板52及两定位板53围合形成若干个端子本体安装空间,所述若干个端子本体安装在所述若干个端子本体安装空间内;且所述第一保护板51叠合在所述第一夹持部21上,所述第二保护板52叠合在所述第二夹持部22上。
示例性地,所述保护套5可以为不锈钢材质,具体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不锈钢保护套可以将端子本体2的部分热量传递出去,达到更快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护板51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筋条511,所述第二保护板52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二筋条521;所述第一筋条511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一筋条511叠合在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顶端及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底部上;所述第二筋条521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筋条521叠合在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顶端及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底部上。
可知,所述第一筋条511叠合在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顶端及所述第一夹持部21的底部上,所述第一筋条511能够支撑所述第一夹持部21,增加对第一夹持部21的正向力,使得接触更为可靠,减少端子本体2因频繁插拔第一公插片3或者第二公插片4后或者因高频振动后发生疲劳失效的现象;同理所述第二筋条521具有与所述第一筋条511相同的功能,具体本实用新型不做累述。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端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点部2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 231,所述定位板53上设有第二定位孔531;所述定位件1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531和所述第一定位孔231上。
可知,所述定位件1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531和所述第一定位孔23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2穿设在所述保护套5内,且将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一定位孔231与所述保护套5的第二定位孔531的孔位对准,再将所述定位件1穿设在所述端子本体的第一定位孔231与所述保护套5的第二定位孔53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件和若干个端子本体;
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与第一公插片连接,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公插片连接;
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在所述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端子本体包括一个端子本体、两个端子本体或者三个端子本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支点部;
所述支点部的一端的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支点部的另一端的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以所述支点部为支点进行弹性形变;
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第二夹持部的顶端与支点部的一端形成第一公插片连接口,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端、第二夹持部的底端与支点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公插片连接口,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与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与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插片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上,或,所述第一公插片水平插设在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上;
所述第二公插片垂直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上,或,所述第二公插片水平插设在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靠近所述支点部的一端宽,所述第一公插片连接口远离所述支点部的一端窄,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靠近所述支点部的一端宽,所述第二公插片连接口远离所述支点部的一端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顶端呈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顶端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端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底端呈凹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底端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和两定位板;
所述第一保护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保护板的一侧边通过一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保护板的另一侧边通过所述另一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第二保护板及两定位板围合形成端子本体安装空间,所述若干个端子本体安装在所述端子本体安装空间内;
且所述第一保护板叠合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所述第二保护板叠合在所述第二夹持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板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筋条,所述第二保护板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二筋条;
所述第一筋条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一筋条叠合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端及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底部上;
所述第二筋条呈凹形结构,所述第二筋条叠合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顶端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底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部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上。
CN202021140729.6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连接端子 Active CN212908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0729.6U CN21290841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连接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0729.6U CN21290841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连接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8419U true CN212908419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0729.6U Active CN212908419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连接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8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36363U (zh) 连接器公端子及连接器
CN212908419U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111786214A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217983766U (zh) 一种换电连接器
CN212303991U (zh) 母端子
CN210224511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3366851U (zh) 端子
CN112563779A (zh) 接触端子、电连接器及控制器组件
CN215933878U (zh) 一种插套和插座
CN218300137U (zh) 可插接式汇流排、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5580363U (zh) 一种插接装置
CN106340742B (zh) 新式横联连接结构
CN212303938U (zh) 端子机构
CN216214382U (zh) 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
CN215933877U (zh) 一种插套和插座
CN212485612U (zh) 一种带有降阻孔的电连接器
CN217468681U (zh) 插接式端子、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2695355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850597U (zh) 插座铜件
CN220474956U (zh) 一种端子组件
CN210838178U (zh) 公端子
CN216213963U (zh) 端子转接结构和电池包
CN210668191U (zh) 船形开关
CN216720332U (zh) 一种转轴式夹持铜排超高电流柜式浮动储能连接器
CN218070317U (zh) 一种带卡片结构防护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