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5881U -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5881U
CN212905881U CN202022292504.9U CN202022292504U CN212905881U CN 212905881 U CN212905881 U CN 212905881U CN 202022292504 U CN202022292504 U CN 202022292504U CN 212905881 U CN212905881 U CN 212905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ne
plate portion
lens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925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守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2925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5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5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5881U/zh
Priority to US17/343,708 priority patent/US1150027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30Collim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Abstract

一种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光源模块具有透光区域与非透光区域,且光源模块包括基座、发光元件、准直透镜、胶体以及遮光件。发光元件设置于基座对应于透光区域的位置上,用于提供光束。准直透镜设置于基座上。胶体设置于基座对应于非透光区域的位置上,且位于准直透镜与基座之间,以接合准直透镜与基座。遮光件设置于非透光区域中,且覆盖部分准直透镜,其中遮光件在基座上的投影与胶体在基座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申请的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度。

Description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与光学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和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固态光源为主的投影装置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由于激光二极管具有准直性高、能量强和可汇聚光源等优点,已成为近代投影机的主流光源来源。一般而言,激光光源模块包括光源基座(base)、激光发光元件(Laser emitting diode)、准直透镜(collimating lens)、接着胶(adhesive),激光发光元件设置于光源基座中,准直透镜借由接着胶粘着于光源基座的边框上,并置于发光元件的上方。
然而,激光光源模块的准直透镜除了能使来自激光发光元件的出射光通过外,有时也会接收到从光学系统反射回的杂散光,并且这些杂散光也难免会照射到准直透镜接着于光源基座的地方,当光源连续开启一段时间后,由杂散光所产生而聚积在准直透镜上的热就会使接着胶有劣化的疑虑,从而使准直透镜有脱落的可能。并且随着光源模块的小型化,在小型化的准直透镜上,接着胶所占的面积比例就越大,这也会使得来自光学系统反射回的杂散光更容易照射到准直透镜接着于光源基座的地方,进而使准直透镜聚积更多的热,而加速准直透镜的接着胶劣化的过程。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具有透光区域与非透光区域,且光源模块包括基座、发光元件、准直透镜、胶体以及遮光件。发光元件设置于基座对应于透光区域的位置上,用于提供光束。准直透镜设置于基座上。胶体设置于基座对应于非透光区域的位置上,且位于准直透镜与基座之间,以接合准直透镜与基座。遮光件设置于非透光区域中,且覆盖部分准直透镜,其中遮光件在基座上的投影与胶体在基座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光阀以及投影镜头。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且照明系统包括前述的光源模块。光阀位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投影镜头位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影像光束投射出投影装置。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遮光件的配置,遮光件即可阻挡来自光源模块外的杂散光,以避免由杂散光聚积在准直透镜上布有胶体的区域,进而避免胶体的劣化,而有助于提升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的可靠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遮光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1C是图1A的遮光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D是图1A的准直透镜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方框图。
图3A是图2的一种照明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B是图2的另一种照明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块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遮光件的正视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遮光件的侧视示意图。图1D是图1A的准直透镜的侧视示意图。请参照图1A至图1C,光源模块100具有透光区域TR与非透光区域SR,且光源模块100包括基座110、发光元件120、准直透镜130、胶体140以及遮光件150。发光元件120设置于基座110对应于透光区域TR的位置上,用于提供光束。举例而言,发光元件120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蓝光激光二极管,而可提供多个激光光束50B(如图3A及图3B所示),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具体而言,如图1A与图1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准直透镜130设置于基座110上,并具有透镜区域RL与平面区域RP,其中平面区域RP环绕透镜区域RL。并且,准直透镜130的透镜区域RL具有多个透镜元件LS,分别对应发光元件120而设置。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20的数量有四个,而对应的透镜元件LS的数量也有四个,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另一方面,准直透镜130在平面区域RP中具有第一平面SP1与第二平面SP2,第一平面SP1与第二平面SP2彼此相对,第一平面SP1较第二平面SP2靠近基座110。准直透镜130在平面区域RP中还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面SS,两侧面SS连接第一平面SP1与第二平面SP2。
另一方面,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胶体140设置于基座110对应于非透光区域SR的位置上,且位于准直透镜130与基座110之间,以接合准直透镜130与基座110。胶体140位于第一平面SP1与基座110之间。遮光件150设置于非透光区域SR中,且覆盖部分准直透镜130。遮光件150覆盖部分第二平面SP2。遮光件150在基座110上的投影与胶体140在基座1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可遮蔽激光光束50B射出后再经由任何物体反/折射而照射到胶体140上,即,在垂直第一平面SP1的方向上,杂散光不会由准直透镜130的第一平面SP1照射在胶体140上,而导致胶体140劣化。
以下将针对遮光件150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解说。
更详细而言,如图1A至图1C所示,遮光件150包括一对卡合结构151与遮光框部152,遮光件150部分覆盖于准直透镜130上,卡合结构151的各者分别位于各两侧面SS上,而遮光框部152位于准直透镜130的第二平面SP2上。遮光框部152环绕准直透镜130的透镜区域RL,而形成通孔区域HO,且通孔区域HO定义出透光区域TR。并且,透镜区域RL由第二平面SP2凸出,且透镜区域RL穿设于通孔区域HO。
卡合结构151的各者分别具有第一板部151a、第二板部151b、第三板部151c与第四板部151d。第一板部151a自准直透镜130的第二平面SP2(遮光框部152的外侧边缘)沿着平行于两侧面SS的方向往第一平面SP1延伸,第二板部151b自准直透镜130的外侧边缘沿着第一平面SP1往准直透镜130的透镜区域RL延伸,且第一板部151a与第二板部151b在第一平面SP1与两侧面SS的相接处连接。第二板部151b位于准直透镜130的第一平面SP1与基座110之间。遮光框部152与第一板部151a在第二平面SP2与两侧面SS的相接处连接。
进一步而言,在进行遮光件150在准直透镜130上的装设过程时,可通过将第一板部151a向外侧拉伸而轻易地使遮光框部152、第一板部151a与第二板部151b装设至准直透镜130上,并利用第一板部151a的刚性,而使第一板部151a回复原始位置后,可使遮光框部152、第一板部151a与第二板部151b在平行于两侧面SS的方向上共同夹持准直透镜130的平面区域RP。如此,遮光件150可通过第一板部151a与第二板部151b的配置而稳固地卡合于准直透镜130上。此外,在进行遮光件150在准直透镜130上的卸除过程时,亦可通过将第一板部151a向外侧拉伸而轻易地使第一板部151a与第二板部151b脱离准直透镜130后而卸除准直透镜130。
另一方面,第三板部151c与第四板部151d自准直透镜130的第二平面SP2(遮光框部152的外侧边缘)沿着平行于两侧面SS的方向往第一平面SP1延伸,在两侧面SS的各者上,第一板部151a位于第三板部151c与第四板部151d之间,且第三板部151c与第一板部151a之间具有间隙G,第四板部151d与第一板部151a之间具有间隙G。遮光框部152、第三板部151c与第四板部151d在第二平面SP2与两侧面SS的相接处连接,且遮光框部152、卡合结构151的一对第三板部151c与一对第四板部151d在平行于第二平面SP2的方向上共同夹持准直透镜130的平面区域RP与透镜区域RL。如此,由于第三板部151c与第四板部151d此两者与第一板部151a之间皆具有间隙G,因此在进行遮光件150在准直透镜130上的装卸过程时,卡合结构151的一对第三板部151c与一对第四板部151d并不会相对于遮光框部152移动,而能达到限位的功能,而便于进行遮光件150与准直透镜130的对位。
如此,通过遮光件150的配置,遮光件150即可阻挡来自外界的杂散光,以避免由杂散光聚积在准直透镜130上分布有胶体140的区域,进而避免胶体140的劣化,而有助于提升光源模块100的可靠度。当光源模块100被应用至投影装置时,亦可提升投影装置的可靠度。以下将搭配图2至图3B,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解说。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方框图。请参照图2,投影装置200包括照明系统300A(或照明系统300B)、光阀210以及投影镜头220。照明系统300A(或照明系统300B)用于提供照明光束70。光阀210设置于来自照明系统300A(或照明系统300B)的照明光束70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照明光束70转换为影像光束80。投影镜头220设置于影像光束80的传递路径上,用于将影像光束80投影出投影装置200。由于照明光束70会聚在光阀210上后,光阀210可依序将照明光束70转换成影像光束80传递至投影镜头220,因此,光阀210所转换出的影像光束80被投影出的影像画面为彩色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镜头220例如包括具有屈光度的一个或多个光学镜片的组合,例如包括双凹透镜、双凸透镜、凹凸透镜、凸凹透镜、平凸透镜以及平凹透镜等非平面镜片的各种组合。于一实施例中,投影镜头220也可以包括平面光学镜片,以反射或穿透方式将来自光阀210的影像光束80投射至投影目标,例如屏幕或墙面。本实用新型对投影镜头220的型态及其种类并不加以限制。光阀210的数量为一个,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阀210的数量亦可为多个。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阀210可为一数字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或是一硅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panel,LCOS panel)。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阀210亦可以是穿透式液晶面板或其他光束调变器。
以下将搭配图3A与图3B,针对照明系统中的光路进行进一步地解说。
图3A是图2的一种照明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300A包括前述的光源模块100、分光元件310、波长转换模块320A、光传递模块LT、滤光模块330以及匀光元件340。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光元件310配置于激光光束50B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光源模块100与波长转换模块320A之间。具体而言,分光元件310可以是部分穿透部分反射元件、分色元件(Dichroic Mirror)、偏振分光元件或其他各种可将光束分离的元件。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分光元件310例如可让蓝色光束穿透,而对其他颜色(如红色、绿色、黄色等)的光束提供反射作用。也就是说,分光元件310可让蓝色的激光光束50B穿透,如此一来,激光光束50B可穿透分光元件310并入射至波长转换模块320A。
举例而言,如图3A所示,波长转换模块320A位于激光光束50B的传递路径上,且波长转换模块320A的至少一波长转换光学区用于将激光光束50B转换为至少一波长转换光束60Y,波长转换模块320A的光通过区用于使激光光束50B通过而传递至后续光学元件。此外波长转换模块320A还包括一第一致动器(未绘示)用来旋转波长转换模块320A,用于使光通过区与至少一波长转换光学区在不同时间中进入激光光束50B的照射范围内,而选择性地使激光光束50B通过或被转换为至少一波长转换光束60Y。
举例而言,如图3A所示,波长转换模块320A的光通过区不具有反射层的结构,且基板为透明材质。也就是说,波长转换模块320A为穿透式波长转换模块,而用于使激光光束50B穿透。进一步而言,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波长转换模块320A的光通过区(非转换区)进入激光光束50B的照射范围时,激光光束50B穿透波长转换模块320A,并经由光传递模块LT传递至后续的光学元件上。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当波长转换模块320A的至少一波长转换光学区(转换区)进入激光光束50B的照射范围时,激光光束50B被至少一波长转换区转换为至少一波长转换光束60Y。之后,如图3A所示,来自波长转换模块320A的至少一波长转换光束60Y则可被导引至分光元件310,而被反射至后续的光学元件上。
如图3A所示,滤光模块330位于激光光束50B与波长转换光束60Y的传递路径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滤光模块330具有滤光光学区(未绘示)与透光区(未绘示)。滤光模块330还包括一第二致动器(未绘示)用来旋转滤光模块330,用于使滤光光学区(未绘示)在不同时间中对应地进入波长转换光束60Y的照射范围内,以分别形成红色色光与绿色色光。另一方面,透光区(未绘示)在不同时间中亦会对应地进入被传递至滤光模块330的激光光束50B的照射范围内,以形成蓝色色光。如此,即可使激光光束50B与波长转换光束60Y依时序地被转换成具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照明光束70。
另一方面,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匀光元件340位于照明光束70的传递路径上。在本实施例中,匀光元件340包括一积分柱,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更详细而言,如图3A所示,当照明光束70经由照明系统300A、300B传递至匀光元件340时,匀光元件340可使照明光束70均匀化,并使其传递至光阀210。
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分光元件310使蓝色的激光光束50B穿透的效率并非为100%,且对其他颜色(如红色、绿色、黄色等)的光束的反射效率也并非100%,因此当来自光源模块的激光光束50B、光传递模块LT的激光光束50B或是来自波长转换模块320A的波长转换光束60Y通过分光元件310时,都可能有部分杂散光经由分光元件310,而被传递回至光源模块处。此时,通过光源模块100的遮光件的配置,遮光件即可阻挡这些杂散光,以避免由杂散光聚积在准直透镜上布有胶体的区域,进而避免胶体的劣化,而有助于提升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的可靠度。
图3B是图2的另一种照明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B,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300B与图3A的照明系统300A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300B采用的波长转换模块320B具有反射层的结构。也就是说,波长转换模块320B为反射式波长转换模块,而用于反射激发光束。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分光元件310具有一第一区R1与一第二区R2。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分光元件310例如可让蓝色光束穿透,而对其他颜色(如红色、绿色、黄色等)的光束提供反射作用。也就是说,当激光光束50B入射至分光元件310的第一区R1时,分光元件310可让蓝色的激光光束50B穿透。并且,如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光元件310与第一聚光透镜CL1位于激光光束50B的传递路径上,分光元件310位于至少一光源110与波长转换模块320B之间,第一聚光透镜CL1位于分光元件310与波长转换模块320B之间。如此,当激光光束50B穿透分光元件310的第一区R1时,激光光束50B可经由第一聚光透镜CL1而斜向入射至波长转换模块320B上,进而形成通过波长转换区的波长转换光束60Y与通过非转换区的激光光束50B。
进一步而言,如图3B所示,由于波长转换光束60Y为黄光,因此来自波长转换模块320B的转换区(未绘示)的波长转换光束60Y可经由分光元件310反射至聚光透镜CL2,并被聚光透镜CL2汇聚至滤光模块330上。另一方面,当激光光束50B被波长转换模块320B的非转换区(未绘示)反射后,会经由聚光透镜CL1传递至分光元件310的第二区R2后,50%的激光光束50B穿透分光元件310,并经由光学元件RE反射,再穿透分光元件310的第一区R1,另外的50%的激光光束50B被第二区R2反射,激光光束50B通过聚光透镜CL2后而被传递至滤光模块330上。之后,滤光模块330再分别将激发光束与至少一转换光束分别形成红色色光与绿色色光与蓝色色光,并借此形成之后的照明光束70与影像光束80。
并且,如图3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分光元件310的第一区R1使蓝色的激光光束50B穿透的效率并非为100%,且分光元件310对其他颜色(如红色、绿色、黄色等)的光束的反射效率也并非100%,因此当来自光源模块的激光光束50B、光传递模块LT的激光光束50B或是来自波长转换模块320B的波长转换光束60Y通过分光元件310时,都可能有部分杂散光经由分光元件310,而被传递回至光源模块处。此时,通过光源模块100的遮光件的配置,遮光件即可阻挡这些杂散光,以避免由杂散光聚积在准直透镜上布有胶体的区域,进而避免胶体的劣化,而有助于提升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的可靠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遮光件的配置,遮光件即可阻挡来自光源模块外的杂散光,以避免由杂散光聚积在准直透镜上布有胶体的区域,进而避免胶体的劣化,而有助于提升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的可靠度。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说明:
50B:光束
60Y:波长转换光束
70:照明光束
80:影像光束
100:光源模块
110:基座
120:发光元件
130:准直透镜
140:胶体
150:遮光件
151:卡合结构
151a:第一板部
151b:第二板部
151c:第三板部
151d:第四板部
152:遮光框部
200:投影装置
210:光阀
220:投影镜头
300A、300B:照明系统
310:分光元件
320A、320B:波长转换模块
330:滤光模块
340:匀光元件
CL1:第一聚光透镜
CL2:第二聚光透镜
G:间隙
HO:通孔区域
LS:透镜元件
LT:光传递模块
R1:第一区
R2:第二区
RL:透镜区域
RP:平面区域
SP1:第一平面
SP2:第二平面
SS:侧面
SR:非透光区域
TR:透光区域。

Claims (18)

1.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具有透光区域与非透光区域,且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基座、发光元件、准直透镜、胶体以及遮光件,其中:
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对应于所述透光区域的位置上,用于提供光束;
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胶体设置于所述基座对应于所述非透光区域的位置上,且位于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基座之间,以接合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基座;以及
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非透光区域中,且覆盖部分所述准直透镜,其中所述遮光件在所述基座上的投影与所述胶体在所述基座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具有透镜区域与平面区域,其中所述平面区域环绕所述透镜区域,且所述准直透镜在所述平面区域中具有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平面较所述第二平面靠近所述基座,且所述胶体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遮光件覆盖部分所述第二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在所述平面区域中还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面,所述两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遮光件包括一对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的各者分别位于各所述两侧面上,且所述卡合结构的各者分别具有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自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二平面沿着平行于所述两侧面的方向往所述第一平面延伸,所述第二板部自所述准直透镜的外侧边缘沿着所述第一平面往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透镜区域延伸,且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两侧面的相接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部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基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还包括遮光框部,所述遮光框部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二平面上,所述遮光框部与所述第一板部在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两侧面的相接处连接,且所述遮光框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在平行于所述两侧面的方向上共同夹持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平面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的各者还分别具有第三板部与第四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自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二平面沿着平行于所述两侧面的方向往所述第一平面延伸,在所述两侧面的各者上,所述第一板部位于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之间,且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框部、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在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两侧面的相接处连接,且所述遮光框部、所述卡合结构的一对所述第三板部与一对所述第四板部在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上共同夹持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平面区域与所述透镜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框部环绕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透镜区域,而形成通孔区域,且所述通孔区域定义出所述透光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域由所述第二平面凸出,且所述透镜区域穿设于所述通孔区域。
10.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光阀以及投影镜头,其中:
所述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且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具有透光区域与非透光区域,且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基座、发光元件、准直透镜、胶体以及遮光件,其中:
所述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对应于所述透光区域的位置上,用于提供光束;
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胶体设置于所述基座对应于所述非透光区域的位置上,且位于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基座之间,以接合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基座;以及
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非透光区域中,且覆盖部分所述准直透镜,其中所述遮光件在所述基座上的投影与所述胶体在所述基座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光阀位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以及
所述投影镜头位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于将所述影像光束投射出所述投影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具有透镜区域与平面区域,其中所述平面区域环绕所述透镜区域,且所述准直透镜在所述平面区域中具有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彼此相对,所述第一平面较所述第二平面靠近所述基座,且所述胶体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遮光件覆盖部分所述第二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在所述平面区域中还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面,所述两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遮光件包括一对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的各者分别位于各所述两侧面上,且所述卡合结构的各者分别具有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自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二平面沿着平行于所述两侧面的方向往所述第一平面延伸,所述第二板部自所述准直透镜的外侧边缘沿着所述第一平面往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透镜区域延伸,且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两侧面的相接处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部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基座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还包括遮光框部,所述遮光框部位于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二平面上,所述遮光框部与所述第一板部在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两侧面的相接处连接,且所述遮光框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在平行于所述两侧面的方向上共同夹持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平面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的各者还分别具有第三板部与第四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自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二平面沿着平行于所述两侧面的方向往所述第一平面延伸,在所述两侧面的各者上,所述第一板部位于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之间,且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具有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框部、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在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两侧面的相接处连接,且所述遮光框部、所述卡合结构的一对所述第三板部与一对所述第四板部在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上共同夹持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平面区域与所述透镜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框部环绕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透镜区域,而形成通孔区域,且所述通孔区域定义出所述透光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区域由所述第二平面凸出,且所述透镜区域穿设于所述通孔区域。
CN202022292504.9U 2020-10-15 2020-10-15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Active CN212905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2504.9U CN212905881U (zh) 2020-10-15 2020-10-15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US17/343,708 US11500276B2 (en) 2020-10-15 2021-06-09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ojec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2504.9U CN212905881U (zh) 2020-10-15 2020-10-15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5881U true CN212905881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6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92504.9U Active CN212905881U (zh) 2020-10-15 2020-10-15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0276B2 (zh)
CN (1) CN21290588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0850B2 (ja) * 2011-09-07 2016-04-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及び、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78651B (zh) 2011-12-28 2017-04-11 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裝置
US20190082151A1 (en) 2016-02-24 2019-03-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oj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00276B2 (en) 2022-11-15
US20220121095A1 (en) 2022-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55410B2 (e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CN109839793B (zh) 投影机及其照明系统
CN108153089B (zh) 照明系统及使用其的投影装置
KR100619043B1 (ko) 조명유니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투사장치
WO1999026102A1 (fr) Systeme optique d'eclairage et affichage du type a projection
US7195373B2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video display
CN105278226A (zh)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US6860607B2 (en) Integrator type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or having the same
CN211375295U (zh)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CN213023918U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KR101109584B1 (ko) 조명유니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투사장치
JP4650336B2 (ja)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の製造方法
JP6284098B2 (ja) 照明装置
JP3746905B2 (ja) 画像プロジェクタ
JP4138743B2 (ja)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CN212905881U (zh)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JP2007114263A (ja) プロジェクタ
TWI702623B (zh) 投影裝置及照明系統
CN111983879A (zh) 光学元件及投影装置
JP2004185033A5 (zh)
CN215264352U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CN214751294U (zh) 照明系统以及投影装置
CN113204158B (zh) 光源模块及投影装置
WO2023181644A1 (ja) 光源装置
CN113138525B (zh) 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