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1668U -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1668U
CN212901668U CN202021779898.4U CN202021779898U CN212901668U CN 212901668 U CN212901668 U CN 212901668U CN 202021779898 U CN202021779898 U CN 202021779898U CN 212901668 U CN212901668 U CN 212901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assembly
circular
negative pressure
wind channe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98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月华
孙伟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ntive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ntive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ntive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ntive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98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1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1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1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包括负压箱组件、蜗壳、框架组件、圆形风道组件、底座组件,框架组件两边设有安装孔,圆形风道组件穿过安装孔并与负压箱组件底部连接,底座组件上设有支撑架、接油盒外支架,支撑架与圆形风道组件相抵触,接油盒外支架贯穿支撑架并与圆形风道组件底部连接,负压箱组件底部设有回油管,回油管设于接油盒外支架上方。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箱组件、圆形风道组件和接油盒外支架之间形成导油通道,克服现有集成灶的风道结构易积留油污的缺陷,接油盒外支架贯穿支撑架并形成了十字形结构,提高了底部刚性,拆卸方便,克服现有集成灶的风道结构复杂且难拆卸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灶的风道结构是集成灶的核心结构,直接影响集成灶的排烟效果,因此集成灶的风道结构必须具有结构连接可靠、密封性好、排烟风阻小、易于组装且维修拆卸方便等特点。目前现有的集成灶风道结构多为方形结构组合件,且吸风排烟装置和烟道分隔开来,烟道内积留的油污也难以排出,清洁难度大,且组装和拆卸过程复杂,因此集成灶的风道结构仍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集成灶风道结构复杂且拆卸复杂,风道结构易积留油污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包括负压箱组件、蜗壳,所述蜗壳设于所述负压箱组件内,还包括框架组件、圆形风道组件、底座组件,所述负压箱组件两端与所述框架组件配合,所述框架组件两边设有安装孔,所述圆形风道组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负压箱组件底部连接,所述框架组件与所述底座组件配合,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支撑架、接油盒外支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相抵触,所述接油盒外支架贯穿所述支撑架并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底部连接,所述负压箱组件底部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设于所述接油盒外支架上方。
在上述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中,框架组件和底座组件主要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框架组件和底座组件配合能形成稳固牢靠的承载空间,圆形风道组件、蜗壳、负压箱组件连接形成连贯的进出风通道。负压箱组件通过框架组件进行固定限位,避免负压箱组件在启动时发生移动。圆形风道组件通过框架组件的安装孔进行固定限位,且圆形风道组件与负压箱组件底部的回油管连接,接油盒外支架设于回油管下方能收集到回油管排出的油污,因此负压箱组件、圆形风道组件和接油盒外支架三者之间形成了连贯的导油通道,有助于排出油污,克服现有集成灶的风道结构易积留油污的缺陷。
接油盒外支架贯穿支撑架并形成了十字形结构,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底部刚性,且支撑架又起到支撑圆形风道组件的作用,进一步使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克服现有集成灶的风道结构复杂且难拆卸的缺陷。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圆形风道组件上设有第一法兰接头、密封件,所述第一法兰接头与所述负压箱组件底部通过所述密封件卡合。
第一法兰接头为方形的法兰接头,负压箱组件与圆形风道组件之间通过第一法兰接头能实现快速的插接,进一步实现快速的拆装。在负压箱组件插入圆形风道组件时,密封件会发生形变并填充负压箱组件与圆形风道组件之间的间隙,能保证负压箱组件与圆形风道组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圆形风道组件还包括风管、第二法兰接头、第三法兰接头,所述风管两端设有工艺缺口,所述第二法兰接头和所述第三法兰接头上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对应的所述工艺缺口卡合,所述第二法兰接头、所述第三法兰接头分别设于所述风管两端。
第二法兰接头、第三法兰接头起到连接作用,风管两端的工艺缺口具有定位的作用,第二法兰接头和第三法兰接头上设有的凸起与工艺缺口卡合,能在安装第二法兰接头和第三法兰接头时实现快速定位,避免在组装圆形风道组件时发生扭曲、不对称的现象。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风管上设有导油沟槽、挡风盖,所述挡风盖与所述导油沟槽配合,所述导油沟槽设于所述接油盒外支架上方。
在风管的底部设置导油沟槽,能将油污集中并排出,挡风盖主要起到阻隔作用,避免油烟漏出从而引起跑烟的现象。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圆形风道组件上设有第一风管固定座、第一密封圈、塑料端盖,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接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卡合,所述塑料端盖与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配合。
第一风管固定座具有连接并固定限位风管的作用,第一风管固定座与框架组件之间采用嵌入式配合,从而实现将风管限定在预设的位置。塑料端盖起到封闭的作用,从而将圆形风道组件的一端进行封闭,防止跑烟。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圆形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二风管固定座、第二密封圈、出风座、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一端与所述第三法兰接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紧密配合,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卡合,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内套接于所述出风座上,所述出风座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卡槽配合。
第二风管固定座具有连接并固定限位风管的作用,进一步将风管限定在预设的位置。第二密封圈能填充第三法兰接头与第二风管固定座的间隙,第三密封圈能填充第二风管固定座与出风座的间隙,从而使圆形风道组件的出风通道具有密封性,进一步防止跑烟。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所述背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背板形成了U形的围板式框架结构,框架组件与底座组件的装饰板配合,能增强整体结构的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一侧板支撑条,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二侧板支撑条,所述负压箱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支撑条、所述第二侧板配合。
第一侧板支撑条和第二侧板支撑条起到连接并平衡支撑负压箱组件的作用,确保负压箱组件始终处于预设位置,防止负压箱组件在启动时产生移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所述底座组件上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固定条与支撑架进行稳固连接,能使整体结构的底部对角线尺寸稳定,提高框架整体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形风道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法兰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包括负压箱组件2、蜗壳1,所述蜗壳1设于所述负压箱组件2内,还包括框架组件3、圆形风道组件5、底座组件4,所述负压箱组件2两端与所述框架组件3配合,所述框架组件3两边设有安装孔38,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穿过所述安装孔38并与所述负压箱组件2底部连接,所述框架组件3与所述底座组件4配合,所述底座组件4上设有支撑架41、接油盒外支架42,所述支撑架41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相抵触,所述接油盒外支架42贯穿所述支撑架41并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底部连接,所述负压箱组件2底部设有回油管21,所述回油管21设于所述接油盒外支架42上方。
在安装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时,首先将接油盒外支架42贯穿支撑架41,形成十字形的稳定的底座组件4,再将框架组件3与底座组件4连接形成稳定的刚性结构;将圆形风道组件5贯穿框架组件3两边的安装孔38,支撑架41支撑圆形风道组件5的底部;将蜗壳1安装于负压箱组件2内,将负压箱组件2的两端与框架组件3的两端连接,形成牢固的配合,同时负压箱组件2的底部与圆形风道组件5快速连接,最后将圆形风道组件5底部、回油管21均与接油盒外支架42相接,能收集到多处积聚的油污,有助于排出油污,克服现有集成灶的风道结构易积留油污的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上设有第一法兰接头51、密封件514,所述第一法兰接头51与所述负压箱组件2底部通过所述密封件514卡合。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还包括风管52、第二法兰接头53、第三法兰接头54,所述风管52两端设有工艺缺口515,所述第二法兰接头53和所述第三法兰接头54上均设有凸起516,所述凸起516与对应的所述工艺缺口515卡合,所述第二法兰接头53、所述第三法兰接头54分别设于所述风管52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风管52上设有导油沟槽55、挡风盖56,所述挡风盖56与所述导油沟槽55配合,所述导油沟槽55设于所述接油盒外支架42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上设有第一风管固定座57、第一密封圈58、塑料端盖59,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57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接头53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58配合,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57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8卡合,所述塑料端盖59与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57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还包括第二风管固定座510、第二密封圈511、出风座512、第三密封圈513,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510一端与所述第三法兰接头54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511紧密配合,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510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8卡合,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510内套接于所述出风座512上,所述出风座512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密封圈513与所述卡槽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组件3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背板33,所述背板3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1、所述第二侧板32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1上设有第一定位槽34,所述第二侧板32上设有第二定位槽35,所述底座组件4上设有装饰板43,所述装饰板43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34、所述第二定位槽35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31上设有第一侧板支撑条36,所述第二侧板32上设有第二侧板支撑条37,所述负压箱组件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支撑条36、所述第二侧板32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组件4上设有固定条44,所述固定条44与所述支撑架41连接。
在安装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时,首先将接油盒外支架42贯穿支撑架41形成十字形的结构,将装饰板43与固定条44相连,再将固定条44与支撑架41连接从而形成稳定的十字形的底座组件4;将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分别与装饰板43配合,并通过支撑架41的连接孔进行固定,从而框架组件3与底座组件4之间形成稳定的刚性结构。
将圆形风道组件5贯穿框架组件3两边的安装孔38,第一风管固定座57、第二风管固定座510分别安装于风管52两端并与安装孔38卡合,支撑架41支撑圆形风道组件5底部,从而将圆形风道组件5进行限位;将塑料端盖59安装于第一风管固定座57上,从而将圆形风道组件5的一端进行封闭,防止跑烟;将出风座512安装于第二风管固定座510内,第三密封圈513填充出风座512和第二风管固定座510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圆形风道组件5的出风通道也具有密封性,进一步防止跑烟;再将挡风盖56安装于导油沟槽55上,有助于将油烟从导油沟槽55中排出。
将蜗壳1安装于负压箱组件2内,将负压箱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框架组件3的第一侧板支撑条36、第二侧板支撑条37连接,形成牢固的配合,同时负压箱组件2的底部与第一法兰接头51快速插接,将导油沟槽55、回油管21与接油盒外支架42相接,有助于排出油污,克服现有集成灶的风道结构易积留油污的缺陷。
当使用者启动集成灶时,蜗壳1开始运转并将油烟吸入,随后油烟经过第一法兰接头51进入风管52,由于塑料端盖59将风管52封闭,油烟只能从出风座512排出;在油烟流通过程,油烟易附着在圆形风道组件5的内壁从而形成油污,积聚的油污沿着导油沟槽55、接油盒外支架42流出,从而克服现有集成灶的风道结构易积留油污的缺陷。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包括负压箱组件(2)、蜗壳(1),所述蜗壳(1)设于所述负压箱组件(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组件(3)、圆形风道组件(5)、底座组件(4),所述负压箱组件(2)两端与所述框架组件(3)配合,所述框架组件(3)两边设有安装孔(38),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穿过所述安装孔(38)并与所述负压箱组件(2)底部连接,所述框架组件(3)与所述底座组件(4)配合,所述底座组件(4)上设有支撑架(41)、接油盒外支架(42),所述支撑架(41)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相抵触,所述接油盒外支架(42)贯穿所述支撑架(41)并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底部连接,所述负压箱组件(2)底部设有回油管(21),所述回油管(21)设于所述接油盒外支架(4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上设有第一法兰接头(51)、密封件(514),所述第一法兰接头(51)与所述负压箱组件(2)底部通过所述密封件(514)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还包括风管(52)、第二法兰接头(53)、第三法兰接头(54),所述风管(52)两端设有工艺缺口(515),所述第二法兰接头(53)和所述第三法兰接头(54)上均设有凸起(516),所述凸起(516)与对应的所述工艺缺口(515)卡合,所述第二法兰接头(53)、所述第三法兰接头(54)分别设于所述风管(52)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52)上设有导油沟槽(55)、挡风盖(56),所述挡风盖(56)与所述导油沟槽(55)配合,所述导油沟槽(55)设于所述接油盒外支架(42)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上设有第一风管固定座(57)、第一密封圈(58)、塑料端盖(59),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57)一端与所述第二法兰接头(53)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58)配合,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57)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8)卡合,所述塑料端盖(59)与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座(57)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风道组件(5)还包括第二风管固定座(510)、第二密封圈(511)、出风座(512)、第三密封圈(513),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510)一端与所述第三法兰接头(54)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511)紧密配合,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510)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8)卡合,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座(510)内套接于所述出风座(512)上,所述出风座(512)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三密封圈(513)与所述卡槽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3)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背板(33),所述背板(3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1)、所述第二侧板(32)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1)上设有第一定位槽(34),所述第二侧板(32)上设有第二定位槽(35),所述底座组件(4)上设有装饰板(43),所述装饰板(43)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34)、所述第二定位槽(35)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31)上设有第一侧板支撑条(36),所述第二侧板(32)上设有第二侧板支撑条(37),所述负压箱组件(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支撑条(36)、所述第二侧板(32)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4)上设有固定条(44),所述固定条(44)与所述支撑架(41)连接。
CN202021779898.4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Active CN212901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9898.4U CN212901668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9898.4U CN212901668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1668U true CN212901668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4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9898.4U Active CN212901668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1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9058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7084432B (zh) 底座可拆分的壁挂式空调
CN212901668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圆形风道及围板式框架结构
CN218096170U (zh) 组合灶
CN208804846U (zh) 一种一体式厨房空调的进出风结构
CN110107942A (zh) 一种集成灶烟道油路系统及集成灶
CN109084453A (zh) 一种一体式厨房空调的进出风结构
CN209991516U (zh) 一种低噪音排油烟离心风机
CN220793226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586360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5808699U (zh) 一种油网结构及具有其的集成灶
CN2906395Y (zh) 吸油烟机分离器安装结构
CN209445455U (zh) 一种集烟罩组件和吸油烟机
CN220870946U (zh) 一种设置进出结构的嵌入灶具
CN218954967U (zh) 油烟机
CN212430973U (zh) 油烟机
CN21829585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679028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744174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4581319U (zh) 一种紧固件隐藏式导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油烟机
CN217844032U (zh) 集成灶
CN218442454U (zh) 集油组件、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CN217928914U (zh) 一种可方便拆洗油网的油烟机
CN216769537U (zh) 具有不粘油烟罩结构的集成灶
CN214791356U (zh) 一种高吸净率集成灶的油烟分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