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7519U -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7519U
CN212897519U CN202021177810.1U CN202021177810U CN212897519U CN 212897519 U CN212897519 U CN 212897519U CN 202021177810 U CN202021177810 U CN 202021177810U CN 212897519 U CN212897519 U CN 212897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ffold
main body
body structure
piece
embe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78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武
沈铮琦
孙统宝
翟浩森
任海亮
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78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7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7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7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脚手架设于主体结构的外侧,包括:竖向埋设于主体结构内的预埋件,预埋件靠近主体结构的边缘设置,所述预埋件与所述主体结构表面平齐的一端部开有连接孔;以及呈L型的拉结结构,所述拉结结构一端竖直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另一端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脚手架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所述拉结结构与所述预埋件露出于所述主体结构表面的所述连接孔以实现所述脚手架附着于所述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无需对预埋件等进行割除打磨作业,不产生明火或者摩擦火星,修补更加方便,主体结构的外观更加美观且不会因修补面积较大而不到位产生渗漏,提高了修补质量,避免了割除产生的安全隐患,经济实惠,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施工现场中脚手架的连墙件常用为钢管式,混凝土浇筑前需在结构内预埋钢管;再次对主体结构施工的二结构砌筑作业时需要将连接脚手架的杆件的结点部位预留出一个很大的孔洞。脚手架拆除后,需对预留孔洞进行修补,需要浇筑混凝土将孔洞灌实,修补量大且存在渗漏隐患。在主体结构二次施工后,阳台反梁、室外连廊等安装防护栏杆不砌筑墙体的部位在装饰层施工完成后,脚手架拆除时需将预埋进主体结构的钢管割除,割除后的钢管接茬往往凸出装饰完成面,需要进一步打磨平整,观感质量差,且存在动火作业,有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解决传统施工中,将钢管直接预埋进主体结构中作为脚手架的定位措施,连接脚手架的杆件的结点部分需预留很大孔洞,修补易发生渗漏或者主体结构二次施工中连接脚手架的杆件伸出结构表面,在拆除过程中割除再进行打磨,观感质量差且打磨割除等作业产生明火或者摩擦火星等存在有安全隐患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脚手架设于主体结构的外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竖向埋设于主体结构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边缘设置,所述预埋件与所述主体结构表面平齐的一端部开有连接孔;以及
呈L型的拉结结构,所述拉结结构一端竖直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另一端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脚手架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所述拉结结构与所述预埋件露出于所述主体结构表面的所述连接孔以实现所述脚手架附着于所述主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拉结结构包括连接件和螺合件,所述连接件一端竖直连接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后,所述主体结构之上浇筑的二次结构埋固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二次结构的外表面平齐且端部开有螺纹孔;
所述螺合件的一端螺合连接于所述螺纹孔,所述螺合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架。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中部折弯处理供与所述螺合件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孔螺合连接,所述连接孔内开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端部开有相适配的外螺纹。
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护口件,所述护口件分别套设于所述预埋件上和所述连接件上,套设于所述预埋件上的所述护口件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的表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孔的口部平齐;
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护口件一端与所述二次结构的外表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孔的口部平齐。
可选地,所述护口件为套管。
可选地,所述预埋件远离所述主体结构表面的端部设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与所述预埋件垂直连接且锚固于所述主体结构内部。
可选地,所述预埋件为螺纹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分段连接的方式将预埋件、连接件和螺合件拼接连接形成对脚手架的固定连接,其中预埋件埋于主体结构内,连接件在主体结构二次施工时埋于二次结构内,并通过设置护口件保证主体结构内的连接孔口部清洁防止混凝土渗入影响连接,同时螺纹连接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埋入主体结构内的预埋件和连接件连接效果固定,螺合连接快速且固定保证了脚手架连接的施工进度和施工人员作业的效率。2、护口件的设置保证在施工人员使用过程中埋设于主体结构内的预埋件周部不必留有较大的孔洞取而代之的是护口件自身撑开的凹槽,仅方便螺合连接所述连接件或所述螺合件,当脚手架使用完毕,从主体结构上拆除时,撕下护口件,对护口件撑开的凹槽进行修补即可,无需对预埋件等进行割除打磨作业,不产生明火或者摩擦火星,修补更加方便,主体结构的外观更加美观且不会因修补面积较大而不到位产生渗漏,提高了修补质量,避免了割除产生的安全隐患,经济实惠,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的预埋件侧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的连接件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的螺合件侧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主体结构;21、脚手架;22、预埋件;23、连接件;24、螺合件;25、加固件;26、护口件;27、二次结构;30、连接孔;3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用于将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脚手架设于主体结构的外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竖向埋设于主体结构20内的预埋件22,所述预埋件22靠近所述主体结构20的边缘设置,所述预埋件22与所述主体结构20表面平齐的一端部开有连接孔30;以及呈L型的拉结结构,所述拉结结构一端竖直连接于所述连接孔30,另一端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脚手架21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所述拉结结构与所述预埋件22露出于所述主体结构20表面的所述连接孔30以实现所述脚手架21附着于所述主体结构20。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设有竖向的埋在主体结构内的预埋件,预埋件一端与主体结构的表面平齐且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呈L型的拉结结构,通过拼接连接的方式将拉结结构与预埋件连接在一起,实现对脚手架的连接固定,分段连接的方式使得拆卸和安装时更加方便。根据不同的连接定位要求,可对拉结结构和预埋件的此次进行标准化制定,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拆卸脚手架时,主体结构外墙表面不会留有钢管,主体结构的外观更加美观且质量更好,省去了割除和打磨的过程,使得整个施工作业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节省了人力和财力。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拉结结构包括连接件23和螺合件24,所述连接件23一端竖直连接所述连接孔30,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预埋件22固定连接后,所述主体结构20之上浇筑的二次结构27埋固所述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的另一端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二次结构27的外表面平齐且端部开有螺纹孔31;
所述螺合件24的一端螺合连接于所述螺纹孔31,所述螺合件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架21。具体地,所述螺合件24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架21通过所述主体结构20二次浇筑所形成的二次结构27将所述连接件23埋设于所述二次结构27内,使得连接件23进一步加固。较佳地,连接件为L型件。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连接件23中部折弯处理供与所述螺合件24连接固定。其中,所述脚手架21沿所述主体结构20外侧竖直设置,所述主体结构20施工完之后,所述主体结构20的边缘之上浇筑有二次结构27,出于对所述脚手架21固定连接的需求,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螺合件24进一步适配安装,将所述连接件23折弯以方便与所述螺合件24的安装固定。采用一体化折弯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直钢管扣接连接或者卡箍连接,同时将所述连接件23埋于所述二次结构27,不需要预留孔洞,导致所述主体结构20的表面形成巨大孔洞,影响所述主体结构质量,并且外观难看,进一步增大了连接固定的效果。较佳地,所述连接件选用直径为20mm的圆钢。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连接件23与所述连接孔30螺合连接,所述连接孔30内开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23端部开有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件23旋拧进所述连接孔30内进行固定,旋拧所述螺合件24,所述螺合件24螺合连接所述螺纹孔31,使得所述预埋件22、所述连接件23和所述螺合件24形成整体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护口件26,所述护口件26分别套设于所述预埋件22上和所述连接件23上,套设于所述预埋件22上的所述护口件26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20的表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孔30的口部平齐;
套设于所述连接件23上的所述护口件26一端与所述二次结构27的外表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孔31的口部平齐。
具体地,所述护口件26设于所述连接孔30的端部,在浇筑混凝土时,所述护口件26撑开所述连接孔30的周部形成一凹槽,以避免所述混凝土渗入所述连接孔30内影响与所述连接件23的连接,所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形成的所述主体结构20的表面与所述护口件26的标高一致。同理,所述螺纹孔31口部的所述护口件26起到同样的作用。较佳地,所述护口件为套管。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中,所述预埋件22远离所述主体结构20表面的端部设有加固件25,所述加固件25与所述预埋件22垂直连接且锚固于所述主体结构20内部。
其中,所述预埋件22与所述加固件25焊接固定,为保证加固效果,在所述加固件25上开孔,将所述预埋件22穿过所述开孔进行塞焊,进一步加强锚固的效果。较佳地,所述预埋件选用直径为20mm的螺纹钢。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螺合件24与所述脚手架21焊接固定,并且所述螺合件24的径向与所述脚手架焊接固定,增大了焊接面积,进一步增大所述螺合件24与所述脚手架21的固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时,首先在主体结构内埋设预埋件,预埋件一端设有加固件另一端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开有内螺纹,连接孔内穿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连接件,连接件折弯并且尾部方向水平且端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合连接螺合件,螺合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脚手架,依次采用拼接连接的方式,并且在连接孔和螺纹孔的端部设有护口件,以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连接孔和螺纹孔内保持清洁,使用护口件在主体结构上形成的凹槽较小,避免传统施工中预留较大孔洞对伸出主体结构的钢管进行切割的做法对主体结构后期修补过程增加困难,且修补质量不高;施工时,先将预埋件埋设固定后在连接孔的护口件处旋拧连接件进行连接,连接后撕下护口件即可,将主体结构二次浇筑形成二次结构,把连接件灌注于二次结构中,连接件的螺纹孔处同样设有护口件,护口件形成凹槽保护螺纹孔,待二次结构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撕下护口件,旋拧螺合件螺合连接螺纹孔,进而固定脚手架。通过分段拼接连接,代替钢管直接伸出主体结构的方式,避免了施工完成后拆除脚手架时,对钢管割除和打磨处理,拆卸时,方向旋拧螺合件即可,更加方便,且不会产生安全隐患;主体结构外观仅仅形成护口件处的凹槽,修补时更加容易,且美观并且不会对主体结构造成损伤或出现渗漏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脚手架设于主体结构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竖向埋设于主体结构内的预埋件,所述预埋件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边缘设置,所述预埋件与所述主体结构表面平齐的一端部开有连接孔;以及
呈L型的拉结结构,所述拉结结构一端竖直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另一端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脚手架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所述拉结结构与所述预埋件露出于所述主体结构表面的所述连接孔以实现所述脚手架附着于所述主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结构包括连接件和螺合件,所述连接件一端竖直连接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后,所述主体结构之上浇筑的二次结构埋固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二次结构的外表面平齐且端部开有螺纹孔;
所述螺合件的一端螺合连接于所述螺纹孔,所述螺合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脚手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中部折弯处理供与所述螺合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孔螺合连接,所述连接孔内开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端部开有相适配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护口件,所述护口件分别套设于所述预埋件上和所述连接件上,套设于所述预埋件上的所述护口件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的表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孔的口部平齐;
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护口件一端与所述二次结构的外表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孔的口部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口件为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远离所述主体结构表面的端部设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与所述预埋件垂直连接且锚固于所述主体结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螺纹钢。
CN202021177810.1U 2020-06-23 2020-06-23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Active CN212897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7810.1U CN212897519U (zh) 2020-06-23 2020-06-23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7810.1U CN212897519U (zh) 2020-06-23 2020-06-23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7519U true CN212897519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7810.1U Active CN212897519U (zh) 2020-06-23 2020-06-23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7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98398B1 (ko) 내화충전제 부착형 입상관 시공장치
CN109695247B (zh) 深基坑临边临时管线综合排布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5617661U (zh) 短套筒灌浆钢筋连接接头及其所具有的连接套筒和承压环
CN110185199A (zh) 一种用于预制柱墙的自动纠偏半灌浆连接套筒
CN212897519U (zh) 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装置
CN205875417U (zh) 后置梁钢筋用预埋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结构
CN208950162U (zh) 便于安装支撑梁的混凝土立柱以及其与支撑梁的连接结构
CN106013763A (zh) 扁铁扣件式外脚手架连墙件
CN212224604U (zh) 一种用于外墙脚手架与墙体结构连接的连墙组件
CN107762135B (zh) 建筑物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施工方法
KR20180004047A (ko) 건물의 외벽에 시공된 적벽돌의 부착강도 보강방법
CN21120116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飘窗
KR101460180B1 (ko) 소일네일링 공법용 이종 철근 연결구
CN205444570U (zh) 一种墙板连接节点
CN206467661U (zh) 二次劈裂注浆的抗压连接结构
CN105863135A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5426168U (zh) 隧道拱顶沉降监测点埋设组件
CN212718427U (zh) 一种线管连接固定器
CN211816675U (zh) 一种用于厨卫间的落水管防水套管结构
CN209876194U (zh) 排水管预埋装置
KR20140029675A (ko) 일체형 앵커캡을 갖는 어스앵커 구조체
CN105971152A (zh) 一种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3429632U (zh) 拉压分散型锚索
CN108343065B (zh) 二次劈裂注浆的抗压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974077U (zh) 一种预制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