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7305U -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 Google Patents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7305U
CN212897305U CN202020886901.6U CN202020886901U CN212897305U CN 212897305 U CN212897305 U CN 212897305U CN 202020886901 U CN202020886901 U CN 202020886901U CN 212897305 U CN212897305 U CN 212897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piece
waterproof
water baffle
deco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869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磊
周兹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869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7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7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7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包括与基层墙体连接的内层,内层远离基层墙体的一侧设有外层,外层远离内层的一侧连接有装饰板,外层与内层之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通道,外层和内层的竖直两侧分别设有左连接件和用于与左连接件插接连接的右连接件;装饰板的竖直两侧均设有与装饰板一体成型的装饰插接板,装饰插接板位于外层的竖直两侧且向靠近内层的方向延伸;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靠近装饰板的一侧均设有防水插接板,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与其对应连接的防水插接板之间构成防水插接槽,防水插接槽与装饰插接板插接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便于排水、通风、能够呼吸、与外界等压、保温、便于快速安装和排放湿气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防水保温性能,通常会在建筑物的基层墙体外侧建设外墙防水保温结构。
现有的外墙防水保温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外墙板,外墙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加强层101、保温层102、防水层22和装饰层103,其中加强层101远离保温层102的一侧使用粘结剂与基层墙体的外侧连接。加强层101起到支撑外墙板的作用,提高外墙板整体强度,且便于与基层墙体连接;保温层102具有保温作用,防止建筑物内部的热量散发到外界;防水层22具有防水作用,能够防止建筑物外界的雨水渗入到外墙板与基层墙体之间;装饰层103提高外墙板的美观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若干个外墙板通过粘结剂实现相互连接。但随着时间的增加,粘结剂受到风干和氧化,容易导致外界的雨水通过相邻外墙板之间的连接处进入到外墙板与基层墙体之间,外墙防水保温结构的防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具有较好的防水、排水和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包括与基层墙体连接的内层,所述内层远离基层墙体的一侧设有外层,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一侧连接有装饰板,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外层和内层的竖直两侧分别设有左连接件和用于与左连接件插接连接的右连接件;所述装饰板的竖直两侧均设有与装饰板一体成型的装饰插接板,所述装饰插接板位于外层的竖直两侧且向靠近内层的方向延伸;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靠近装饰板的一侧均设有横截面呈倒L形的防水插接板,所述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与其对应连接的防水插接板之间构成防水插接槽,所述防水插接槽与装饰插接板插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饰板位于外墙一体板的最外侧,雨天时,雨水与装饰板抵接,装饰板为外墙一体板的第一道防水结构。装饰板上的装饰插接板与防水插接槽插接连接,一方面便于外墙一体板与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连接,一方面增加装饰板与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接触面积,使雨水需要沿防水插接槽的内侧壁流动一周才能接触到外层。从而使雨水或其他液体不易渗入到外墙一体板的内部,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较好。
外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通道,即使外界的雨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到了外墙一体板的内部,也会经由排水通道被排放到外墙一体板的外侧。使雨水或其他液体不易渗入到外墙一体板与基层墙体之间,一方面保护基层墙体,避免基层墙体经过雨水浸泡寿命变短;一方面也提高外墙一体板与基层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位于基层墙体与外墙一体板之间的雨水或其他液体受热气化,遇冷结露,在液态和气态之间反复转换,使外墙一体板与基层墙体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最后造成外墙一体板脱落,形成外墙结构脱落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饰插接板横截面的长度小于防水插接槽横截面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饰插接板插入到防水插接槽中后,装饰插接板远离装饰板的端面与防水插接板的内壁之间存有空隙。即使雨水或其他液体渗入到了装饰板与左连接件或右连接件之间,当雨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到此空隙中后,由于活动空间变大,雨水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从而不易继续沿装饰插接板的外表面流动,雨水不易进入到外墙一体板的内部,提高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另外,当多个外墙一体板沿竖直方向连接后,此空隙相互连通,具有较好的排水效果,进一步降低雨水进入到外墙一体板内部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插接槽的下端设有与防水插接板连接且与装饰插接板抵接的挡水凸块,所述防水插接板上开设有与排水通道和防水插接槽均连通的排水通孔,所述排水通孔下端所处高度低于挡水凸块上表面所处高度,所述排水通孔用于使挡水凸块上的液体流入到排水通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凸块对空隙中的雨水或其他液体起到限位作用,当空隙中的雨水或其他液体沿装饰插接板的外侧壁向下流动时,雨水或其他液体与挡水凸块的上表面接触,随后穿过排水通孔进入到排水通道中,排水通道与外界流通,将雨水或其他液体排放到外墙一体板的外侧,外墙一体板与基层墙体之间不易进入液体,提高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水凸块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挡水凸块的上表面向靠近排水通道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凸块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便于将防水插接槽中的雨水或其他液体排放到排水通道中,提高排水效率。雨水不易在外墙一体板内部长时间停留,降低雨水渗入到外墙一体板内部的几率,提高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连接件远离装饰板的侧面上设有左第一挡水板和左第二挡水板,所述左第一挡水板和左第二挡水板之间形成左前插接槽;所述左第二挡水板远离左第一挡水板的一侧依次设有与左连接件连接的左第一连接板和左第二连接板,所述左第一连接板和左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左后插接槽;所述右连接件远离装饰板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与左前插接槽插接连接的右第一挡水板,所述右连接件设有右第一挡水板的侧面上还设有用于与左第二挡水板远离左第一挡水板的侧面抵接的右第二挡水板;所述右第二挡水板远离右第一挡水板的一侧依次设有与右连接件连接的右第一连接板和右第二连接板,所述右第一连接板用于与左后插接槽插接连接,右第二连接板用于与左第二连接板远离左第一连接板的侧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通过插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连接过程方便快捷,提高外墙一体板的安装效率。右第一挡水板插入到左前插接槽中,右第二挡水板与左第二挡水板抵接,增加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雨水或其他液体想要通过两块外墙一体板的连接处进入到外墙一体板的内部,需要经过一条S形路线,雨水进入到外墙一体板内部的难度较大,提高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第一挡水板、左第二挡水板、右第一挡水板和右第二挡水板上均设有多个连接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外墙一体板沿水平防水连接时,将左连接板和有连接板插接连接。连接后使用螺栓或螺钉依次穿过左第一挡水板、右第一挡水板、左第二挡水板和右第二挡水板上的连接通孔,将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进行再次连接固定,提高两块外墙一体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层包括与基层墙体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基层墙体的一侧连接有内保温层,所述外层包括外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远离排水通道的一侧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外保温层的一侧设有所述装饰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和连接作用,提高外墙一体板整体强度,便于外墙一体板与基层墙体进行连接。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均具有保温作用,提高外墙一体板的保温性能。防水层和装饰板均具有防水作用,双层防水结构,使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层的下端设有与内层和外层均连接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中间水平板,所述中间水平板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板远离内保温层的一侧抵接的中间后抵接板,所述中间水平板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且与装饰板远离防水层的一侧抵接的中间前抵接板;所述中间水平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支撑凸块,所述中间前抵接板的上端设有若干与排水通道和外界均连通的连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连接件便于两块外墙一体板沿竖直方向连接。中间连接件与外墙一体板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外墙一体板中的排水通道连通,也与连通孔连通。使外墙一体板中的雨水或其他液体滴落到中间连接板上,而后被排出外墙一体板内部。此种结构使每个外墙一体板独立排水,雨水或其他液体不易在外墙防水保温结构中存储过多的时间,外墙一体板之间也不易发生雨水或其他液体相互流通的情况,提高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间水平板的上表面向靠近连通孔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中间水平板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倾斜设置的上表面使中间水平板上的雨水或其他液体不易存留在外墙一体板的内部,从而不易受热气化呈潮湿水蒸气。同时也提高了排水效率,降低雨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到外墙一体板与基层墙体之间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通道中设有若干与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均连接的加强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提高外墙一体板整体的稳定性,使内层与外层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改变,也使内层与外层不易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实现两个外墙一体板之间的连接,使外墙一体板之间的连接更方便和快捷,装饰插接板与防水插接槽插接连接,增大了装饰板与防水插接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雨水不易通过装饰板和左连接件或右连接件之间进入到装饰板内部,提高了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同时,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插接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
2.排水通道与外界连通,用于排放外墙一体板内部的雨水或其他液体,使外墙一体板中的雨水或其他液体不易渗入到外墙一体板与基层墙体之间,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较好;
3.装饰插接板横截面的长度小于防水插接槽横截面的长度,使防水插接槽中存有空隙,空隙增加了雨水或其他液体的活动空间,从而使雨水不易继续沿装饰插接板表面流动,而是受到重力作用向下流动,最后被排出外墙一体板内部,外墙一体板的排水和防水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外墙防水保温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支撑凸块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11、排水通道;12、支撑板;13、内保温层;14、加强柱;2、外层;21、外保温层;22、防水层;3、装饰板;31、装饰插接板;4、左连接件;41、左第一挡水板;42、左第二挡水板;43、左前插接槽;44、左第一连接板;45、左第二连接板;46、左后插接槽;47、连接通孔;5、右连接件;51、右第一挡水板;52、右第二挡水板;53、右第一连接板;54、右第二连接板;6、防水插接板;61、防水插接槽;62、挡水凸块;63、排水通孔;7、中间连接件;71、中间水平板;72、中间后抵接板;73、中间前抵接板;74、支撑凸块;75、连通孔;101、加强层;102、保温层;103、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包括内层1和外层2,内层1包括支撑板12和内保温层13。支撑板12可以是OSB板,支撑板12与基层墙体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内保温层13可以是XPS保温板,具有保温作用。内保温层13与支撑板12远离基层墙体的侧面连接,连接方式可以粘接。外层2位于内层1远离基层墙体的一侧,外层2包括外保温层21和防水层22,外保温层21位于内保温层13远离支撑板12的一侧,外保温层21可以是XPS保温板,具有保温作用。防水层22与外保温层21远离内保温层13的一侧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防水层22可以是泛水板,具有防水作用。
参照图3,外层2与内层1之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通道11,排水通道11中设有若干与内保温层13和外保温层21均连接的加强柱14,加强柱14提高内层1与外层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水层22远离外保温层21的侧面连接有装饰板3,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装饰板3具有装饰作用,提高外墙一体板的整体美观度。
参照图3,内层1的下端设有与内层1和外层2均连接的中间连接件7,中间连接件7包括水平设置的中间水平板71,还包括位于中间水平板71两端且均为竖直设置的中间后抵接板72和中间前抵接板73。中间后抵接板72位于支撑板12远离内保温层13的一侧,且与支撑板12插接连接。当两块外墙一体板沿竖直方向连接时,位于下方的外墙一体板的支撑板12的上端与中间后抵接板72的下端插接连接;中间前抵接板73位于装饰板3远离防水层22的一侧,且与装饰板3插接连接。当两块外墙一体板沿竖直方向连接时,位于下方到外墙一体板的装饰板3的上端与中间前抵接板73的下端插接连接。中间水平板7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支撑凸块74,支撑凸块74的上端与外层2抵接,提高中间连接件7与外墙一体板的连接稳定性。中间连接件7与外墙一体板的下端连接后,中间水平板71与外墙一体板之间形成一空腔,此空腔与排水通道11连通。
参照图4,中间前抵接板73的上端设有若干与此空腔和外界均连通的连通孔75。结合图3,排水通道11中的雨水或其他液体受重力影响流动到中间水平板71的上表面,而后经过连通孔75被排到外墙一体板的外界。
参照图4,中间水平板71的上表面向靠近连通孔75的方向倾斜设置,中间水平板71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上表面倾斜设置的中间水平板71提高排水效率,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参照图5,外层2一侧的竖直侧壁上设有与外层2和内层1均连接的左连接件4,左连接件4竖直设置。左连接件4远离装饰板3的侧面上连接有左第一挡水板41和左第二挡水板42。左第一挡水板41位于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侧,左第二挡水板42位于左第一挡水板41靠近内层1的一侧。左第一挡水板41和左第二挡水板42之前形成左前插接槽43。
参照图5,左第二挡水板42远离左第一挡水板41的一侧依次设有左第一连接板44和左第二连接板45。左第一连接板44和左第二连接板45均与左连接件4远离装饰板3的侧面连接。左第一连接板44与左第二连接板45之间形成左后插接槽46。
参照图5和图6,外层2远离左连接件4的一侧设有与外层2和内层1均连接的右连接件5,右连接件5竖直设置且用于与左连接件4插接连接。右连接件5远离装饰板3的侧面上连接有用于与左前插接槽43插接连接的右第一挡水板51,右连接件5设有右第一挡水板51的侧面上还设有用于与左第二挡水板42远离左第一挡水板41的侧面抵接的右第二挡水板52。右第二挡水板52远离右第一挡水板51的一侧依次设有与右连接件5连接的右第一连接板53和右第二连接板54。右第一连接板53用于与左后插接槽46插接连接,右第二连接板54用于与左第二连接板45远离左第一连接板44的侧面抵接。
参照图5和图6,将两块外墙一体板沿水平方向连接后,左连接件4与右连接件5之间形成一条竖直的通道。左第一挡水板41、左第二挡水板42、右第一挡水板51和右第二挡水板52上均设有多个连接通孔47。将两块外墙一体板沿水平方向连接后,左第一挡水板41、左第二挡水板42、右第一挡水板51和右第二挡水板52上的连接通孔47的轴心线共线,通过螺钉或螺栓穿过连接通孔47将左连接件4与右连接件5进行连接固定,提高外墙一体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6,装饰板3的竖直两侧均设有与装饰板3一体成型的装饰插接板31,装饰插接板31位于外层2的竖直两侧且向靠近内层1的方向延伸,左连接件4和右连接件5靠近装饰板3的一侧均设有横截面呈倒L形的防水插接板6,连接在左连接件4上的防水插接板6与左连接件4之间构成防水插接槽61,连接在右连接件5上的防水插接板6与右连接件5之间也构成防水插接槽61。装饰板3两侧的装饰插接板31分别与一个防水插接槽61插接连接。
参照图5和图6,装饰插接板31横截面的长度小于防水插接槽61横截面的长度,使装饰插接板31插入到防水插接槽61中后,装饰插接板31远离装饰板3的端面与防水插接板6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隙。雨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到此空隙中后,受重力影响和活动空间的增大,沿装饰插接板31的表面向下流动,不易进入到外墙一体板的内部。
参照图7,防水插接槽61的下端设有与防水插接板6连接的挡水凸块62。结合图6,当装饰插接板31插入到防水插接槽61中后,装饰插接板31与挡水凸块62的竖直侧面抵接。
参照图7,防水插接板6上开设有与排水通道11(参照图6所示)和防水插接槽61均连通的排水通孔63,排水通孔63用于使挡水凸块62上的液体流入到排水通道11中。排水通孔63下端所处高度低于挡水凸块62上表面所处高度,便于挡水凸块62上表面的雨水或其他液体顺利流入到排水通道11中,从而使挡水凸块62的上表面不易存有雨水或其他液体。
参照图7,挡水凸块62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且向靠近排水通道11的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沿竖直方向连接外墙一体板时,将中间连接件7插入到位于下方的外墙一体板的上端,在连接前,可在位于下方的外墙一体板的上端涂抹粘结剂,提高外墙一体板的连接稳定性。沿水平方向连接外墙一体板时,使右第一挡水板51插入到左前插接槽43中,同时右第二挡水板52与左第二挡水板42抵接;使右第二连接板54插入到左后插接槽46中,同时右第一连接板53与左第二连接板45的侧面抵接。之后使用螺钉或螺栓穿过连接通孔47,紧固左连接件4与右连接件5。使用插接连接的方式,使两块外墙一体板的连接处不易漏水,提高了外墙一体板的防水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包括与基层墙体连接的内层(1),所述内层(1)远离基层墙体的一侧设有外层(2),所述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侧连接有装饰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与内层(1)之间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通道(11),所述外层(2)和内层(1)的竖直两侧分别设有左连接件(4)和用于与左连接件(4)插接连接的右连接件(5);所述装饰板(3)的竖直两侧均设有与装饰板(3)一体成型的装饰插接板(31),所述装饰插接板(31)位于外层(2)的竖直两侧且向靠近内层(1)的方向延伸;所述左连接件(4)和右连接件(5)靠近装饰板(3)的一侧均设有横截面呈倒L形的防水插接板(6),所述左连接件(4)和右连接件(5)与其对应连接的防水插接板(6)之间构成防水插接槽(61),所述防水插接槽(61)与装饰插接板(31)插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插接板(31)横截面的长度小于防水插接槽(61)横截面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插接槽(61)的下端设有与防水插接板(6)连接且与装饰插接板(31)抵接的挡水凸块(62),所述防水插接板(6)上开设有与排水通道(11)和防水插接槽(61)均连通的排水通孔(63),所述排水通孔(63)下端所处高度低于挡水凸块(62)上表面所处高度,所述排水通孔(63)用于使挡水凸块(62)上的液体流入到排水通道(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凸块(62)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挡水凸块(62)的上表面向靠近排水通道(11)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4)远离装饰板(3)的侧面上设有左第一挡水板(41)和左第二挡水板(42),所述左第一挡水板(41)和左第二挡水板(42)之间形成左前插接槽(43);所述左第二挡水板(42)远离左第一挡水板(41)的一侧依次设有与左连接件(4)连接的左第一连接板(44)和左第二连接板(45),所述左第一连接板(44)和左第二连接板(45)之间形成左后插接槽(46);所述右连接件(5)远离装饰板(3)的侧面上设有用于与左前插接槽(43)插接连接的右第一挡水板(51),所述右连接件(5)设有右第一挡水板(51)的侧面上还设有用于与左第二挡水板(42)远离左第一挡水板(41)的侧面抵接的右第二挡水板(52);所述右第二挡水板(52)远离右第一挡水板(51)的一侧依次设有与右连接件(5)连接的右第一连接板(53)和右第二连接板(54),所述右第一连接板(53)用于与左后插接槽(46)插接连接,右第二连接板(54)用于与左第二连接板(45)远离左第一连接板(44)的侧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第一挡水板(41)、左第二挡水板(42)、右第一挡水板(51)和右第二挡水板(52)上均设有多个连接通孔(4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包括与基层墙体连接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远离基层墙体的一侧连接有内保温层(13),所述外层(2)包括外保温层(21),所述外保温层(21)远离排水通道(11)的一侧连接有防水层(22),所述防水层(22)远离外保温层(21)的一侧设有所述装饰板(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的下端设有与内层(1)和外层(2)均连接的中间连接件(7),所述中间连接件(7)包括水平设置的中间水平板(71),所述中间水平板(71)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板(12)远离内保温层(13)的一侧抵接的中间后抵接板(72),所述中间水平板(71)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且与装饰板(3)远离防水层(22)的一侧抵接的中间前抵接板(73);所述中间水平板(7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支撑凸块(74),所述中间前抵接板(73)的上端设有若干与排水通道(11)和外界均连通的连通孔(7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平板(71)的上表面向靠近连通孔(75)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中间水平板(71)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11)中设有若干与内保温层(13)和外保温层(21)均连接的加强柱(14)。
CN202020886901.6U 2020-05-23 2020-05-23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Active CN212897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6901.6U CN212897305U (zh) 2020-05-23 2020-05-23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6901.6U CN212897305U (zh) 2020-05-23 2020-05-23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7305U true CN212897305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67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86901.6U Active CN212897305U (zh) 2020-05-23 2020-05-23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73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3199A (zh) * 2021-09-27 2021-12-24 苏州兹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含湿气管理系统的灌浆墙板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3199A (zh) * 2021-09-27 2021-12-24 苏州兹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含湿气管理系统的灌浆墙板系统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1605A (zh) 混凝土砖瓦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212897305U (zh) 防水效果较好的外墙一体板
CN212224342U (zh) 具有等压防雨幕墙和立体防水透湿布的一体板及墙体结构
CN111576688A (zh) 具有等压防雨幕墙和立体防水透湿布的一体板及墙体结构
CN212670886U (zh) 拼装式外墙保温一体板
CN212836402U (zh) 一种外墙一体板
CN218508838U (zh) 一种用于高波高承载力屋面系统的堵头
CN218061072U (zh)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屋顶结构
CN208267088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外飘窗板
CN219604662U (zh) 一种活动板房板材
CN204906271U (zh) 一种用于马鞍板式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机构
CN215888581U (zh) 一种块单元的铝合金结构模块
CN213115055U (zh) 一种用于窗底外墙的保温板连接结构
CN213329535U (zh) 一种建筑预制剪力墙结构
CN212773206U (zh) 露天平台天窗的连接结构
CN219753541U (zh) 一种保温防水的外墙板
JP3205372B2 (ja) 組立型建築物用パネル
CN220686536U (zh) 一种虹吸排水槽垂直连接件
CN213955590U (zh) 一种管道出风口
CN220868558U (zh) 一种屋顶结构
CN214696434U (zh) 一种具有隐形排水功能的横梁
CN216276127U (zh) 一种框架结构及其装配式板房
CN206110506U (zh) 轻钢装配式集成屋面
CN209723305U (zh) 一种轻质隔墙板
CN213115292U (zh) 保温墙板与窗顶外墙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