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6654U -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6654U
CN212896654U CN202020625420.XU CN202020625420U CN212896654U CN 212896654 U CN212896654 U CN 212896654U CN 202020625420 U CN202020625420 U CN 202020625420U CN 212896654 U CN212896654 U CN 212896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asing
sound
sound absorb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54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于青玉
贾忠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Cooking Appliances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Cooking Appliances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Cooking Appliances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Intelligent Cook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254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6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6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6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垃圾处理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及排水口,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吸音槽,吸音槽沿壳体的轴向延伸,吸音槽的沿壳体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该垃圾处理组件通过在壳体的侧壁设置多个吸音槽,吸音槽沿壳体的轴向延伸,垃圾处理组件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入到吸音槽内,由于吸音槽的沿壳体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噪音能够在吸音槽的多边结构内进行多次反射,使噪音的传递能量大大减弱,从而降低噪音。该垃圾处理器通过上述的垃圾处理组件,能够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废水中经常会含有许多剩余食物,固体食物在进入到下水道时不断积累就会导致下水道堵塞,如果能够在食物垃圾进入到下水道之前通过一种垃圾处理器对食物垃圾进行处理,使得食物垃圾被粉碎后再进入到下水道内,便能够较好的解决该问题。
现有的垃圾处理器包括水槽连接组件、垃圾处理组件和驱动组件,水槽连接组件连接于水槽底部,水槽连接组件安装于垃圾处理组件上,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伸入垃圾处理组件的内部,并驱动垃圾处理组件内部的研磨盘转动,进而对食物进行研磨。但在垃圾处理组件运行过程中由于研磨盘的转动以及研磨盘与垃圾的碰撞,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噪音过大会对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困扰,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垃圾处理组件,以解决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能够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及排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吸音槽,所述吸音槽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吸音槽的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
该垃圾处理组件通过在壳体的侧壁设置多个吸音槽,吸音槽沿壳体的轴向延伸,垃圾处理组件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入到吸音槽内,由于吸音槽的沿壳体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噪音能够在吸音槽的多边结构内进行多次反射,使噪音的传递能量大大减弱,从而降低噪音。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吸音槽,所述上壳体的所述吸音槽的槽口朝向所述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吸音槽的槽口朝向所述上壳体。
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便于当上壳体或下壳体损坏时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壁均设置有吸音槽,且上壳体的吸音槽的槽口朝向下壳体,下壳体的吸音槽的槽口朝向上壳体,该设置能够便于吸音槽的加工。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壳体的所述吸音槽和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吸音槽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上壳体的所述吸音槽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吸音槽错开设置,能够增强壳体的整体强度,而且便于通过上壳体的吸音槽与下壳体的内部相连通,能够便于噪音进入到上壳体内,进而通过吸音槽减弱噪音的能量。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吸音槽等间隔排列于所述壳体的周向侧壁。
多个吸音槽等间隔排列于壳体的周向侧壁,能够通过壳体的周向的吸音槽进行降噪,而且等间隔排列的多个吸音槽,制备方便。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多排所述吸音槽。
壳体沿其径向方向设置多排吸音槽,能够通过多排吸音槽对噪音进行降噪,进一步降低了噪音能量。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音槽的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
该结构的吸音槽能够在其内部进行多次反射,降噪的效果较好。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朝向所述壳体的轴线设置。
该结构制备较容易,而且降噪效果较好。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至少部分所述凸字结构的小径端背离所述壳体的轴线设置。
该设置通过至少部分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背离壳体的轴线设置,能够将噪音经过不同方向的反射条件输出,提高降噪效果。
作为上述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其中一个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朝向所述壳体的轴线设置,另一个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背离所述壳体的轴线设置。
该吸音槽的排列较为规律,能够将噪音经过不同的反射途径输出,提高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器,包括水槽连接组件、驱动组件以及上述的垃圾处理组件,所述水槽连接组件与所述垃圾处理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垃圾处理组件内并驱动所述研磨组件的研磨盘转动。该垃圾处理器,通过上述的垃圾处理组件,能够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垃圾处理组件,通过在壳体的侧壁设置多个吸音槽,吸音槽沿壳体的轴向延伸,垃圾处理组件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入到吸音槽内,由于吸音槽的沿壳体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噪音能够在吸音槽的多边结构内进行多次反射,使噪音的传递能量大大减弱,从而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垃圾处理器,通过上述的垃圾处理组件,能够起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器去掉水槽连接组件以及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组件的下壳体以及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组件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组件的另一种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处理组件的再一种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垃圾处理组件的一种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垃圾处理组件的另一种上壳体的仰视图。
图中:
1、垃圾处理器;11、壳体;110、吸音槽;111、第一进水口;112、排水口;113、上壳体;114、下壳体;115、第二进水口;12、研磨组件;121、研磨盘;122、研磨定刀环;
2、水槽连接组件;
3、驱动组件;
4、连接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由于生活废水中经常会含有许多剩余食物,固体食物在进入到下水道时不断积累就会导致下水道堵塞,如果能够在食物垃圾进入到下水道之前对食物垃圾进行处理,使得食物垃圾被粉碎后再进入到下水道内,便能够较好的解决下水道堵塞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处理器,如图1和图2所示,垃圾处理器包括垃圾处理组件1、水槽连接组件2及驱动组件3,其中,水槽连接组件2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垃圾处理组件1通过水槽连接组件2安装于水槽底部。具体地,水槽连接组件2的顶部与厨房内的水槽的底部相连,水槽连接组件2的底部安装于垃圾处理组件1的顶部,水槽连接组件2与垃圾处理组件1相连通,食物垃圾能够通过水槽连接组件1进入到垃圾处理组件1内,驱动组件3能够驱动垃圾处理组件1运行以对进入到垃圾处理组件1内的垃圾进行粉碎。
具体的,水槽连接组件2与水槽以及水槽连接组件2与垃圾处理组件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固定件连接、卡扣结构卡接等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水槽连接组件2与水槽以及与垃圾处理组件1的可拆卸连接即可,通过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对零件进行及时清理及维修。
如图2所示,垃圾处理组件1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11,壳体11的侧壁设置有排水口112,排水口112连通于下水道。如图2和3所示,壳体11内设置有研磨组件12,研磨组件12包括转动设置于壳体11内的研磨盘121以及固定于壳体11内壁上的研磨定刀环122,可选地,研磨定刀环122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1内。驱动组件3由垃圾处理组件1的底部伸入垃圾处理组件1的内部并驱动研磨盘121转动,使得研磨盘121高速旋转,从而与研磨定刀环122形成切割,进而将垃圾处理组件1内的食物垃圾粉碎,被粉碎后的垃圾将会通过排水口112排入下水道。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壳体11包括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上壳体113或下壳体114进行清洁,而且当上壳体113或下壳体114损坏时便于进行维修和更换。其中,上壳体113与水槽连接组件2相连,上壳体113的顶部设置有上述的第一进水口111,第一进水口111与水槽连接组件2相连通,食物垃圾由第一进水口111进入到壳体11内。上壳体11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15,第二进水口115可以与洗碗机相连,以便于将洗碗机产生的食物垃圾通过垃圾处理组件1进行处理后再排出。研磨组件12设置于下壳体114内,研磨定刀环122固定设置于下壳体114的内壁。可选地,上壳体113的内径小于下壳体114的内径,上壳体113安装于下壳体114后,上壳体113的底部边缘抵接于研磨定刀环122,研磨定刀环122能够对上壳体113起到支撑的作用。排水口112设置于下壳体114上,排水口112与连接弯管4相连,连接管道4可以通过管路与下水道相连,垃圾处理组件1粉碎的食物垃圾由排水口112进入到连接弯管4,通过管路排放到下水道内。
为了实现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的可拆卸连接,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的端面的侧壁对应设置有凸耳,凸耳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螺栓穿过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的安装孔以将两者相连。本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卡扣卡接、插接等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两者的可拆卸连接即可。
可选地,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之间密封连接,例如可以在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接触的面之间填充有柔性密封圈等结构,避免食物垃圾以及噪音泄露。
由于研磨组件12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出噪音,影响使用体验,因此,为了降低噪音的能量,如图2所示,在壳体1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吸音槽110,吸音槽110沿壳体11的轴向延伸,吸音槽110的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垃圾处理组件1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进入到吸音槽110内,由于吸音槽110的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噪音能够在吸音槽110的多边结构内进行多次反射,使噪音的传递能量大大减弱,从而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的侧壁均设置有吸音槽110,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的槽口朝向下壳体114,下壳体114的吸音槽110的槽口朝向上壳体113,该设置能够便于吸音槽110的加工。
可选地,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和下壳体114的吸音槽110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错开设置,该设置能够增强壳体11的整体强度。由于上壳体113的底部边缘抵持于研磨定刀环122,上壳体113的部分吸音槽110的开口被研磨定刀环122遮挡,但仍留有缝隙使得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与下壳体114的内部相连通,能够便于噪音进入到上壳体113内,进而通过吸音槽110减弱噪音的能量,而且也能够避免食物垃圾进入到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内将吸音槽110堵塞。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吸音槽110的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以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的排布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吸音槽110的沿上壳体113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该结构的吸音槽110能够在其内部进行多次反射,降噪的效果较好。
可选地,多个吸音槽110等间隔排列于上壳体113的周向侧壁,能够通过上壳体113的周向的吸音槽110进行降噪,而且等间隔排列的多个吸音槽110,制备方便。
进一步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朝向上壳体113的轴线设置,该结构的吸音槽110制备较容易。噪音通过吸音槽110的小径端进入,由大径端输出,并在吸音槽110内部多次反射,使噪音的传递能量逐渐减弱,从而降低噪音。
可选地,至少部分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背离上壳体113的轴线设置,该设置通过至少部分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背离上壳体113的轴线设置,能够将噪音经过不同方向的反射条件输出,提高降噪效果。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凸字形结构的其中一个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朝向上壳体113的轴线设置,另一个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背离上壳体113的轴线设置,该吸音槽110的排列较为规律,能够将噪音经过不同的反射途径输出,提高降噪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壳体113的降噪效果,如图8所示,上壳体113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多排吸音槽110,能够通过多排吸音槽110对噪音进行降噪,进一步降低了噪音能量。各排的吸音槽110可以对应设置,还可以错开设置,以便于在上壳体113的周向方向均有吸音槽110进行降噪,提高降噪效果。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13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两排吸音槽110,各排的吸音槽110对应设置。
可选地,对于下壳体114的吸音槽110的设置可以采用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的排布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排布方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组件1,能够应用于垃圾处理器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吸音槽110的结构不同,实施例一中,吸音槽110的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而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以上壳体113上的吸音槽110为例进行说明,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的沿上壳体113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可选地,吸音槽110的朝向相同,三角形结构的其中一个顶角朝向上壳体113的轴线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上壳体113沿其径向方向可以设置多排上述的吸音槽110,各排吸音槽110的吸音槽110可以对应设置,还可以错开设置,以便于在上壳体113的周向方向均有吸音槽110进行降噪,提高降噪效果。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13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两排吸音槽110,各排的吸音槽110对应设置。
可选地,对于下壳体114的吸音槽110的设置也可以采用上壳体113的吸音槽110的排布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排布方式。
吸音槽110的沿壳体1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除了上述的三角形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的多边形结构,例如正多边形结构等,只要能够对噪音实现多次反射,以减少噪音能量即可。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11)及排水口(112),所述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研磨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吸音槽(110),所述吸音槽(110)沿所述壳体(11)的轴向延伸,所述吸音槽(110)的沿所述壳体(1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13)和下壳体(114),所述上壳体(113)和所述下壳体(114)的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吸音槽(110),所述上壳体(113)的所述吸音槽(110)的槽口朝向所述下壳体(114),所述下壳体(114)的所述吸音槽(110)的槽口朝向所述上壳体(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3)的所述吸音槽(110)和所述下壳体(114)的所述吸音槽(110)沿所述壳体(11)的径向方向错开设置,所述上壳体(113)的所述吸音槽(110)与所述下壳体(114)的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音槽(110)等间隔排列于所述壳体(11)的周向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多排所述吸音槽(1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槽(110)的沿所述壳体(11)的径向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朝向所述壳体(11)的轴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背离所述壳体(11)的轴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其中一个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朝向所述壳体(11)的轴线设置,另一个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径端背离所述壳体(11)的轴线设置。
10.一种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连接组件(2)、驱动组件(3)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处理组件,所述水槽连接组件(2)与所述垃圾处理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3)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垃圾处理组件内并驱动所述研磨组件(12)的研磨盘(121)转动。
CN202020625420.X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Active CN212896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5420.XU CN21289665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5420.XU CN21289665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6654U true CN212896654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5420.XU Active CN212896654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6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0677B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1270558U (zh) 一种洗碗机
CN211395868U (zh) 一种垃圾处理器
CN212896654U (zh) 一种垃圾处理组件及垃圾处理器
CN113250280A (zh) 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及集成式厨房电器
JP4228751B2 (ja) 生ごみ処理装置
CN211523387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
KR20140144591A (ko) 음식물 처리장치
CN212943287U (zh) 一种粉碎效果好的低噪音垃圾处理器
CN209873980U (zh) 一种厨房用垃圾处理器
CN20970486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排污泵
CN210675357U (zh) 一种切割增压装置和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09760372U (zh) 一种多通道粉碎切割抽吸排放装置
CN211172242U (zh) 垃圾处理器
CN210810876U (zh) 一种洗碗机用废渣粉碎装置及洗碗机
CN212896655U (zh) 一种垃圾处理器
CN109653315B (zh) 一种多通道粉碎切割抽吸排放装置
CN108553053B (zh) 一种家用水槽洗碗机
CN208604705U (zh) 一种二层研磨结构
CN201817873U (zh) 生活垃圾处理机
CN102069026A (zh) 生活垃圾处理机
CN211028412U (zh) 一种用于精密齿轮加工的操作平台
CN211200584U (zh) 一种增加垃圾处理器排污速度的装置
CN218508580U (zh) 一种垃圾处理器
CN112878446A (zh) 一种具有多级研磨的垃圾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