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1982U -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1982U
CN212891982U CN202020186039.8U CN202020186039U CN212891982U CN 212891982 U CN212891982 U CN 212891982U CN 202020186039 U CN202020186039 U CN 202020186039U CN 212891982 U CN212891982 U CN 212891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etrieving
box
retrieve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60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晓翔
陆迪
付有为
方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mei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201860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1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1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19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体和与其盖合的箱盖,所述回收箱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回收框和回收袋固定组件,所述回收框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回收箱体内位于回收框下端开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其启闭的落袋部件,所述回收框与回收箱体内壁之间间隔形成气腔,所述回收框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气腔相连通的气孔,所述回收箱体上通过排气孔连接有排风过滤组件,所述回收箱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箱盖启闭的脚踏板。本实用新型在箱盖开启时,排风过滤组件向外抽气,使回收框内相比外部呈负压状态,气流由外部流向回收框内部,在丢落口罩的过程中口罩上的病原体在负压作用下随气流向回收框内运动,防止空气向四周扩散。

Description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等地需要用到大量的一次性口罩,用于隔绝外界飞沫及自身飞沫扩散,而现有一次性口罩用完后大多与其他垃圾一起混合处理,有导致病原体扩散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病原体扩散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体和与其盖合的箱盖,所述回收箱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回收框和回收袋固定组件,所述回收框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回收箱体内位于回收框下端开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其启闭的落袋部件,所述回收框与回收箱体内壁之间间隔形成气腔,所述回收框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气腔相连通的气孔,所述回收箱体上通过排气孔连接有排风过滤组件,所述回收箱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箱盖启闭的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踩踏脚踏板开启箱盖,可避免手部病原体的传染,用脚踩踏脚踏板即可开启箱盖以将口罩丢入回收框;在箱盖开启时,排风过滤组件向外抽气,使回收框内相比外部呈负压状态,气流由外部流向回收框内部,在丢落口罩的过程中口罩上的病原体在负压作用下随气流向回收框内运动,防止空气向四周扩散,使得本装置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当箱盖盖合时,回收箱体上端开口被关闭,此时落袋部件开启回收框下端开口,回收框内的口罩从下端开口处落入其下方的回收袋中,当箱盖开启时,落袋部件关闭回收框下端开口,防止排风过滤组件向外抽气时,回收袋中的病原体随着气流向外涌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盖水平转动设置于回收箱体顶部,所述回收箱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箱盖水平转动的驱动电机;相比传统的上下翻盖式结构,本装置中的箱盖采用水平转动的方式,在箱盖启闭的过程中不会对回收箱体内部的气压产生影响,传统的上下翻盖式结构的箱盖在盖合的过程中会向回收箱体内压入一定的气体,从而使得回收箱体内的部分气体由于气压的原因向外涌出,导致病原体在周围空气中的扩散。
作为优选的,所述排风过滤组件包括动力排风装置和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安装于排气孔处,所述动力排风装置和空气过滤器通过排气软管连接,所述动力排风装置设于回收箱体下端;动力排风装置用于将回收框内的气体抽出形成负压状态,空气过滤器用于对回收框内的气体进行过滤,使动力排风装置排出至周围环境中的气体较为纯净,避免病原体的扩散;通过将动力排风装置设于回收箱体下端,使动力排风装置从回收箱体下端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处于患者脚部的空间,进一步保证周围环境。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收框的上下两端边缘处向外延伸分别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所述回收箱体内壁上分别设有与上凸台抵触的上固定架和与下凸台抵触的下固定架;回收框可拆卸固定,每隔一段时间后可将回收框去除进行消毒,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架的上端面上设有上密封环,所述上凸台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上密封环密封配合的上密封槽;所述下固定架的上端面上设有下密封环,所述下凸台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下密封环密封配合的下密封槽;上密封环与上密封槽密封配合,下密封环与下密封槽密封配合,气腔仅通过气孔与回收框相连通,当气腔被排风过滤组件抽气至负压状态时,回收框内的气体会通过气孔进入气腔内形成负压,良好的密封状态可使回收框内的负压状态平稳,防止病原体扩散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的,所述落袋部件包括可在回收框下端开口处转动的转板,所述转板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回收箱体内壁上,所述回收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落袋电机,所述回收框下端开设有供转轴嵌入的滑槽;当落袋电机通过控制转轴驱动转板转动至水平位置时,转板边缘处与回收框下端内壁相贴合形成封闭,当落袋电机通过控制转轴驱动转板转动至竖直位置时,回收框下端开口处呈最大开启状态,在回收框底部上的口罩会通过开口落入下方的回收袋中,通过滑槽的设置,当回收框拆卸时,不会对转轴产生影响,无需将转轴一同拆卸,拆卸更加方便,安装时,滑槽卡在转轴上,转轴对回收框起到限位作用,且在转板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其侧壁与回收框下端内壁贴合更加紧密。
作为优选的,所述回收袋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回收箱体内两侧的导杆和螺杆以及两端分别套设于导杆和螺杆上的固定环,所述回收箱体底壁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环上端磁吸连接有磁吸环,所述回收箱体侧壁上设有可向外开启的回收袋收集门;固定回收袋时,将回收袋撑开使其开口边缘处与固定环上端相抵,并通过磁吸环将回收袋固定,之后固定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螺杆驱使固定环向上动作抵住回收框下端,确保从回收框上落下的口罩落入回收袋中进行收集,且回收袋上端随着固定环向上动作,使得回收袋呈拉伸状态,可尽可能的容纳较多的废弃口罩。
作为优选的,所述磁吸环上端面上设有一圈密封凸起,所述回收箱体上设有电控开关;当磁吸环随着固定环向上动作时,密封凸起会优先与回收框下端相抵实现密封,从而使得回收袋开口处与回收框下端密封连接,当保洁员需要对回收袋进行更换时,按下电控开关,此时箱盖闭合,落袋部件开启回收框下端开口,排风过滤组件向外抽气使回收框内呈负压状态,由于箱盖闭合,气体无法从上端进入,回收袋内的气体变回被抽走至真空状态,真空状态的回收袋会自我压缩变成体积较小的形状,此时保洁员打开回收袋收集门将回收袋开口处扎紧,并启动固定电机驱动螺杆反向转动使固定环乡下动作,然后将磁吸环从固定环上取下即可解除对回收袋的固定,回收袋呈压缩状态搬运时,体积小,便于搬运,在搬运的过程中可降低与尖锐物品的接触,从而防止回收袋的破损,避免内部的病原体泄露,传统的回收袋在更换时,保洁员对使用过的回收袋的开口处进行捆扎时,由于其内部具有大量气体,当其受到压迫时,会向外喷出,从而带出大量病原体和细菌,严重威胁到保洁员自身的健康。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和磁吸环的口径与开口的口径一致;防止转板转动时与下方的固定环和磁吸环开口处相碰撞,保证转板启闭开口时的流畅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气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具有杀菌灭毒的作用,可有效避免气腔和回收框内的细菌滋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箱盖开启时,排风过滤组件向外抽气,使回收框内相比外部呈负压状态,气流由外部流向回收框内部,在丢落口罩的过程中口罩上的病原体在负压作用下随气流向回收框内运动,防止空气向四周扩散。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环和磁吸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收箱体;2、箱盖;3、回收框;31、开口;4、气腔;5、气孔;6、排气孔;7、脚踏板;8、驱动电机;9、动力排风装置;10、空气过滤器;11、排气软管;12、上凸台;13、下凸台;14、上固定架;15、下固定架;16、上密封环;17、上密封槽;18、下密封环;19、下密封槽;20、转板;21、转轴;22、落袋电机;23、滑槽;24、导杆;25、螺杆;26、固定环;261、磁吸环;27、固定电机;28、回收袋收集门;29、密封凸起;30、紫外线消毒灯;33、电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8所示,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体1和与其盖合的箱盖2,回收箱体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回收框3和回收袋固定组件,回收框3下端设有开口31,回收箱体1内位于回收框3下端开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其启闭的落袋部件,回收框3与回收箱体1内壁之间间隔形成气腔4,回收框3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气腔4相连通的气孔5,气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杀菌灭毒的紫外线消毒灯30,回收箱体1上通过排气孔6连接有排风过滤组件,回收箱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箱盖2启闭的脚踏板7,与本实施例中,箱盖2水平转动设置于回收箱体1顶部,回收箱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箱盖2水平转动的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选用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得到的普通电机,其通过螺钉安装于回收箱体1侧壁上,其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且与箱盖2固连。
具体的,排风过滤组件包括动力排风装置9和空气过滤器10,动力排风装置9可选用抽气泵,空气过滤器10安装于排气孔6处,动力排风装置9和空气过滤器10通过排气软管11连接,动力排风装置9设于回收箱体1下端,从而将过滤后的气体从下方排出,减少对呼吸区域空气的影响。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回收框3的拆卸和安装,回收框3的上下两端边缘处向外延伸分别设有上凸台12和下凸台13,回收箱体1内壁上分别设有与上凸台12抵触的上固定架14和与下凸台13抵触的下固定架15,回收框3的上凸台12搁置于上固定架14上和下凸台13搁置于下固定架15即可实现回收框3的固定,为了提高上凸台12和上固定架14以及下凸台13和下固定架15之间的密封性,上固定架14的上端面上设有上密封环16,上凸台12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上密封环16密封配合的上密封槽17;下固定架15的上端面上设有下密封环18,下凸台13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下密封环18密封配合的下密封槽19。
具体的,落袋部件包括可在回收框3下端开口31处转动的转板20,转板20两端通过转轴21转动连接于回收箱体1内壁上,回收箱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21转动的落袋电机22,落袋电机22选用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得到的普通电机,回收框3下端开设有供转轴21嵌入的滑槽23,转板20的横截面积与开口31的开口截面一致,转板20的两侧自由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层,从而使得转板20转动至水平位置时,两侧自由端与开口31内壁的密封性得到保证。
具体的,回收袋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回收箱体1内两侧的导杆24和螺杆25以及两端分别套设于导杆24和螺杆25上的固定环26,回收箱体1底壁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25转动的固定电机27,固定环26上端磁吸连接有磁吸环261,回收箱体1侧壁上设有可向外开启的回收袋收集门28,于本实施例中,磁吸环261上端面上设有一圈密封凸起29,回收箱体1上设有电控开关33,固定环26和磁吸环261的口径与开口31的口径一致。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保洁人员对回收袋进行封口,可在回收袋收集门28背面设置一个挂钩,挂钩上悬挂有若干扎紧带,保洁人员可取下扎紧带用于对回收袋进行封口,避免污染周围空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箱体(1)和与其盖合的箱盖(2),所述回收箱体(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回收框(3)和回收袋固定组件,所述回收框(3)下端设有开口(31),所述回收箱体(1)内位于回收框(3)下端开口处设有用于控制其启闭的落袋部件,所述回收框(3)与回收箱体(1)内壁之间间隔形成气腔(4),所述回收框(3)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气腔(4)相连通的气孔(5),所述回收箱体(1)上通过排气孔(6)连接有排风过滤组件,所述回收箱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箱盖(2)启闭的脚踏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水平转动设置于回收箱体(1)顶部,所述回收箱体(1)上设有用于控制箱盖(2)水平转动的驱动电机(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过滤组件包括动力排风装置(9)和空气过滤器(10),所述空气过滤器(10)安装于排气孔(6)处,所述动力排风装置(9)和空气过滤器(10)通过排气软管(11)连接,所述动力排风装置(9)设于回收箱体(1)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框(3)的上下两端边缘处向外延伸分别设有上凸台(12)和下凸台(13),所述回收箱体(1)内壁上分别设有与上凸台(12)抵触的上固定架(14)和与下凸台(13)抵触的下固定架(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14)的上端面上设有上密封环(16),所述上凸台(12)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上密封环(16)密封配合的上密封槽(17);所述下固定架(15)的上端面上设有下密封环(18),所述下凸台(13)的下端面上设有与下密封环(18)密封配合的下密封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袋部件包括可在回收框(3)下端开口处转动的转板(20),所述转板(20)两端通过转轴(21)转动连接于回收箱体(1)内壁上,所述回收箱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21)转动的落袋电机(22),所述回收框(3)下端开设有供转轴(21)嵌入的滑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袋固定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回收箱体(1)内两侧的导杆(24)和螺杆(25)以及两端分别套设于导杆(24)和螺杆(25)上的固定环(26),所述回收箱体(1)底壁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杆(25)转动的固定电机(27),所述固定环(26)上端磁吸连接有磁吸环(261),所述回收箱体(1)侧壁上设有可向外开启的回收袋收集门(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环(261)上端面上设有一圈密封凸起(29),所述回收箱体(1)上设有电控开关(3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6)和磁吸环(261)的口径与开口(31)的口径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4)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30)。
CN202020186039.8U 2020-02-19 2020-02-19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91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6039.8U CN212891982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6039.8U CN212891982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1982U true CN212891982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603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91982U (zh) 2020-02-19 2020-02-19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19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9185A (zh) * 2021-10-22 2022-06-07 张春明 一种智能口罩回收方法
CN114906506A (zh) * 2022-05-23 2022-08-16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口罩回收的收纳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9185A (zh) * 2021-10-22 2022-06-07 张春明 一种智能口罩回收方法
CN114906506A (zh) * 2022-05-23 2022-08-16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口罩回收的收纳器
CN114906506B (zh) * 2022-05-23 2023-03-10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口罩回收的收纳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91982U (zh) 一次性口罩负压回收装置
WO2019047533A1 (zh) 一种消化科用呕吐物收集装置
CN112093330A (zh) 一种ai智能语音交互自动封口装袋垃圾机器人
CN114890012A (zh) 一种用于医疗术后污物用垃圾包装机
JP3231070U (ja) 空気清浄機
CN112690976B (zh) 一种用于传染病防控的移动式防护装置
CN113116728A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的废液收集装置
CN114906506B (zh) 一种用于口罩回收的收纳器
CN213677802U (zh) 一种应用于口罩收纳的便携装置
CN212220935U (zh) 一种安抚奶嘴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收纳盒
CN212790190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
CN208370742U (zh) 吸血飞虫捕获装置
CN217243223U (zh) 一种多功能鞋柜
CN217154491U (zh) 一种壁挂式空气消毒机
CN211154454U (zh) 一种内置灭菌结构且便于通风的衣橱
JPH10151097A (ja)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電気掃除機
CN219376436U (zh) 一种用于飞灰的清洁收集装置
CN220369349U (zh) 一种苍蝇蚊虫吸灭装置
CN220287680U (zh) 可移动式空气消毒装置
CN214357471U (zh) 一种内科门诊用纸巾收纳装置
CN208893047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隔离装置
CN210902056U (zh) 一种可智能杀菌的鞋柜
CN220801554U (zh) 一种水晶棺用杀菌消毒机构
CN213664263U (zh) 一种功能全面的板式衣柜
CN214431263U (zh) 一种伸缩式智能灭蚊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