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9533U -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9533U
CN212879533U CN202020771905.XU CN202020771905U CN212879533U CN 212879533 U CN212879533 U CN 212879533U CN 202020771905 U CN202020771905 U CN 202020771905U CN 212879533 U CN212879533 U CN 212879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locking
hole
sleeve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19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asen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asto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asto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aston Med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19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9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9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9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上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包括钢板、锁定套筒、拉力螺钉、加压螺钉和锁定装置,钢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用于将钢板固定在股骨近端的骨干上;锁定套筒固定在钢板近端,具有相互连通的上套筒和下套筒;拉力螺钉包括拉力螺钉体部和拉力螺钉螺纹部,拉力螺钉体部设有若干齿牙,拉力螺钉螺纹部包括高齿螺纹和低齿螺纹,高齿螺纹和低齿螺纹交替设置;加压螺钉包括加压螺钉头部和加压螺钉螺纹部;拉力螺钉穿设在上套筒内,加压螺钉穿设在下套筒内,使加压螺钉螺纹部与齿牙相啮合,并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加压螺钉。拉力螺钉的螺纹为高齿螺纹和低齿螺纹交替结构,使螺纹之间嵌入更多骨组织,利于提高稳定性。

Description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上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高龄患者,高龄人群骨质疏松也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大原因。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死亡率高。早期手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较多,如角钢板内固定、髁钢板内固定、鹅头钉内固定、交锁钉内固定、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Richard 钉板系统等。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凸显出此类损伤治疗的难度,因此正确的治疗高龄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每个骨科医生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上述方法中,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动力加压髋螺钉由滑动加压螺纹钉、套筒接骨板、尾部加压螺丝和接骨板钉构成。动力加压髋螺钉螺纹钉沿套筒滑动,对骨折端产生动力性跟进加压作用,增加骨折部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但是,在使用实践中发现,现有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方式植入后容易发生退钉,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方式植入后容易发生退钉,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包括钢板、锁定套筒、拉力螺钉、加压螺钉和锁定装置,将拉力螺钉插入上套筒后,将加压螺钉由下套筒旋入,通过加压螺钉的螺纹与拉力螺钉的齿牙之间的配合对拉力螺钉加压,并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加压螺钉,实现对拉力螺钉和加压螺钉的固定,其中,拉力螺钉的螺纹为高齿螺纹和低齿螺纹交替设置的结构,可以使螺纹之间嵌入更多的骨组织,从而有利于提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包括
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用于将钢板固定在股骨近端的骨干上;
锁定套筒,所述锁定套筒固定在钢板近端,具有相互连通的上套筒和下套筒;
拉力螺钉,所述拉力螺钉包括拉力螺钉体部和拉力螺钉螺纹部,所述拉力螺钉体部设有若干齿牙,所述拉力螺钉螺纹部包括高齿螺纹和低齿螺纹,所述高齿螺纹和低齿螺纹交替设置;
加压螺钉,所述加压螺钉包括加压螺钉头部和加压螺钉螺纹部;和
锁定装置;
所述拉力螺钉穿设在上套筒内,所述加压螺钉穿设在下套筒内,使所述加压螺钉螺纹部与齿牙相啮合,并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加压螺钉。
作为优选,上述锁定装置包括钢板上靠近下套筒设置的锁定螺孔和螺设在锁定螺孔内的锁定螺钉,所述锁定螺钉的螺纹与加压螺钉头部的边缘接触,将加压螺钉锁定在下套筒内。
作为优选,上述锁定螺钉逆时针旋转为旋入锁定螺孔,顺时针旋转为旋出锁定螺孔。
作为优选,上述拉力螺钉体部在设有齿牙的一侧具有便于使加压螺钉螺纹部与齿牙相啮合的弧形槽一。
作为优选,上述弧形槽一延伸至部分所述拉力螺钉螺纹部,使拉力螺钉螺纹部远离拉力螺钉体部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圈完整的高齿螺纹。
作为优选,上述拉力螺钉螺纹部的长度为2-5cm。
作为优选,上述加压螺钉比拉力螺钉短3-8mm。
作为优选,上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还包括用于把持钢板的把持器,所述把持器包括导向套筒、设置在导向套筒近端的把持部和设置在导向套筒远端的把持手柄,所述导向套筒包括与上套筒对应的上导向套筒和与下套筒对应的下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筒壁上设有一个通孔一和若干个通孔二,所述通孔一更靠近把持部,所述把持手柄上设有一个配合孔一和若干个配合孔二,所述配合孔二更靠近导向套筒;所述通孔一、配合孔一和锁定螺孔的轴线重合,所述通孔二、配合孔二和固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把持器通过把持部把持钢板。作为优选,上述把持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持爪,所述钢板的两侧设有沿钢板纵向设置的把持槽,所述把持爪可在把持槽内来回滑动。
作为优选,上述把持槽的宽度大于把持爪的宽度,使把持爪在把持槽内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作为优选,上述把持器在上导向套筒的入口的上方设有上位器械锁定孔一,用于锁定穿过上导向套筒的上位器械。
作为优选,上述上位器械包括上位器械头、上位器械导杆和上位器械锁定螺栓,所述上位器械导杆具有便于插入导针的中空结构,所述上位器械头上设有上位器械锁定孔二,所述上位器械锁定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所述螺杆穿过上位器械锁定孔二与上位器械锁定孔一螺纹连接,将上位器械锁定在把持器上。
作为优选,上述上位器械导杆和上位器械头在朝向下导向套筒的一侧具有弧形槽二,避免对下导向套筒造成阻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包括钢板、锁定套筒、拉力螺钉、加压螺钉和锁定装置,将拉力螺钉插入上套筒后,将加压螺钉由下套筒旋入,通过加压螺钉的螺纹与拉力螺钉的齿牙之间的配合对拉力螺钉加压,并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加压螺钉,实现对拉力螺钉和加压螺钉的固定,其中,拉力螺钉的螺纹为高齿螺纹和低齿螺纹交替设置的结构,可以使螺纹之间嵌入更多的骨组织,从而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置入专用的把持器,通过把持器把持钢板,并经把持器置入钢板固定螺钉、拉力螺钉和加压螺钉,而且通过把持器调节锁定螺钉,使其锁定加压螺钉,该把持器通过把持爪与钢板侧壁上的把持槽之间的配合实现把持,操作过程中仅需控制把持器即可,无需施加额外的力,从而不会因用力不当而对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更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把持器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力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压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把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把持器的立体图(显示上位器械锁定孔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位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下位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钢板;11. 固定孔;12. 把持槽;2. 锁定套筒;21. 上套筒;22. 下套筒;3. 拉力螺钉;31. 拉力螺钉体部;311. 齿牙;312. 弧形槽一;32. 拉力螺钉螺纹部;321.高齿螺纹;322. 低齿螺纹;4. 加压螺钉;41. 加压螺钉头部;42. 加压螺钉螺纹部;5. 锁定装置;51. 锁定螺钉;61. 导向套筒;611. 上导向套筒;612. 下导向套筒;613. 通孔一;614. 通孔二;62. 把持部;621. 把持爪;63. 上位器械锁定孔一;631. 配合孔一;632. 配合孔二;64. 上位器械锁定孔一;7. 上位器械;71. 上位器械头;72. 上位器械导杆;721.弧形槽二;731. 螺栓头;732. 螺杆;8. 下位器械;81. 下位器械头;82. 下位器械导杆;821. 弧形槽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一种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钢板1、锁定套筒2、拉力螺钉3、加压螺钉4和锁定装置5;钢板1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1,用于将钢板1固定在股骨近端的骨干上;锁定套筒2固定在钢板1的近端,具有相互连通的上套筒21和下套筒22;拉力螺钉3包括拉力螺钉体部31和拉力螺钉螺纹部32,拉力螺钉体部31设有若干齿牙311,拉力螺钉螺纹部32包括高齿螺纹321和低齿螺纹322,高齿螺纹321和低齿螺纹322交替设置;加压螺钉4包括加压螺钉头部41和加压螺钉螺纹部42;拉力螺钉3穿设在上套筒21内,加压螺钉4穿设在下套筒22内,使加压螺钉螺纹部42与齿牙311相啮合,并通过锁定装置5锁定加压螺钉4。
拉力螺钉3的螺纹为高齿螺纹321和低齿螺纹322交替设置的结构,可以使螺纹之间嵌入更多的骨组织,从而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5所示,锁定装置5包括钢板1上靠近下套筒22设置的锁定螺孔和螺设在锁定螺孔内的锁定螺钉51,锁定螺钉51的螺纹与加压螺钉头部41的边缘接触,将加压螺钉4锁定在下套筒22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锁定螺钉51逆时针旋转为旋入锁定螺孔,顺时针旋转为旋出锁定螺孔。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拉力螺钉体部31在设有齿牙311的一侧具有便于使加压螺钉螺纹部42与齿牙311相啮合的弧形槽一312。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弧形槽一312延伸至部分拉力螺钉螺纹部32,使拉力螺钉螺纹部32远离拉力螺钉体部31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圈完整的高齿螺纹321。端部保留至少一圈完整的高齿螺纹321,有利于对加压螺钉构成阻挡,避免加压螺钉伸入过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拉力螺钉螺纹部32的长度为2-5c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加压螺钉4比拉力螺钉3短3-8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6和图8所示,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还包括用于把持钢板1的把持器,把持器包括导向套筒61、设置在导向套筒61近端的把持部62和设置在导向套筒61远端的把持手柄63,导向套筒61包括与上套筒21对应的上导向套筒611和与下套筒22对应的下导向套筒612;导向套筒61的筒壁上设有一个通孔一613和若干个通孔二614,通孔一613更靠近把持部62,把持手柄63上设有一个配合孔一631和若干个配合孔二632,配合孔二632更靠近导向套筒61;通孔一613、配合孔一631和锁定螺孔的轴线重合,通孔二614、配合孔二632和固定孔11的轴线重合;把持器通过把持部62把持钢板1。
用把持器把持钢板1,当钢板1达到所需位置后,将导针依次穿过把持手柄63上的配合孔二632、导向套筒61上的通孔二614和钢板1上的固定孔11,并进行钻孔,之后经此通道将固定螺钉置入固定孔内,将钢板1固定在股骨近端的骨干上,然后分别通过导向套筒61的上导向套筒611和锁定套筒2的上套筒21置入拉力螺钉3(螺钉置入前先打孔,此处省略描述),并通过导向套筒61的下导向套筒612和锁定套筒2的下套筒22置入加压螺钉4(螺钉置入前先打孔,此处省略描述),最后依次经把持手柄63上的配合孔一631和导向套筒61上的通孔一613伸入螺丝刀,顺时针旋转锁定螺钉51,使锁定螺钉51部分旋出锁定螺孔,使锁定螺钉51的螺纹与加压螺钉头部41的边缘接触,将加压螺钉4锁定在下套筒22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7所示,把持部6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持爪621,钢板1的两侧设有沿钢板1纵向设置的把持槽12,把持爪621可在把持槽12内来回滑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把持槽12的宽度大于把持爪621的宽度,使把持爪621在把持槽12内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把持槽12的宽度可以略大于把持爪621的宽度,避免在钢板1置入过程中发生卷边等情况而导致把持器无法退出的情况。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把持器在上导向套筒611的入口的上方设有上位器械锁定孔一64,用于锁定穿过上导向套筒611的上位器械7。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上位器械7包括上位器械头71、上位器械导杆72和上位器械锁定螺栓,上位器械导杆72具有便于插入导针的中空结构,上位器械头71上设有上位器械锁定孔二,上位器械锁定螺栓包括螺栓头731和螺杆732,螺杆732穿过上位器械锁定孔二与上位器械锁定孔一64螺纹连接,将上位器械7锁定在把持器上。
将上位器械7的上位器械导杆72依次插入把持器的上导向套筒611和锁定套筒2的上套筒21内,并通过螺杆732将上位器械7锁定在上位器械锁定孔64内,然后依次经把持器的下导向套筒612和锁定套筒2的下套筒22进行钻孔,用于置入加压螺钉4。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上位器械导杆72和上位器械头71在朝向下导向套筒612的一侧具有弧形槽二721,避免对下导向套筒612造成阻挡。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还具有下位器械8,下位器械8包括下位器械头81和下位器械导杆82,下位器械导杆82朝向上导向套筒611的一侧具有弧形槽三821,避免对上导向套筒611造成阻挡。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下位器械8也可以在下位器械头81上设置下位器械锁定螺栓,并在把持器在下导向套筒612的入口的下方设置下位器械锁定孔,用于锁定穿过下导向套筒612的下位器械8。插入下位器械导杆后,可以经上导向套筒611和上套筒21进行钻孔,用于置入拉力螺钉3。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板(1),所述钢板(1)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1),用于将钢板(1)固定在股骨近端的骨干上;
锁定套筒(2),所述锁定套筒(2)固定在钢板(1)近端,具有相互连通的上套筒(21)和下套筒(22);
拉力螺钉(3),所述拉力螺钉(3)包括拉力螺钉体部(31)和拉力螺钉螺纹部(32),所述拉力螺钉体部(31)设有若干齿牙(311),所述拉力螺钉螺纹部(32)包括高齿螺纹(321)和低齿螺纹(322),所述高齿螺纹(321)和低齿螺纹(322)交替设置;
加压螺钉(4),所述加压螺钉(4)包括加压螺钉头部(41)和加压螺钉螺纹部(42);和
锁定装置(5);
所述拉力螺钉(3)穿设在上套筒(21)内,所述加压螺钉(4)穿设在下套筒(22)内,使所述加压螺钉螺纹部(42)与齿牙(311)相啮合,并通过锁定装置(5)锁定加压螺钉(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5)包括钢板(1)上靠近下套筒(22)设置的锁定螺孔和螺设在锁定螺孔内的锁定螺钉(51),所述锁定螺钉(51)的螺纹与加压螺钉头部(41)的边缘接触,将加压螺钉(4)锁定在下套筒(2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螺钉(51)逆时针旋转为旋入锁定螺孔,顺时针旋转为旋出锁定螺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螺钉体部(31)在设有齿牙(311)的一侧具有便于使加压螺钉螺纹部(42)与齿牙(311)相啮合的弧形槽一(3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一(312)延伸至部分所述拉力螺钉螺纹部(32),使拉力螺钉螺纹部(32)远离拉力螺钉体部(31)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圈完整的高齿螺纹(3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螺钉螺纹部(32)的长度为2-5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螺钉(4)比拉力螺钉(3)短3-8m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把持钢板(1)的把持器,所述把持器包括导向套筒(61)、设置在导向套筒(61)近端的把持部(62)和设置在导向套筒(61)远端的把持手柄(63),所述导向套筒(61)包括与上套筒(21)对应的上导向套筒(611)和与下套筒(22)对应的下导向套筒(612);所述导向套筒(61)的筒壁上设有一个通孔一(613)和若干个通孔二(614),所述通孔一(613)更靠近把持部(62),所述把持手柄(63)上设有一个配合孔一(631)和若干个配合孔二(632),所述配合孔二(632)更靠近导向套筒(61);所述通孔一(613)、配合孔一(631)和锁定螺孔的轴线重合,所述通孔二(614)、配合孔二(632)和固定孔(11)的轴线重合;所述把持器通过把持部(62)把持钢板(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部(6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把持爪(621),所述钢板(1)的两侧设有沿钢板(1)纵向设置的把持槽(12),所述把持爪(621)可在把持槽(12)内来回滑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槽(12)的宽度大于把持爪(621)的宽度,使把持爪(621)在把持槽(12)内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器在上导向套筒(611)的入口的上方设有上位器械锁定孔一(64),用于锁定穿过上导向套筒(611)的上位器械(7)。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器械(7)包括上位器械头(71)、上位器械导杆(72)和上位器械锁定螺栓,所述上位器械导杆(72)具有便于插入导针的中空结构,所述上位器械头(71)上设有上位器械锁定孔二,所述上位器械锁定螺栓包括螺栓头(731)和螺杆(732),所述螺杆(732)穿过上位器械锁定孔二与上位器械锁定孔一(64)螺纹连接,将上位器械(7)锁定在把持器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器械导杆(72)和上位器械头(71)在朝向下导向套筒(612)的一侧具有弧形槽二(721),避免对下导向套筒(612)造成阻挡。
CN202020771905.XU 2020-05-11 2020-05-11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Active CN212879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1905.XU CN212879533U (zh) 2020-05-11 2020-05-11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1905.XU CN212879533U (zh) 2020-05-11 2020-05-11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9533U true CN212879533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63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1905.XU Active CN212879533U (zh) 2020-05-11 2020-05-11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95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7027A (zh) * 2020-05-11 2020-07-24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7027A (zh) * 2020-05-11 2020-07-24 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71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lavicle plate application
US11202662B2 (en) Percutaneous fixator and method of insertion
US6932818B2 (en) Intramedullary nail-based bone fracture treatment
US7722611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a clavicle fracture
US4135507A (en) Condylocephalic nail for fixation of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CA2442334A1 (en) Distal bone anchors for bone fixation with secondary compression
US9622798B2 (en) Intramedullary compression rod
CN103126757A (zh) 微创骨折固定多节段置钉器
CN212879533U (zh)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CN102973314A (zh) 一种胸腰椎后路微创骨水泥脊柱内固定系统以及应用
CN111437027A (zh) 动力加压髋螺钉固定系统
Tanna Interlocking tibial nailing without an image intensifier
CN108236493B (zh) 脊柱侧弯钉棒矫正支架系统
CN202761431U (zh) 微创骨折固定多节段置钉器
CN111358544A (zh) 一种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针型锁定接骨板钉系统结构
CN215874897U (zh) 一种牵引弓
CN214231489U (zh) 股骨髓内钉远端瞄准器
CN219538466U (zh) 侧后方联动脊柱微创穿刺导向系统
CN205307076U (zh) 一种胸腰椎骨折后路微创钉棒系统
CN214017793U (zh) 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器
CA2691279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lavicle plate application
CN213911169U (zh) 简易型髓内钉进针点定位器
CN216148175U (zh) 拇外翻截骨矫形防滑加压固定装置
CN212466147U (zh) 后踝空心螺钉置入引导定位器
US117073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rib fractures and osteotomies using implan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0 No.5 Longxiang Road, Nanxiashu street,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uasen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5 Longxiang Road, Nanxiashu street,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WASTON MEDICAL APPLIAN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