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3701U -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3701U
CN212873701U CN202021813722.6U CN202021813722U CN212873701U CN 212873701 U CN212873701 U CN 212873701U CN 202021813722 U CN202021813722 U CN 202021813722U CN 212873701 U CN212873701 U CN 212873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odule
receiving antenna
main control
radar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37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玉东
王悦宁
张昆
包红燕
尹学良
秘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h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h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h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37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3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3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3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该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应用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远程报警模块、雷达传感器模块;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包括内部控制器、射频单元、以及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射频单元均与所述内部控制器连接,所述内部控制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倾角传感器还直接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声光报警模块、所述远程报警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安装方便,检测精度较高。

Description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儿童被遗忘在车内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有效检测车内遗留人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种:
(1)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车内是否有人存在;
(2)利用重量传感器检测儿童是否被遗留在车内。
然而,利用红外传感器来识别车内是否遗留儿童的方案,由于车内零部件的不规则性,存在多个无法检测到的盲区,且检测精度受温度影响严重,检测准确度不高;利用重量传感器检测的方案无法检测出当儿童不慎蹲在前后排座椅过道内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多个传感器来提高检测准确率,但是在设置多个传感器时,由于各个传感器的位置设置不同,其内部的参数设置不同,在安装时需保证安装位置与传感器的内部参数设置对应,又会出现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检测精度较高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该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安装方便,且检测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该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包括:
主控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远程报警模块、雷达传感器模块;
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包括内部控制器、射频单元、以及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射频单元均与所述内部控制器连接,所述内部控制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所述倾角传感器还直接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声光报警模块、所述远程报警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还包括:
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触控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触控单元、显示单元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包括第一发射天线、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二发射天线、第三接收天线、第四接收天线;
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二发射天线、第三接收天线、第四接收天线均与内部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射频单元还包括第一虚拟子单元和第二虚拟子单元;
所述第一虚拟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耦合连接;所述第二虚拟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接收天线、第四接收天线耦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和加密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加密单元均与内部控制器连接,所述加密单元还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
可选地,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故障诊断单元;
所述内部控制器与所述故障诊断单元连接,所述故障诊断单元还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
可选地,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CAN通信单元;
所述内部控制器与所述CAN通信单元连接,所述CAN通信单元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转换外部电源,为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看门狗单元;
所述看门狗单元与所述内部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雷达传感器模块进行车内遗留人员的检测,相对于红外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检测受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车内遗留人员的检测精度。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还增加了倾角传感器,可通过倾角传感器测得的倾角来判断雷达传感器模块的安装位置,进而确定雷达传感器的内部参数,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结构无需人工核对安装位置与雷达传感器内部参数的对应关系,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地,在前述检测的基础上,还可通过倾角传感器所测得的车辆的加速度判断车辆是否被盗,进而保障车辆安全。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采用了双重报警方式,也即在其他乘车人员离开后远程提醒其他乘车人员的远程报警方式、以及提醒车周围人员的近程报警方式,可有效保障遗留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检测结构可以更好地规避周围环境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实现车内遗留人员的准确检测,保障车内遗留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雷达传感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10包括:
主控模块12、声光报警模块13、远程报警模块14、雷达传感器模块11。
雷达传感器模块11包括内部控制器111、射频单元112、以及倾角传感器113,倾角传感器113、射频单元112均与内部控制器111连接,内部控制器111与主控模块12连接。
倾角传感器113还直接与主控模块12连接,主控模块12分别与声光报警模块13、远程报警模块1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雷达传感器模块1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雷达传感器模块11通常安装在前排B柱位置以及后排顶棚靠后位置,因此通过倾角传感器113检测雷达传感器模块11的安装位置(前排或者后排),主控模块12根据倾角传感器113测得的安装位置向雷达传感器模块11导入对应的内部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向雷达传感器模块11导入对应的内部参数后,雷达传感器模块11用于发射和接收毫米波雷达信号,对接收到的毫米波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检测车内是否存在遗留人员,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主控模块12,主控模块12判断存在遗留人员时控制声光报警模块13和远程报警模块14进行报警。其中,声光报警模块13采用指示灯以及蜂鸣器的形式进行报警,远程报警模块14通过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进行报警,主控模块12用于实现数据的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雷达传感器模块11包括内部控制器111和射频单元112,射频单元112用于发射和接收毫米波雷达信号,内部控制器111用于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毫米波雷达信号检测车内是否存在遗留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倾角传感器113还直接与主控模块12连接,用以在车主离开后检测汽车XYZ轴的加速度并将汽车XYZ轴的加速度直接发送至主控模块12,若主控模块12检测出汽车XYZ轴的加速度大于预设值,则确定汽车被盗,控制声光报警模块13和远程报警模块14进行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可基于波束偏置赋形技术,根据安装位置和探测范围需求,将波束指向特定位置,使得波束与水平方向存在一定角度,以水平安装的方式实现倾斜安装的效果,节约安装空间。
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雷达传感器模块进行车内遗留人员的检测,相对于红外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检测受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车内遗留人员的检测精度。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还增加了倾角传感器,可通过倾角传感器测得的倾角来判断雷达传感器模块的安装位置,进而确定雷达传感器的内部参数,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结构无需人工核对安装位置与雷达传感器内部参数的对应关系,可有效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地,在前述检测的基础上,还可通过倾角传感器所测得的车辆的加速度判断车辆是否被盗,进而保障车辆安全。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采用了双重报警方式,也即在其他乘车人员离开后远程提醒其他乘车人员的远程报警方式、以及提醒车周围人员的近程报警方式,可有效保障遗留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检测结构可以更好地规避周围环境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实现车内遗留人员的准确检测,保障车内遗留人员的人身安全。
可选地,请参考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10还包括:
人机交互模块15,人机交互模块15与主控模块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人机交互模块15用于提供触控界面,便于用户设置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各项功能并查看各项信息。
可选地,请参考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人机交互模块15包括触控单元151和显示单元152。
触控单元151、显示单元152均与主控模块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单元151为用户的指令输入端口,其中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车内遗留人员检测功能的开启/关闭、报警功能的开启/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52用于显示各项信息。
可选地,请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射频单元112包括第一发射天线21、第一接收天线22、第二接收天线23、第二发射天线24、第三接收天线25、第四接收天线26。
第一发射天线21、第一接收天线22、第二接收天线23、第二发射天线24、第三接收天线25、第四接收天线26均与内部控制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12可使用一组天线,每组天线包含一个发射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在进行毫米波雷达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时,可用一个发射天线发射毫米波雷达,两个接收天线同时接收反射回来的毫米波雷达信号,最后内部控制器111根据两个接收天线的回波时间分别确定是否存在遗留人员,以实现两个接收天线的相互校正。在确定存在遗留人员后,还可计算出两个距离值(遗留人员分别与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的距离),再加上两个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根据三角形原理可以计算出,遗留人员所在距离和角度,进而可以判断出遗留人员在车内的具体位置,实现定位。其中,也可采用一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的方式进行遗留人员的探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持多种探测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12也可使用两组天线,每组天线包含一个发射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也即共设置两路发射天线,四路接收天线,扩大检测范围,提高车内遗留人员的检测准确率。
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采用一个发射天线,两个接收天线的方式进行检测,两个接收天线不仅可以实现相互校正,还可根据两个接收天线的数据对遗留人员进行准确定位。
可选地,请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射频单元112还包括第一虚拟子单元27和第二虚拟子单元28。
第一虚拟子单元27分别与第一接收天线22、第二接收天线23耦合连接。第二虚拟子单元28分别与第三接收天线24、第四接收天线25耦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虚拟子单元也可与第一接收天线22、第三接收天线24耦合连接,第二虚拟子单元也可与第二接收天线23、第四接收天线25耦合连接,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虚拟子单元可通过功率电阻与接收天线连接,以保证电磁环境的一致性,展宽带宽,改善天线方向图。
可选地,请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雷达传感器模块11还包括存储单元113和加密单元114。
存储单元113、加密单元114均与内部控制器111连接,加密单元114还与存储单元1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13用于存储程序代码、部分配置数据、雷达传感器模块11的安装信息、软硬件版本序列号、故障代码等,加密单元114用于给程序代码加密,防止程序被他人恶意剽窃。
可选地,请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雷达传感器模块11还包括故障诊断单元115。
内部控制器111与故障诊断单元115连接,故障诊断单元115还与存储单元1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故障诊断单元115用于检测雷达传感器模块11各路电压是否存在异常,将故障信息存储到存储单元113。
可选地,请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雷达传感器模块11还包括CAN通信单元116。
内部控制器111与CAN通信单元116连接,CAN通信单元116还与主控模块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CAN通信单元116与主控模块12通过CAN总线连接交互,主要用于获取熄火状态、锁车状态、车窗状态、车门状态等信息,上报给内部控制器111,同时将内部控制器111识别的遗留人员信息通过CAN总线传递给主控模块12。
可选地,请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雷达传感器模块11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117。
电源管理单元117用于转换外部电源,为雷达传感器模块11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管理单元117用于将外部输入的电源转换成为多路具有不同驱动能力的电压,给雷达传感器模块11进行供电,实现雷达传感器模块11电源的管理,最终达到省电的目的。
可选地,请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雷达传感器模块11还包括看门狗单元118。
看门狗单元118与内部控制器1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看门狗单元118用于实时监控雷达传感器模块11的运行状态,实现硬件定时喂狗,防止系统跑飞,实现复位功能。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为:将雷达传感器模块水平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顶棚后方位置,雷达辐射(也即发射单元发射)的主瓣波束自带偏角25度,直接覆盖后排和后排前空白区域。雷达传感器模块上电后,通过倾角传感器113通过测雷达传感器模块11倾角的方式检测雷达传感器模块11的安装位置(前排或者后排),主控模块12根据倾角传感器113测得的安装位置向雷达传感器模块11导入对应的内部参数。向雷达传感器模块11导入对应的内部参数后,通过CAN通信单元接收到来自主控模块的熄火关门锁车等车身信号,若车辆处于熄火且锁车状态则雷达传感器模块开始工作,实时探测整个后排座舱是否有遗留人员。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则由内部控制器通过CAN通信单元发送报警信息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通过远程报警模块实时发送远程报警信息到车主手机终端,同时通过声光报警模块发出鸣喇叭和双闪报警信号。
可选地,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还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车主可根据检测到的车内温度确定是否打开空调以及通风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带偏角的天线系统,通过水平安装即可达到倾斜安装的效果,大大节省安装空间,适用于安装于车内后排顶棚和钣金之间空间小的场景,探测精度高,不受光线、温度、灰尘等影响,能有效剔除车内静止物杂波的干扰,准确检测出活体目标,为解决车内儿童遗留问题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具有尺寸小、方便安装、结构简单、发射功率低、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强、多功能、防盗等多种优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远程报警模块、雷达传感器模块;
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包括内部控制器、射频单元、以及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射频单元均与所述内部控制器连接,所述内部控制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所述倾角传感器还直接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声光报警模块、所述远程报警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触控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触控单元、显示单元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单元包括第一发射天线、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二发射天线、第三接收天线、第四接收天线;
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二发射天线、第三接收天线、第四接收天线均与内部控制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单元还包括第一虚拟子单元和第二虚拟子单元;
所述第一虚拟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耦合连接;所述第二虚拟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三接收天线、第四接收天线耦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和加密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加密单元均与内部控制器连接,所述加密单元还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故障诊断单元;
所述内部控制器与所述故障诊断单元连接,所述故障诊断单元还与所述存储单元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CAN通信单元;
所述内部控制器与所述CAN通信单元连接,所述CAN通信单元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转换外部电源,为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供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传感器模块还包括看门狗单元;
所述看门狗单元与所述内部控制器连接。
CN202021813722.6U 2020-08-26 2020-08-26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Active CN212873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3722.6U CN212873701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3722.6U CN212873701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3701U true CN212873701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3722.6U Active CN212873701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3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6506B (zh) 基于多蓝牙信号强度的车辆无钥匙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466505B (zh) 基于rssi和aoa的车辆无钥匙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50217696A1 (en) Automobile blind spot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2537254A (zh) 车辆及车辆预警方法、装置
CN110341623A (zh) 一种车门防撞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206107099U (zh) 一种基于车载超音波雷达和车身控制器的驾驶前预警系统
CN107331187A (zh) 一种远距离寻找车辆位置的系统
CN206446570U (zh)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与无线传感网络的汽车防盗系统
CN212873701U (zh)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CN207826152U (zh) 一种汽车尾部盲区监测装置及车牌架
CN213338019U (zh) 车内遗留人员检测装置
WO2020166264A1 (ja) 乗員検出装置
CN109031308B (zh) 雷达传感器和车辆碰撞预警方法
KR20230089458A (ko) 차량내부 검출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6772399B (zh) 无线探测雷达装置及其探测方法
CN211809551U (zh) 一种公交车用碰撞缓解系统
CN210310257U (zh) 车辆盲区监测预警系统和车辆
CN211263514U (zh) 速度、加速度测量装置及道路监控系统
CN108791187A (zh) 新型车载警卫系统
CN106864409A (zh)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与无线传感网络的汽车防盗系统
CN212723366U (zh) 一种环境感知系统
CN220137384U (zh) 雷达及安全监测系统
CN113660454A (zh) 一种门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27498A (zh) 一种校园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0639712U (zh) 一种校园入侵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