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3076U -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3076U
CN212873076U CN202021566137.0U CN202021566137U CN212873076U CN 212873076 U CN212873076 U CN 212873076U CN 202021566137 U CN202021566137 U CN 202021566137U CN 212873076 U CN212873076 U CN 212873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pter
image source
adjusting
monocular module
mono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661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西武
刘风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rystal O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rystal O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rystal O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rystal O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661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3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3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3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包括:支架;第一单目模组和第二单目模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分别用于为用户的不同眼睛提供AR图像信息;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这样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视力存在问题的用户,并且可以应用于双眼视力存在差异的用户。另一方面,可以在实现屈光度调节的同时,不影响AR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AR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AR需求也越来越多(例如成像指标要求、应用要求、重量限制、体量限制、功能要求、观感效应等)。
由于用户的视力差异,并且在佩戴眼镜的情况下又佩戴AR显示设备,无论从舒适度、观感效应等方面来说,用户体验都很差。因此,设计可调节屈光度的AR显示设备也是大势所趋。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调节屈光度的AR显示设备,但通常是通过对透镜组的调节来实现对屈光度的调节。但这样的调节方式,会影响AR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以在不影响AR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的同时,实现对AR显示设备的屈光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包括:支架;第一单目模组和第二单目模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分别用于为用户的不同眼睛提供AR图像信息;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调节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通过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调节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这样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视力存在问题的用户,并且可以应用于双眼视力存在差异的用户。另一方面,由于是对图像源的调节,而非透镜模组的调节,因此可以避免对光学像差的调整,从而可以在实现屈光度调节的同时,不影响AR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操作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连接;第一图像源调节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连接;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时调节所述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操作调节件,与第一操作调节件连接的第一传动件,第一图像源调节件与第一传动件连接,也与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连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操作调节件运动时,通过第一传动件传动,带动第一图像源调节件运动,从而简单准确地实现对第一图像源的调节(即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上设有刻度,每个单位刻度与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对所述第一图像源的调节量之间具有预设的对应关系。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操作调节件上设有刻度,每个单位刻度与第一图像源调节件对第一图像源的调节量之间具有预设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便于用户简单方便而准确地调节AR显示设备的屈光度,便于用户的使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为辊轮,所述第一传动件为设有螺纹的丝杆,所述辊轮转动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沿所述丝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辊轮、设有螺纹的丝杆,可以将转动转换为轴向运动,从而实现调节量与操作量的转化,将相对较大的操作量转换为相对较小的调节量,从而可以在尽可能在保证调节精度的情况下,提升用户的可操作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辊轮的每两个相邻的单位刻度之间的圆心角为25°,所述辊轮转动25°带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移动0.132mm,所述预设的对应关系为:对所述辊轮调节一个单位刻度对应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对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
在该实现方式中,将辊轮转动25°转换为第一图像源调节件移动0.132mm,实现对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即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00度的屈光度),这样可以便于用户操作,且符合用户的习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为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传动件为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为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减速齿轮的主动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减速齿轮的从动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图像源连接;所述第一齿条运动通过所述减速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条运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齿条、减速齿轮、第二齿条,同样可以将相对较大的操作量转换为相对较小的调节量,从而可以在尽可能在保证调节精度的情况下,提升用户的可操作性(与辊轮、丝杆方式不同的是,辊轮和丝杆的方式通过转动调节,而齿条和减速齿轮的可以实现滑动调节,也便于进一步设置卡扣,例如每个单位的刻度之间设置一个卡扣,进一步提升屈光度调节的可操作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齿条的每两个相邻的单位刻度之间的距离为2.64mm,所述第一齿条运动2.64mm带动所述第二齿条移动0.132mm,所述预设的对应关系为:对所述第一齿条调节一个单位刻度对应所述第二齿条对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
在该实现方式中,将第一齿条运动2.64mm转换为第二齿条(即第一图像源调节件)移动0.132mm,实现对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即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00度的屈光度),这样可以便于用户操作,且符合用户的习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操作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操作调节件连接;第二图像源调节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连接;所述第二操作调节件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所述第二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时调节所述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操作调节件,与第二操作调节件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二图像源调节件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也与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连接,从而可以在第二操作调节件运动时,通过第二传动件传动,带动第二图像源调节件运动,从而简单准确地实现对第二图像源的调节(即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R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IPD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所述AR显示设备的瞳距调节;第二IPD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所述AR显示设备的瞳距调节。
在该实现方式中,利用第一IPD调节装置改变第一单目模组的位置,利用第二IPD调节装置改变第二单目模组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单目模组与第二单目模组之间的相对距离。第一单目模组与第二单目模组可以被单独调节,使得AR显示设备能够适用于不同瞳距的用户,且能够尽可能考虑到用户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用户个体的眼睛位置的非对称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和观感。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R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与所述支架之间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与所述支架之间的第二高度。
在该实现方式中,AR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装置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分别可以改变第一单目模组与支架的相对高度和第二单目模组与支架的相对高度,从而便于用户将AR显示设备调节为令自己舒适的位置,使得设备能够适用于双眼位置存在高低差异的用户,从而提升AR显示设备的适用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刻度的辊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刻度与第一图像源的调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AR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AR显示设备;110-支架;120-第一单目模组;130-第二单目模组;140-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1-第一操作调节件;142-第一传动件;143-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50-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1-第二操作调节件;152-第二传动件;153-第二图像源调节件;160-第一IPD调节装置;170-第二IPD调节装置;180-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90-第二高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AR显示设备100可以包括:支架110、第一单目模组120、第二单目模组130、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和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目模组120和第二单目模组130设置在支架110上(例如靠近支架110的两端的部分),分别用于为用户的不同眼睛提供AR图像信息。而第一单目模组120和第二单目模组130中存在图像源(第一单目模组120中为第一图像源,第二单目模组130中为第二图像源),图像源可以为LED、OLED等光源,用于提供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且与第一单目模组120连接,用于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20中的第一图像源,从而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同理,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且与第二单目模组130连接,用于调节第二单目模组130中的第二图像源,从而实现对第二单目模组130的屈光度调节。
通过设置在支架110上的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20中的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通过设置在支架110上的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调节第二单目模组130中的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二单目模组130的屈光度调节。这样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视力存在问题的用户,并且可以应用于双眼视力存在差异的用户。另一方面,可以在实现屈光度调节的同时,不影响AR显示设备100的显示质量。
由于在同一个AR显示设备100中,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和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将以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为例,对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10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可以包括第一操作调节件141(即方便用户进行操作的结构件)、第一传动件142和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其中,第一操作调节件141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而第一传动件142,则与第一操作调节件141连接,并且,第一传动件142还与第一操作调节件141连接;至于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一方面与第一传动件142连接,另一方面,还与第一单目模组120中的第一图像源连接。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在对第一操作调节件141进行操作(例如拨动第一操作调节件141)时,第一操作调节件141的运动可以通过第一传动件142传导至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带动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运动,而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运动时可以调节第一图像源(例如改变第一图像源的空间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通过这样的结构和调节方式,可以简单准确地实现对第一图像源的调节(即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
为了便于用户简单方便而准确地调节AR显示设备100的屈光度,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操作调节件141上设置刻度,以便提示用户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的调节量。而每个单位刻度的设置,可以基于第一操作调节件141的调节量与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对第一图像源的调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设定。例如,每个单位刻度可以为100度、50度、25度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此处不作限定。
通过在第一操作调节件141上设置刻度,这样可以便于用户简单方便而准确地调节AR显示设备100的屈光度,从而便于用户对AR显示设备100的使用。
示例性的,第一操作调节件141可以为辊轮,第一传动件142可以为设有螺纹的丝杆,辊轮转动可以带动丝杆转动,而丝杆转动可以带动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沿丝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通过辊轮、设有螺纹的丝杆,可以将转动转换为轴向运动,从而实现调节量与操作量的转化,将相对较大的操作量转换为相对较小的调节量,从而可以在尽可能在保证调节精度的情况下,提升用户的可操作性。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刻度的辊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辊轮的表面设置刻度,每个刻度可以用于表示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的调节量,例如,每个单位刻度为100度,或者每个单位刻度为50度等,此处不作限定。
具体的,以每个单位刻度(此处的单位刻度表示标识的刻度,在其他一些可选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每两条刻度线之间,为不限定于标识处数值的方式)表示100度为例进行说明。此时,辊轮的每两个相邻的单位刻度之间的圆心角可以为25°,表示辊轮转动25°则可以带动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移动0.132mm,而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移动0.132mm可以带动第一图像源移动0.132mm,第一图像源移动0.132mm可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一百度屈光度的调节。而预设的对应关系则可以表示为:对辊轮调节一个单位刻度对应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对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如图4所示。当然,此处仅为举例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将辊轮转动25°转换为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移动0.132mm,实现对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即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20一百度的屈光度),这样可以便于用户操作,且符合用户的习惯。
另外,在一些可能得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调节精度,可以在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与第一图像源之间设置额外的传动件,以将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的运动量进一步转换为更少的第一图像源的运动量,从而提升调节精度,此处不作限定。
当然,除了辊轮实现转动调节的方式,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还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调节方式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例如,通过滑动调节的方式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的示意图。示例性的,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中的第一操作调节件141可以为第一齿条,第一传动件142可以为减速齿轮,而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则可以为第二齿条。
第一齿条可以与减速齿轮的主动轮(齿轮周长较大的一个齿轮)啮合;而第二齿条可以与减速齿轮的从动轮(齿轮周长较小的一个齿轮)啮合,并且第二齿条可以与第一图像源连接(例如直接连接,或者通过另一些传动件进行连接,此处不作限定)。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对第一齿条的操作端进行拨动(波动第一齿条滑动),而第一齿条运动时,可以通过减速齿轮带动第二齿条运动,从而调节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的屈光度调节。
通过第一齿条、减速齿轮、第二齿条,同样可以将相对较大的操作量转换为相对较小的调节量,从而可以在尽可能在保证调节精度的情况下,提升用户的可操作性(与辊轮、丝杆方式不同的是,辊轮和丝杆的方式通过转动调节,而齿条和减速齿轮的可以实现滑动调节,也便于进一步设置卡扣,例如每个单位的刻度之间设置一个卡扣,进一步提升屈光度调节的可操作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的每两个相邻的单位刻度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64mm,第一齿条运动2.64mm可以带动第二齿条移动0.132mm,第二齿条移动0.132mm可以带动第一图像源移动0.132mm,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120一百度屈光度的调节。那么,预设的对应关系则可以表示为:对辊轮调节一个单位刻度(2.64mm)对应第一图像源调节件143对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当然,此处仅为举例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以上是对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的介绍,由于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的结构和调节原理可以与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的结构和调节原理相同,例如: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可以包括第二操作调节件151、第二传动件152和第二图像源调节件153。其中,第二操作调节件151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而第二传动件152,则与第二操作调节件151连接,并且,第二传动件152还与第二操作调节件151连接;至于第二图像源调节件153,一方面与第二传动件152连接,另一方面,还与第二单目模组130中的第二图像源连接。以通过第二传动件152传动,带动第二图像源调节件153运动,从而简单准确地实现对第二图像源的调节(即第二单目模组130的屈光度调节)。
因此,此处不再对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的结构和调节原理进行赘述,当然,在同一AR显示设备100中,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140和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15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不作限定。
由于不同用户的双眼瞳距存在差别,为了使得AR显示设备100能够尽可能适用于不同的用户,AR显示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一IPD(Inter Pupillary Distance,瞳孔间距)调节装置和第二IPD调节装置170。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AR显示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IPD调节装置160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并与第一单目模组120连接,用于改变第一单目模组120的位置以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20与第二单目模组130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AR显示设备100的瞳距调节。同理,第二IPD调节装置170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并与第二单目模组130连接,用于改变第二单目模组130的位置以调节第二单目模组130与第一单目模组120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AR显示设备100的瞳距调节。
利用第一IPD调节装置160改变第一单目模组120的位置,利用第二IPD调节装置170改变第二单目模组130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20与第二单目模组130之间的相对距离。第一单目模组120与第二单目模组130可以被单独调节,使得AR显示设备100能够适用于不同瞳距的用户,且能够尽可能考虑到用户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用户个体的眼睛位置的非对称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和观感。
由于不同用户的眼睛位置高低也能存在差异,因此,AR显示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80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90。
请继续参阅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80,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并与第一单目模组120连接,用于改变第一单目模组120的位置以调节第一单目模组120与支架110之间的第一高度。同理,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90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并与第二单目模组130连接,用于改变第二单目模组130的位置以调节第二单目模组130与支架110之间的第二高度。
示例性的,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80可以设置在支架110上,并与第一单目模组120连接,可以改变第一单目模组120与支架110的相对高度。此处以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80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80可以包括第一高度调节件和第一高度传动件,第一高度调节件与第一高度传动件连接,第一高度传动件又可以与第一单目模组120连接,调节第一高度调节件,可以通过第一高度传动件将运动传动至第一单目模组120,从而改变第一单目模组120在竖直方向的距离,此处的竖直方向可以理解为:人的双眼之间为水平,垂直于该水平方向的方向为竖直方向)。而第二高度调节装置190也可以参照第一高度调节装置180的方式设置在支架110上,实现对第二单目模组130在竖直方向的高度调节。
这样可以便于用户将AR显示设备100(的第一单目模组120和第二单目模组130)调节到令自己舒适的位置,使得AR显示设备100能够适用于双眼位置存在高低差异的用户,从而提升AR显示设备100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通过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调节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通过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调节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这样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视力存在问题的用户,并且可以应用于双眼视力存在差异的用户。另一方面,由于是对图像源的调节,而非透镜模组的调节,因此可以避免对光学像差的调整,从而可以在实现屈光度调节的同时,不影响AR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第一单目模组和第二单目模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分别用于为用户的不同眼睛提供AR图像信息;
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第一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与所述支架之间的第一高度;
第二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与所述支架之间的第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光度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操作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连接;
第一图像源调节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中的第一图像源连接;
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时调节所述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上设有刻度,每个单位刻度与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对所述第一图像源的调节量之间具有预设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为辊轮,所述第一传动件为设有螺纹的丝杆,所述辊轮转动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沿所述丝杆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的每两个相邻的单位刻度之间的圆心角为25°,所述辊轮转动25°带动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移动0.132mm,所述预设的对应关系为:对所述辊轮调节一个单位刻度对应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对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调节件为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传动件为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件为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减速齿轮的主动轮啮合;
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减速齿轮的从动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图像源连接;
所述第一齿条运动通过所述减速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条运动,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的每两个相邻的单位刻度之间的距离为2.64mm,所述第一齿条运动2.64mm带动所述第二齿条移动0.132mm,所述预设的对应关系为:对所述第一齿条调节一个单位刻度对应所述第二齿条对所述第一图像源调节100度的屈光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屈光度调节装置包括:
第二操作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操作调节件连接;
第二图像源调节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中的第二图像源连接;
所述第二操作调节件运动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带动所述第二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所述第二图像源调节件运动时调节所述第二图像源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屈光度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R显示设备还包括:
第一IPD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所述AR显示设备的瞳距调节;
第二IPD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单目模组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单目模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二单目模组与所述第一单目模组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实现对所述AR显示设备的瞳距调节。
CN202021566137.0U 2020-07-31 2020-07-31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Active CN212873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6137.0U CN212873076U (zh) 2020-07-31 2020-07-31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6137.0U CN212873076U (zh) 2020-07-31 2020-07-31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3076U true CN212873076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66137.0U Active CN212873076U (zh) 2020-07-31 2020-07-31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3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7347Y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
TWI697692B (zh) 近眼顯示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CN207799241U (zh) 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焦距可连续调节的光学系统
US10492676B2 (en) Phoropte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refraction using a phoroptor of said type
CN104970764B (zh) 视觉补偿眼镜和佩戴该眼镜的个人的主觉验光方法
CN104932103A (zh) 一种可调式头戴显示器
JP6997193B2 (ja) 位置調整方法および端末
CN111373307B (zh) 立体眼镜、该立体眼镜中使用的眼镜镜片的设计方法以及立体图像的观察方法
CN108663814A (zh) 瞳距物距可调虚拟现实眼镜
CN109044756A (zh) 一种应用于hmd设备的视力训练方法
JP2021118927A (ja) 視力測定装置、かかる装置を含むアセンブリ及びシステム
CN106291938A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TW201710747A (zh) 可調整度數的眼鏡
SE538858C2 (sv) Lupp samt glasögon innefattande en dylik lupp
Stevens et al. Varifocal technologies providing prescription and VAC mitigation in HMDs using Alvarez lenses
CN212873076U (zh) 屈光度可调的ar显示设备
CN100585448C (zh) 一种医用显微镜
CN209514210U (zh) 一种可调节物距的vr眼镜
JP2009065440A (ja) 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
CN204613524U (zh) 一种基于非球面目镜的3d虚拟现实眼镜
CN208689271U (zh) 瞳距物距可调虚拟现实眼镜
CN208689272U (zh) 物距可调虚拟现实眼镜
CN201867540U (zh) 新型双目光学系统
CN213957749U (zh) 一种ar显示设备
CN210323557U (zh) 一种可双向调整的手术显微镜观察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