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9947U - 一种受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9947U
CN212849947U CN202022037797.6U CN202022037797U CN212849947U CN 212849947 U CN212849947 U CN 212849947U CN 202022037797 U CN202022037797 U CN 202022037797U CN 212849947 U CN212849947 U CN 212849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orn mouth
shell
door body
electrod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77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威
穆晓鹏
黄飞
张成森
刘学宝
韩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377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9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9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9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受电座,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有用于为充电插头导向的喇叭口和位于喇叭口后端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的中部通过铰接轴与外壳铰接,外壳的前端固定有开关门机构,开关门机构设有插头插孔,插头插孔与喇叭口相对且连通,开关门机构的后端与喇叭口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本申请中,开关门机构的后端与喇叭口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喇叭口绕铰接轴摆动的过程中,开关门机构和喇叭口始终与第一密封圈压接,从而在喇叭口摆动的活动范围内,开关门机构和喇叭口始终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受电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受电座。
背景技术
目前,受电座包括喇叭口和开关门机构,喇叭口具有上下摆动的自由度,而开关门机构保持固定不动,当喇叭口摆动,喇叭口与开关门机构之间会产生较大缝隙,造成受电座内部进入灰尘,影响受电座的性能。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受电座的防尘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电座,其喇叭口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与开关门机构保持动态密封,密封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受电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用于为充电插头导向的喇叭口和位于所述喇叭口后端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的中部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外壳铰接,所述外壳的前端固定有开关门机构,所述开关门机构设有插头插孔,所述插头插孔与所述喇叭口相对且连通,所述开关门机构的后端与所述喇叭口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气体从后向前流动至所述喇叭口的吹气机构。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封闭所述通孔的过滤部件。
可选的,所述外壳和所述开关门机构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开关门机构包括端盖、门体和驱动机构,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中部设有所述插头插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门体连接,并控制所述门体沿所述插头插孔的端面平移,以使所述门体遮挡和打开所述插头插孔。
可选的,所述门体有两个,所述驱动机构与每一所述门体连接,并控制每一所述门体沿所述端盖的端面靠近和远离所述插头插孔的中心。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两个分别支撑所述电机组件的阻尼块,一个所述阻尼块位于所述铰接轴的前方,另一所述阻尼块位于所述铰接轴的后方。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电机组件间隔预设距离,当所述电极组件摆动至预设角度,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电机组件相抵。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件位于两个所述阻尼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电极组件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的支腿和与所述安装架铰接的铰接板,所述支腿与所述铰接板之间具有与所述安装架相对分布的支撑台阶面,所述限位部件和每一所述阻尼块的下端均连接所述支撑台阶面,每一所述阻尼块的上端均连接所述安装架,所述限位部件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架间隔预设距离。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受电座的有益效果在于:
受电座包括外壳和开关门机构,外壳的内部设有喇叭口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的中部通过铰接轴与外壳铰接,该铰接结构使得电机组件和喇叭口具有绕铰接轴摆动的自由度。同时,开关门机构位于外壳的前端,开关门机构设有插头插孔,插头插孔与喇叭口相对且连通,充电插头通过插头插孔和喇叭口,可以进入到电极组件的内部。另外,开关门机构的后端与喇叭口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喇叭口绕铰接轴摆动的过程中,开关门机构和喇叭口始终与第一密封圈压接,从而在喇叭口摆动的活动范围内,开关门机构和喇叭口始终密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受电座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受电座中外壳内部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对开门机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开门机构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对开门机构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开关门机构1、端盖11、插头插孔111、门体12、条形凹槽121、驱动机构13、第一驱动件1301、主动齿轮1302、从动齿轮1303、丝杆1304、丝杆螺母1305、限位结构1306、第二驱动件1307、导向滑块1308、齿条1309、驱动齿轮1310、导轨1311、滚轮14、支撑杆15、第三密封圈16、激光传感器17;外壳2、安装腔体21、壳体开口22、安装槽23、通孔24、过滤部件25;喇叭口3、电极组件4、第一密封圈5、吹气机构6、第二密封圈7、阻尼块8、限位部件9;连接组件10、铰接轴101、安装架102、支架103、支腿1031、铰接板1032、支撑台阶面10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的受电座可以包括:外壳2、电极组件4、喇叭口3、开关门机构1、第一密封圈5、吹气机构6、第二密封圈7、阻尼块8、限位部件9以及连接组件10。
外壳2内部具有安装腔体21,外壳2一端设有壳体开口22,如图4所示。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和图5,外壳2的底部设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的槽底设有通孔24,安装槽23中设有封闭通孔24的过滤部件25。具体的,通孔24用于供进入外壳2内部的雨水等液体向外流出,从而避免雨水损坏安装腔体21内部的部件。过滤部件25可以采用过滤棉或者其他过滤元件,其用来防止灰尘从外部进入外壳2内部的安装腔体21中。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在外壳2的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底板,将安装槽23、通孔24和过滤部件25均设置在底板上,从而方便更换过滤部件25。
电极组件4设置在外壳2的安装腔体21中,电极组件4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例如,电极组件4可以包括绝缘部分、电极部分以及将绝缘部分和电极部分封装的电极组件壳体。电极组件4的中部与外壳2铰接,该铰接轴101可以水平设置,使得电极组件4可以绕铰接轴101上下摆动。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可以是电极组件4直接通过铰接轴101与外壳2铰接,也可以是电极组件4通过连接组件10与外壳2铰接。
喇叭口3设置在外壳2的安装腔体21中,并且喇叭口3固定在电极组件4的前端,喇叭口3用于为充电插头导向,使得充电插头伸入至电极组件4的内部,进行充放电。
开关门机构1固定在外壳2的前端,开关门机构1具有插头插孔111,并且通过门体12的移动可以控制插头插孔111的开闭,插头插孔111与喇叭口3相对且连通,在插头插孔111打开的情况下,充电插头穿过插头插孔111、喇叭口3可以进入电极组件4的内部。
第一密封圈5设置在开关门机构1的后端与喇叭口3的前端之间,第一密封圈5用于实现开关门机构1与喇叭口3之间的密封。
吹气机构6设置在外壳2的内部,吹气机构6连接气源装置,并且能够从后向前吹气,从而驱动气体从后向前流动至喇叭口3,避免开关门机构1的插头插孔111打开后,外部的树叶等杂物进入至受电座内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配合控制器的逻辑控制,当开关门机构1打开,则控制吹气机构6开始吹气;当开关门机构1关闭,则控制吹气机构6停止吹气。吹气机构6可以省略。
第二密封圈7设置在外壳2和开关门机构1之间,用于实现外壳2与开关门机构1之间的密封。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开关门机构1具体包括端盖11的情况,第二密封圈7可以设置在端盖11和外壳2之间。第二密封圈7可以省略。
阻尼块8有两个,二者设置在外壳2的安装腔体21中,并且二者分布在铰接轴101的前方和后方,每一阻尼块8支撑电极组件4,阻尼块8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静态下阻尼块8与电极组件4接触,当电极组件4绕铰接轴101摆动时,一个阻尼块8与电极组件4分开或者被电极组件4拉伸,另一个阻尼块8压缩,从而保证喇叭口3摆动后的自动、准确回位。阻尼块8可以省略。
限位部件9设置在外壳2的安装腔体21中,限位部件9用于限制电极组件4的摆动角度,限位部件9与电极组件4间隔预设距离,在电极组件4摆动预设角度时,限位部件9与电极组件4硬接触,从而避免电极组件4摆动幅度过大,而导致第一密封圈5与喇叭口3脱离的问题。限位部件9可以省略。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限位部件9位于两个阻尼块8之间。此时电极组件4在铰接轴101前方和后方的区域均受到限位部件9的限制。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极组件4通过连接组件10与外壳2铰接,请参考图6,连接组件10包括铰接轴101、安装架102和支架103,连接组件10整体设置在外壳2的安装腔体21中,安装架102通过螺栓或者其他机械结构固定在电极组件4上,支架103包括支腿1031和铰接板1032,支腿1031通过螺栓或者其他机械结构与外壳2固定连接,铰接板1032与安装架102通过铰接轴101连接,同时支腿1031与铰接板1032之间具有与安装架102相对分布的支撑台阶面1033,限位部件9和每一阻尼块8的下端均连接支撑台阶面1033,每一阻尼块8的上端均接触安装架102,限位部件9的上端与安装架102间隔预设距离。采用该种结构,更方便电极组件4在外壳2内部的布置;支架103还缩短了限位部件9和阻尼块8至电极组件4的距离,减少阻尼块8和限位部件9的材料;并且支撑台阶面1033为限位部件9和阻尼块8提供了安装空间,也更方便阻尼块8和限位部件9的布置。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见,本申请提供的受电座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中,开关门机构1的后端与喇叭口3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在喇叭口3绕铰接轴101摆动的过程中,开关门机构1和喇叭口3始终与第一密封圈5压接,从而在喇叭口3摆动的活动范围内,开关门机构1和喇叭口3始终密封。
请参考图7至图10,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对受电座中的开关门机构1的结构进行了优化。
本申请提供的对开门机构1可以包括以下部件:端盖11、门体12、驱动机构13、滚轮14、支撑杆15、第三密封圈16、激光传感器17、控制器。
端盖11与外壳2的端面连接,端盖11的中部设有插头插孔111,插头插孔111供充电插头穿过。
门体12设置在端盖11上,门体12可以在驱动机构13的控制下沿着端盖11的端面平移,从而控制插头插孔111开闭。门体12的数量没有限制,门体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门体12的尺寸能够将插头插孔111完全遮挡;门体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此时各个门体12沿插头插孔111的周向依次分布,每一个门体12可以沿插头插孔111的径向移动,多个门体12配合将插头插孔111遮挡和打开。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门体12的数量为两个,驱动机构13与每一门体12连接,并控制每一门体12沿端盖11的端面靠近和远离插头插孔111的中心。具体的,此时两个门体12采用对开式结构,二者远离插头插孔111的中心,将插头插孔111打开;二者靠近插头插孔111的中心,将插头插孔111封闭。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门体12在靠近插头插孔111中心的侧边设有条形凹槽121和条形凸起,两个门体12通过凹凸对接的方式提高密封性能。具体的,第一个门体12的外侧设有条形凹槽121,此时其内侧具有相对于条形凹槽121凸起的条形凸起,同时第二个门体12的外侧设有条形凸起,此时其内侧具有相对于条形凸起凹陷的条形凹槽121。当两个门体12闭合,一个门体12条形凹槽121与另一个门体12的条形凸起配合。
驱动机构13设置在端盖11上,驱动机构13与门体12连接,并控制门体12沿插头插孔111的端面平移,以切换插头插孔111的开闭状态。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种驱动机构13采用丝杠的方式驱动门体12移动。具体的,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驱动件1301、限位结构1306、丝杆1304以及两个丝杆螺母1305。第一驱动件1301可以采用电机,第一驱动件1301与丝杆1304连接并控制丝杆1304旋转,在实际连接时,可以是电机的驱动轴与丝杆1304直接连接,也可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主动齿轮1302,同时在丝杆1304的端部设置从动齿轮1303,主动齿轮1302与从动齿轮1303啮合传动。丝杆1304一端设有左旋螺纹,同时另一端设有右旋螺纹;一个丝杆螺母1305与左旋螺纹配合并与第一个门体12固定,另一个丝杆螺母1305与右旋螺纹配合并与第二个门体12固定,限位结构1306与两个丝杆螺母1305连接并避免两个丝杆螺母1305绕丝杆1304旋转,限位结构1306可以采用包括限位杆,两个丝杆螺母1305均套设于限位杆的外周。丝杆1304在第一驱动件1301的控制下旋转,此时两个丝杆螺母1305反向移动,进而带动门体12打开和闭合。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种驱动机构13采用横臂式结构驱动门体12移动。具体的,驱动机构13包括第二驱动件1307和两个齿条1309,第二驱动件1307可以采用电机,第二驱动件1307的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齿轮1310,齿条1309与门体12一一对应并固定连接,每一齿条1309与驱动齿轮1310啮合传动,且驱动齿轮1310位于两个齿条1309之间。第二驱动件1307的驱动轴旋转,两个齿条1309反向移动,进而驱动两个门体12打开和闭合。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种驱动机构13还包括导轨1311和两个导向滑块1308,两个导向滑块1308分别与导轨1311滑动配合,导轨1311与端盖11通过螺栓或者其他机械结构固定连接,导向滑块1308与齿条1309一一对应固定连接。齿条1309移动时,导向滑块1308沿导轨1311滑动,为门体12提供导向作用,保障门体12直线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驱动机构13和门体12均位于端盖11的朝向外壳2的一侧,此时端盖11与外壳2将驱动机构13和门体12封闭在二者之间,进行防护。
滚轮14设置在门体12上,滚轮14外周设有滚轮凹槽,支撑杆15固定在端盖11上,并且支撑杆15位于滚轮凹槽中。在门体12开闭的过程中,滚轮14沿支撑杆15滚动,保障门体12开合过程的姿态,进而提高门体12密封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驱动机构13和滚轮14设置在门体12相对的两端,进一步提高门体12移动的稳定性。滚轮14和支撑杆15可以省略。
第三密封圈16安装在端盖11上,第三密封圈16沿插头插孔111的周向延伸,门体12在开闭过程中始终与第三密封圈16弹性接触,第三密封圈16用来提高门体12的密封效果,第三密封圈16可以省略。
激光传感器17设置在端盖11上,用于检测插头插孔111中是否有物体,激光传感器17一般包括激光发射部和激光接收部,激光发射部和激光接收部沿插头插孔111的周向间隔分布,通过激光接受部是否接受到激光信号来确定插头插孔111中是否有物体。相应的,传感器和驱动机构13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插头插孔111中有物体时控制驱动机构13动作,并使门体12处于预设打开位置,避免门体12误触充电插头,起到防夹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受电座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受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有用于为充电插头导向的喇叭口(3)和位于所述喇叭口(3)后端的电极组件(4),所述电极组件(4)的中部通过铰接轴(101)与所述外壳(2)铰接,所述外壳(2)的前端固定有开关门机构(1),所述开关门机构(1)设有插头插孔(111),所述插头插孔(111)与所述喇叭口(3)相对且连通,所述开关门机构(1)的后端与所述喇叭口(3)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气体从后向前流动至所述喇叭口(3)的吹气机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底部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的槽底设有通孔(24),所述安装槽(23)中设有封闭所述通孔(24)的过滤部件(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和所述开关门机构(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机构(1)包括端盖(11)、门体(12)和驱动机构(13),所述端盖(11)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且中部设有所述插头插孔(111),所述驱动机构(13)与所述门体(12)连接,并控制所述门体(12)沿所述插头插孔(111)的端面平移,以使所述门体(12)遮挡和打开所述插头插孔(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2)有两个,所述驱动机构(13)与每一所述门体(12)连接,并控制每一所述门体(12)沿所述端盖(11)的端面靠近和远离所述插头插孔(111)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有两个分别支撑所述电极组件(4)的阻尼块(8),一个所述阻尼块(8)位于所述铰接轴(101)的前方,另一所述阻尼块(8)位于所述铰接轴(101)的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有限位部件(9),所述限位部件(9)与所述电极组件(4)间隔预设距离,当所述电极组件(4)摆动至预设角度,所述限位部件(9)与所述电极组件(4)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9)位于两个所述阻尼块(8)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4)固定有安装架(102),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有支架(103),所述支架(103)包括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的支腿(1031)和与所述安装架(102)铰接的铰接板(1032),所述支腿(1031)与所述铰接板(1032)之间具有与所述安装架(102)相对分布的支撑台阶面(1033),所述限位部件(9)和每一所述阻尼块(8)的下端均连接所述支撑台阶面(1033),每一所述阻尼块(8)的上端均连接所述安装架(102),所述限位部件(9)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架(102)间隔预设距离。
CN202022037797.6U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受电座 Active CN212849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7797.6U CN212849947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受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7797.6U CN212849947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受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9947U true CN212849947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4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7797.6U Active CN212849947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受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9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9947U (zh) 一种受电座
CN108868275B (zh) 一种接驳装置及立体车库
CN108429060B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具有防尘功能的智能插座
CN219086661U (zh) 一种高密封性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205427577U (zh) 一种自动化电气开关
CN116430215B (zh) 一种断路器加工装配检测装置
CN210610143U (zh) 一种防撞型防尘户外通信机柜
CN213185011U (zh) 一种防静电动力配电柜
CN212889907U (zh) 一种开关门机构和包括该开关门机构的充电设备箱体
CN215111854U (zh) 教学用一体化显示终端
CN214280551U (zh) 一种带防尘结构的悬挂式配电箱
CN207303685U (zh) 一种开关设备用智能开关柜
CN210750418U (zh) 一种眼镜消毒盒
CN219041094U (zh) 一种对开门式电气控制柜的防护结构
CN113471762B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通电结构
WO2019242532A1 (zh) 充电枪支撑结构及充电装置
CN211858985U (zh) 一种带开关的汽车充电小门
CN110538336A (zh) 一种眼镜消毒盒
CN212342875U (zh) 翻转式插座
CN216897743U (zh) 掀盖式面板洁净送风单元结构
CN215408402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卷帘门电机
CN220896990U (zh)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系统
CN217115652U (zh) 一种能够调节充电功率的电池充电器
CN212485211U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4996987U (zh) 一种便于调节限位位置的直臂平开门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