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9229U - 一种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9229U
CN212849229U CN202021310259.3U CN202021310259U CN212849229U CN 212849229 U CN212849229 U CN 212849229U CN 202021310259 U CN202021310259 U CN 202021310259U CN 212849229 U CN212849229 U CN 212849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ata line
plate
fix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02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舒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518173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2849229(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sh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0/1181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208368A1/zh
Priority to US17/037,751 priority patent/US1150246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9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9229U/zh
Priority to US18/648,392 priority patent/US2024028320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转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芯、设置在固定芯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第二连接片,所述固定芯设置有供所述转接板穿插的通槽,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片相对设置在所述通槽的两侧,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芯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和/或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可以根据需要去调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角度,减小弯折力,使用方便且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数据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接近公头的部位不能旋转调节角度,导致在使用的时候接近公头的部位发生弯折,使用不方便,造成接近公头的连接部位容易损坏,影响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目前数据线公头处不可旋转调节角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端子头和与所述端子头连接的转接板,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所述转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线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芯、设置在固定芯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第二连接片,所述固定芯设置有供所述转接板穿插的通槽,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芯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端子头包括导接板、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呈环状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外,所述第一电极接头通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穿设通过所述导接板并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导接板,导接板设置在第二电极接头和转接板之间并与第二电极接头贴合,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导接板接触并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电性导通,所述第四电极穿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接板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的部分设置为至少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转接板为刚性基板,其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集电环和第二集电环。
优选地,所述转接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两侧的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导接板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电刷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卡扣;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的第二电刷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卡扣。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卡接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从远离所述通槽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使得两者贯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具有弹性,所述转接板还电性连接有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的总数量对应,使得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时实现充电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呈片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一电刷,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二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二接触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座,所述数据线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圆形且边缘相对设有两个限位口,两个所述限位口形状与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相配合,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设在两个所述限位口内,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口靠近所述限位板圆形中心的部位向靠近所述转接板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固定块,且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限位板的圆心的一侧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一中部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二中部电刷,所述第一中部电刷和所述第二中部电刷分别与所述转接板的两个侧面可滑动地接触。
优选地,所述转接板包括转接板主体、第一侧导电片和第二侧导电片,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一端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形,所述第一侧导电片的一端为第三电极,所述第二侧导电片的一端为第四电极,所述第一侧导电片和所述第二侧导电片分别固定贴于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与两者连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其连接的电子器件与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或者磁吸的插接端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的设计,可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外部设备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去调节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相对角度,使外部设备在连接状态下可以方便地切换不同的位置、姿势,从而减小连接处受到的弯折力,方便使用且不易损坏。
2.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电极接头、导接板、第二电极接头、转接板和接头外壳,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为弹簧针结构,所述导接板呈圆形,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固定设于所述导接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呈环状并套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外侧且一端与所述导接板接触,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由磁性材料制成,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之间绝缘设置,所述接头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外,接头简单稳固。
3.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中间设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两边分别设有两个第四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所述导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四电极相对应的两个缺口,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导接板连接,两个所述第四电极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缺口与所述第四电极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分别与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极接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分别与所述转接板电性导通,结构简单小巧。
4.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或者呈圆形结构,其两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集电环和第二集电环,使所述数据线可以无障碍地进行较大角度的旋转同时保持通电。
5.所述转接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两侧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刷和所述第二电刷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弹性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钢和铜,通过利用柔性电路板导电,可以使所述转接板的制造更加方便快捷,提高良品率,且通过硬度较高的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的设置,可以提升所述转接板的耐磨程度,从而使得所述数据线更加耐用。
6.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包括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电刷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卡扣,使所述第一连接片呈三叉戟状,更加容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的第二电刷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卡扣,使所述第二连接片呈三叉戟状,更加容易固定。
7.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扣的长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长度,这样的长度设计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有足够的长度去接触所述转接板,保证所述第一电刷和所述第二电刷和所述转接板稳定接触。
8.所述固定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过盈配合地设于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内,结构紧凑稳固。
9.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因此可以实现过盈配合,且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呈三叉戟状,使得其具有弹性,结构稳固、不易折断。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可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连接部是否通电。
10.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接头与所述磁吸公头的所述第一触片、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电性连接,使所述数据线可以为外部设备提供多条通电线路,在实现导电和数据传输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功能。
11.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呈片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区域。这种设计简化了所述第一电刷和所述第二电刷的结构,使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结构更稳固且更加方便加工。
12.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一电刷,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二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二接触板。将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弯折,很好的缩短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长度尺寸,减小第二连接部的尺寸。
13.所述数据线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圆形且边缘相对设有两个限位口,两个所述限位口形状与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相配合,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设在两个所述限位口内,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限位板的圆心的一侧接触,可以对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起到限位的作用。
14.所述限位板靠近圆形中心的部位向靠近转轴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固定块垂直于限位板。且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限位板的圆心的一侧接触可以对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起到进一步限位固定的作用。
15.所述第一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一中部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二中部电刷。所述第一中部电刷和所述第二中部电刷分别与所述转接板的两个侧面上的所述第一集电环和所述第二集电环可滑动地接触并且电性连接,如此可以增加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一集电环和所述第二集电环的接触点,防止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一集电环和所述第二集电环脱离接触。
16.所述转接板包括转接板主体、第一侧导电片和第二侧导电片。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一端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形。所述第一侧导电片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三电极,所述第二侧导电片的一端弯折形成第四电极。所述第一侧导电片和所述第二侧导电片分别固定贴于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位于远离所述转接板主体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形的一端。通过 SMT(表面贴装技术)等方式可以将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固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实现固定连接且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导电片和所述第二侧导电片可滑动地接触。相比于所述转接板为PCB(印制电路板)的方案,这样的方案更方便制造、安装和固定。
17.所述端子头用于插进电子器件的插接口,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端子头包括type-c端子、micro-usb端子或者lightning端子中的任一种。所述端子头180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数据线与外部设备实现可拆卸连接。
18.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由磁性材料制成,用于与电子器件磁吸连接,所述电子器件用于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插接口,所述电子器件包括可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磁吸连接的type-c端子、micro-usb端子或者lightning端子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可与插入外部电子设备的磁性接头实现可拆卸的磁性连接和电性连接,方便连接与断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爆炸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结构的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数据线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变形实施例的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变形实施例的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变形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侧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变形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侧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变形实施例的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变形实施例的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时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吸公头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局部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第一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第二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局部爆炸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变形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局部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局部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变形实施例提供的转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转接板片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转接板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线100,所述数据线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连接部120和转轴130,所述转轴130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10 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0并与两者连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0可绕所述转轴130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其连接的电子器件与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者可磁吸连接的用于插进电子设备的插头。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0转动的设计,可使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0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外部设备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去调节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的相对角度,使外部设备在连接状态下可以方便地切换不同的位置、姿势,从而减小连接处受到的弯折力,方便使用且不易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用于插入外部电子设备的插口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包括type-c端子、micro-usb端子或者lightning端子中的任一种,可以方便地与外部电子设备连接;或者,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为磁吸式插头,可用于与插入电子设备的外设的接头磁性连接,连接与断开皆较为方便。
所述数据线100还包括柔性线140和接头150,所述柔性线14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接头150与所述柔性线140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的一端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柔性线140和所述接头150连接再连接外部设备,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所述数据线100在连接外部设备的时候所受到的弯折力。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150包括USB插接头。
请再参阅图1,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内部设有指示灯113,所述指示灯113 可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连接部120是否通电。
请参阅图2及图2A,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包括端子头180和与所述端子头 180连接的转接板114,所述端子头180包括第一电极接头111、导接板1111、第二电极接头112和接头外壳1101。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为弹簧针结构,所述导接板1111呈圆形,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固定设于所述导接板1111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呈环状并套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外侧且一端与所述导接板1111接触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之间绝缘设置。可以通过设置绝缘层实现两者的绝缘设置。并且绝缘层可以是透明的塑胶材料制成,方便所述指示灯113的光透过。所述接头外壳 1101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外,接头简单稳固,易于拆装。所述转接板 114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远离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的一端,所述转接板 114远离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或者呈圆形结构,使所述数据线100可以无障碍地进行较大角度的旋转。而靠近第二电极接头112的一端为直板状结构。所述转轴130穿过所述转接板114 的半圆形结构的圆心,使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转动连接,所述转接板114的两面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其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电性连接。
所述端子头180用于插进电子器件的插接口,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端子头180包括type-c端子、micro-usb端子或者lightning端子中的任一种。所述端子头180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数据线100与外部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为磁吸式插头时,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由磁性材料制成,用于与电子器件磁吸连接,所述电子器件用于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插接口,所述电子器件包括可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 磁吸连接的type-c端子、micro-usb端子或者lightning端子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可与插入外部电子设备的磁性接头实现可拆卸的磁性连接和电性连接,方便连接与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114为PCB(印制电路板)。
请参阅图2A及图3,所述转接板114远离所述转轴130的一端中间设有第三电极1141,所述第三电极1141两边分别设有两个第四电极1142。第三电极 1141和第四电极114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和第二电极接头112电性连接。所述导接板1111上设有与所述第四电极1142相对应的两个缺口1112,所述第三电极1141与所述导接板1111连接,两个所述第四电极1142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缺口1112与所述第四电极1142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分别与第三电极1141和第四电极1142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极接头111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分别与所述转接板114电性导通,结构简单小巧。
在本实施例中,转接板114为刚性基板,方便与第二连接部120稳定的转动连接。
在使用的时候,先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所述指示灯113判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第二连接部120是否通电,当两者通电的时候,所述指示灯113 会发光;然后可以将外部接头接在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 112上,由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具有磁性,可以将外部接头吸附住,此时所述数据线100即可通过USB接头等外部接头为外部设备传输电能。
请继续参阅图2A及图3,所述第二连接部120包括固定座141,与固定座 141连接的固定芯121,套接在固定座141以及固定芯121上的固定座套142,插接在所述固定芯121上的第一连接片122和第二连接片123。所述固定芯121 呈柱状,其端面中间设有通槽126,所述转接板114设于所述通槽126内,所述转轴130穿过所述固定芯121和所述转接板114,使所述固定芯121和所述转接板114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芯121设置所述通槽126,使所述转接板114设置于所述通槽126中,如此可以减小所述数据线100的整体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芯121为注塑件,通过直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的其他组件上注塑成型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芯121呈透明状。透明状的设计可以方便所述指示灯113出光。
所述第一连接片122的包括第一固定片1223,设置在第一固定片1223上的第一电刷12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23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卡扣 1222,使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呈三叉戟状,更加容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片 123包括第二固定片1233,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1233上的第二电刷123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1233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卡扣1232,使所述第二连接片123呈三叉戟状,更加容易固定。所述固定芯121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槽孔124和第二槽孔125,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分别过盈配合地设于所述第一槽孔 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内,结构紧凑稳固。连接部110的一端与所述柔性线140 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分别可滑动地接触所述转接板114的两面,使所述转接板114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发生转动的时候,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能始终分别接触所述转接板114的两面,通过此种设计,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0在绕所述转轴130相对转动的时候使两者保持电性连接,从而使所述数据线100实现了在转动的同时保持稳定供电。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 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41连接,所述固定座141与所述柔性线140连接。同时,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远离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卡扣1222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扣1232的长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片1223和所述第二固定片1233的长度,这样的长度设计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片1223和所述第二固定片1233有足够的长度去接触所述转接板114,保证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和所述转接板 114稳定接触。而所述第一固定卡扣1222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扣1232则可以在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内,起到进一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片122 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防止其发生相对位移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的宽度,当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内的时候,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由于弹性的作用向外扩张分别压紧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的内壁,使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的宽度,因此可以实现过盈配合,且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呈三叉戟状,使得其具有弹性,结构稳固、不易折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从远离所述通槽 126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126,使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的一部分分别位于所述通槽126的两壁,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和通槽126 贯通。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位于所述通槽126的部分,且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另外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槽孔124和所述第二槽孔125之外,由于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片1223和所述第二固定片1233的一端,因此这种结构可以防止所述第一连接片122 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发生形变,避免造成所述第一电刷1221或所述第二电刷1231与所述转接板114脱离接触状态。
请参阅图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100的第一变形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114与上述实施例存在区别。所述转接板114包括柔性电路板1144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144两侧的第一导电片1145和第二导电片1146,第一导电片1145和第二导电片1143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144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1144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1145和所述第二导电片1143弹性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1145和所述第二导电片1143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钢和铜,通过利用柔性电路板1144导电,可以使所述转接板114 的制造更加方便快捷,提高良品率,且通过硬度较高的所述第一导电片1145 和所述第二导电片1143的设置,可以提升所述转接板114的耐磨程度,从而使得所述数据线100更加耐用。可以理解,为了保证柔性电路板1144的强度,可以在连接靠近第一电极接头111的一端和第一导电片1145和第二导电片1143 的一端之间设置包覆结构,以增加柔性电路板1144的强度。
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100的第二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可至少设置为两个。
如图6和图7所示,当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第一电刷1221并排分布使两个所述第一电刷1221在所述转接板 114上的侧面运动时分别形成不同直径的环状轨迹,两个所述第二电刷1231 并排分布使两个所述第二电刷1231在所述转接板114上的侧面运动时分别形成不同直径的环状轨迹。在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始终紧贴所述转接板114的两侧,实现所述第一电刷1221、所述第二电刷1231与转接板114之间的导电。
如图8和图9所示,相应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100的第三变形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114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或者多个相互绝缘的第一集电环115和第二集电环116,所述转接板11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配合。通过两个或者多个第一集电环115和第二集电环116,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配合,可以实现多条线路连通,以实现充电和数据传输。相应地,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也为三个或者多个,且三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之间相互绝缘。三个第一电极接头111 可以其中一个为圆心,其他两个以同心圆的形式设置。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刷1221、所述第二电刷1231、所述第一集电环115和所述第二集电环116的数量为三个。
请参阅图10,在一些变形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100还包括磁吸公头200,所述磁吸公头20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可分离地磁性连接并且电性连接,可以方便地跟外部设备连接。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述磁吸公头200包括用于插接进手机USB插口的插接头201、与插接头201连接的第一磁性元件202和设置在第一磁性元件202内部的导通部203。所述导通部203和所述插接头201电性导通。所述插接头201可以为type-c接头、micro-usb插头或者lightning接头中的任一种。导通部203包括电极触点2031、绕着电极触点2031依次同心圆设置的第一触片2032、第二触片2033。所述电极触点2031和第一触片2032、第一触片2032和第二触片2033之间设置有绝缘隔层2034,绝缘隔层2034将电极触点2031和第一触片2032、第一触片2032和第二触片2033之间相互隔开,避免三者相互接触导致短路。第二触片2033外部同样设置有绝缘隔层2034,绝缘隔层2034将第二触片2033和第一磁性元件202相互隔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02为设置在插接头201上的并同样以电极触点2031同心圆设置的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02可以为磁铁或者其它磁性材料,其作为“V-”极使用。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与所述磁吸公头200连接的时候,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02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磁性连接,三个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分别与所述电极触点2031、所述第一触片2032和所述第二触片2033相接触。
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与所述磁吸公头200的所述第一触片 2032、所述第一触片2032和所述第二触片2033电性连接,使所述数据线100 可以为外部设备提供多条通电线路,在实现导电和数据传输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可旋转调节角度的功能。
请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100的第四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包括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 上的绝缘套117,以及套设在所述绝缘套117外的磁吸套118,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的数量可以为五个或者五个以上,五个或者五个以上所述第一电极接头 111可以分别定义为D+引脚、D-引脚、Vcc+引脚、GND引脚或者CC引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为接地端,五个或者五个以上的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的末端相互连接实现共地,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中间有折弯且其中一处折弯穿过所述绝缘套117,使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可以跟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固定设于所述转接板11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与所述转接板114电性连接,五个或者五个以上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的设计,可以同时实现电能传输和数据传输,且所述磁吸套118可以方便地实现与外部设备建立磁性连接,结构简单且便于拆装。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时例中,五个或者五个以上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 的定义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类型,根据用户需要的电性进行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以便于与外部设备保持接触,减少接触不良的情况。
请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100的第五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呈片状,所述第一连接片122的中部镂空,且所述第一连接片122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一电刷1221,所述第一连接片122远离所述第一电刷1221的一端呈90°弯折形成第一接触板1227。可选地,第一接触板1227为平面结构。
请参阅图14,所述第二连接片123呈片状,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的中部镂空,所述转轴130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的中部镂空区域,且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二电刷1231,所述第二连接片123远离所述第二电刷1231的一端呈90°弯折形成第二接触板1237。可选地,第二接触板1237为平面结构。这种设计简化了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的结构,使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结构更稳固且更加方便加工。
请参阅图15,所述转轴130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第二连接片123的中部镂空区域。所述第一电刷1221和所述第二电刷1231分别与所述转接板114 的两侧面接触。
请参阅图15和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100还包括限位板160,所述限位板160呈圆形且边缘相对设有两个限位口161,所述限位板160靠近圆形中心的部位向靠近转轴130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固定块162,所述两个固定块162垂直于限位板160。两个所述限位口161形状与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 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相配合,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 分别设在两个所述限位口161内,所述限位口161可以起到限定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的位置的作用。且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162远离所述限位板160的圆心的一侧接触,可以对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起到进一步限位固定的作用。所述限位板160与所述固定座14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60与所述固定座14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注塑成型、胶粘或者卡合。
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与所述柔性线14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与所述柔性线14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SMT贴片、焊接或者弹性接触。或者,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数据线进一步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起到在柔性线140和第一接触板1227和第二接触板1237电性连接的作用,这样更方便所述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与连接板通过SMT的方式、焊接的方式电性连接。
同时,将第一接触板1227和所述第二接触板1237弯折,很好的缩短第一连接片122和第二连接片123的长度尺寸,减小第二连接部120的尺寸。
请参阅图17,所述限位板160设于所述固定芯121远离所述转接板114的一端内部。
请参阅图18及图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片122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一电刷1221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一中部电刷1224;所述第二连接片123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二电刷1231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二中部电刷1234。所述第一中部电刷1224和所述第二中部电刷1234分别与所述转接板114的两个侧面上的所述第一集电环115和所述第二集电环116可滑动地接触并且电性连接,如此可以增加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与所述第一集电环115和所述第二集电环116的接触点,防止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所述第二连接片123与所述第一集电环和所述第二集电环脱离接触。
请参阅图2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100的第七变形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114远离所述转轴13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电极1141和第四电极1142,并在所述第三电极1141和第四电极1142之间形成透光缺口1147。所述第三电极1141与所述导接板1111电性连接,所述导接板1111设有穿孔1148,所述第四电极1142穿过所述穿孔1148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1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极1141和所述第四电极1142分别设于两侧的设计,可以方便在外侧实施焊接以实现电性连接,方便制造。所述透光缺口1147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指示灯 113发出的光向所述转接板114的两侧同时射出,出光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灯113设在所述透光缺口1147内。可以使所述指示灯113透过所述透光缺口1147充分出光,从而使出光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0靠近所述转接板114 的一端设有胶体170,所述胶体170为直径大小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相同的圆形,所述胶体170包裹所述第三电极1141、所述第四电极1142、所述透光缺口 1147以及所述指示灯113,所述胶体170起到固定所述转接板114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体170呈透明状,可以允许所述指示灯113充分地出光。
请参阅图22及图2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100的第八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板114包括转接板主体1191、第一侧导电片1192和第二侧导电片1193。所述转接板主体1191的一端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形。所述第一侧导电片1192的一端90度弯折形成第三电极1141,所述第二侧导电片1193的一端90度弯折形成第四电极1142。所述第一侧导电片1192和所述第二侧导电片1193分别固定贴于所述转接板主体1191的两侧,所述第三电极1141和所述第四电极1142位于远离所述转接板主体1191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形的一端。通过SMT(表面贴装技术)等方式可以将所述第三电极1141和所述第四电极114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111和第二电极接头112实现固定连接且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122和第二连接片123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导电片1192和所述第二侧导电片1193可滑动地接触。相比于所述转接板114为PCB(印制电路板)的方案,这样的方案更方便制造、安装和固定。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电极1141相对所述第一侧导电片1192的弯折角度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比如接近90°。第四电极1142相对所述第二侧导电片1193的弯折角度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比如接近90°。

Claims (18)

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端子头和与所述端子头连接的转接板,所述端子头用于与电子器件连接,所述转接板一端与所述端子头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线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芯、设置在固定芯上的至少一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第二连接片,所述固定芯设置有供所述转接板穿插的通槽,当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芯转动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充电和/或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头包括导接板、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所述第二电极接头呈环状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外,所述第一电极接头通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穿设通过所述导接板并与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板设置在第二电极接头和转接板之间并与第二电极接头贴合,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导接板接触并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电性导通,所述第四电极穿过所述导接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的部分至少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转接板为刚性基板,其两侧表面设置有弧形的第一集电环和第二集电环。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两侧的呈圆环状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与所述导接板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固定片,设置在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电刷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卡扣;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的第二电刷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两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卡扣。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扣和所述第二固定卡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芯开设有供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卡接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通槽贯通,所述转轴设置在固定芯上。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孔和所述第二槽孔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具有弹性,所述转接板还电性连接有指示灯。
10.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第二电极接头的总数量对应,使得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时实现充电和数据传输。
11.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呈片状,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中部镂空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一电刷,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一接触板,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端向垂直片状平面的方向折弯形成第二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二接触板。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座,所述数据线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圆形且边缘相对设有两个限位口,两个所述限位口形状与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相配合,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设在两个所述限位口内,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靠近圆形中心的部位向靠近转轴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固定块垂直于限位板,且所述第一接触板和所述第二接触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限位板的圆心的一侧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一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一中部电刷,所述第二连接片镂空处边沿远离所述第二电刷的一端凸出形成第二中部电刷,所述第一中部电刷和所述第二中部电刷分别与所述转接板的两个侧面上的所述第一集电环和所述第二集电环可滑动地接触并且电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包括转接板主体、第一侧导电片和第二侧导电片,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一端的整体轮廓呈半圆形,所述第一侧导电片的一端弯折形成第三电极,所述第二侧导电片的一端弯折形成第四电极,所述第一侧导电片和所述第二侧导电片分别固定贴于所述转接板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接头和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电性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头用于插进电子器件的插接口,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端子头包括type-c端子、micro-usb端子或者lightning端子中的任一种。
18.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由磁性材料制成,用于与电子器件磁吸连接,所述电子器件用于插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插接口,所述电子器件包括可与所述第二电极接头磁吸连接的type-c端子、micro-usb端子或者lightning端子中的任一种。
CN202021310259.3U 2020-04-15 2020-07-06 一种数据线 Active CN212849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8195 WO2021208368A1 (zh) 2020-04-15 2020-09-27 一种数据线
US17/037,751 US11502467B2 (en) 2020-04-15 2020-09-30 Data cable
US18/648,392 US20240283205A1 (en) 2020-04-15 2024-04-28 Electric connecting part and data cab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33160 2020-04-15
CN202020573316 2020-04-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9229U true CN212849229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81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0259.3U Active CN212849229U (zh) 2020-04-15 2020-07-06 一种数据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9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6234A (zh) * 2021-09-26 2022-02-01 东莞市展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位旋转可拆换第一和第二连接头及其电子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6234A (zh) * 2021-09-26 2022-02-01 东莞市展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位旋转可拆换第一和第二连接头及其电子连接器
CN114006234B (zh) * 2021-09-26 2024-03-19 东莞市展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方位旋转可拆换第一和第二连接头及其电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35102U (zh) 一种数据线
WO2021208368A1 (zh) 一种数据线
CN209313158U (zh) 转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WO2016029707A1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CN212849229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3304413U (zh) 一种数据线连接头及数据线
CN211150870U (zh) 连接器及具有这种连接器的数据线、电子产品
CN211456175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1530345U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09687245A (zh) 转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2392438U (zh) 一种球形磁吸充电线
CN210111134U (zh) 一种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数据线
CN210838361U (zh) 一种磁吸连接器及磁吸电源适配器
CN21022453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3124788U (zh) 一种导电针、转接头及数据线
CN213782385U (zh) 一种磁吸式接线端子、连接器及信息传输设备
CN211829239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3636463U (zh) 直流电源连接器结构
CN21112638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5299744U (zh) 带翻转插头的led类电源转接线
CN212626439U (zh) 一种可转动的充电连接器及发型造型装置
CN212659795U (zh) 一种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CN216903659U (zh) 一种插头及数据线
CN215184894U (zh) 一种水平接触磁吸式电子连接器
CN209786375U (zh) 一种改良式组合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