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45532U -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45532U
CN212845532U CN202020291273.7U CN202020291273U CN212845532U CN 212845532 U CN212845532 U CN 212845532U CN 202020291273 U CN202020291273 U CN 202020291273U CN 212845532 U CN212845532 U CN 212845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ignal
groove
grounding
joi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12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颗
吕银涛
尹绪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912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45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45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45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包括:金属主壳体;固定地套接于所述金属主壳体的前端的金属端接体;多个信号针头,贯通地插接于金属端接体;多个绝缘体,用以将信号针头与金属端接体绝缘地间隔布置;平板固定件,设置于与信号针头头部露出一侧相反侧的一侧间隔开的位置;第一弹簧,可使平板固定件相对金属端接体远离的方向移动;插接组合件,至少包括一套设于金属端接体前端的绝缘接合体,该绝缘接合件设置有凹槽部,端面沿着周向连续地形成一圈斜坡面;第二弹簧,可使所述绝缘接合体可浮动地向远离所述金属端接体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接组合件的结构补强以及导向保护和对位纠偏作用,可实现高寿命地精准检测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子部件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多频率、多通道的通信终端正成为业界主流。如此,需要在多个RF回路上安装连接器(通常业界称为板对板连接器)来连接到天线模块,为同时实现这些RF回路功能确认,以多通道探测器压靠于连接器上来实现各种性能的快速检测。现有的多通道探测器(有的地方也称为探针),例如,专利文献CN107148575A所记载的探针,虽然可以满足小型化、高密度应用环境下的检测,但是这种结构的探针的检测动作灵活性不高,导向效果不佳,导致测试的精度存在偏差。另外,由于需要在高密度的空间下同时测试多个RF回路,其探测压靠到连接器的接合部分处的针头排布间距小,导致能够提供支撑的结构较弱,其结果是,探针的使用寿命不高,同时,由于这种设计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导致成本较高,性价比会会大大降低,使推广应用成为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在高密度化的测试环境中,能够保证很好的测试精度,同时具备较高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尾部具备多个线缆件,可同时测定连接器的多个部位,包括:金属主壳体,设有容纳所述线缆件的贯通孔;金属端接体,固定地套接于所述金属主壳体的前端,所述金属端接体设有相互不连通的多个通孔;多个信号针头,贯通地插接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相应通孔并使头部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前端面露出,且在尾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线缆件电性连接;多个绝缘体,分别安装于所述通孔内,用以将所述信号针头与所述金属端接体绝缘地间隔布置;平板固定件,设置于与所述信号针头头部露出一侧相反侧的一侧间隔开的位置,并设有与所述金属主壳体嵌合地套设的中通孔;第一弹簧,布置于所述平板固定件与所述金属端接体之间,并套设于所述金属主壳体上,可使所述平板固定件相对所述金属端接体远离的方向沿所述金属主壳体移动;插接组合件,至少包括一套设于所述金属端接体前端的绝缘接合体,该绝缘接合件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器嵌合的凹槽部,该凹槽部朝向开口的端面沿着周向连续地形成一圈斜坡面;第二弹簧,布置于所述金属端接体与所述绝缘接合体之间,使所述绝缘接合体可浮动地向远离所述金属端接体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金属主壳体的尾端所在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前端侧向内侧变窄的锥形状,防止所述平板固定件从所述金属主壳体的尾端所在侧脱出。
优选地,所述绝缘接合体的凹槽部为包括中间基槽和位于所述中间基槽两侧且与之连通位的侧槽。
优选地,所述中间基槽为沿长边方向布设的长条状的横槽,所述侧槽为具备一定宽度的椭圆形竖槽。
优选地,所述中间基槽内设有多个信号贯通孔,所述信号针头可穿过相应位置的信号贯通孔向外露出。
优选地,还包括布设于所述信号针头两侧的多个接地针头,该接地针头安装固定于所述金属端接体上并使其头部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前端面露出;所述侧槽内设有多个接地贯通孔,所述多个接地针头可穿过相应位置的接地贯通孔向外露出。
优选地,所述插接组合件还包括一套接板,该套接板用以将所述绝缘接合体可活动地套接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前端,使其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可浮动地向远离所述金属端接体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套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端接体设置有固定支板,该固定支板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以便将所述套接板与所金属端接体固定地保持。
优选地,所述绝缘接合体的两侧设置有耳肩部,所述套接板为长方体结构,其安装槽内设置有与之连通且嵌合所述绝缘接合体的耳肩部的长条状腔槽,该腔槽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绝缘接合体穿插的插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圆腔,所述耳肩部对应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二圆腔,所述第二弹簧为两个,所述每个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受到相应位置上的第一圆腔和第二圆腔的移动限定以形成稳定的弹簧力,使所述信号针头和所述接地针头在所述绝缘接合体被压缩预设距离后可以弹性伸缩地露出连接到所述连接器上的测定位置时,所述插接组合件能够以一定的抵靠力抵压于所述连接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探测器,前端设置有具备绝缘导向能力且可弹性浮动导正的插接组合件,集成了多个信号传输测试通道,可与多个RF回路上安装的待测定的连接器进行多路信号检测,通过插接组合件的结构补强以及导向保护和对位纠偏作用,可实现高寿命地精准检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多通道探测器在与待测连接器对接测试前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多通道探测器在与待测连接器对接测试前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图;
图5A、图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金属端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套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图7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绝缘接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待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为描述方便,在本文中的方向规定为,所描述的尾端是指线缆所在的与检测仪器(未示出)连接的那一侧,所述描述的前端是指被检测的连接器所在的那一侧;以多通道探测器的与连接器接合的配合面为下方,反之,则为上方。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多通道探测器100,尾部电性连接有多个线缆件00(通常是同轴电缆及其组件),且与作为检查对象的连接器200配合,包括金属主壳体110、平板固定件120、金属端接体130、多个信号针头140、多个绝缘体150、第一弹簧160、插接组合件170以及第二弹簧180。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通道探测器100的信号针头140为四个,因而,相应电性连接的线缆件为四个,可实现同步四个信号能通道传输。
参考图2并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主壳体110为筒状结构,中空的贯通孔111用以容纳所述线缆件00贯穿通过,该金属主壳体110的整体设置呈尾部比主体部分较宽的形状,这样,尾端所在的一侧形成朝向所述前端侧向内侧变窄的锥形状(参考图3),用以在与平板固定件120组装后,防止所述平板固定件120从所述金属主壳体110的尾端所在侧脱出。
平板固定件120优选为金属件,设置于与所述信号针头头部露出一侧相反侧的一侧间隔开的位置,采用法兰结构固定于测试载具(图中未示出)中,以便测试载具经由平板固定件120带动多通道探测器100在测试环境中完成测试。除两侧的法兰孔外,平板固定件120还设有中通孔121,供所述金属主壳体110嵌合地套设组装。
金属端接体130大体为圆柱状结构,如图5A图5B所示,并结合图1和图2,其腰部横向延伸并关于轴向对称地设置有平板状的固定支板132,为法兰安装结构,具有两个向外平展的法兰面。所述固定支板132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圆腔133,用以固定地容置第二弹簧180的深孔。所述金属端接体130上按预定规则间距间隔地布设有多个通孔131,包括相互不连通的信号通孔131a和接地通孔131b。所述金属端接体130固定地套接于所述金属主壳体110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侧向门栓的结构进行固定,即在所述金属端接体130和所述金属主壳体110的相同侧向位置设置锁孔,由一柱状锁栓锁固于锁孔固定。
多个信号针头140,参考图2、图4A、图4B,并结合图1所示,优选为自带弹性压缩能力的pogo pin结构,贯通地插接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相应通孔(即信号通孔131a),并使头部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前端面露出,且在尾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线缆件00电性连接,形成信号传输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接地针头141,布设于所述信号针头140两侧,该接地针头安装固定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上并使其头部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前端面露出。
所述绝缘体150、150’为中空的圆柱状,由绝缘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成,通常为具备低介电常数的适应于高频应用的液晶聚合物(简称LCP),该多个绝缘体150分别安装于所述通孔131a内,用以将所述信号针头140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电特性为地电位)的孔臂之间绝缘地间隔布置,形成同轴结构配置,实现高频信号的传输。
第一弹簧160,参考图1和图2所示,优选为螺旋弹簧,布置于所述平板固定件120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之间,并套设于所述金属主壳体110上。所述第一弹簧160被压缩后具备较强的扩张恢复力,可使所述平板固定件120相对所述金属端接体130远离的方向沿所述金属主壳体移110移动,这样,在该多通道探测器100经由平板固定件120安装加载到夹治具(图中未示出)后,多通道探测器100的主体部分(包括所述金属主壳体110、金属端接体130等)可相对地上下活动,实现测试时所需的移位动作。
插接组合件170,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一套设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前端的绝缘接合体171和一使绝缘接合体171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前端部分保持组合状态的套接板172。同时,在该所述金属端接体130与所述绝缘接合体171之间设置第二弹簧180,使所述绝缘接合体171可活动地套接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前端,并在所述第二弹簧180的作用力下可浮动地向远离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绝缘接合体171相对被测连接器能自由地浮动,将经常被连接器接触刮蹭的部位可调节地转移到绝缘接合体171上,保护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141不会被连接器的金属结构硬碰硬地刮擦损伤。
更具体地,参考图6A图6B,并结合图1、图2、图4A、图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接合件171为耐磨的绝缘材料(材质比如高密度的LCP等)制成的塑胶结构件,主体部分大致呈长方体形状,两侧横向地对称设置有耳肩部171a,内部为中空的,其上部为开口,用以套接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前端。其下部为闭合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壁底部,在该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器200嵌合的凹槽部1710,该凹槽部1710包括中间基槽1711和位于所述中间基槽1711两侧且与之连通位的侧槽1712,参考图7所示,所述中间基槽1711为沿(主体部分)长边方向布设的长条状的横槽,所述侧槽1712为具备一定宽度的椭圆形竖槽。为了对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141的贯通导向作用,所述中间基槽内设有多个信号贯通孔1710a,所述信号针头140可穿过相应位置的信号贯通孔1710a向外露出;所述侧槽1712内设有多个接地贯通孔1712a,所述多个接地针头141可穿过相应位置的接地贯通孔1712a向外露出。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导向作用,在所述凹槽部1710朝向开口的端面上沿着周向连续地形成一圈斜坡面1710s,这样,当所述凹槽部171对接到连接器200上时,都可由该斜坡面1710s的任一高度位置的坡面接触到连接器200,形成完全封闭的接合状态,如此,达到任意插合深度都能达到预定接合状态的盲配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图7A图7B,并结合图1、图2、图4A、图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接板172为长方体结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1720,容纳所述固定支板132嵌设于内以便将所述套接板172与所金属端接体130固定地保持。另外,为了提供所述绝缘接合体171的活动空间,在安装槽1720内的下部与之连通地设置有嵌合所述耳肩部171a的长条状腔槽1721,该腔槽1721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绝缘接合体穿插的插孔1722。优选地,将所述插孔1722的宽度设置得比所述腔槽1721窄,从而限制所述耳肩部171a从所述插孔1722脱出的可能。
进一步地,参考图4A、图4B,为使插接组合件的导向结构能够更稳定地弹性浮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180优选地设置为两个,并对称地布置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的两侧,另外,为了更好地分别对第二弹簧180进行限位,防止其活动过大或位置偏斜对插接组合件的导向作用的减损,在所述固定支板132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圆腔133,所述耳肩部171a对应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二圆腔134,将所述每个第二弹簧180的上下两端分别容设于第一圆腔133和第二圆腔134内,这样,使每个第二弹簧180受到相应位置上的第一圆腔133和第二圆腔134的移动限定以形成稳定的弹簧力,使所述信号针头140和所述接地针头141在所述绝缘接合体171被压缩预设距离后可以弹性伸缩地露出连接到所述连接器200上的测定位置时,所述插接组合件170能够以一定的抵靠力抵压于所述连接器200上。这样,借助于所述凹槽部1710及其上的一圈斜坡面1710s,在斜坡面1710s的任一高度的坡面上形成稳定的与连接器200的完全封闭的接合状态,且此接合状态不易被外力破坏,如此,增加了结构的导向保护和对位纠偏作用,可实现高寿命地精准检测能力。
由于首先与连接器对位接合的是绝缘接合件171,而不是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141,对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141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可避免较大行程接触力对它们的直接冲击损伤,所述绝缘接合件171为耐磨的绝缘材质,不会具有像金属硬度那样与连接器200的硬碰硬的冲击碰撞,进一步提高了探测器的使用寿命。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
1)将预定数量的多个线缆组件00的一端都剥线,露出中心导体和屏蔽层。
2)再将穿过绝缘体150的线缆一头的中心导体与信号针头140焊接在一起。
3)将线缆穿过依次装有平板固定件120和前端套装有第一弹簧160的金属主壳体110。
4)在从金属端接体130的后端组装接地针头141。
5)再将穿过同轴线缆一侧的中心导体穿过绝缘体150。
6)将信号针头140穿过绝缘子A并安装在金属端接体130上。
7)依照上述步骤,依此将其余通道的信号针头140和线缆装配完成。
8)再将绝缘接合体171装配在套接板172内,同步在绝缘接合体171上预装第二弹簧180。
9)通过固定螺丝将套接板172和金属端接体130两者固定住一起。
10)最后将金属端接体130和金属主壳体110铆压固定在一起,最终形成本多通道探测器100。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继续参考图4A、图4B,如前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金属端接体130内安装有多个信号针头140(此处为4个)和接地针头141,信号针头140用以测试信号回路,接地针头141用以电性连接到参考地电位上作为信号的返回路径,与待测定的连接器200相连接进行检测作业时,由平板固定件120装载固定到测试夹治具上(图中未示出),使多通道探测器100能正确定位和被驱动到预定位置,由金属端接体130上外露出的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探测141到连接器200上进行测试动作,由前端的插接组合件170作为首先抵接到连接器的导向和纠正机构,可弹性地伸缩且能多角度调整偏位。
第二弹簧180具有较强的回复力,其作用力一端支于所述金属端接体130在第一圆腔133内,另一端支于绝缘接合体171的第二圆腔134内。而前述的绝缘接合体171和金属端接体130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一起,此时第二弹簧180经过压缩,始终给绝缘接合体171提供一个推动力。在前述的金属端接体130内部规则地布设信号针头140,而信号针头140的边缘分布有可用于接触连接器的接地电位壳的接地针头141。这样当本多通道探测器100没有与待测连接器相抵接处于非测试状态时,在第二弹簧180的作用下,绝缘接合体171处于最低的位置,此时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141都保护在插接组合件170的内部,这样避免在非正常作用力下,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141出现变形等不良问题;当多通道探测器100与连接器200相抵接进行测试时,在夹治具的下压力作用下绝缘接合体171被迫向上位移,此时接地针头141和信号针头140分别穿过绝缘接合体171的接地贯通孔1712a和信号贯通孔1710a,与待测连接器200的对应部分的接地电位零件202、信号电位零件201抵接,形成电性连接,随着过程中继续向上压缩直到接触稳定,从而保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所述信号针头140和接地针头141始终垂直下压而不会出现偏摆,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对传统的技术方案而言,在上述的测试过程中,如果连接器200在夹治具的测定位置安装时存在角度偏差,则会因金属端接体130只能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却不能转动和左右移动,会导致连接器200不能进入到正确的对接位置中而产生对位不良问题。而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此时,平板固定件120被夹治具驱动向下继续移动,第一弹簧160受压,平板固定件120从金属主壳体110的尾端的锥形限位处分开,由于平板固定件120的中通孔121与金属主壳体110的外周面存在间隙,此时插接组合件170可以浮动,即通过该间隙,插接的凹槽部1710可以相对平板固定件120进行转动或左右移动,且连接器200通过斜坡面1710s的导向作用顺利地进入到凹槽部1710中,从而使接地针头141和信号针头140分别与连接器200的接地电位202和信号电位201的零部件电性连接以进行测试。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探测器,前端设置有具备绝缘导向能力且可弹性浮动导正的插接组合件,集成了多个信号传输测试通道,可与多个RF回路上安装的待测定的连接器进行多路信号检测,通过插接组合件的结构补强以及导向保护和对位纠偏作用,可实现高寿命地精准检测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尾部具备多个线缆件,可同时测定连接器的多个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主壳体,设有容纳所述线缆件的贯通孔;
金属端接体,固定地套接于所述金属主壳体的前端,所述金属端接体设有相互不连通的多个通孔;
多个信号针头,贯通地插接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相应通孔并使头部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前端面露出,且在尾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线缆件电性连接;
多个绝缘体,分别安装于所述通孔内,用以将所述信号针头与所述金属端接体绝缘地间隔布置;
平板固定件,设置于与所述信号针头头部露出一侧相反侧的一侧间隔开的位置,并设有与所述金属主壳体嵌合地套设的中通孔;
第一弹簧,布置于所述平板固定件与所述金属端接体之间,并套设于所述金属主壳体上,可使所述平板固定件相对所述金属端接体远离的方向沿所述金属主壳体移动;
插接组合件,至少包括一套设于所述金属端接体前端的绝缘接合体,该绝缘接合件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连接器嵌合的凹槽部,该凹槽部朝向开口的端面沿着周向连续地形成一圈斜坡面;
第二弹簧,布置于所述金属端接体与所述绝缘接合体之间,使所述绝缘接合体可浮动地向远离所述金属端接体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主壳体的尾端所在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前端侧向内侧变窄的锥形状,防止所述平板固定件从所述金属主壳体的尾端所在侧脱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接合体的凹槽部为包括中间基槽和位于所述中间基槽两侧且与之连通位的侧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槽为沿长边方向布设的长条状的横槽,所述侧槽为具备一定宽度的椭圆形竖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槽内设有多个信号贯通孔,所述信号针头可穿过相应位置的信号贯通孔向外露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于所述信号针头两侧的多个接地针头,该接地针头安装固定于所述金属端接体上并使其头部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前端面露出;所述侧槽内设有多个接地贯通孔,所述多个接地针头可穿过相应位置的接地贯通孔向外露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合件还包括一套接板,该套接板用以将所述绝缘接合体可活动地套接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前端,使其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可浮动地向远离所述金属端接体的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端接体设置有固定支板,该固定支板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以便将所述套接板与所金属端接体固定地保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接合体的两侧设置有耳肩部,所述套接板为长方体结构,其安装槽内设置有与之连通且嵌合所述绝缘接合体的耳肩部的长条状腔槽,该腔槽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绝缘接合体穿插的插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于所述信号针头两侧的多个接地针头,该接地针头安装固定于所述金属端接体上并使其头部从所述金属端接体的前端面露出;所述绝缘接合体的凹槽部为包括中间基槽和位于所述中间基槽两侧且与之连通位的侧槽,所述侧槽内设有多个接地贯通孔,所述多个接地针头可穿过相应位置的接地贯通孔向外露出;所述固定支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圆腔,所述耳肩部对应位置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二圆腔,所述第二弹簧为两个,所述每个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受到相应位置上的第一圆腔和第二圆腔的移动限定以形成稳定的弹簧力,使所述信号针头和所述接地针头在所述绝缘接合体被压缩预设距离后可以弹性伸缩地露出连接到所述连接器上的测定位置时,所述插接组合件能够以一定的抵靠力抵压于所述连接器上。
CN202020291273.7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Active CN212845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1273.7U CN212845532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1273.7U CN212845532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45532U true CN212845532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2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1273.7U Active CN212845532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455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515A (zh) * 2021-05-17 2021-12-28 昆山德普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探测器
CN113848351A (zh) * 2021-08-16 2021-12-28 昆山德普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频探测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515A (zh) * 2021-05-17 2021-12-28 昆山德普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探测器
CN113848351A (zh) * 2021-08-16 2021-12-28 昆山德普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频探测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8684B (en)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 probe having retractable double cushioned variable spacing probing tips and providing eos/esd protection
US9608388B2 (en) Connector
CN110088632B (zh) 探测器构造
US70157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igh frequency, impedance controlled probing device with flexible ground contacts
KR101235936B1 (ko) 동축 커넥터
CN212845532U (zh)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US20100015849A1 (en) Coaxial connecting device
EP3413407A1 (en) Controlled-impedance cable termination using compliant interconnect elements
CN109782034B (zh) 一种多通道探针
KR20110082560A (ko) 프로브 커넥터
EP3406000A1 (en) Highspeed board connector
JP2001313122A (ja) 電子相互接続アセンブリ用アダプタ
US20110244729A1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neighboring connectors
US6488545B1 (en) Electrical signal interconnect assembly
JP3226821U (ja) 多極コネクタ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プローブ
US20210050680A1 (en) Connector Adapter And Connector Test System
US7057410B1 (en) Interface structure for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test equipment
CN113273035B (zh) 电连接器和该电连接器的检查方法
CN211127814U (zh) 一种探测连接器
CN113325203B (zh) 一种探测连接器
CN111279203A (zh) 测试装置
KR102260205B1 (ko) 멀티동축케이블 커넥터
CN113376414A (zh) 一种多通道探测器
CN111458540A (zh) 连接器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17882052U (zh) 电连接器及电路板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