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8937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8937U
CN212838937U CN202021383327.9U CN202021383327U CN212838937U CN 212838937 U CN212838937 U CN 212838937U CN 202021383327 U CN202021383327 U CN 202021383327U CN 212838937 U CN212838937 U CN 212838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riving wheel
bracket
fixedly connected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33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协源
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33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8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8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8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消费类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固定轮及第二固定轮;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沿轴向平行设置,第一驱动轮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轮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啮合;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相对转动以驱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在平展状态及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轮的第一端,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轮的第一端;第一固定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电结构件,第一压电结构件与第一驱动轮抵接;第二固定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电结构件,第二压电结构件与第二驱动轮抵接。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消费类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显示屏幕尺寸变得越来越大,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但是,随着屏幕的增大,电子设备的外形尺寸也会相应地增大,由此会带来携带、存放不方便的问题。目前,柔性折叠屏技术很好地找到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与显示屏幕的大屏化发展的折中点,比如折叠屏手机在折叠后跟常规手机大小一样,可以方便携带;而当把屏幕展开,则可以获得一块显示面积较大的屏幕。
然而,现有的可折叠电子产品的铰链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现有的铰链结构一旦组装完成后,在开合过程中无法调节铰链转动的阻尼力,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铰链结构在开合过程中无法调节铰链转动的阻尼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固定轮及第二固定轮;
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沿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对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在平展状态及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电结构件,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轮抵接;
所述第二固定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电结构件,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轮抵接。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在第一驱动轮与第一固定轮之间设置第一压电结构件,在第二驱动轮与第二固定轮之间设置第二压电结构件,第一压电结构件与第一驱动轮相抵接,第二压电结构件与第二驱动轮相抵接,第一压电结构件及第二压电结构件在获得电信号之后,会产生形变量从而调整第一压电结构件与第一驱动轮之间以及第二压电结构件与第二驱动轮之间的作用力,进而达到调整电子设备转动时的阻尼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第一霍尔传感器与第一磁环相互作用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第一驱动轮13、第二驱动轮14、第一固定轮15及第二固定轮16;所述第一驱动轮13与所述第二驱动轮14沿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轮13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14与所述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13与所述第二驱动轮14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轮13与所述第二驱动轮14相对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在平展状态及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轮15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架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轮16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轮1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电结构件17,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所述第一驱动轮13抵接;所述第二固定轮1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电结构件18,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所述第二驱动轮14 抵接。
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时,第一驱动轮13与所述第二驱动轮 14的相对转动可驱动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一起转动。第一支架11的一侧与第一驱动轮13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1的另一侧与第一固定轮15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支架12的一侧与第二驱动轮14固定连接,第二支架12的另一侧与第二固定轮16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相互抵接压合,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相互抵接压合。第一压电结构件17在获得电信号之后,会产生形变量从而调整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之间的作用力;同样地,第二压电结构件 18在获得电信号之后,会产生形变量从而调整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之间的作用力。具体来讲,当需要加大电子设备转动时的阻尼力时,此时可通过调整输送给第一压电结构件17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的电信号,使得第一压电结构件17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产生正形变量,即第一压电结构件17 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的体积增大,则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之间以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在摩擦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即增大了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之间以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之间的摩擦力;反之,当需要减小电子设备转动时的阻尼力时,此时可通过调整输送给第一压电结构件17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 的电信号,使得第一压电结构件17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产生负形变量,即第一压电结构件17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的体积减小,则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之间以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之间之间的作用力减小,在摩擦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即减小了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之间以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之间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地,第一压电结构件17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可以为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具有自发极化的性质,而自发极化可以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变。因此当给具有压电性的压电陶瓷加上外电场时会时该压电陶瓷发生形变。压电陶瓷之所以会发生形变的原理为:当加上与自发极化相同的外电场时,相当于增强了极化强度,极化强度的增大使压电陶瓷片沿极化方向伸长。反之,如果加上与自发极化相反的外电场时,则压电陶瓷片沿极化方向缩短。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轮13包括第一压合轮131及第一齿轮132,所述第一压合轮131与所述第一齿轮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合轮131与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17相抵接;所述第二驱动轮14包括第二压合轮141及第二齿轮142,所述第二压合轮141与所述第二齿轮142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合轮141与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18相抵接;所述第一齿轮132与所述第二齿轮142相啮合。
第一齿轮132与第二齿轮142的转动啮合实现带动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的相对转动,齿轮的啮合使得转动更加平稳可靠。第一压合轮131与第二压合轮141互不连接,压合轮只与各自对应的压电结构件抵接。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光轴19、第二光轴20,所述第一光轴19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轮1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轴1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光轴20 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轮16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轴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12转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光轴19将第一固定轮15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11 进行连接,采用第二光轴20将第二固定轮16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12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不用把第一固定轮15及第二固定轮16做得很长,从而简化了制作工艺、节省了原材料,并且装配起来更加容易。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驱动轮13与第一固定轮15共轴设置,第二驱动轮14与第二固定轮16共轴设置,且第一光轴19位于第一驱动轮13与第一固定轮15的轴线处,第二光轴20位于第二驱动轮14与第二固定轮16的轴线处。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轴19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器21,所述第一支架11上与所述第一感应器2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感应器22;所述第一感应器21与所述第二感应器22可相互作用以感应所述第一支架11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二光轴20上设置有第三感应器23,所述第二支架12上与所述第三感应器2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四感应器24;所述第三感应器23与所述第四感应器24可相互作用以感应所述第二支架12转动的角度。
具体地,由于在第一驱动轮13带动第一支架1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光轴 19固定不动,即第一感应器21固定不动,而第二感应器22跟随第一支架11 一起转动,则第二感应器22相对第一感应器21的位置发生改变,由此感应出第一支架11的转动角度。同样地,在第二驱动轮14带动第二支架1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光轴20固定不动,即第三感应器23固定不动,而第四感应器24 跟随第二支架12一起转动,则第四感应器24相对第三感应器23的位置发生改变,由此感应出第二支架12的转动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器21为第一磁环,所述第二感应器22为第一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磁环在所述第一光轴19上偏心设置;所述第三感应器23为第二磁环,所述第四感应器24为第二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二磁环在所述第二光轴20上偏心设置。
参照图4所示,当第一感应器21为第一磁环、第二感应器22为第一霍尔传感器时,具体的原理为:当第一支架11转动时,第一霍尔传感器会绕着第一光轴19旋转,第一光轴19上装配有偏心的第一磁环,即第一磁环的中心不在第一光轴19的轴心位置处。由于第一霍尔传感器与第一光轴19的轴心相对位置固定不变,那么当第一霍尔传感器跟随第一支架11转动时,每转动到一个不同的角度,第一磁环表面与第一霍尔传感器的相对距离就会发生改变,第一磁环和第一霍尔传感器的距离变化会导致第一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度的变化,由此可以实现第一支架11转动角度的显示。第三感应器23为第二磁环、第四感应器24为第二霍尔传感器的原理也是如此,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器21为光栅尺,所述第二感应器22为读数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器21为第一编码器接收端,所述第二感应器22为第一编码器发射端;所述第三感应器23为第二编码器接收端,所述第四感应器24为第二编码器发射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读数头与光栅尺的配合,或者通过编码器发射端与编码器接收端的配合,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地判断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转动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摩擦片,所述摩擦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所述第一驱动轮13以及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所述第二驱动轮14之间。
在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之间以及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之间设置摩擦片可以对第一压电结构件17、第一驱动轮13、第二压电结构件18、第二驱动轮14起到保护作用,使之更加耐磨,从而提高该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包括第一摩擦片25、第二摩擦片26、第三摩擦片27及第四摩擦片28,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17背离所述第一固定轮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摩擦片25,所述第一驱动13 轮面向所述第一固定轮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摩擦片26,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所述第一驱动轮13通过所述第一摩擦片25及所述第二摩擦片 26抵接;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18背离所述第二固定轮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摩擦片27,所述第二驱动轮14面向所述第二固定轮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摩擦片28,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所述第二驱动轮14通过所述第三摩擦片27及所述第四摩擦片28抵接。
通过在第一压电结构件17与第一驱动轮13上分别设置第一摩擦片25及第二摩擦片26,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压电结构件17和第一驱动轮13的耐磨性,从而更加充分地保护第一压电结构件17和第一驱动轮13;同样地,通过在第二压电结构件18与第二驱动轮14上分别设置第三摩擦片27及第四摩擦片28,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压电结构件18和第二驱动轮14的耐磨性,从而更加充分地保护第二压电结构件18和第二驱动轮14。
参照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及柔性屏4,所述第一壳体2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3与所述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整部 41、折叠部42和第二平整部43,所述第一平整部41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 上,所述第二平整部43铺设在所述第二壳体3上;当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处于所述平展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整部41、折叠部42和第二平整部43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整部41和所述第二平整部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及所述第二壳体3相互远离的表面,且所述折叠部42弯折设置于所述第一平整部41和所述第二平整部43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柔性屏4在折叠状态与平展状态之间切换时可以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手感调整翻折力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具体地,第一平整部41可通过双面胶粘接在第一壳体2上,第二平整部 43可通过双面胶粘接在第二壳体3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固定轮及第二固定轮;
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沿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相对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在平展状态及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电结构件,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轮抵接;
所述第二固定轮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电结构件,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轮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包括第一压合轮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压合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合轮与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相抵接;
所述第二驱动轮包括第二压合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压合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合轮与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相抵接;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光轴、第二光轴,所述第一光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光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轮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轴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感应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与所述第二感应器可相互作用以感应所述第一支架转动的角度;
所述第二光轴上设置有第三感应器,所述第二支架上与所述第三感应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四感应器;所述第三感应器与所述第四感应器可相互作用以感应所述第二支架转动的角度。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为第一磁环,所述第二感应器为第一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磁环在所述第一光轴上偏心设置;
所述第三感应器为第二磁环,所述第四感应器为第二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二磁环在所述第二光轴上偏心设置。
6.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为光栅尺,所述第二感应器为读数头。
7.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为第一编码器接收端,所述第二感应器为第一编码器发射端;
所述第三感应器为第二编码器接收端,所述第四感应器为第二编码器发射端。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摩擦片,所述摩擦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之间。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包括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第三摩擦片及第四摩擦片,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背离所述第一固定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驱动轮面向所述第一固定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一摩擦片及所述第二摩擦片抵接;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背离所述第二固定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摩擦片,所述第二驱动轮面向所述第二固定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摩擦片,所述第二压电结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三摩擦片及所述第四摩擦片抵接。
10.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柔性屏,所述柔性屏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平整部、折叠部和第二平整部,所述第一平整部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平整部铺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当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平展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整部、折叠部和第二平整部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平整部和所述第二平整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远离的表面,且所述折叠部弯折设置于所述第一平整部和所述第二平整部之间。
CN202021383327.9U 2020-07-14 2020-07-14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838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3327.9U CN212838937U (zh) 2020-07-14 2020-07-14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3327.9U CN212838937U (zh) 2020-07-14 2020-07-14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8937U true CN212838937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3327.9U Active CN212838937U (zh) 2020-07-14 2020-07-1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89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817A (zh) * 2021-11-08 2022-09-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凸轮组件、折叠机构、终端设备及凸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817A (zh) * 2021-11-08 2022-09-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凸轮组件、折叠机构、终端设备及凸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WO2023077969A1 (zh) * 2021-11-08 2023-05-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凸轮组件、折叠机构、终端设备及凸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9821B2 (ja) 携帯機器
WO201924562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inge defining an asymmetrical service loop for a flexible display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554194A (zh) 具有侧屏的移动终端
US8199492B2 (en) Accessory strap fixing structure
CN110708407B (zh) 移动终端
CN212838937U (zh) 电子设备
CN103188397A (zh) 在图形用户接口上接收用户输入
US774620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all sensor
US83530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inge
CN114079679B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01119403A (zh) 表式便携式终端
TWI265276B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415212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folding and sliding operations
US20030228880A1 (en) Foldable type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condition notifying method used in the same and program therefor
US7991440B2 (en) Rotary mechanis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67674A (zh) 可弯折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US7949378B2 (en) Rotatable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004755A (ko) 폴더블 전자 장치의 케이스
CN108881540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793877U (zh) 移动终端的壳体组件、移动终端、批头和自动拧螺钉机
KR101006653B1 (ko) 휴대용 기기
KR100658207B1 (ko) 개인휴대단말기
CN212785436U (zh) 电子设备
CN109510039A (zh) 一种可无级调节的手机充电数据线
WO2018126648A1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