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7880U -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7880U
CN212837880U CN202021302415.1U CN202021302415U CN212837880U CN 212837880 U CN212837880 U CN 212837880U CN 202021302415 U CN202021302415 U CN 202021302415U CN 212837880 U CN212837880 U CN 212837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lug
anchor cable
anchor
thi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24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nan Donghua Ouke Mine Suppor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nan Donghua Ouke Mine Sup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nan Donghua Ouke Mine Suppor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nan Donghua Ouke Mine Sup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24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7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7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7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包括:套设于锚索外部可弹性变形的堵头,堵头包覆在锚固孔的外部,锚索中的锚注孔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流入堵头中使堵头向外膨胀变形,堵头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气囊及固定在气囊两端的固定环,气囊上设有多组等距设置的薄层区,气囊中的混凝土凝实之后,气囊和薄层区形状被固定,气囊膨胀封堵在锚索和其外部的地质层之间,薄层区突出于气囊表面插入锚索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结构,完成堵头对锚索和地质层之间间接式的锚固封堵,且气囊和薄层区可通过不断注浆时注浆压力的增大而继续向外膨胀,进而实时封堵在锚索和其外部的地质层结构之间,封堵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背景技术
锚索可向地质层中注浆,注浆通常使用混凝土,在地质层中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实后加强地质层的强度,通常用于建筑或者矿井中地质层需加强强度中。
现有技术中,锚索在注浆时锚索和外部的地质层之间容易因锚注过程中的挤压而缝隙变大产生漏浆现象,且随着注浆压强变大的过程中其缝隙还不断进行变大,产生漏浆,现有技术中缺乏很好的封堵装置对其进行封堵;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气囊和薄层区可通过不断注浆时注浆压力的增大而继续向外膨胀,进而实时封堵在锚索和其外部的地质层结构之间,封堵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包括:
中部带有锚注孔的锚索,所述锚索的外圈设有连通外部的锚固孔;
套设于锚索外部可弹性变形的堵头,所述堵头包覆在锚固孔的外部,锚索中的锚注孔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流入堵头中使堵头向外膨胀变形;
所述堵头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气囊及固定在气囊两端的固定环,所述气囊上设有多组等距设置的薄层区,在堵头膨胀变形时,薄层区同步膨胀变形并突出于气囊,突出于气囊的薄层区卡入堵头外部的地质层中对锚索的端部进行封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环固定在锚索的外部,气囊活动套设在锚索的外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相邻的薄层区之间设有设置在气囊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锚索的外圈之间通过弹性拉绳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囊的外圈设有多组相互贴合的咬合板,多组咬合板对应固定在薄层区的中部,且多组咬合板之间形成圆筒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咬合板的一侧设有三角状的插板,多组插板之间形成波纹管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咬合板的另一侧设有受力件,所述受力件固定于薄层区上,所述受力件呈T字形结构,受力件的T字形大端固定在薄层区靠近锚索的一面,受力件的T字形小端穿过薄层区并固定在咬合板侧面,且受力件和薄层区之间保持密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囊与锚索之间保持有供混凝土通过的间隙,进入锚索和气囊之间的混凝土完全填充于凹槽、气囊与锚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套设于锚索外部可弹性变形的堵头,堵头包覆在锚固孔的外部,锚索中的锚注孔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流入堵头中使堵头向外膨胀变形,堵头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气囊及固定在气囊两端的固定环,气囊上设有多组等距设置的薄层区,在堵头膨胀变形时,薄层区同步膨胀变形并突出于气囊,突出于气囊的薄层区卡入堵头外部的地质层中对锚索的端部进行封堵,气囊中的混凝土凝实之后,气囊和薄层区形状被固定,气囊膨胀封堵在锚索和其外部的地质层之间,薄层区突出于气囊表面插入锚索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结构,完成堵头对锚索和地质层之间间接式的锚固封堵,且气囊和薄层区可通过不断注浆时注浆压力的增大而继续向外膨胀,进而实时封堵在锚索和其外部的地质层结构之间,封堵效果好。
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锚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薄层区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薄层区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锚索1、堵头2、固定环3、锚注孔5、气囊6、咬合板7、薄层区8、弹性拉绳9、凹槽10、锚固孔11、插板12、空心腔13、受力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相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固连”为固定连接的含义,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作为本文的保护范围,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包括:
中部带有锚注孔5的锚索1,锚索1的外圈设有连通外部的锚固孔11;
套设于锚索1外部可弹性变形的堵头2,堵头2包覆在锚固孔11的外部,锚索1 中的锚注孔5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11流入堵头2中使堵头2向外膨胀变形;
堵头2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气囊6及固定在气囊6两端的固定环3,气囊6上设有多组等距设置的薄层区8,在堵头2膨胀变形时,薄层区8同步膨胀变形并突出于气囊6,突出于气囊6的薄层区8卡入堵头2外部的地质层中对锚索1的端部进行封堵。
本实施例中,固定环3固定在锚索1的外部,气囊6活动套设在锚索1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环3可通过焊接固定在锚索1的外部,气囊6可弹性变形,在使用锚索1对地质层锚注加强结构层强度时,注浆的混凝土依次通过锚注孔5、锚固孔11进入气囊6与锚索1之间,使气囊6膨胀变形对锚索1外部进行封堵,避免注浆时混凝土从锚索1端部流出。
具体的,相邻的薄层区8之间设有设置在气囊6内壁上的凹槽10,凹槽10的底部与锚索1的外圈之间通过弹性拉绳9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弹性拉绳9对气囊6进行拉持,混凝土在进入气囊6与锚索1之间时,使气囊6和薄层区8同时向外膨胀变形,薄层区8的厚度小于气囊6的厚度,最终膨胀变形后的薄层区8突出于气囊6表面,突出于气囊6表面的薄层区8间隔的插入锚索1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的锚固结构,而气囊6中的混凝土凝实之后,气囊6 和薄层区8形状被固定,气囊6膨胀封堵在锚索1和其外部的地质层之间,薄层区8 突出于气囊6表面插入锚索1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结构,完成堵头2对锚索1 和地质层之间间接式的锚固封堵。
其中,气囊6的外圈设有多组相互贴合的咬合板7,多组咬合板7对应固定在薄层区8的中部,且多组咬合板7之间形成圆筒结构。
在气囊6和薄层区8膨胀变形时,咬合板7插入锚索1周围的地质层中,增加薄层区8突出于气囊6时对地质层的咬合力,咬合板7呈弧形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气囊6与锚索1之间保持有供混凝土通过的间隙,进入锚索1和气囊6 之间的混凝土完全填充于凹槽10、气囊6与锚索1之间。
混凝土填充在凹槽10、气囊6与锚索1之间,混凝土与气囊6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增加了混凝土凝实后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工作过程如下:
锚索1中的锚注孔5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11流入堵头2中使堵头2 向外膨胀变形,进入气囊6中的混凝土凝实之后,气囊6和薄层区8形状被固定,气囊6膨胀封堵在锚索1和其外部的地质层之间,薄层区8突出于气囊6表面插入锚索1 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结构,完成堵头2对锚索1和地质层之间间接式的锚固封堵,避免注浆时混凝土从锚索1端部流出。
实施例二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包括:
中部带有锚注孔5的锚索1,锚索1的外圈设有连通外部的锚固孔11;
套设于锚索1外部可弹性变形的堵头2,堵头2包覆在锚固孔11的外部,锚索1 中的锚注孔5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11流入堵头2中使堵头2向外膨胀变形;
堵头2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气囊6及固定在气囊6两端的固定环3,气囊6上设有多组等距设置的薄层区8,在堵头2膨胀变形时,薄层区8同步膨胀变形并突出于气囊6,突出于气囊6的薄层区8卡入堵头2外部的地质层中对锚索1的端部进行封堵。
本实施例中,固定环3固定在锚索1的外部,气囊6活动套设在锚索1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环3可通过焊接固定在锚索1的外部,气囊6可弹性变形,在使用锚索1对地质层锚注加强结构层强度时,注浆的混凝土依次通过锚注孔5、锚固孔11进入气囊6与锚索1之间,使气囊6膨胀变形对锚索1外部进行封堵,避免注浆时混凝土从锚索1端部流出。
具体的,相邻的薄层区8之间设有设置在气囊6内壁上的凹槽10,凹槽10的底部与锚索1的外圈之间通过弹性拉绳9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弹性拉绳9对气囊6进行拉持,混凝土在进入气囊6与锚索1之间时,使气囊6和薄层区8同时向外膨胀变形,薄层区8的厚度小于气囊6的厚度,最终膨胀变形后的薄层区8突出于气囊6表面,突出于气囊6表面的薄层区8间隔的插入锚索1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的锚固结构,而气囊6中的混凝土凝实之后,气囊6 和薄层区8形状被固定,气囊6膨胀封堵在锚索1和其外部的地质层之间,薄层区8 突出于气囊6表面插入锚索1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结构,完成堵头2对锚索1 和地质层之间间接式的锚固封堵。
其中,气囊6的外圈设有多组相互贴合的咬合板7,多组咬合板7对应固定在薄层区8的中部,且多组咬合板7之间形成圆筒结构。
在气囊6和薄层区8膨胀变形时,咬合板7插入锚索1周围的地质层中,增加薄层区8突出于气囊6时对地质层的咬合力,咬合板7呈弧形板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咬合板7的一侧设有三角状的插板12,多组插板12之间形成波纹管状。
在气囊6和薄层区8膨胀变形时,咬合板7插入锚索1周围的地质层中,增加薄层区8突出于气囊6时对地质层的咬合力,咬合板7呈弧形板状结构,而咬合板7端部的插板12使咬合板7可顺利插入锚索1周围的地质层中;
需要说明的是,插板12与咬合板7之间组成封闭的空心腔13,可减少制作材料,且在插板12插入地质层中时,插板12可受挤压变形而相应的填充在地质层中,适应对地质层中硬质石块的避让。
具体的,咬合板7的另一侧设有受力件14,受力件14固定于薄层区8上,受力件 14呈T字形结构,受力件14的T字形大端固定在薄层区8靠近锚索1的一面,受力件 14的T字形小端穿过薄层区8并固定在咬合板7侧面,且受力件14和薄层区8之间保持密封。
为了降低薄层区8膨胀变形时和咬合板7连接位置的应力,在咬合板7和薄层区8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受力件14,受力件14的T字形大端固定在薄层区8靠近锚索1的一面,增加了受力面积,分散应力,咬合板7不易从薄层区8端部脱落,且薄层区8不易磨损。
进一步的,气囊6与锚索1之间保持有供混凝土通过的间隙,进入锚索1和气囊6 之间的混凝土完全填充于凹槽10、气囊6与锚索1之间。
混凝土填充在凹槽10、气囊6与锚索1之间,混凝土与气囊6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增加了混凝土凝实后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工作过程如下:
锚索1中的锚注孔5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11流入堵头2中使堵头2 向外膨胀变形,进入气囊6中的混凝土凝实之后,气囊6和薄层区8形状被固定,气囊6膨胀封堵在锚索1和其外部的地质层之间,薄层区8突出于气囊6表面插入锚索1 外部的地质层中,形成咬合结构,完成堵头2对锚索1和地质层之间间接式的锚固封堵,避免注浆时混凝土从锚索1端部流出。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部带有锚注孔的锚索,所述锚索的外圈设有连通外部的锚固孔;
套设于锚索外部可弹性变形的堵头,所述堵头包覆在锚固孔的外部,锚索中的锚注孔通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经过锚固孔流入堵头中使堵头向外膨胀变形;
所述堵头包括可弹性变形的气囊及固定在气囊两端的固定环,所述气囊上设有多组等距设置的薄层区,在堵头膨胀变形时,薄层区同步膨胀变形并突出于气囊,突出于气囊的薄层区卡入堵头外部的地质层中对锚索的端部进行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固定在锚索的外部,气囊活动套设在锚索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薄层区之间设有设置在气囊内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锚索的外圈之间通过弹性拉绳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外圈设有多组相互贴合的咬合板,多组咬合板对应固定在薄层区的中部,且多组咬合板之间形成圆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板的一侧设有三角状的插板,多组插板之间形成波纹管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板的另一侧设有受力件,所述受力件固定于薄层区上,所述受力件呈T字形结构,受力件的T字形大端固定在薄层区靠近锚索的一面,受力件的T字形小端穿过薄层区并固定在咬合板侧面,且受力件和薄层区之间保持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锚索之间保持有供混凝土通过的间隙,进入锚索和气囊之间的混凝土完全填充于凹槽、气囊与锚索之间。
CN202021302415.1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Active CN212837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2415.1U CN212837880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2415.1U CN212837880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7880U true CN212837880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8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2415.1U Active CN212837880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78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2515A (zh) * 2022-03-15 2022-06-07 金鑫 一种镀锌钢绞线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2515A (zh) * 2022-03-15 2022-06-07 金鑫 一种镀锌钢绞线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CN114592515B (zh) * 2022-03-15 2023-11-03 任丘市华信电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镀锌钢绞线及其制作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9558B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锚固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2837880U (zh) 一种应用于锚索的间接锚固式堵头
CN206329352U (zh) 一种用于软弱围岩公路隧道的注浆锚杆
CN107587882A (zh) 一种双护盾tbm管片模袋灌浆快速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314050B (zh) 一种混凝土工程变形缝垂直止水型腔模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43301B (zh) 一种极软岩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8991648U (zh) 一种深部巷道锚注充支护结构
JP4174359B2 (ja) 部材間の止水連結構造
CN218027788U (zh) 一种永临结合可预制的膜壳承台结构
CN217352453U (zh) 用于隔断自由段与锚固段的隔断结构
CN211816030U (zh) 用于水工建筑物伸缩缝表层的止水结构
CN205047240U (zh) 一种可弯折膨胀锚杆
CN104314047A (zh) 水囊式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及其制造和施工方法
CN210288159U (zh) 分割式预制混凝土涵洞的拼接构造
KR20030053637A (ko) T형 보강재가 보강된 파형강판 구조물 및 그 보강방법
CN106320530A (zh) 一种层间连接节点
CN111074848A (zh) 用于水工建筑物伸缩缝表层的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053345U (zh) 一种改进型囊袋扩体可回收锚索
CN213013920U (zh) 一种气囊式深封型锚索
CN219711557U (zh) 一种自进式可回收注浆锚杆
CN217580291U (zh) 可用紧固件连接的拼接式管状砌块及拼接式管廊
CN211500691U (zh) 一种用于围岩加固的可接长型分段注浆锚杆
CN219622725U (zh) 一种自进式注浆囊袋锚杆
SU1652437A1 (ru) Ленточный фундамент
CN213743454U (zh) 用于盾构法隧道管片接缝防水的密封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