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6971U -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6971U
CN212836971U CN202021108154.XU CN202021108154U CN212836971U CN 212836971 U CN212836971 U CN 212836971U CN 202021108154 U CN202021108154 U CN 202021108154U CN 212836971 U CN212836971 U CN 212836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ord
truss
jacket
web member
clamp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81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Os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Os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Os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Os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81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6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6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6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包括若干个立柱、纵梁、横梁、固定组件、桁架、斜拉杆和太阳能板,立柱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立柱顶部与纵梁固定连接,横梁固定在纵梁顶部,桁架两端均与相邻立柱固定连接,且桁架与横梁平行排列,桁架顶部与纵梁一端固定连接,太阳能板固定在横梁顶部,斜拉杆位于相邻纵梁之间,斜拉杆两端均与纵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桁架结构减小各零件的弯距,将力大部分都加载在横梁的轴向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设计的特殊的支架。现有的光伏支架会设计成车棚式,支架上安装了电池板之后,电池板能够吸收光能,可以为汽车遮蔽太阳,防止夏天暴晒出现车内温度高的情况,但是现有的大跨距太阳能车棚大多弯距也非常大,横梁无法承载太大的弯距,导致太阳能车棚的结构强度不足,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因此,设计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解决上述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通过桁架结构减小各零件的弯距,将力大部分都加载在横梁的轴向方向。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包括若干个立柱、纵梁、横梁、固定组件、桁架、斜拉杆和太阳能板。
立柱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立柱顶部与纵梁固定连接,横梁固定在纵梁顶部,桁架两端均与相邻立柱固定连接,且桁架与横梁平行排列,桁架顶部与纵梁一端固定连接,太阳能板固定在横梁顶部,斜拉杆位于相邻纵梁之间,斜拉杆两端均与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桁架包括若干个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上弦杆和下弦杆分别位于桁架的上下两侧,上弦杆和下弦杆平行排列,若干个上弦杆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首尾相连,若干个下弦杆也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首尾相连,腹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弦杆的底部和下弦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弦杆和下弦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卡槽,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侧面均设有平行分布的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均为T型槽。
如此设置,T型槽用于容纳T型螺栓的头部,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通过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或第三卡槽来相互连接组成桁架。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均设有立柱连接孔;固定组件包括弦杆夹套,弦杆夹套呈H型,弦杆夹套一端与立柱中部插接,另一端与位于桁架最外侧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外侧一端插接,弦杆夹套与立柱顶部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一弦杆螺栓孔,弦杆夹套远离立柱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最外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二弦杆螺栓孔。
如此设置,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并穿过第一弦杆螺栓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弦杆夹套和立柱;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弦杆螺栓孔和立柱连接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弦杆夹套和上弦杆、下弦杆,将桁架最外侧一端固定在立柱中部。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型材连接件,相邻的上弦杆的相邻管口以及相邻的下弦杆的相邻管口均与型材连接件间隙配合,且型材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上弦杆或相邻的下弦杆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型材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上弦杆或相邻的下弦杆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从而固定连接相邻的上弦杆,或固定连接相邻的下弦杆,提高相邻的上弦杆或相邻的下弦杆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固定组件包括下弦杆固定件,下弦杆固定件呈L型,位于相邻下弦杆连接处,下弦杆固定件内侧面与下弦杆面接触,下弦杆固定件侧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下弦杆的第一下弦杆螺栓孔,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下弦杆的第二下弦杆螺栓孔。
如此设置,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或第三卡槽并穿过第一下弦杆螺栓孔,以及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卡槽并穿过第二下弦杆螺栓孔,螺栓连接下弦杆固定件和下弦杆,从而固定连接相邻的下弦杆。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腹杆的两端均设有弦杆连接孔;固定组件包括腹杆夹套,腹杆夹套呈H型,腹杆夹套包括第一腹杆夹套和第二腹杆夹套,第一腹杆夹套一端与上弦杆底部或下弦杆顶部插接,另一端与腹杆插接;第二腹杆夹套一端与相邻的上弦杆的底部插接,另一端与腹杆插接,第一腹杆夹套与上弦杆或下弦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一腹杆夹套连接孔,第一腹杆夹套与腹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腹杆的第一腹杆连接孔;第二腹杆夹套与相邻的上弦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上弦杆的第二腹杆夹套连接孔和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第二腹杆夹套与腹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腹杆的第二腹杆连接孔。
如此设置,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三卡槽并穿过第一腹杆夹套连接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腹杆夹套和上弦杆或下弦杆,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腹杆连接孔和弦杆连接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腹杆夹套和腹杆,从而将腹杆固定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三卡槽并穿过第二腹杆夹套连接孔和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腹杆夹套和相邻的两个上弦杆,进一步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根上弦杆;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腹杆连接孔和弦杆连接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腹杆夹套和腹杆,从而将腹杆固定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弦杆连接件,弦杆连接件呈L型,弦杆连接件包括第一弦杆连接件和第二弦杆连接件,第一弦杆连接件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底部,第一弦杆连接件底部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弦杆连接件内侧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弦杆连接件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后侧,第二弦杆连接件一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三固定孔,第二弦杆连接件另一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四固定孔。
如此设置,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卡槽并穿过第一固定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弦杆连接件和上弦杆或下弦杆;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并穿过第二固定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弦杆连接件和立柱;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或第三卡槽并穿过第三固定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弦杆连接件和上弦杆或下弦杆;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并穿过第四固定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弦杆连接件和立柱,则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和下弦杆通过弦杆连接件与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两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五固定孔和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六固定孔。
如此设置,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并穿过第五固定孔,以及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或第三卡槽并穿过第六固定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立柱和上弦杆或下弦杆,则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和下弦杆通过连接板进一步加强与立柱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固定组件包括纵梁夹套和旋转夹套,纵梁夹套呈H型,纵梁夹套底部与旋转夹套顶部插接,顶部与纵梁底部插接,纵梁夹套两侧底部均开有一个用于螺栓连接旋转夹套的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纵梁夹套顶部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纵梁的第二纵梁夹套连接孔;旋转夹套呈A型,旋转夹套顶部两端设有与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相对的第一旋转夹套螺栓孔,旋转夹套底部与上弦杆顶部插接,旋转夹套两侧底部均开有用于螺栓连接上弦杆的第二旋转夹套螺栓孔。
如此设置,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并穿过第二旋转夹套螺栓孔,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旋转夹套和上弦杆;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和第一旋转夹套螺栓孔,螺栓连接旋转夹套与纵梁夹套;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固定槽并穿过第二纵梁夹套连接孔,螺栓连接纵梁夹套和纵梁,从而固定连接上弦杆和纵梁,进一步加强桁架在车棚中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桁架脱落,无法减小横梁的弯矩。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斜拉杆两端均设有第一斜拉杆连接孔,且斜拉杆两端均与斜拉杆连接件插接;固定组件包括斜拉杆连接件,斜拉杆连接件呈U型,斜拉杆连接件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一斜拉杆连接孔位置相对的第二斜拉杆连接孔,斜拉杆连接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纵梁的第三斜拉杆连接孔。
如此设置,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斜拉杆连接孔和第一斜拉杆连接孔,固定连接斜拉杆和斜拉杆连接件;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固定槽并穿过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将斜拉杆连接件固定在纵梁侧面,从而将斜拉杆固定在相邻纵梁之间,进一步减小大跨距车棚所受的弯距。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通过桁架结构减小各零件的弯距,将力大部分都加载在横梁的轴向方向,从而提高横梁的承载能力,加强太阳能车棚的结构强度,满足用户对大跨距太阳能车棚的需求;相邻纵梁之间通过斜拉杆能够进一步减小大跨距车棚所受的弯距,提高车棚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E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F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相邻上弦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10是G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H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和下弦杆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斜拉杆和纵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立柱,11、第一螺栓孔,12、第一固定槽,2、纵梁,21、第二固定槽,22、第三固定槽,3、横梁,31、第一连接槽,32、第一固定凸部,321、第二连接槽,33、放置凸部,41、底座固定件,411、立柱连接槽,412、第二螺栓孔,413、螺丝孔,421、立柱夹套,4211、第三螺栓孔,4212、第四螺栓孔,422、第一腹杆夹套,4221、第一腹杆夹套连接孔,4222、第一腹杆连接孔,423、第二腹杆夹套,4231、第二腹杆夹套连接孔,4232、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4233、第二腹杆连接孔,424、弦杆夹套,4241、第一弦杆螺栓孔,4242、第二弦杆螺栓孔,425、纵梁夹套,4251、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4252、第二纵梁夹套连接孔,426、旋转夹套,4261、第一旋转夹套螺栓孔,4262、第二旋转夹套螺栓孔,43、横梁压紧件,431、第二固定凸部,432、第三固定凸部,433、第一接触凸部,434、第三连接槽,435、第五螺栓孔,44、型材连接件,45、下弦杆固定件,451、第一下弦杆螺栓孔,452、第二下弦杆螺栓孔,461、第一弦杆连接件,4611、第一固定孔,4612、第二固定孔,462、第二弦杆连接件,4621、第三固定孔,4622、第四固定孔,47、连接板,471、第五固定孔,472、第六固定孔,48、斜拉杆连接件,481、第二斜拉杆连接孔,482、第三斜拉杆连接孔,491、侧压组件,4911、第一上压块,49111、第一上压端,4912、第一下压块,492、中压组件,4921、第二上压块,49211、第二上压端,4922、第二下压块,5、桁架,51、上弦杆,52、下弦杆,53、腹杆,531、弦杆连接孔,54、立柱连接孔,55、第一卡槽,56、第二卡槽,57、第三卡槽,6、斜拉杆,61、第一斜拉杆连接孔,7、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C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D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E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F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相邻上弦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10是G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H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和下弦杆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是斜拉杆和纵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优选一实施例的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包括立柱1、纵梁2、横梁3、固定组件、桁架5、斜拉杆6和太阳能板。
固定组件包括底座固定件41、夹套、横梁压紧件43、型材连接件44、弦杆连接件、连接板47、斜拉杆连接件48和太阳能板压紧件。其中夹套包括立柱夹套421、腹杆夹套、弦杆夹套424、纵梁夹套425和旋转夹套426,立柱夹套421、纵梁夹套425、弦杆夹套424、第一腹杆夹套422和第二腹杆夹套423均呈H型,旋转夹套426呈A型。
立柱1为空心方管,立柱1顶部两侧面均开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一螺栓孔11,立柱1的四周外侧面均开有两条平行分布的第一固定槽12,第一固定槽12为T型槽,用于容纳T型螺栓的头部。底座固定件41顶部开有与立柱1底部插接的立柱连接槽411,立柱连接槽411两侧槽壁均开有第二螺栓孔41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12并穿过第二螺栓孔412,螺栓连接底座固定件41和立柱1底部。底座固定件41底部两端均开有螺丝孔413,螺丝孔413位于立柱连接槽411外部,螺丝穿过的螺丝孔413将底座固定件41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将立柱1底部固定在地面上。
纵梁2为空心方管,纵梁2位于立柱1顶部,纵梁2的两侧底部均开有第二固定槽21,纵梁2的顶部开有两条平行分布的第三固定槽22,第二固定槽21和第三固定槽22均为T型槽,用于容纳T型螺栓的头部。立柱夹套421底部与立柱1顶部插接,顶部与纵梁2插接。立柱夹套421两侧底部均开有第三螺栓孔4211,螺栓尾部依次穿过第三螺栓孔4211和第一螺栓孔11,螺栓连接立柱夹套421和立柱1。立柱夹套421两侧顶部均开有第四螺栓孔421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固定槽21并穿过第四螺栓孔4212,螺栓连接立柱夹套421和纵梁2,从而固定连接立柱1和纵梁2。
横梁3为空心梯形管,横梁3位于纵梁2顶部,横梁3顶部开有第一连接槽31,横梁3底部两端均有第一固定凸部32,第一固定凸部32顶部开有第二连接槽321。横梁3两端均有可放置太阳能板7的放置凸部33。横梁压紧件43位于横梁3底部两端,横梁压紧件43底部依次有第二固定凸部431、第三固定凸部432和第一接触凸部433,第二固定凸部431和第三固定凸部432自然形成第三连接槽434,第二固定凸部431与第二连接槽321间隙配合,同时第三连接槽434与第一固定凸部32间隙配合,第一接触凸部433底部与纵梁2顶部面接触,加强横梁压紧件43的连接强度。横梁压紧件43顶部开有一个供螺栓穿过的第五螺栓孔435,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三固定槽22并穿过第五螺栓孔435,再用螺母锁紧,从而压紧横梁3和纵梁2。
桁架5位于相邻立柱1之间,且桁架5与横梁3平行排列,桁架5包括多根上弦杆51、下弦杆52和腹杆53。
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分别位于桁架5的上下两侧,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平行排列,多根上弦杆51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首尾相连,多根下弦杆52也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首尾相连,相邻的上弦杆51的相邻管口,以及相邻的下弦杆52的相邻管口均与型材连接件44间隙配合,型材连接件4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上弦杆51或相邻的下弦杆52通过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从而固定连接相邻的上弦杆51,或固定连接相邻的下弦杆52,提高相邻的上弦杆51或相邻的下弦杆52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上弦杆51、下弦杆52和腹杆53均为方管,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的两端均开有立柱连接孔54,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有第一卡槽55,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的两侧面均开有平行分布的第二卡槽56和第三卡槽57,第一卡槽55、第二卡槽56和第三卡槽57均为T型槽,用于容纳T型螺栓的头部。下弦杆固定件45呈L型,位于相邻下弦杆52连接处,进一步固定连接相邻的下弦杆52。下弦杆固定件45内侧面与下弦杆52面接触,下弦杆固定件45侧面开有第一下弦杆螺栓孔451,底部开有第二下弦杆螺栓孔45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56或第三卡槽57并穿过第一下弦杆螺栓孔451,以及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卡槽55并穿过第二下弦杆螺栓孔452,螺栓连接下弦杆固定件45和下弦杆52,从而固定连接相邻的下弦杆52。
腹杆53位于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之间,多根腹杆53形成W状的连接结构,腹杆53的两端均开有弦杆连接孔531。腹杆夹套包括第一腹杆夹套422和第二腹杆夹套423,第一腹杆夹套422一端与上弦杆51底部或下弦杆52顶部插接,另一端与腹杆53插接;第二腹杆夹套423一端与相邻上弦杆51的底部插接,另一端与腹杆53插接。第一腹杆夹套422与上弦杆51或下弦杆52插接的一端开有第一腹杆夹套连接孔4221,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三卡槽57并穿过第一腹杆夹套连接孔4221,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腹杆夹套422和上弦杆51或下弦杆52。第一腹杆夹套422与腹杆53插接的一端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腹杆连接孔4222,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腹杆连接孔4222和弦杆连接孔531,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腹杆夹套422和腹杆53,从而将腹杆53固定在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之间。第二腹杆夹套423与相邻的上弦杆51插接的一端两侧面均开有第二腹杆夹套连接孔4231和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423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三卡槽57并穿过第二腹杆夹套连接孔4231,以及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三卡槽57并穿过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4232,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腹杆夹套423和相邻的两个上弦杆51,进一步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根上弦杆51。第二腹杆夹套423与腹杆53插接的一端两侧面均开有第二腹杆连接孔4233,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腹杆连接孔4233和弦杆连接孔531,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腹杆夹套423和腹杆53,从而将腹杆53固定在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之间。
弦杆夹套424一端与立柱1中部插接,另一端与位于桁架5最外侧的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的外侧一端插接,且弦杆夹套424与立柱1顶部插接的一端开有第一弦杆螺栓孔4241,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12并穿过第一弦杆螺栓孔4241,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弦杆夹套424和立柱1。弦杆夹套424远离立柱1的一端开有第二弦杆螺栓孔4242,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弦杆螺栓孔4242和位于桁架5最外侧的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的立柱连接孔54,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弦杆夹套424和上弦杆51、下弦杆52,从而将桁架5的最外侧一端固定在立柱1中部。
弦杆连接件呈L型,弦杆连接件包括第一弦杆连接件461和第二弦杆连接件462,第一弦杆连接件461位于上弦杆51或下弦杆52的底部,第一弦杆连接件461底部开有第一固定孔4611,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卡槽55并穿过第一固定孔4611,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弦杆连接件461和上弦杆51或下弦杆52。第一弦杆连接件461内侧面开有第二固定孔461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12并穿过第二固定孔4612,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弦杆连接件461和立柱1。第二弦杆连接件462位于桁架5内侧的上弦杆51或下弦杆52的后侧,第二弦杆连接件462一面开有第三固定孔4621,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56或第三卡槽57并穿过第三固定孔4621,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弦杆连接件462和上弦杆51或下弦杆52。第二弦杆连接件462另一面开有第四固定孔462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12并穿过第四固定孔4622,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弦杆连接件462和立柱1,则位于桁架5内侧的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通过弦杆连接件与立柱1固定连接。
连接板47两端均开有第五固定孔471和第六固定孔47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一固定槽12并穿过第五固定孔471,以及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56或第三卡槽57并穿过第六固定孔472,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立柱1和上弦杆51或下弦杆52,则位于桁架5内侧的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通过连接板47进一步加强与立柱1的连接稳定性。
纵梁夹套425顶部与纵梁2底部插接,底部与旋转夹套426顶部插接。纵梁夹套425两侧底部均开有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4251,纵梁夹套425顶部开有第二纵梁夹套连接孔425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固定槽21并穿过第二纵梁夹套连接孔4252,螺栓连接纵梁夹套425和纵梁2。
旋转夹套426顶部开有与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4251相对的第一旋转夹套螺栓孔4261,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4251和第一旋转夹套螺栓孔4261,螺栓连接旋转夹套426与纵梁夹套425,旋转夹套426两侧底部均开有第二旋转夹套螺栓孔426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卡槽56并穿过第二旋转夹套螺栓孔4262,再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旋转夹套426和上弦杆51,从而固定连接纵梁2和桁架5顶部,进一步加强桁架5在车棚中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桁架5脱落,无法减小横梁3的弯矩。
斜拉杆6位于相邻纵梁2之间,用于进一步减小大跨距车棚所受的弯距。斜拉杆6两端均开有第一斜拉杆连接孔61,且斜拉杆6两端均与斜拉杆连接件48插接,斜拉杆连接件48呈U型,斜拉杆连接件48顶部和底部均开有与第一斜拉杆连接孔61位置相对的第二斜拉杆连接孔481,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斜拉杆连接孔481和第一斜拉杆连接孔61,固定连接斜拉杆6和斜拉杆连接件48。斜拉杆连接件48内侧开有第三斜拉杆连接孔482,T型螺栓尾部伸出第二固定槽21并穿过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4232,将斜拉杆连接件48固定在纵梁2侧面,从而将斜拉杆6固定在相邻纵梁2之间。
太阳能板7两端均放置在横梁3的放置凸部33上,太阳能板压紧件包括用于压紧单个太阳能板7的侧压组件291和用于压紧相邻太阳能板7的中压组件492。侧压组件291包括第一上压块4911和第一下压块4912,中压组件492包括第二上压块4921和第二下压块4922。第一上压块4911内侧一端有第一上压端49111,第一上压块4911顶部开有一个供螺栓穿过的第一上压块螺栓孔;第二上压块4921两端均有第二上压端49211,第二上压块4921顶部开有一个供螺栓穿过的第二上压块螺栓孔;第一下压块4912和第二下压块4922均位于第一连接槽31中,且均与第一连接槽31卡合,第一下压块4912顶部开有一个供螺栓穿过的第一下压块螺栓孔,第二下压块4922顶部开有一个供螺栓穿过的第二下压块螺栓孔,则螺栓尾部穿过第一下压块螺栓孔并伸出第一连接槽31,再穿过第一上压块螺栓孔后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一上压块4911和第一下压块4912,从而压紧横梁3和单个太阳能板7;螺栓尾部穿过第二下压块螺栓孔并伸出第一连接槽31,再穿过第二上压块螺栓孔后用螺母锁紧,固定连接第二上压块4921和第二下压块4922,从而压紧横梁3和相邻的两个太阳能板7。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首先将底座固定件41固定在地面上,再采用T型螺栓连接底座固定件41和立柱1底部,从而将立柱1底部固定在地面上,再用相同方法将其他立柱1依次固定好;接着将立柱夹套421底部与立柱1顶部插接,螺栓连接立柱夹套421和立柱1,再将立柱夹套421顶部与纵梁2插接,然后调整好纵梁2与立柱1的角度后,用T型螺栓将纵梁2固定在立柱1顶部,再用相同方法将其他纵梁2固定好;然后将横梁3放置在纵梁2顶部,将两个横梁压紧件43分别放置在横梁3两端,再用T型螺栓与螺母锁紧,从而压紧横梁3和纵梁2,然后用相同方法将其他横梁3固定好;接着将先将桁架5装配好,相邻上弦杆51的相邻管口均与型材连接件44插接,采用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上弦杆51和型材连接件44,从而固定连接相邻的上弦杆51,然后用相同方法固定连接相邻的下弦杆52,再采用下弦杆固定件45进一步固定相邻下弦杆52,接着采用第一腹杆夹套422固定连接腹杆53和上弦杆51,以及腹杆53和下弦杆52,采用第二腹杆夹套423固定连接腹杆53和相邻的两个上弦杆51,进一步固定相邻上弦杆51;桁架5装配好后,位于桁架5最外侧的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的外侧通过弦杆夹套424与立柱1固定连接,位于桁架5内侧的上弦杆51和下弦杆52通过弦杆连接件和连接板47与立柱1固定连接,通过旋转夹套426和纵梁夹套425固定连接桁架5顶部和纵梁2一端,使桁架5与横梁3平行排列;接着通过斜拉杆连接件48将斜拉杆6固定在相邻纵梁2之间,最后将太阳能板7两端均放置在横梁3的放置凸部33上,通过太阳能板压紧件压紧横梁3和太阳能板7,再用相同方法将其他太阳能板7和横梁3固定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桁架5的太阳能车棚通过桁架5结构和斜拉杆6减小各零件的弯距,将力大部分都加载在横梁3的轴向方向,从而提高横梁3的承载能力,加强太阳能车棚的结构强度,满足用户对大跨距太阳能车棚的需求。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立柱、纵梁、横梁、固定组件、桁架、斜拉杆和太阳能板,立柱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立柱顶部与纵梁固定连接,横梁固定在纵梁顶部,桁架两端均与相邻立柱固定连接,且桁架与横梁平行排列,桁架顶部与纵梁一端固定连接,太阳能板固定在横梁顶部,斜拉杆位于相邻纵梁之间,斜拉杆两端均与纵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若干个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上弦杆和下弦杆分别位于桁架的上下两侧,上弦杆和下弦杆平行排列,若干个上弦杆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首尾相连,若干个下弦杆也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首尾相连,腹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弦杆的底部和下弦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上弦杆和下弦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卡槽,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侧面均设有平行分布的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均为T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均设有立柱连接孔;固定组件包括弦杆夹套,弦杆夹套呈H型,弦杆夹套一端与立柱中部插接,另一端与位于桁架最外侧的上弦杆和下弦杆的外侧一端插接,弦杆夹套与立柱顶部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一弦杆螺栓孔,弦杆夹套远离立柱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最外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二弦杆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型材连接件,相邻的上弦杆的相邻管口以及相邻的下弦杆的相邻管口均与型材连接件间隙配合,且型材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上弦杆或相邻的下弦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下弦杆固定件,下弦杆固定件呈L型,位于相邻下弦杆连接处,下弦杆固定件内侧面与下弦杆面接触,下弦杆固定件侧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下弦杆的第一下弦杆螺栓孔,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下弦杆的第二下弦杆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的两端均设有弦杆连接孔;固定组件包括腹杆夹套,腹杆夹套呈H型,腹杆夹套包括第一腹杆夹套和第二腹杆夹套,第一腹杆夹套一端与上弦杆底部或下弦杆顶部插接,另一端与腹杆插接;第二腹杆夹套一端与相邻的上弦杆的底部插接,另一端与腹杆插接,第一腹杆夹套与上弦杆或下弦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一腹杆夹套连接孔,第一腹杆夹套与腹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腹杆的第一腹杆连接孔;第二腹杆夹套与相邻的上弦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上弦杆的第二腹杆夹套连接孔和第三腹杆夹套连接孔,第二腹杆夹套与腹杆插接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腹杆的第二腹杆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弦杆连接件,弦杆连接件呈L型,弦杆连接件包括第一弦杆连接件和第二弦杆连接件,第一弦杆连接件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底部,第一弦杆连接件底部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弦杆连接件内侧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弦杆连接件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后侧,第二弦杆连接件一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三固定孔,第二弦杆连接件另一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四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两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立柱的第五固定孔和用于固定连接位于桁架内侧的上弦杆或下弦杆的第六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纵梁夹套和旋转夹套,纵梁夹套呈H型,纵梁夹套底部与旋转夹套顶部插接,顶部与纵梁底部插接,纵梁夹套两侧底部均开有一个用于螺栓连接旋转夹套的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纵梁夹套顶部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纵梁的第二纵梁夹套连接孔;旋转夹套呈A型,旋转夹套顶部两端设有与第一纵梁夹套连接孔相对的第一旋转夹套螺栓孔,旋转夹套底部与上弦杆顶部插接,旋转夹套两侧底部均开有用于螺栓连接上弦杆的第二旋转夹套螺栓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杆两端均设有第一斜拉杆连接孔,且斜拉杆两端均与斜拉杆连接件插接;固定组件包括斜拉杆连接件,斜拉杆连接件呈U型,斜拉杆连接件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第一斜拉杆连接孔位置相对的第二斜拉杆连接孔,斜拉杆连接件内侧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纵梁的第三斜拉杆连接孔。
CN202021108154.X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Active CN212836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154.XU CN212836971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8154.XU CN212836971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6971U true CN212836971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8154.XU Active CN212836971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6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4192A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防水屋顶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36971U (zh) 一种带桁架的太阳能车棚
CN113585482A (zh) 便于装配的建筑物骨架
CN212836973U (zh) 一种太阳能碳钢车棚
CN218779650U (zh) 一种h型钢结构支撑架
CN212836974U (zh) 一种单桩支撑的太阳能碳钢车棚
CN217522768U (zh) 一种分段式光伏支架
CN215074248U (zh) 一种光伏农棚
CN113062460B (zh) 一种超大跨度索承网格系统及索网张拉施工方法
CN213654384U (zh) 一种基于光伏车棚的支架
CN21181693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CN214626858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装置
CN218406689U (zh) 一种h型钢支撑结构
CN210183269U (zh) 一种多行阶梯式农棚支架
CN210406400U (zh) 一种光伏温室农棚
CN217135410U (zh) 一种模块化的光伏支架结构
CN215759585U (zh) 便于安装施工的钢屋架
CN218850680U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支架结构
CN215364538U (zh) 一种大吨位货梯新型龙门架结构
CN216056874U (zh) 一种承载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光伏系统
CN211922250U (zh) 一种加强钢桥
CN216766262U (zh) 一种多功能方套
CN220059612U (zh) 一种大跨度巷道支护结构
CN21835242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CN219322322U (zh) 一种成型快速装配的光伏组件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