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6301U -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6301U
CN212836301U CN202021128566.XU CN202021128566U CN212836301U CN 212836301 U CN212836301 U CN 212836301U CN 202021128566 U CN202021128566 U CN 202021128566U CN 212836301 U CN212836301 U CN 212836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cover
wall
well
air pressur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85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洪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ngcheng United New Pla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ngcheng United New Pl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ngcheng United New Pl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ngcheng United New Pla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285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6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6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6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解决了检修盖被气压压闭在井壁上端,开启较为费力的问题,其包括设置于屋顶连通室内外的井壁、铰接盖合在井壁上端的检修盖,还包括启顶机构,所述启顶机构包括顶盖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驱动顶盖组件升降抵顶检修盖,所述顶盖组件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检修盖与井壁上表面分离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使用顶盖组件顶起检修盖,使得气流流动,平衡井壁附近的室内外气压差,便于检修盖打开。

Description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背景技术
屋面检修口是开设置在屋顶供检修人员出入屋顶的井口,
如附图8所示,一种屋面检修口,其包括有安装在屋顶的井壁1和盖在井壁1上端的检修盖2。其中井壁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圆形、正八边形等,此处为矩形。检修盖2不大于井壁1上端,将井壁1上端完全盖合在下方。检修盖2下底面与井壁1上端内侧之间设置有铰接合页4,铰接合页4将检修盖2铰接安装于井壁1上端,检修盖2可向上转动掀起打开或向下转动闭合井盖上端。
上述屋面检修口在屋面检修过程中误操作、风力吹动下易闭合,或者检修时间长为防止外界物体进入室内,工人主动闭合检修盖2。在检修盖2闭合后在屋面检修口所在位置室内外空气隔断,受天气风力以及室内外气温差影响,尤其是在气候较冷地区或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室内温度高),出现室外气压大于室内气压气压差,导致检修盖2被气压压闭在井壁1上端,开启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检修盖由于气压压闭时可使用顶盖组件顶起检修盖,使得气流流动,平衡井壁附近的室内外气压差,便于检修盖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包括设置于屋顶连通室内外的井壁、铰接盖合在井壁上端的检修盖,还包括启顶机构,所述启顶机构包括顶盖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驱动顶盖组件升降抵顶检修盖,所述顶盖组件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检修盖与井壁上表面分离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气压差导致检修盖压闭在井壁上端时,使用升降组件驱动顶盖组件抵顶检修盖,使得检修盖与井壁之间产生间隙,井壁附近的室内外气流通,平衡井壁附近的室内外气压差,由此工人可便捷省力的将检修盖打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盖件位于井壁外且位于检修盖远离铰接处一侧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盖件向上抵顶顶起检修盖所需的力减小,工人使用启顶机构更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盖组件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上端朝向检修盖下底面,所述顶杆侧面设置有间隔均匀分布有齿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轴心定位的转动杆和同轴套接固定于转动杆外侧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齿环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转动转动杆即可驱动驱动轮带动顶杆上升顶开检修盖,当工人进入室内后,检修盖下地面抵压顶杆下压,带动驱动轮转动,实现启顶机构的自动复位。同时工人用力方式从井壁一侧朝向另一侧施力掀起改为竖直方向上转动转动杆,减少工人在检修口打开瞬间气压平衡,施力过猛上半身栽入井壁内或被滑道的可能,减低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启定机构还包括驱动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转动杆套接固定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便于工人转动转动杆,使得启顶机构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手轮背向井壁的一侧外沿上安装有供人手推动的球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井壁高度有限,工人人手探入检修盖外沿下方进行转动不方便,此处使用球杆便于人手推动转动手轮,进一步使得工人使用启顶机构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启顶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将转动杆、驱动轮以及顶杆与驱动轮啮合处包裹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保护转动杆、驱动轮以及顶杆与驱动轮啮合处,减少转动杆、驱动轮生锈腐蚀或外物沾染的可能,保证传达顺畅,检修盖盖合时顶杆可顺畅的下压复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开有供顶杆上端穿出的穿孔,所述穿孔内侧固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内侧与顶杆外侧相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套贴合套于顶杆外侧,减少雨水、灰尘从穿孔与顶杆之间的间隙进入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井壁上端开口为敞口,所述井壁上端围绕敞口设置有弹性的密封圈,所述检修盖闭合时,检修盖底面贴合抵压于密封圈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检修盖盖合时检修盖于井壁上端的密封,减少雨水从检修盖下底面与井壁上端面之间渗漏进入的可能。同时在气压压闭检修盖时,密封圈受压变形以此缓解气压差带来的压力,便于检修盖开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井壁上端面还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围绕包裹于密封圈外侧,所述支撑件的上沿边高度低于密封圈上表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受到向下过大的压力,密封圈竖直方向上压缩变扁,直至支撑件抵顶检修盖的下底面对检修盖支撑,分担密封圈所受压力,避免密封圈受过大压力抵压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修盖罩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下边沿低于井壁上端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雨水朝向从检修盖盖合的下底面落下,减少雨水从检修盖盖合格的下底面渗入井壁内侧的可能,减少检修口漏水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室内气压差导致检修盖压闭在井壁上端时,使用升级组件驱动顶盖组件抵顶检修盖,使得检修盖与井壁之间产生间隙,井壁附近的室内外气流通,平衡井壁附近的室内外气压差,由此工人可便捷省力的将检修盖打开。
2.屋面检修口设置有防雨罩和密封圈,少雨水从检修盖盖合格的下底面渗入井壁内侧的可能,减少检修口漏水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屋面检修口的剖视图;
图2是屋面检修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屋面检修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启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启顶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现有检修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壁;11、密封圈;12、支撑件;121、防水板;122、固定板;123、支撑沿;13、安装面;2、检修盖;3、启顶机构;31、外壳;311、底座;312、防护壳;3121、穿孔;3122、密封套;3123、限位沿;32、顶盖组件;321、固定套管;322、固定环;323、顶杆;324、顶块;3231、齿环;33、升降组件;331、转动杆;332、驱动轮;3321、啮合齿;34、驱动组件;341、手轮;342、球杆;3421、球头;4、铰接合页;41、第一合页;42、第二合页;43、转动轴;5、防雨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安装于屋顶的井壁1、盖合在井壁1上端的检修盖2以及安装于井壁1侧面的启顶机构3。
井壁1内部中空,下端连接室内,上端开有连接室外的敞口。
参照附图2,井壁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圆形、八边形等,此处为矩形。
参照附图3,井壁1的上端面设置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的形状与井壁1的形状相契合,此处密封圈11为方环形,其围绕井壁1上端敞口的外侧设置。密封圈11的内沿与井壁1上端敞口的外沿之间留有间距。密封圈11的材质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具有弹性,此处为橡胶材质,可为实心或空心,此处为实心。
参照附图1,支撑件12位于密封圈11的外侧,包括防水板121。防水板121贴合围绕井壁1的外侧设置,将井壁1外侧包裹在内,通过螺钉贯穿防水板121插入井壁1内将防水板121固定。防水板121的下边沿插入屋顶上表面内,防水板121的上边沿与井壁1的上表面齐平。
参照附图3,支撑件12还包括固定板122.固定板122呈矩形,其覆盖于井壁1的上表面。固定板122的外沿与防水板121的上边沿贴合连接,其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固定板122与防水板121为一体设置。固定板122的内沿与密封圈11外侧下边沿向相贴设置。
同时固定板122上表面的内沿上还设置有支撑沿123,支撑沿123的上端与密封圈11的上端面齐平。支撑沿123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支撑沿123可为多个独立的条状边沿或片体,支撑沿123为围绕密封圈11外侧设置首尾衔接成环,且支撑沿123的内侧与密封圈11的外侧相贴设置。
参照附图1,检修盖2呈板状,其形状尺寸大于井壁1上端面外沿尺寸,其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检修盖2为矩形的板体。
参照附图3,检修盖2盖合抵压在井壁1的上端,且检修盖2的下底面同时贴合抵压于支撑沿123、密封圈11的上表面。
检修盖2下底面与井壁1上端内侧之间还设置有铰接合页4,铰接合页4包括第一合页41、第二合页42和转动轴43。第一合页41和第二合页42一侧边相贴且以转动轴43贯穿铰接。第一合页41贴附固定于检修盖2的下底面,其固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螺钉固定或焊接等。第二合页42竖直贴附于井壁1内侧,其采用螺钉旋拧固定。由此检修盖2可以转动轴43为轴进行转动,以从井壁1上端掀起或朝向井壁1上端盖下。
参照附图2,检修盖2的上表面上还罩有防雨罩5,防雨罩5为柔性防水毯如油布、纤维毡或橡胶布,此处为橡胶布,防雨罩5的外沿伸出检修盖2的上表面外沿外且下垂延伸,防雨罩5的下边沿高度位置低于井壁1上端面的高度。
参照附图4,启顶机构3位于井壁1的外侧,且本实施例中启顶机构3位于检修盖2远离铰接合页4一侧的下方。以下为便于阐述将井壁1位于远离铰接合页4一侧的井壁1外侧记为安装面13。
参照附图4和附图5,启顶机构3包括外壳31,外壳31包括底座311与防护壳312。其中底座311固定于井壁1外侧与屋顶的连接处,底座311的下底面贴合屋顶上表面设置,底座311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底座311的固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粘结或通过螺栓与安装面13、屋顶连接。
参照附图5,防护壳312呈长方体状,其位于底座311上方,内部部中空。防护壳312下端敞口,其敞口边沿与底座311上表面紧密焊接实现密封。
参照附图6,防护壳312安装有顶盖组件32。顶盖组件32包括安装在防护壳312内的固定套管321和固定环322。固定套管321和固定环322竖直且同轴设置,其中固定套管321下端与底座311的上表面固定,固定环322位于固定套管321的上方,且固定环322的外侧与防护壳312内侧粘结固定。
固定套管321内还同轴插入有顶杆323。
参照附图7,防护壳312上端面位于固定套管321上方开有穿孔3121。
参照附图6和附图7,顶杆323的上端贯穿固定环322且穿出穿孔3121外。
参照附图6,顶杆323的上端端部还安装有顶块324,顶块324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水平截面大于顶杆323的水平截面,此处顶块324为与顶杆323同轴的柱状体。
顶杆323的外侧沿其轴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齿环3231,齿环3231与顶杆323同轴,齿环3231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顶杆323上齿环3231分布距离大于顶杆323上端到检修盖2(盖合状态)下底面的距离。
参照附图7,同时穿孔3121内还穿有一密封套3122。密封套3122套接于顶杆323的外侧,密封套3122内侧的长度大于相邻的两个齿环3231之间的距离,密封套3122的直径与齿环3231的最大直径相等,由此密封套3122的内侧与顶杆323外侧相贴。密封套3122的外侧直径与穿孔3121的直径相等,使得密封套3122卡接于穿孔3121内。密封套312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沿3123,限位沿3123分别抵接于穿孔3121两端的外侧,由此进一步固定密封套3122。
参照附图6,防护壳312内还安装有升降组件33,升降组件33包括转动杆331和驱动轮332。其中转动杆331垂直安装面13设置,转动杆331朝向安装面13的一端与防护壳312插接且转动连接。
驱动轮332位于防护壳312内部,其同轴套接且固定于转动杆331外侧,随转动杆331转动同步转动。驱动轮332为齿轮,其外侧设置有啮合齿3321,啮合齿3321与顶杆323侧面上的齿环3231相啮合。
参照附图5,转动杆331背向安装面13的一侧贯穿穿出防护壳312外,且其上安装有驱动组件34。驱动组件34包括同轴套接固定于转动杆331端部上的手轮341,手轮341背向安装面13的一侧外沿还设置有供人手推动的球杆342。球杆342轴心与转动杆331平行,其远离安装面13的一侧设有球头342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室内气压差导致检修盖2压闭在井壁1上端时,使用升降组件33驱动顶盖组件32抵顶检修盖2,使得检修盖2与井壁1之间产生间隙,井壁1附近的室内外气流通,平衡井壁1附近的室内外气压差,由此工人可便捷省力的将检修盖2打开。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包括设置于屋顶连通室内外的井壁(1)、铰接盖合在井壁(1)上端的检修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顶机构(3),所述启顶机构(3)包括顶盖组件(32)和升降组件(33),所述升降组件(33)驱动顶盖组件(32)升降抵顶检修盖(2),所述顶盖组件(32)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检修盖(2)与井壁(1)上表面分离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32)位于井壁(1)外且位于检修盖(2)远离铰接处一侧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32)包括顶杆(323),所述顶杆(323)上端朝向检修盖(2)下底面,所述顶杆(323)侧面设置有间隔均匀分布有齿环(3231),所述升降组件(33)包括轴心定位的转动杆(331)和同轴套接固定于转动杆(331)外侧的驱动轮(332),所述驱动轮(332)与齿环(323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顶机构还包括驱动驱动轮(332)转动的驱动组件(34),所述驱动组件(34)包括与转动杆(331)套接固定的手轮(3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341)背向井壁(1)的一侧外沿上安装有供人手推动的球头(34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顶机构(3)还包括外壳(31),所述外壳(31)将转动杆(331)、驱动轮(332)以及顶杆(323)与驱动轮(332)啮合处包裹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开有供顶杆(323)上端穿出的穿孔(3121),所述穿孔(3121)内侧固定有密封套(3122),所述密封套(3122)内侧与顶杆(323)外侧相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1)上端敞口,所述井壁(1)上端围绕敞口设置有弹性的密封圈(11),所述检修盖(2)闭合时,检修盖(2)底面贴合抵压于密封圈(11)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1)上端面还设置有支撑件(12),所述支撑件(12)围绕包裹于密封圈(11)外侧,所述支撑件(12)的上沿边高度低于密封圈(11)上表面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盖(2)罩有防雨罩(5),所述防雨罩(5)下边沿低于井壁(1)上端面高度。
CN202021128566.XU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Active CN212836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8566.XU CN212836301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8566.XU CN212836301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6301U true CN212836301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3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8566.XU Active CN212836301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6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2340B (zh) 一种配电箱防水保护装置
CN111997558B (zh) 一种油田井口保护装置
CN212836301U (zh) 一种防气压压闭的屋面检修口
CN206681432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卸和安装的舞台支架
CN212305861U (zh) 一种户外信息通信机柜
CN208748718U (zh) 一种基桩静载荷测试仪
CN219432039U (zh) 一种可调式中央空调的冷却水泵
CN220908222U (zh) 一种交通运输用临时导向装置
CN216385667U (zh) 一种全站仪保护罩
CN220414507U (zh) 柴油发电机三防运维仓
CN218445011U (zh) 一种粉尘环境的环境检测装置
CN215322225U (zh) 一种圆筒形容器的遮雨装置
CN216362397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水文遥测终端机
CN219455124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环境应急监测装置
CN217035107U (zh) 智能标识牌
CN216003743U (zh) 一种基于高度密封配合调湿材料控湿的文物保存柜
CN218621816U (zh) 一种高空作业防护装置
JPS6127396Y2 (zh)
CN221057866U (zh) 一种控制柜防火装置
CN219407741U (zh) 文物保护罩
CN218732399U (zh) 一种电力铁塔避雷装置
CN220666484U (zh) 一种带气肋柱结构保护装置的气膜建筑结构
EP4349755A1 (en) Support device for a reel
CN215452196U (zh) 一种动力配电箱的仪表门
CN21901382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监控及监控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