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6189U -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6189U
CN212836189U CN202021463591.3U CN202021463591U CN212836189U CN 212836189 U CN212836189 U CN 212836189U CN 202021463591 U CN202021463591 U CN 202021463591U CN 212836189 U CN212836189 U CN 212836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part apron
heat dissipation
bottom plate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35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名艺
陈铭
严少波
钟宇凡
张文志
谭莉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35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6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6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61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活动板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底板以及主体盖板,所述底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主体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主体盖板自两侧向中部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隔热空腔,所述主体盖板内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自所述主体盖板的底部向所述主体盖板的顶部延伸,所述主体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主体盖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出气口,本申请具有提升屋顶的隔热效果以及保温效果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进一步减少活动板房室内的制冷电器的能耗的功能,起到绿色环保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活动板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背景技术
屋顶是指房屋或建筑物外部的顶盖,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盖合,以实现对建筑室内进行防雨防风的作用,另外,为满足建筑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使用需求,屋顶往往还需要具备保温以及隔热等功能。
目前,屋顶在活动板房领域应用广泛,在相关技术中,活动板房的屋顶通常采用彩钢板作为主要构件,屋顶与活动板房的墙体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相互拼接固定,屋顶将墙体顶部的开口进行盖合,屋顶起到对活动板房内部进行围设防护的作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活动板房的屋顶的隔热及保温效果比较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阳光通常直射屋顶,导致热量容易通过屋顶处扩散至室内,不利于活动板房的室内保持在舒适的温度范围之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屋顶的隔热效果以及保温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包括底板以及主体盖板,所述底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主体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主体盖板自两侧向中部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隔热空腔,所述主体盖板内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自所述主体盖板的底部向所述主体盖板的顶部延伸,所述主体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所述主体盖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出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盖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得到隔热空腔起到隔除热量的作用,如此减少了热量从屋顶到活动板房室内的传递,进而起到隔热的效果,同时隔热空腔也可以起到减少室内热量扩散至室外的保温效果;另外,当室外气温较高时,热量传递至主体盖板处,主体盖板的温度升高,此时位于散热通道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热空气在散热通道内向主体盖板的顶部运动,并且最终从出气口处排出至主体盖板外,在此过程中,位于主体盖板外部的较冷空气从主体盖板的进气口处流入补充至散热通道内,较冷空气随即在散热通道内吸热膨胀并且在散热通道内向上升起,如此往复,不断地带走主体盖板的热量,从而起到对主体盖板进行降温的效果,减少了主体盖板传递至隔热空腔乃至室内的热量,进一步提升了隔热空腔的保温及隔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通道沿着所述主体盖板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散热通道提升了对主体盖板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减小了从室外传递到室内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主体盖板的内壁处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主体盖板靠近所述隔热空腔的底部位置处,所述通气孔分别与所述散热通道以及所述隔热空腔连通,所述隔热空腔的顶部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可供散热通道内的空气流动至隔热空腔内,当隔热空腔内的温度较高时,隔热空腔内部可产生烟囱效应,隔热空腔中的热空气可从出气口处流出,进而起到降低隔热空腔的内部温度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体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箱,所述挡水箱的底部及至少一侧侧壁处呈开口设置,所述挡水箱盖合于所述出气口上,且所述挡水箱的底部开口处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箱起到防止雨水通过出气口处进入至主体盖板内部的作用,如此防止雨水在屋顶内部堆积,同时,挡水箱的侧壁可供热空气排出,如此满足了工况需求。
优选的,所述挡水箱上固定连接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盖合于所述挡水箱的侧壁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百叶窗可供气流通过,同时百叶窗可使挡水箱的侧壁开口处得到围设防护,起到进一步减少雨水进入出气口处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隔热空腔内,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一支臂以及所述第二支臂相互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支臂远离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臂远离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盖板上相对的两侧内壁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起到对主体盖板与底板之间进行加固支撑的作用,如此提升了主体盖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的作用,结构实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多组,多组所述支撑架沿着所述主体盖板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支撑架起到对主体盖板与底板之间沿着主体盖板长度方向上的多个方位进行加固支撑,进一步提升了主体盖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铺设有隔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起到减少隔热空腔与室内空间进行热量传递的作用,进而提升了活动板房的隔热效果,结构实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隔热空腔减少了热量从屋顶到活动板房室内的传递,进而起到隔热的效果,同时隔热空腔也可以起到减少室内温度扩散至室外的保温效果,另外,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散热通道起到对主体盖板进行降温的效果,减少了主体盖板传递至隔热空腔乃至室内的热量,进一步提升了墙板的保温及隔热效果;
2、通气孔可供散热通道内的空气流动至隔热空腔的底部,当隔热空腔内的温度较高时,隔热空腔内部产生烟囱效应,隔热空腔中的热空气可从出气口处流出,进而起到降低隔热空腔的内部温度的作用,进而减小了隔热空腔传递至室内的热量;
3、支撑架起到对主体盖板与底板之间进行加固支撑的作用,如此提升了主体盖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的作用,结构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屋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屋顶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屋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01、定位槽;2、主体盖板;21、第一支板;22、第二支板;3、隔热空腔;4、隔热板;5、支撑架;51、第一支臂;52、第二支臂;6、散热通道;7、进气口;8、出气口;9、通气孔;10、挡水箱;11、百叶窗;12、封堵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参照图1和图2,该建筑屋顶包括底板1以及主体盖板2,主体盖板2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顶部,底板1用于安装于活动板房的墙体上,并且底板1还用于对主体盖板2进行承载,主体盖板2用于引流雨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外缘轮廓呈矩形,且底板1沿水平方向设置,位于底板1的底面处自下向上凹陷设置有定位槽101,定位槽101供墙板在安装时进行定位,如此便于将底板1定位安装于活动板房的墙板上。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盖板2包括第一支板21以及第二支板22,第一支板21以及第二支板22的外缘轮廓均呈矩形设置,第一支板2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一侧边棱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板2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一侧边棱处,通常,第一支板21与第二支板22之间一体成型,如此使得主体盖板2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此外,在对主体盖板2进行安装时,调整主体盖板2的安装位置,使得主体盖板2自两侧向中部呈倾斜向上设置,如此使得主体盖板2呈倒V状设置,底板1上相对的两侧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于主体盖板2上第一支板21远离第二支板22的一侧以及第二支板22远离第一支板21的一侧,如此使得盖板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顶部,此时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形成隔热空腔3,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形成得到隔热空腔3起到隔除热量的作用,如此减少了热量从屋顶到室内的传递,进而起到隔热的效果,同时隔热空腔3也可以起到减少室内热量扩散至室外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主体盖板2以及底板1之间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封堵盖板12,封堵盖板12固定连接于主体盖板2以及底板1处,通常,封堵盖板1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主体盖板2以及底板1处,封堵盖板12盖合于隔热空腔3的两侧开口处,如此保证了隔热空腔3的密封性。
继续参照图3,底板1上铺设有隔热板4,隔热板4可通过胶水粘合固定的方式固定安装于底板1的上表面处,隔热板4可选用为聚氨酯泡沫板,隔热板4起到减少隔热空腔3与室内空间进行热量传递的作用,进而提升了活动板房的隔热效果,结构实用,进一步减少了活动板房室内的制冷电器的能耗,起到绿色环保的作用。
进一步的,继续参照图3,为提升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的结构强度,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位于隔热空腔3内,支撑架5用于在隔热空腔3内对底板1与主体盖板2之间进行支撑。具体的,支撑架5包括第一支臂51以及第二支臂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51以及第二支臂52呈杆状体设置,比如可以使用长条状的角铁,也可以使用方杆。第一支臂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支臂52的一端,通常,第一支臂51与第二支臂52之间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实现相互固定。另外,第一支臂51以及第二支臂52相互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通常,第一支臂51以及第二支臂52相互连接的一端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于底板1上,如此实现底板1与支撑架5之间的受力关联。此外,第一支臂51远离第二支臂52的一端以及第二支臂52远离第一支臂5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主体盖板2上相对的两侧内壁处,通常,第一支臂51以及第二支臂52均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于主体盖板2上,如此使得支撑架5与主体盖板2之间实现受力关联,在支撑架5下的作用下,底板1与主体盖板2之间产生受力关联,如此实现了支撑架5对底板1以及主体盖板2之间的加固支撑,提升了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的结构强度。
另外,支撑架5可以为多组,比如说三组、六组或十二组等,支撑架5的具体设置数量可依据实际需要作对应设置,此处不对支撑架5的具体设置数量作限制,其中,多组支撑架5沿着主体盖板2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多组支撑架5可对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沿着主体盖板2长度方向上的多个方位进行加固支撑,进一步提升了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3和图4,主体盖板2内设置有散热通道6,散热通道6分别布置于主体盖板2的第一支板21以及第二支板22处,并且,散热通道6之间呈对称设置,散热通道6自主体盖板2的底部向主体盖板2的顶部延伸,散热通道6呈倾斜向上设置。主体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与散热通道6底端连通的进气口7,主体盖板2的顶部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与散热通道6顶端连通的出气口8,其中,主体盖板2的顶部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面,出气口8的顶部在平面处开口,同时,进气口7分别于第一支板21的下表面处以及第二支板22的下表面处开口,此处,进气口7可供空气流通至散热通道6内,同时出气口8可供散热通道6内的空气流出至主体盖板2外。
其中,当室外气温较高时,热量传递至主体盖板2处,主体盖板2的温度升高,此时位于散热通道6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热空气在散热通道6内向主体盖板2的顶部运动,并且最终从出气口8处排出至主体盖板2外,在此过程中,位于主体盖板2外部的较冷空气从主体盖板2的进气口7处流入补充至散热通道6内,较冷空气随即在散热通道6内吸热膨胀并且在散热通道6内向上升起,如此往复,不断地带走主体盖板2的热量,从而起到对主体盖板2进行降温的效果,减少了主体盖板2传递至隔热空腔3乃至室内的热量,进一步提升了屋顶的保温及隔热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通道6为多个,更具体的说,若将第一支板21以及第二支板22上相互对称的两个散热通道6定义为一组,即散热通道6可以为多组,其中,多个或多组散热通道6沿着主体盖板2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布置,多个或多组散热通道6提升了对主体盖板2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减小了从室外传递到室内的热量。需要说明的是,散热通道6的具体设置数量可依据主体盖板2的实际长度需要作对应设置,此处不对散热通道6的具体设置数量作限制。
继续参照图3和图4,主体盖板2的内壁处设置有通气孔9,通气孔9可以为多个,多个通气孔9与多个散热通道6一一对应设置,通气孔9位于主体盖板2靠近隔热空腔3的底部位置处,通气孔9的两端分别与散热通道6以及隔热空腔3连通,另外,隔热空腔3的顶部与出气口8连通。其中,通气孔9可供散热通道6内的空气流动至隔热空腔3内,当隔热空腔3内的温度较高时,隔热空腔3内部产生烟囱效应,隔热空腔3内的热空气从出气口8处流出至主体盖板2外,如此起到降低隔热空腔3的内部温度的作用,如此减少了从隔热空腔3处传递至室内的热量。
进一步地,主体盖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箱10,更具体的说,挡水箱10位于主体盖板2顶部的平面处,在本实施例中,挡水箱10的外观呈长条长方体状设置,挡水箱10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挡水箱10的长度方向与主体盖板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挡水箱10的内部中空,挡水箱10的底部及至少一侧侧壁处呈开口设置,比如可在挡水箱10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侧壁处进行开口。挡水箱10的底部可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与主体盖板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此时,挡水箱10盖合于出气口8上,挡水箱10的底部开口处与出气口8连通。挡水箱10在此起到防止雨水通过出气口8处进入至主体盖板2内部的作用,如此防止雨水在屋顶内部堆积,同时,挡水箱10的侧壁开口处可供热空气排出,如此满足了工况需求。
另外,挡水箱10上安装有百叶窗11,百叶窗11盖合于挡水箱10的侧壁开口处。百叶窗11可供气流通过,同时,百叶窗11可使挡水箱10的侧壁开口处得到围设防护,起到进一步减少雨水进入出气口8处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绿色建筑屋顶的实施原理为:底板1起到将屋顶安装于活动板房墙体处的作用,另外,底板1还起到为主体盖板2进行支撑安装的作用,将主体盖板2安装于底板1处,主体盖板2与底板1之间形成起隔热效果的隔热空腔3,如此起到对活动板房的室内进行隔热及保温的作用,同时,在烟囱效应下,多个散热通道6将主体盖板2处的热量散发至室外,减少了主体盖板2传递至隔热空腔3乃至室内的热量,进一步提升了隔热空腔3的保温及隔热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主体盖板(2),所述底板(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主体盖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主体盖板(2)自两侧向中部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主体盖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形成隔热空腔(3),所述主体盖板(2)内设置有散热通道(6),所述散热通道(6)自所述主体盖板(2)的底部向所述主体盖板(2)的顶部延伸,所述主体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6)连通的进气口(7),所述主体盖板(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通道(6)连通的出气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6)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通道(6)沿着所述主体盖板(2)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盖板(2)的内壁处设置有通气孔(9),所述通气孔(9)位于所述主体盖板(2)靠近所述隔热空腔(3)的底部位置处,所述通气孔(9)分别与所述散热通道(6)以及所述隔热空腔(3)连通,所述隔热空腔(3)的顶部与所述出气口(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盖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箱(10),所述挡水箱(10)的底部及至少一侧侧壁处呈开口设置,所述挡水箱(10)盖合于所述出气口(8)上,且所述挡水箱(10)的底部开口处与所述出气口(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箱(10)上固定连接有百叶窗(11),所述百叶窗(11)盖合于所述挡水箱(10)的侧壁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盖板(2)与所述底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位于所述隔热空腔(3)内,所述支撑架(5)包括第一支臂(51)以及第二支臂(52),所述第一支臂(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臂(52)的一端,所述第一支臂(51)以及所述第二支臂(52)相互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支臂(51)远离所述第二支臂(52)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臂(52)远离所述第一支臂(5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盖板(2)上相对的两侧内壁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为多组,多组所述支撑架(5)沿着所述主体盖板(2)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铺设有隔热板(4)。
CN202021463591.3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36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3591.3U CN212836189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3591.3U CN212836189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6189U true CN212836189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35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36189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61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7562B (zh) 一种房屋建筑结构
CN212836189U (zh)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CN204001876U (zh) 节能机房
CN111335553A (zh) 屋顶调温的空心砖
US4197830A (en) Solar heaters
EP3645802A1 (en) Geo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10470095U (zh) 一种变频控制柜
CN2282670Y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饮水机换热装置的改进
CN215760050U (zh) 一种通风式光伏集成金属坡屋面的建筑构造
TWM627100U (zh) 隔熱結構
KR100387580B1 (ko) 태양열 집열판과 이를 이용한 난방시스템
CN210688891U (zh) 具有排水结构的蓄冷箱罩壳
CN115208288A (zh) 一种一体化光伏瓦、光伏瓦结构屋顶及其安装方法
KR20120140435A (ko) 벽체형 열교환장치
JPS6347273Y2 (zh)
TWI775708B (zh) 隔熱結構
CN220266872U (zh) 一种光伏饰面保温装饰一体板系统
CN21821631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预装式变电站
CN216481428U (zh) 一种高效通风建筑
JPH1031762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等の屋上設備機器を設置した屋根の換気構造
WO2024103446A1 (zh) 顶置式空调器及车辆
CN213269500U (zh) 一种低能耗建筑用隔热型材
CN214384021U (zh) 一种墙面装饰供暖组合构造
CN216428659U (zh) 一种热桥阻断外墙
CN216893997U (zh) 一种隔热铝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