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0659U -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 Google Patents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0659U
CN212830659U CN202021231388.3U CN202021231388U CN212830659U CN 212830659 U CN212830659 U CN 212830659U CN 202021231388 U CN202021231388 U CN 202021231388U CN 212830659 U CN212830659 U CN 212830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garbage
operation screen
rubbish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13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锐锋
侯玲
单克勤
张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313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0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0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0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箱体上设有人脸扫描仪、智能检测装置,箱体顶部设有显示屏,其表面上设有操作屏,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各类垃圾箱,并在垃圾箱上设有箱门,通过操控操作屏打开相应类别的垃圾箱箱门进行垃圾投放,并通过智能检测装置进行垃圾类别检测,将监测信息传至操作屏上,将处理后的信息传至垃圾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积分管理完成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线上与线下双模式进行操作,简化操作步骤,通过服务器自动将物品分类,使用更加便捷,通过采用大数据运营平台,程序附加功能强,采用积累积分兑换的形式激发人们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垃圾分类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

Description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当下制约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困难的根源之一。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现如今,各地基本按照“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和可回收物”为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类型,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逐步做到干、湿垃圾分开。许多地方现都设有垃圾分类的四色垃圾箱或者是智能可回收垃圾回收箱,但是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前者,设施简单,毫无智能所言,垃圾投放只能靠人们的认知,投错概率极大,大大降低了垃圾分类的效果。后者,涵盖范围小,仅仅涵盖了可回收垃圾,对于垃圾分类不能完整的包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动化,而且智能化的智能垃圾分类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而且智能化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箱体、操作屏、人脸扫描仪、显示屏和智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箱体为并列式结构,箱体正面顶部设有显示屏,底部设有垃圾箱,垃圾箱顶部设有箱门,所述操作屏设于箱体表面,并在操作屏中设有服务器;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于箱门上方,所述人脸扫描仪设于操作屏上方;其中,所述操作屏与箱门、人脸扫描仪和智能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箱门、显示屏为操作屏的输出端,所述人脸扫描仪和智能检测装置为操作屏的输入端,通过操作屏进行操作,打开箱门,将分类垃圾放置于箱体中,由红外扫描仪和智能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是否正确,将信息反馈于操作屏的服务器中,并将信息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中,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互通。
优选的,在上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中,所述操作屏通过外网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其内部设有处理器,所述服务器为程序语言,并存于处理器中,将接收到的信号经处理器进行比对、处理传至箱门和信息管理系统。
优选的,在上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中,所述垃圾箱为包括:厨余垃圾箱体、有毒垃圾箱体、其他垃圾箱体、金属垃圾箱体、酒瓶垃圾箱体、纺织物箱体、塑料箱体、纸张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所述垃圾箱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金属垃圾箱体、酒瓶垃圾箱体、纺织物箱体、塑料箱体、纸张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底部设有称重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称重器与操作屏信号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箱内垃圾高度是否超过预警线,并将信息传递至操作屏,并经服务器处理。
优选的,在上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中,所述塑料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纸张箱体、纺织物箱体内部设有加压系统。
优选的,在上述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中,所述人脸扫描仪侧边设有二维码标识。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通过采用线上与线下双模式进行操作,简化操作步骤,通过服务器自动将物品分类,降低人们分类错误,使用更加便捷,通过采用大数据运营平台,程序附加功能强,采用积累积分兑换的形式激发人们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垃圾分类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投放垃圾流程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积分兑换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箱体1、操作屏2、人脸扫描仪7、显示屏3和智能检测装置6;其中,所述箱体1为并列式结构,箱体1正面顶部设有显示屏3,底部设有垃圾箱4,垃圾箱4顶部设有箱门5,所述操作屏2设于箱体1表面,并在操作屏2中设有服务器;所述智能检测装置6设于箱门5上方,所述人脸扫描仪7设于操作屏2上方;其中,所述操作屏2与箱门5、人脸扫描仪7和智能检测装置6电性连接,所述箱门5、显示屏3为操作屏2的输出端,所述人脸扫描仪7和智能检测装置6为操作屏2的输入端,通过操作屏2进行操作,打开箱门5,将分类垃圾放置于箱体1中,由智能检测装置6进行检测是否正确,将信息反馈于操作屏2的服务器中,并将信息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中,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互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屏2通过外网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其内部设有处理器,所述服务器为程序语言,并存于处理器中,将接收到的信号经处理器进行比对、处理传至箱门和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垃圾箱5为包括:厨余垃圾箱体、有毒垃圾箱体、其他垃圾箱体、金属垃圾箱体、酒瓶垃圾箱体、纺织物箱体、塑料箱体、纸张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所述垃圾箱5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金属垃圾箱体、酒瓶垃圾箱体、纺织物箱体、塑料箱体、纸张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底部设有称重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称重器与操作屏2信号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箱内垃圾高度是否超过预警线,并将信息传递至操作屏2,并经服务器处理,称重器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称重,并将称的重量传至服务器进行信息处理,并记录在积分上,通过积分在兑换机上兑换现金或商品。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塑料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纸张箱体、纺织物箱体内部设有加压系统。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人脸扫描仪7侧边设有二维码标识8。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线上采用手机微信客户端扫描二维码,获得小程序,通过手机进行操作,具体操作为:当人们要投放垃圾时,可直接走到垃圾箱旁,扫描垃圾箱一侧的二维码标识8,垃圾箱上方的显示屏3会显示用户基本信息,接下来可选择垃圾查询或投放功能,投放垃圾时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垃圾扔入已自动打开的垃圾箱里,便完成了一次垃圾投放;线下为通在操作屏2上进行操作,具体操作为:通过人脸扫描仪7进行人脸识别,显示客户信息,操作操作屏2选定相应的垃圾分类后,相对应的垃圾箱门5会自动打开,把垃圾扔入后便完成了一次垃圾投放,通过对操作的检测进行积分加减。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可根据自己所拿垃圾的名称在操作屏2上进行查询,查询服务器可根据垃圾名称查询显示垃圾的正确分类,以便于人们准确无误的投放垃圾;服务器采取实名注册,在投入垃圾前,进行人脸扫描,服务器可自动识别其身份,以方便垃圾投入后的积分工作,人脸扫描成功后,方可进行垃圾投放,相对应的垃圾箱上方的智能显示屏会显示相应的用户基本信息,人们在投放垃圾时,可先点击“垃圾箱状态显示”功能,提前了解垃圾箱的容量状态,对所投垃圾体积进行预判,避免投放中途垃出现垃圾溢满、箱门关闭的情况,人们通过操作屏选择好垃圾的种类,相应的垃圾箱的箱门会在服务器的指令下,自动打开,箱门的开关具时效性,每个垃圾箱的屏幕上方会显示限制时间(30秒),时间归零时开关自动关闭,或者在限制时间范围内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超过5秒未投放垃圾则垃圾箱门自动关闭;智能检测装置可判断出人们所拿垃圾是否是当前垃圾箱所属类别中的垃圾,识别正确,系统会发出正确提示音;识别错误,系统会发出错误提示音,此项功能进一步确保了垃圾投放的正确性,降低错误率,当服务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垃圾箱接近满时,会自动锁死相应垃圾箱的门,并且自动给相关人员发出通知,告知相关人员尽快来收取垃圾,防止垃圾溢出,人们在投放垃圾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积分加减,人们可以在垃圾分类回收助手箱体设备上进行积分查询,但不可以进行积分兑换。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智能检测装置6判断人们投入的垃圾种类是否正确,投入正确,将信息传至服务器,进行自动加减分,投入错误,启动警报系统,提示使用者投入错误,服务器进行扣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类垃圾产生的积分,可通过线上线下在兑换机上进行兑换产品,当人们在兑换机上进行人脸扫描或微信扫描登录后,系统会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当前的积分情况,人们想要用积分兑换商品(或现金提现)时,可以到兑换机出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兑换(或提现)。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箱门5底部设有自动控制系统,箱体1内部设有语音提示系统。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3用于投放广告、显示用户信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以上各个零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因此部分零部件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箱体、操作屏、人脸扫描仪、显示屏和智能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箱体为并列式结构,箱体正面顶部设有显示屏,底部设有垃圾箱,垃圾箱顶部设有箱门,所述操作屏设于箱体表面,并在操作屏中设有服务器;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设于箱门上方;其中,所述操作屏与箱门、人脸扫描仪和智能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箱门、显示屏为操作屏的输出端,所述人脸扫描仪和智能检测装置为操作屏的输入端,通过操作屏进行操作,打开箱门,将分类垃圾放置于箱体中,由智能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是否正确,将信息反馈于操作屏的服务器中,并将信息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中,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屏通过外网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其内部设有处理器,所述服务器为程序语言,并存于处理器中,将接收到的信号经处理器进行比对、处理传至箱门和信息管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为包括:厨余垃圾箱体、有毒垃圾箱体、其他垃圾箱体、金属垃圾箱体、酒瓶垃圾箱体、纺织物箱体、塑料箱体、纸张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所述垃圾箱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金属垃圾箱体、酒瓶垃圾箱体、纺织物箱体、塑料箱体、纸张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底部设有称重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称重器与操作屏信号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箱内垃圾高度是否超过预警线,并将信息传递至操作屏,并经服务器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箱体、饮料瓶专用箱体、纸张箱体和纺织物箱体内部设有加压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扫描仪侧边设有二维码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语音提示系统,所述语音提示系统与服务器连接,并作为服务器的输出端进行语音提示。
CN202021231388.3U 2020-06-30 2020-06-30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Active CN212830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388.3U CN212830659U (zh) 2020-06-30 2020-06-30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388.3U CN212830659U (zh) 2020-06-30 2020-06-30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0659U true CN212830659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8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1388.3U Active CN212830659U (zh) 2020-06-30 2020-06-30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0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1594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回收管理系统、管理方法以及垃圾桶
CN203246756U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桶
CN107539671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垃圾回收系统、方法
CN108877035B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柜及垃圾回收方法
WO2019010935A1 (zh) 一种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CN109867059A (zh)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系统
CN205526064U (zh) 智能环保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07913892B (zh) 一种垃圾分类智慧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569551A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桶
CN106185115A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CN103569550A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桶
CN104609060A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方法
CN106005849A (zh) 一种物联网垃圾分类回收站
CN205169472U (zh) 带有称重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CN110910216A (zh) 一种垃圾投放积分互动方法
CN108328154B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8622166U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柜
CN212830659U (zh)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助手
CN109292312B (zh) 一种无障碍使用的垃圾回收装置、回收激励的方法及系统
KR101860874B1 (ko) 소형 생활 폐기품 재활용 시스템
CN205899671U (zh) 一种自动废旧瓶回收机
CN212830706U (zh) 一种无人垃圾分类车
CN117383102A (zh) 一种智慧城市环保回收箱和垃圾回收方法
CN113859812B (zh) 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937271A (zh) 一种通过重量溯源垃圾投放的智能分类系统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