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9397U -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9397U
CN212829397U CN202021656700.3U CN202021656700U CN212829397U CN 212829397 U CN212829397 U CN 212829397U CN 202021656700 U CN202021656700 U CN 202021656700U CN 212829397 U CN212829397 U CN 212829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jaw
piece
bag
bag opening
jaw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567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志红
庄超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andao Bi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andao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andao Bi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andao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567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9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9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9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其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夹爪组件;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件外侧且与所述安装件铰接相连的推动件、与所述推动件铰接相连的连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且与所述连动件铰接相连的撑袋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推动件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市面上撑袋夹爪机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制剂需要煎服,非常麻烦。现在开发出可溶性中药颗粒,药效浓缩,服用方便。摒弃传统的手抓称戥配药方式,使用自动化机器把颗粒装到一个个小的塑料袋里,方便用户保存。需要用到撑袋夹爪机构,用来撑开塑料袋,在整个下料的过程中保持袋口打开,方便药物落到塑料袋里面。
专利号为CN201911131285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柔性包装机用紧凑型开袋机构,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座,连接板的下端右侧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和连接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对向内侧设置有向下斜伸的夹袋气缸,连接板的前端上侧内部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下侧的连接板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夹袋连杆组,夹袋连杆组的下端右侧外壁上设置有右开袋组件,右开袋组件的右端外壁上设置有开袋气缸。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市面上撑袋夹爪机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推动件在失去外力的推动下,配合复位件复位时同步带动撑袋件复位,并在撑袋件复位工作中完成开袋后的塑料袋持续撑开工作,从而解决了市面上撑袋夹爪机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其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夹爪组件;
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件外侧且与所述安装件铰接相连的推动件、与所述推动件铰接相连的连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且与所述连动件铰接相连的撑袋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推动件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件。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外环绕设置有框体且该框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方形槽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塑料袋的安放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四边均开设有若干组腰形槽。
作为优选,所述框体包括两组且对称设置的凹形块,且两个所述凹形块的凹口相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部且该侧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件包括推杆,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匹配连接有转轴,所述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复位件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推杆上的腰槽内的连杆。
作为优选,所述撑袋件包括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相连的传动杆,该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两组爪子,所述爪子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爪子与塑料袋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倒角。
作为又优选,所述复位件包括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推动件在失去外力的推动下,配合复位件复位时同步带动撑袋件复位,并在撑袋件复位工作中完成开袋后的塑料袋持续撑开工作,其结构简单,巧妙;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组对称设置的凹形块,一方面便于零件的加工;另一方面,凹形块可通过拆卸进而用于适配不同宽度规格的塑料袋安装工作,实用性高。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夹袋快捷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夹爪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撑袋夹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撑袋夹爪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撑袋夹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撑袋夹爪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夹爪组件2;
所述夹爪组件2包括安装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件3外侧且与所述安装件3铰接相连的推动件4、与所述推动件4铰接相连的连动件5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件3上且与所述连动件5铰接相连的撑袋件6;所述安装件3与所述推动件4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件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推动件4在失去外力的推动下,配合复位件7复位时同步带动撑袋件6复位,并在撑袋件6复位工作中完成开袋后的塑料袋持续撑开工作,其结构简单,巧妙。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方形槽11,所述方形槽11外环绕设置有框体12且该框体1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方形槽11与所述框体12之间形成塑料袋的安放空间13。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的四边均开设有若干组腰形槽14。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框体12包括两组且对称设置的凹形块121,且两个所述凹形块121的凹口相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组对称设置的凹形块121,一方面便于零件的加工,另一方面,凹形块121可通过拆卸进而用于适配不同宽度规格的塑料袋安装工作,实用性高。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件3包括侧板31,所述侧板3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部32且该侧板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33。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推动件4包括推杆41,所述第二定位部33上匹配连接有转轴42,所述推杆41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42上,所述复位件7安装在所述转轴42上。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撑袋件6包括与所述连杆51另一端铰接相连的传动杆61,该传动杆6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组爪子62,所述爪子6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32上。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爪子62与塑料袋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倒角。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爪子62与塑料袋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倒角,进而避免爪子62在撑袋工作时,爪子62与塑料袋接触的一面造成对损伤。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复位件7包括扭簧。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连动件5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推杆41上的腰槽40内的连杆5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杆51滑动于所述腰槽40内,腰槽40起到对连杆51的限位及导向作用。
工作过程:
外部的动力机构(气缸、丝杆等)施加压力于推动件4上,推动件4绕轴转动,再通过连动件5拉动撑袋件6运动,为克服复位件7的弹力,两边的夹爪打开,然后塑料袋进入底座1的方形槽11里,进入方形槽11的塑料袋已经打开袋口,这时候撤掉外部的压力,两边的撑袋件6在复位件7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复位件7进入袋口,撑开塑料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两组夹爪组件(2);
所述夹爪组件(2)包括安装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件(3)外侧且与所述安装件(3)铰接相连的推动件(4)、与所述推动件(4)铰接相连的连动件(5)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件(3)上且与所述连动件(5)铰接相连的撑袋件(6);所述安装件(3)与所述推动件(4)之间连接设置有复位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方形槽(11),所述方形槽(11)外环绕设置有框体(12)且该框体(1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方形槽(11)与所述框体(12)之间形成塑料袋的安放空间(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四边均开设有若干组腰形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2)包括两组且对称设置的凹形块(121),且两个所述凹形块(121)的凹口相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包括侧板(31),所述侧板(3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部(32)且该侧板(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4)包括推杆(41),所述第二定位部(33)上匹配连接有转轴(42),所述推杆(41)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42)上,所述复位件(7)安装在所述转轴(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件(5)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推杆(41)上的腰槽(40)内的连杆(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袋件(6)包括与所述连杆(51)另一端铰接相连的传动杆(61),该传动杆(61)的另一端设置有两组爪子(62),所述爪子(6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子(62)与塑料袋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袋夹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7)包括扭簧。
CN202021656700.3U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Active CN212829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6700.3U CN212829397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6700.3U CN212829397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9397U true CN212829397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6700.3U Active CN212829397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93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833A (zh) * 2021-11-04 2022-01-28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袋撑袋装置
CN113978834A (zh) * 2021-11-04 2022-01-28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撑袋袋托工装
CN113998212A (zh) * 2021-11-04 2022-02-01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方颗粒调剂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8833A (zh) * 2021-11-04 2022-01-28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袋撑袋装置
CN113978834A (zh) * 2021-11-04 2022-01-28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撑袋袋托工装
CN113998212A (zh) * 2021-11-04 2022-02-01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方颗粒调剂装置及方法
CN113978833B (zh) * 2021-11-04 2022-12-13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袋撑袋装置
CN113998212B (zh) * 2021-11-04 2023-02-28 上海观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方颗粒调剂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29397U (zh) 一种撑袋夹爪机构
CN213532668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机械手
CN211277318U (zh) 一种套筒快换机构
CN210911371U (zh) 一种自动压扣机构
CN216188772U (zh) 一种可定量下料的电阻生产用贴片机
CN209714235U (zh)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武术器材用收纳架
CN216288371U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封装固定装置
CN212951202U (zh) 一种容积式中药颗粒调剂设备
CN211466050U (zh) 一种旋转式治具
CN208946053U (zh) 一种铝门窗用组角工具
CN112473530A (zh)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多种原料定量配置设备
CN212829398U (zh) 一种吸盘开袋机构
CN213562140U (zh) 流量模组测试装夹机构
CN217295138U (zh) 一种种子用封装机构
CN215807857U (zh) 一种改进的气瓶充装升降汇流排
CN219057049U (zh) 光学镜片无尘转移机构
CN217198941U (zh) 一种动物医药用粉剂药品分装设备
CN111301732B (zh) 一种取药室用包药纸倒药粉装置
CN218652523U (zh) 一种罐体流转杀菌装置
CN218280936U (zh) 一种可快速拆换的滤袋
CN217769043U (zh) 一种力臂可调的网线钳
CN220786264U (zh) 一种立式包装机抽真空机构
CN214241617U (zh) 一种用于自动贴标的夹紧装置
CN213984731U (zh) 一种地热井绕管换热器
CN218081506U (zh) 一种工件紧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