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16154U -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16154U
CN212816154U CN202021107721.XU CN202021107721U CN212816154U CN 212816154 U CN212816154 U CN 212816154U CN 202021107721 U CN202021107721 U CN 202021107721U CN 212816154 U CN212816154 U CN 212816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p
squeezing
rod
labor
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77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陈攀
吕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077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16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16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16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擦拭部、拖把面板以及拖把杆,所述拖把面板设置在所述拖把杆下端,其下固定安装有轨道或滑槽,安装块套设在轨道上或在滑槽内可滑动,通过挤压装置带动位于两端的安装块向内运动实现拖把两端挤水,其中挤压装置以拖把杆为中心的一对运动臂,分别连接位于两端的安装块;此外还包括支撑杆结构,当运动臂运动到一定角度时,支撑杆提供运动臂运动的支点,通过杠杆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者的用力,方便挤水。

Description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清洁用具,更具体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清洁工具,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拖把为布带式拖把以及胶棉拖把两种,布带式拖把通常会配备一个甩干桶结构,在需要挤掉拖布上的水分时将拖把头放入甩干桶内旋转甩干,这种拖把结构由于存在甩干桶结构,通常情况下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目前,胶棉头式拖把在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主体结构大致相同,包括拖把杆、拖把头和挤水装置,通过拖把杆与拖把头的相对运动实现挤水装置的对折,从而将胶棉中的水分挤出。但在挤水过程通常比较费力,尤其是海绵结构的拖把头挤压在后半程的过程中阻力会不断增大,严重影响了使用效率;同时在挤压过程中,海绵会对挤压结构施加反向力,导致海绵偏离挤压结构,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文献CN208988754U公开了一种发泡棉头拖把挤水装置,利用另外的桶作为挤水装置,因而挤水部件并不需要一直在拖把杆上。但这其挤水时需要从发泡棉头上挤压并滑过,容易损坏发泡棉头且不易于挤干水分,影响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具有更快捷挤水的方式、更易于挤干水分,或更方便使用的拖把。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研究出不同的挤水方式的拖把。本发明人此前提出一种两端挤水拖把(201921869846.3),其中挤水装置可使两端的安装块向内移动实现挤压脱水,其中提出多种实现方式。但为了进一步省力,本发明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擦拭部、拖把面板以及拖把杆,拖把面板设置在所述拖把杆下端,拖把面板下固定安装有轨道或滑槽,安装块套设在轨道上或在滑槽内可滑动,安装块固定连接擦拭部,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在挤压装置的带动下向内同步运动实现对擦拭部挤压;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以拖把杆为中心的一对运动臂,所述运动臂分别连接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运动臂能够带动最外侧的安装块向内动运而挤压所述擦拭部;还包括用于在挤压装置挤压过程中对运动臂的支撑点实现转换以省力的支撑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挤压装置可沿拖把上下移动的套筒连接头,所述拖把面板上设置有供运动臂穿过的槽,所述套筒连接头可沿所述拖把杆在竖直方向运动,当其向上动动时带动与其旋转连接两个对称的运动臂牵引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分别向内运动,进而实现对擦拭部两端向内的挤压;还包括用于在挤压装置运动过程中对运动臂的支撑点实现转换以省力的支撑杆。优选地,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向所述擦拭部长度方向外侧延伸而呈L型。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块上端具有凹槽结构,安装块通过该凹槽套设在所述轨道上,所述安装块可以沿着所述轨道横向运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的把套,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旋转连接。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运动臂与消弧度连杆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消弧度连杆另一端与相应最外侧的安装块旋转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为两根,所述每一根支撑杆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拖把面板中部区域上(如与拖把杆连接处的两侧),所述每一根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旋转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运动臂上。更优选地,每个所述的运动臂的第一端设置有长条滑槽,所述第一旋转轴可在所述长条滑槽中移动。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的把套,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把套下端设置有套筒连接头,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反推连杆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反推连杆的另一端与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旋转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在拖把杆上具有旋转连接作为支点的拉手,拉手连杆一端与拉手中间形成旋转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套筒连接头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旋转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为套于拖把杆上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位于两侧的所述运动臂上,且所述拖把杆下部设有支撑杆抵靠部,以阻止支撑杆进一步向上运动。更优选地,所述运动臂上分别都设置有两个弧形滑槽,所述第一旋转轴可在第一弧形滑槽中移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运动臂可转动地连接处可在第二弧形滑槽中移动。其中,运动臂对第二旋转轴位于轨道的中心的下端。此外,为了便于操作,在所述把套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握手。
在适用的方式中,例如采用把套方式的拖把中,所述拖把杆与所述拖把面板通过拖把杆连接头可旋转连接,因而在可以在狭窄处(仅让拖把头竖向进入的情况下)进行拖地,例如所述拖把杆通过把杆连接头与所述拖把面板上的面板连接头可旋转连接而实现,此时把套及其套筒连接头可套于拖把杆连接头外面。
其中,所述擦拭部是胶棉、海绵、发泡棉、布料之一或其组合形成的吸水擦拭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拖把优点是,由于设置了支撑杆结构,通过支撑杆的杠杆作用有效减少使用者的用力,具省力而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撑杆提供杠杆作用的起点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胶棉头挤压到最大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安装块与导轨配合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两端挤水省力拖把挤压开始不久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胶棉头挤压到最大位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挤压运动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两端挤水省力拖把挤压开始不久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胶棉头挤压到最大位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组装后效果图。
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挤压过各示意图(其中图17A挤压行程中间状态,图17B为挤压行程达最大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便于透彻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胶棉头 14、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拖把面板2、面板连接头15、安装块3、轨道4、支撑杆5、运动臂6、把套8、拖把杆9、长条滑槽10、旋转中心 11、套筒连接头12和把杆连接头13。
本实用新型中,拖把杆9外径应略小于把套8内径,以便拖把杆9可以顺利放入把套8内,并可以在把套8内灵活抽拉。拖把面板2上设置有供运动臂6穿过的槽,拖把面板2其上设置的面板连接头15与把杆连接头 13与拖把杆9可旋转连接,其中所述套筒连接头12套于所述把杆连接头13外面,其为T型,实现拖把的整体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套筒连接头12 位于把套8下端,两者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图4中所示轨道4固定安装在拖把面板2的下端面上。如图2所示,七个安装块3上设有和面板轨道匹配的凹槽,进而可以在轨道4上来回滑动。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块3固定在胶棉头14上,实现安装块3与胶棉头14的同步横向运动,七个安装块3均匀的分布在胶棉头14上,其中两端的安装块3,也可以是贴于擦拭部两端面的受力板(图中示出为L型,以防止胶棉头14向外倾斜),其受运动臂构成的挤压装置的牵引可以实现胶棉头沿拖把面板长度方向向内运动,从而实现挤水或复位功能。
图3-4中,运动臂6由长度相等的两个左右构件组成,运动臂上端设置有长条滑槽10。运动臂6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其中第一旋转轴7设置在套筒连接头12的T型水平面两端,旋转轴的直径应略小于长条滑槽10的宽度,从而使第一旋转轴7可延长条滑槽 10运动。通过把套8的上下运动可带动该旋转轴7产生位移,第二旋转轴 1设置在最外侧的L型安装块3上,通过该旋转轴1的横向移动带动最外侧L型安装块3的横向运动。如图2-3所示,支撑杆5为长度相等的两个左右构件,其两端各有一个旋转轴,其中一个旋转轴位于运动臂的中间位置,形成旋转中心11,另一个旋转轴位于面板连接头15的左右两侧。两个运动臂6的总长度应略大于拖把面板2中槽的长度,以便运动臂6在未挤水状态下可以放置于拖把面板2以上,此时支撑杆5处于运动臂6与拖把面板中间位置。
图5中,安装块3上设置有凹槽结构,拖把面板2内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结构。运动臂6的第二旋转轴1设置在轨道中心下方,这样可以避免海绵在挤压过程中导致挤压版出现变形或者海绵挤压到挤压板外侧。
如图1所示,在拖把未挤水时,旋转轴7处于长条滑槽10距拖把杆9 的远端,此时运动臂6和支撑杆5处于近似平整状态。此时胶棉头14处于松弛的正常状态。
如图3所示,当需要挤水时,外力作用于把套8上,使把套8沿拖把杆9向上进行竖直运动,此时运动臂6通过旋转轴7的牵拉开始发生位移,同时运动臂6通过旋转轴1拉动两端安装块3向中间运动。当进一步挤压即两端安装块向内运动以至支撑杆5转动预定角度后,运动臂6上的长条滑槽10开始发挥作用,产生杠杆旋转挤水,此时运动臂6的撬动点会离开旋转中心1越来越远,也就越来越省力。从而解决了胶棉头14长度压缩变形越大越吃力的问题。当七个安装块全部被牵拉至中间并紧挨,胶棉头14 被挤压,胶棉头14中的水随即被排出达到挤水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控制外力的力度,可以达到调节胶棉头14中留存水分的含量,从而达到对于不同污垢清洁的目的。
在挤水动作完成后,外力向下实现把套8回到原来位置,此时运动臂6 通过旋转轴7和旋转轴1牵拉安装块3向外运动,使得七个安装块3恢复到初始状态,胶棉头14随即回到松弛状态。此时可以开始清洁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七个安装块,通过其他合理数量的安装块也是本领域中技术容易想到的,同时安装块与胶棉头的固定可以采用卡接等多种形式的固定连接方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挤压装置的不同,下面具体阐述其挤压装置。
如图6-9所示,运动臂6由长度相等的两个左右构件组成,运动臂6 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1,其中第一旋转轴7 设置在套筒连接头12的T型水平面两端使得运动臂6的第一端与套筒连接头12的T型水平面两端形成旋转连接,第二旋转轴1使得运动臂6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最外侧安装块3形成旋转连接。支撑杆5为套于拖把杆9上对称的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位于两侧的所述运动臂6上,其中所述拖把杆9下部设有支撑杆抵靠部16,其位置处于为了省力而阻止支撑杆5进一步向上而便于转换支撑点的合适位置,如果拖把杆连接头13足够高,支撑杆抵靠部16所可设于拖把杆连接头13上。每个运动臂上端设置有两个弧形滑槽,即用于第一旋转轴7移动的第一弧形滑槽 10`和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运动臂6之间的连接轴可在第二弧形滑槽10``中移动。这两个旋转轴的直径应略小于弧形滑槽的宽度,从而使两个旋转轴可沿延弧形滑槽内运动。通过把套8的上下运动可带动该两个旋转轴产生位移,第二旋转轴1设置在最外侧的安装块3上,通过该旋转轴1的横向移动带动最外侧安装块3的横向运动。
如图6所示,在拖把未挤水时,第一旋转轴7处于第一弧形滑槽10` 相对于拖把杆9的远端(当把套向上运动时为顶端),此时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运动臂6之间的连接轴在第二弧形滑槽10``相对于拖把杆9的近端(当把套向上运动时为底端)。此时运动臂6和支撑杆5处于平整状态。此时胶棉头14处于松弛的正常状态。
如图8所示,当需要挤水时,外力作用于把套8上,使把套8沿拖把杆9向上进行竖直运动,带动支撑杆向上运动,当支撑杆5与支撑杆抵靠端16贴合时(即受抵靠部16阻止,支撑杆5不能再向上运动),支撑杆两侧的旋转支点(即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运动臂6之间的连接轴)通过第二长条滑槽滑至最底端的位置,而第一旋转轴7也处于第一长条滑槽10``的最底端。当进一步挤压即两端安装块3向内运动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支撑杆两端转换成为支撑点,此时用于第一旋转轴7移动至第一长条滑槽10`的最顶端,两个动动臂发生杠杆旋转,因而达到进一步挤压时省力的目的。最后达到最大挤压位置,如图9所示。
图10中示意运动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运动臂的旋转辅助线18,拖把面板轨道中心19,安装块3上的长条槽17,运动臂6的第二旋转轴1设置在轨道中心下方,这样可以避免海绵在挤压过程中导致挤压版出现变形或者海绵挤压到挤压板外侧;安装块3上的长条槽,为运动臂发生旋转时留出空间。当然,也采用在实施例三所采用的方式,即第二旋转轴1也可通过杠杆旋转消弧度连杆21来实现,该消弧度连杆21一端与运动臂6形成第二旋转轴1,另一端才与最外侧的安装块3上形成旋转连接,如此在安装块 3上不必形成长条槽。
实施例三
如图11-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与实施例一具有类似的结构,如图12所示,其主要区别在于,其中第一旋转轴7进行了改进,即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反推连杆20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反推连杆20的另一端与套筒连接头12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1 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旋转连接。如图11所示,在未进行挤压状态时,每个反推连杆20位于相应每个运动臂6第一端的下面,即被运动臂6第一端所覆盖。
如图13所示,当需要挤水时,外力作用于把套8上,使把套8沿拖把杆9向上进行竖直运动,此时运动臂6通过反推连杆20的牵拉开始发生位移,同时运动臂6通过第二旋转轴1拉动两端安装块3向中间运动。当进一步挤压即两端安装块向内运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反推连杆20开始发挥作用,反推连杆20两端通过旋转轴旋转使得反推连杆20相对于运动臂6产生向上的位移,由此反推连杆20逐渐撑开两边的运动臂6第一端产生向外而距离增大,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当把套8沿拖把杆9继续向上达到最大位置时,如图14所示,反推连杆20也处于其位置的最上端。
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有下述变型,第二旋转轴1也可通过杠杆旋转消弧度连杆21来实现,该消弧度连杆21一端与运动臂6形成第二旋转轴,另一端才与最外侧的安装块3上形成旋转连接,如此在安装块3上不必形成长条槽,结构更为合理。
此外,拖把杆连接头13与拖把面板连接头15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中设置有弹簧22,压紧件23,如此使用拖把擦地时,可以使得拖把杆9与拖把面板2保护垂直状态,避免不必要转动。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三,其中的把套也可采用拉手的方式来实现。以实施例二的拖把结构为基础进行说明所述把套替换为拉手结构的形式,如图15所示结构分解图和图16所示整体示意图,所述的拉手结构包括拉手 27、拉手连杆25,其中拉手27的一端与拖把杆9旋转连接提供支点(例如从拖把相应位置设旋转轴26可贯穿的通孔,旋转轴26伸出拖把杆的两端分别与拉手这一端的旋转耳形成可旋转的连接;也可以采用拖把杆开槽,槽内设计一根旋转轴,拉手的这一端与该槽内的旋转轴形成旋转连接),该旋转连接处作为拉手的支点,拉手的中部与拉手连杆的一端形成旋转连接 27(拉手连杆9的另一端与上述实施例的套筒连接头12形成旋转连接),拉手另一端为自由端(可设计成适合用手拉动的形状)供人用手向上拉动以带动运动臂6向上运动(如图17A和图17B分别示意拉手往上拉动时的动动示意图)。当松开拉手24,运动臂6带动安装块3可以自由归位或者用手将拉手24向下按来复位。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把套都可以由类似的拉手结构替换来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的。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包括擦拭部(14)、拖把面板(2)以及拖把杆(9),所述拖把面板(2)设置在所述拖把杆(9)下端,所述拖把面板(2)下固定安装有轨道(4)或滑槽,安装块(3)套设在轨道(4)上或在滑槽内可滑动,所述安装块(3)固定连接擦拭部(14),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可在挤压装置的带动下向内同步运动实现对擦拭部(14)挤压;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以拖把杆(9)为中心的一对运动臂(6),分别连接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并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运动臂(6)能够带动最外侧的安装块(3)向内动运而挤压所述擦拭部(14);还包括用于在挤压装置挤压过程中对运动臂(6)的支撑点实现转换以省力的支撑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可沿拖把上下移动的套筒连接头(12),所述拖把面板(2)上设置有供运动臂(6)穿过的槽,所述套筒连接头(12)可沿所述拖把杆(9)在竖直方向运动,当其向上动动时带动与其旋转连接两个对称的运动臂(6)牵引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分别向内运动,进而实现对擦拭部(14)两端向内的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上端具有凹槽结构,安装块(3)通过该凹槽套设在所述轨道(4)上,所述安装块(3)可以沿着所述轨道(4)横向运动;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3)还向所述擦拭部(14)长度方向外侧延伸而呈L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12)的把套(8),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12)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7)与所述套筒连接头(12)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1)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3)旋转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于操作套筒连接头(12)的把套(8),其下端与套筒连接头(12) 固定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形;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反推连杆(20)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反推连杆(20)的另一端分别与套筒连接头(12)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1)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3)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在拖把杆上具有旋转连接作为支点的拉手(24),拉手连杆(25)一端与拉手中间形成旋转连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头(12)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7)与所述套筒连接头(12)沿拖把长度方向的两端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1)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安装块(3)旋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对称设置为两根,所述每一根支撑杆(5)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拖把面板(2)中部区域上,所述每一根支撑杆(5)的第二端可旋转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运动臂(6)中间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运动臂(6)的第一端设置有长条滑槽(10),所述第一旋转轴(7)可在所述长条滑槽(10)中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为套于拖把杆(9)上对称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5)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位于两侧的所述运动臂(6)上;所述拖把杆(9)下部分设有支撑杆抵靠部(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臂(6)上分别都设置有第一弧形滑槽(10`)和第二弧形滑槽(10``),所述第一旋转轴(7)可沿第一弧形滑槽(10`)中移动;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运动臂(6)可转动地连接处的连接轴可沿第二弧形滑槽(10``)中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轴(1)位于所述轨道(4)的中心的下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9)通过把杆连接头(13)与所述拖把面板(2)上的拖把面板连接头(15)可旋转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两端挤水省力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臂(6)与消弧度连杆(21)一端旋转连接,所述消弧度连杆(21)另一端与相应最外侧的安装块(3)旋转连接。
CN202021107721.X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Active CN212816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7721.XU CN212816154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7721.XU CN212816154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16154U true CN212816154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2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7721.XU Active CN212816154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161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4351B2 (ja) フラットモップの洗浄及び絞り脱水用モップバケツ
CN108209784B (zh) 胶棉平板拖把清洗桶
CN212698759U (zh) 一种省力的挤水拖把
CN212816154U (zh) 一种两端挤水省力拖把
CN213405922U (zh) 一种具有挤水省力装置的拖把
CN214492365U (zh) 美术素描海绵擦刀
CN211862727U (zh) 一种两端挤水拖把及其组件
CN217338473U (zh) 一种快速挤水棉头拖把
CN201303917Y (zh) 一种地拖
CN211187095U (zh) 一种免手洗平拖拖把
CN113243864A (zh) 稳定型的无拉柄挤水拖把
CN213850554U (zh) 一种拖把头的挤水器
CN215777852U (zh) 拧水拖把
CN217289691U (zh) 一种建筑玻璃夹角清洗器
CN215305598U (zh) 一种方便挤水的棉头拖把
CN218738825U (zh) 一种拖把
CN112754379A (zh) 一种两端挤水拖把及其组件
CN218943264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棉头拖把
CN217338482U (zh) 一种自挤水胶棉拖把
CN108814406A (zh) 一种窗户玻璃清洁器
CN210383802U (zh) 一种对折挤水拖把及清洁工具
CN213155711U (zh) 一种新型清洁工具
CN216090358U (zh) 一种胶棉拖把套件
CN211883659U (zh) 7字形滚动式拖把
CN109744952A (zh) 平板拖把挤水使用方法及其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