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9143U -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9143U
CN212809143U CN202021636755.8U CN202021636755U CN212809143U CN 212809143 U CN212809143 U CN 212809143U CN 202021636755 U CN202021636755 U CN 202021636755U CN 212809143 U CN212809143 U CN 212809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omputer power
wall
she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367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程
林靖
沈伟峰
申伟峰
梁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aij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367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9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9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9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滚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有电源主体,所述横板的下方设有两个位于壳体内部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传动轮,且两个所述转轴的正面均安装有圆盘,每个所述圆盘的正面均球铰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铰接有折叠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机械夹紧取代传统的螺钉固定,从而不仅方便了计算机电源主体的装卸,便于维护,且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电源安装,本装置对计算机电源进行漏电及散热保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电源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因此计算机和很多家电一样需要一个电源部分,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一般安装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
电源是电脑的心脏,品质不好的电源不但会损坏主板、硬盘等部件,还会缩短电脑的正常使用寿命。某些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无法便于维修计算机电源,对于计算机电源漏电现象也没有监测保护功能,而且也无法有效散热。因此,如何对计算机电源进行处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机械夹紧取代传统的螺钉固定,从而不仅方便了计算机电源主体的装卸,便于维护,且使得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电源安装,本装置对计算机电源进行漏电及散热保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滚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有电源主体,所述横板的下方设有两个位于壳体内部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传动轮,且两个所述转轴的正面均安装有圆盘,每个所述圆盘的正面均球铰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铰接有折叠杆,两个所述折叠杆相互靠近的一端铰接有夹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风扇,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监测器,所述监测器的底部铰接有探杆。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中部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且所述第一槽孔中安装有通风板,所述第一槽孔的两侧设有位于横板上的凹槽,所述活动板底部的两端等距焊接有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的底部滚动连接于凹槽中。
优选的,左侧所述转轴的背面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的背面内壁上,右侧所述转轴的右侧背面一端穿过壳体的背面壳壁,并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正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位于壳体背面壳壁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壳体背面壳壁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背面壳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夹板的背面一端均滑动连接于滑槽中,两个所述折叠杆靠近所述壳体两侧壳壁的一端铰接于壳体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均穿过横板。
优选的,所述探杆远离监测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电流探轮,且所述电流探轮的底部滚动连接于电源主体的顶部壳壁,所述探杆上焊接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焊接于监测器上,所述监测器的型号为SB50-HT2019。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与背面壳壁上也设有通风板,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上焊接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上活动连接有螺钉,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安装壳体、横板、活动板、电源主体、转轴、传动轮、圆盘、连接杆、活动杆、折叠杆、夹板和风扇等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以机械夹紧取代传统的螺钉固定,从而方便对计算机电源主体机械装卸,进而使其便于维修,且本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计算机电源主体的装配,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且本装置通过风扇实现对其机械散热,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通过安装监测器、探杆和电流探轮等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能够对各种型号的计算机电源主体进行漏电监测,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的传动轮和转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的监测器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横板;3、活动板;4、电源主体;5、转轴;6、传动轮;7、圆盘;8、连接杆;9、活动杆;10、折叠杆;11、夹板;12、风扇;13、监测器;14、探杆;15、电流探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横板2,横板2的顶部滚动连接有活动板3,活动板3的顶部设有电源主体4,横板2的下方设有两个位于壳体1内部的转轴5,两个转轴5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传动轮6,且两个转轴5的正面均安装有圆盘7,每个圆盘7的正面均球铰接有连接杆8,每个连接杆8的顶端均铰接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顶端铰接有折叠杆10,两个折叠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铰接有夹板11,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风扇12,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监测器13,监测器13的底部铰接有探杆1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横板2的中部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且第一槽孔中安装有通风板,第一槽孔的两侧设有位于横板2上的凹槽,活动板3底部的两端等距焊接有多个支架,每个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的底部滚动连接于凹槽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左侧转轴5的背面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背面内壁上,右侧转轴5的右侧背面一端穿过壳体1的背面壳壁,并安装有转盘,转盘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盘的正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位于壳体1背面壳壁上的限位槽,限位杆靠近壳体1背面壳壁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实现对电源主体4夹紧后的限位,防止其松弛。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背面壳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夹板11的背面一端均滑动连接于滑槽中,两个折叠杆10靠近壳体1两侧壳壁的一端铰接于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活动杆9的顶端均穿过横板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探杆14远离监测器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电流探轮15,且电流探轮15的底部滚动连接于电源主体4的顶部壳壁,探杆14上焊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焊接于监测器13上。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主体4的外壳为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当电源主体4发生漏电现象后,电流探轮15会探测到电流并传递给监测器13,监测器13发出蜂鸣警示使用人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正面与背面壳壁上也设有通风板,壳体1的两侧外壁上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活动连接有螺钉,两个传动轮6之间连接有皮带。
工作原理:当电源主体4进行装配时,通过壳体1正面壳壁的开口将活动板3滑出,将电源主体4放置于活动板3上,通过滚轮将活动板3推回壳体1的内部,随着电源主体4不断向壳体1的内部进行运动,电流探轮15与电源主体4的顶部壳壁相接触,从而压缩第二弹簧,使得探杆14进行运动,随着电源主体4的移动,电流探轮15在电源主体4的顶部壳壁上进行运动,当电源主体4移动到壳体1的内部后,拉动限位杆,压缩第一弹簧,顺时针转动转盘,通过传动轮6与皮带的组合带动两个转轴5进行同向运动,带动圆盘7进行运动,进而通过连接杆8带动活动杆9进行上移,活动杆9与折叠杆10的组合使得夹板11实现对电源主体4的夹持,当完成夹持后,松开限位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杆插接于限位槽中,通过螺钉将壳体1连接于计算机主机上,当电源主体4进行工作时,启动风扇12与监测器13,实现对电源主体4的散热及漏电监测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横板(2),所述横板(2)的顶部滚动连接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的顶部设有电源主体(4),所述横板(2)的下方设有两个位于壳体(1)内部的转轴(5),两个所述转轴(5)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传动轮(6),且两个所述转轴(5)的正面均安装有圆盘(7),每个所述圆盘(7)的正面均球铰接有连接杆(8),每个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均铰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顶端铰接有折叠杆(10),两个所述折叠杆(10)相互靠近的一端铰接有夹板(11),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安装有风扇(12),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监测器(13),所述监测器(13)的底部铰接有探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的中部壳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且所述第一槽孔中安装有通风板,所述第一槽孔的两侧设有位于横板(2)上的凹槽,所述活动板(3)底部的两端等距焊接有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的底部滚动连接于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转轴(5)的背面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1)的背面内壁上,右侧所述转轴(5)的右侧背面一端穿过壳体(1)的背面壳壁,并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正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位于壳体(1)背面壳壁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壳体(1)背面壳壁的一端插接于限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壳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夹板(11)的背面一端均滑动连接于滑槽中,两个所述折叠杆(10)靠近所述壳体(1)两侧壳壁的一端铰接于壳体(1)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活动杆(9)的顶端均穿过横板(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14)远离监测器(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电流探轮(15),且所述电流探轮(15)的底部滚动连接于电源主体(4)的顶部壳壁,所述探杆(14)上焊接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焊接于监测器(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与背面壳壁上也设有通风板,所述壳体(1)的两侧外壁上焊接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上活动连接有螺钉,两个所述传动轮(6)之间连接有皮带。
CN202021636755.8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Active CN212809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6755.8U CN212809143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6755.8U CN212809143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9143U true CN212809143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36755.8U Active CN212809143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91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5097A (zh) * 2021-07-20 2021-12-14 山东环维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用流程的控制方法及具有该方法的控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5097A (zh) * 2021-07-20 2021-12-14 山东环维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用流程的控制方法及具有该方法的控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09143U (zh) 一种带有漏电监测保护的计算机电源
CN210171993U (zh) 一种计算机用键盘快速清洁装置
CN212965186U (zh) 一种六相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CN210744876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CN210690048U (zh) 一种高精度联轴器疲劳测试机
CN207798407U (zh) 一种换挡轴生产用的检测装置
CN210202314U (zh) 散热除尘型自动化电气控制柜
CN213694689U (zh)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嵌入式辅助设备
CN211890063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机床防护结构
CN210842448U (zh) 一种技术咨询用展示装置
CN21554141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球磨机
CN213848591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的杀菌装置
CN217156643U (zh) 一种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用携带设备
CN217591133U (zh) 一种可拆卸的涡流加热装置
CN214937691U (zh) 一种用于刀片的热处理设备
CN213638527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组合仪表试验数据发生与监控设备
CN22073029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能计量箱
CN213428243U (zh) 一种食品加工干燥设备
CN210377340U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线下存储的主机
CN219663789U (zh) 一种大鳞片石墨选矿搅拌磨
CN221034860U (zh) 一种半导体设备用支架
CN208950974U (zh) 一种电脑风扇定位装置
CN213028979U (zh) 一种基于sdn网络的数据中心互联设备
CN21242926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风扇监控板
CN220914436U (zh) 一种电池壳体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