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8683U -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8683U
CN212808683U CN202021133539.1U CN202021133539U CN212808683U CN 212808683 U CN212808683 U CN 212808683U CN 202021133539 U CN202021133539 U CN 202021133539U CN 212808683 U CN212808683 U CN 212808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pecial
shaped
mesh poi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35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清维
周彬
柯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35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8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8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8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包括设置在导光板网点面上凸起结构的异形网点,异形网点正投影于网点面上的图形为多边形,异形网点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一面位于异形网点靠近导光板入光面的一侧,第二面位于异形网点远离入光面的一侧,第三面和第四面分别位于第一面的两侧,第一面的四条边分别为第一面与网点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相交的边,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与网点面相交,第二面还与第三面、第四面相交,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第三面、第四面与网点面的夹角小于90°。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升导光板的正面亮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的背光模组常为侧入式,而侧入式的背光模组普遍采用导光板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LED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导光板设置有入光面、网点面和出光面,入光面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出光面位于网点面的相对面,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
为了增加光照均匀度及光照强度,参考图1,一般在导光板1的网点面12上设置网点,该些网点的作用就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参照图1,导光板1的网点结构通常采用圆形网点13,其主要是采用热压、激光或射出工艺制备成型。但圆形网点13局限于其形状,圆形网点13对光线是扩散型反射,光线向四周发散会增加光线的传播路径,增加光能的损耗,会影响导光板1的正面(即出光面)亮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能对光线进行聚集,提升导光板的正面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包括设置在导光板网点面上凸起结构的异形网点,异形网点正投影于网点面上的图形为多边形,异形网点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第一面位于异形网点靠近导光板入光面的一侧,第二面位于异形网点远离入光面的一侧,第三面和第四面分别位于第一面的两侧,第一面的四条边分别为第一面与网点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相交的边,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与网点面相交,第二面还与第三面、第四面相交,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第三面、第四面与网点面的夹角小于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从导光板的入光面进来,光线来到第一面、第二面处,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第一面、第二面所形成的反射面对光线是聚集型反射,对光线向导光板的出光面方向进行收拢,减少发散,可以缩短光线的传播路径,减少光能的损耗,进而可以提升导光板的正面亮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面、第二面的相交线与网点面平行设置,相交线到网点面的距离为2.8um-3.5u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形网点通过模具成型转印到导光板上,相交线到网点面的距离为2.8um-3.5um,其便于异形网点的加工与转印,超过3.5um后,异形网点难于成型转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面上设有相对的短边和长边,短边为第一面靠近入光面一侧的侧边,长边为第一面、第二面的相交线,第一面的形状呈等腰梯形,第二面的形状呈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边为等腰梯形的上底,长边为等腰梯形的下底,短边与等腰梯形的腰形成一定角度。异形网点的朝向一致,且短边朝向入光面,通过长短边设计,形成一定的角度,光从短边进入,可以有少量的光能往两边分散,能改善光源角落暗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异形网点正投影于网点面上的图形为六边形,第三面、第四面均包括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网点面、第一面、第二倾斜面相交,第二倾斜面还与网点面、第二面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面和第四面可以往两边分光,并将光线向导光板的出光面方向反射,确保导光板出光面的亮度的均匀性满足利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异形网点正投影于网点面上的图形为八边形,第三面、第四面均包括第三倾斜面、第四倾斜面和第五倾斜面,第三倾斜面与网点面、第一面、第四倾斜面相交,第四倾斜面还与网点面、第五倾斜面相交,第五倾斜面还与网点面、第二面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面和第四面可以往两边分光,并将光线向导光板的出光面方向反射,确保导光板出光面的亮度的均匀性满足利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三面和第四面关于第一面的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面和第四面对称设置,有利于加工和注塑成型,同时使两边的分光量一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网点面上异形网点的密度向远离入光面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能的传播距离越远,能量衰减就越大,为了弥补衰减,使远离入光面的异形网点的密度增大,异形网点的密度大可提高光线的折射量,使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面、第二面所形成的反射面对对光线是聚集型反射,对光线向导光板的出光面方向进行收拢,减少光线向手机的边框方向发散,进而可以提升导光板的正面亮度。
2.通过长短边设计,形成一定的角度,光从短边进入,可以有少量的光能往两边分散,能改善光源角落暗影。
3.第三面和第四面对称设置,有利于加工和注塑成型,同时使两边的分光量一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网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异形网点在导光板网点面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异形网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异形网点沿第一面的轴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异形网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光板;11、入光面;12、网点面;13、圆形网点;2、异形网点;3、第一面;31、短边;32、长边;4、第二面;5、第三面;51、第一倾斜面;52、第二倾斜面;53、第三倾斜面;54、第四倾斜面;55、第五倾斜面;6、第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2,为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包括设置在导光板1网点面12上凸起结构的异形网点2,异形网点2的密度向远离入光面11方向逐渐增大。光能的传播距离越远,能量衰减就越大,为了弥补衰减,使远离入光面11的异形网点2的密度增大,异形网点2的密度大可提高光线的折射量,使导光板1整体的亮度均匀。
参照图2和图3,异形网点2包括第一面3、第二面4、第三面5和第四面6,第一面3位于异形网点2靠近导光板1的入光面11的一侧,第二面4位于异形网点2远离入光面11的一侧,第三面5和第四面6分别位于第一面3的两侧,第一面3的四条边分别为第一面3与网点面12、第二面4、第三面5、第四面6相交的边,第二面4、第三面5、第四面6均与网点面12相交,第二面4还与第三面5、第四面6相交,第三面5、第四面6与网点面12的夹角小于90°。第一面3和第二面4之间的夹角为120°-150°,第一面3和网点面12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面4和网点面12之间的夹角,第一面3、第二面4的相交线与网点面12平行设置,该相交线到网点面12的距离为2.8um-3.5um。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3和第二面4之间的夹角为150°,其中,第一面3和网点面12的夹角b为10°,第二面4和网点面12的夹角c为20°。第一面3上设置有相对的短边31和长边32,短边31为第一面3靠近入光面11一侧的侧边,短边31的长度为12um。长边32为第一面3、第二面4的相交线,长边32的长度为16um,长边32到网点面12的距离L为3um。第一面3为等腰梯形平面,第二面4为矩形平面。
光线从入光面11进来,光线来到第一面3、第二面4处,第一面3、第二面4所形成的反射面对光线是聚集型反射,对光线向导光板1的出光面方向进行收拢,减少发散,可以缩短光线的传播路径,减少光能的损耗。
异形网点2正投影于网点面12上的图形为八边形,第三面5和第四面6关于第一面3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面5、第四面6均包括第三倾斜面53、第四倾斜面54和第五倾斜面55,第三倾斜面53、第四倾斜面54和第五倾斜面55均为三角形平面。第三倾斜面53与网点面12、第一面3、第四倾斜面54相交,第四倾斜面54位于第三倾斜面53和第五倾斜面55之间,第四倾斜面54还与网点面12、第五倾斜面55相交,第五倾斜面55还与网点面12、第二面4相交。
第三倾斜面53包括第一侧边AB、第二侧边BC和第一夹角∠ABC,第一侧边AB的A端和长边32的一端相连,第一侧边AB的B端和短边31的一端相连,第一侧边AB的长度为27um,第二侧边BC的长度为26um,第一夹角∠ABC的角度为26°。第五倾斜面55包括第三侧边AB、第四侧边BC和第二夹角∠ABC,第三侧边AE的长度为13um,第四侧边ED的长度为12um,第一夹角∠ABC的角度为48°。
第三面5和第四面6可以往两边分光,并将光线向导光板1的出光面方向反射,确保导光板1出光面的亮度的均匀性满足利用需求。第三面5和第四面6对称设置,有利于加工和注塑成型,同时使两边的分光量一样。
实施例二
参照图5,异形网点2正投影于网点面12上的图形为六边形,第三面5和第四面6关于第一面3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面5、第四面6均包括第一倾斜面51和第二倾斜面52,第一倾斜面51和第二倾斜面52均为三角形平面。第一倾斜面51与网点面12、第一面3、第二倾斜面52相交,第二倾斜面52还与网点面12、第二面4相交。第一倾斜面51包括第五侧边FH、第六侧边HI和第三夹角∠FHI,第五侧边FH的F端和长边32的一端相连,第五侧边FH的H端和短边31的一端相连,第五侧边FH的长度为27um,第六侧边HI的长度为26um,第三夹角∠FHI的角度为26°。本实施例中除了第三面5、第四面6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不同外,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光线从入光面11进来,光线来到第一面3、第二面4处,第一面3、第二面4所形成的反射面对光线是聚集型反射,对光线向导光板1的出光面方向进行收拢,减少发散,可以缩短光线的传播路径,减少光能的损耗,进而可以提升导光板1的正面亮度。第三面5和第四面6可以往两边分光,并将光线向导光板1的出光面方向反射,确保导光板1出光面的亮度的均匀性满足利用需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导光板(1)网点面(12)上凸起结构的异形网点(2),异形网点(2)正投影于网点面(12)上的图形为多边形,异形网点(2)包括第一面(3)、第二面(4)、第三面(5)和第四面(6),第一面(3)位于异形网点(2)靠近入光面(11)的一侧,第二面(4)位于异形网点(2)远离导光板(1)入光面(11)的一侧,第三面(5)和第四面(6)分别位于第一面(3)的两侧,第一面(3)的四条边分别为第一面(3)与网点面(12)、第二面(4)、第三面(5)、第四面(6)相交的边,第二面(4)、第三面(5)、第四面(6)均与网点面(12)相交,第二面(4)还与第三面(5)、第四面(6)相交,第一面(3)和第二面(4)之间的夹角为120°-150°,第三面(5)、第四面(6)与网点面(12)的夹角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特征在于:第一面(3)、第二面(4)的相交线与网点面(12)平行设置,相交线到网点面(12)的距离为2.8um-3.5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特征在于:第一面(3)上设有相对的短边(31)和长边(32),短边(31)为第一面(3)靠近入光面(11)一侧的侧边,长边(32)为第一面(3)、第二面(4)的相交线,第一面(3)的形状呈等腰梯形,第二面(4)的形状呈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特征在于:异形网点(2)正投影于网点面(12)上的图形为六边形,第三面(5)、第四面(6)均包括第一倾斜面(51)和第二倾斜面(52),第一倾斜面(51)与网点面(12)、第一面(3)、第二倾斜面(52)相交,第二倾斜面(52)还与网点面(12)、第二面(4)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特征在于:异形网点(2)正投影于网点面(12)上的图形为八边形,第三面(5)、第四面(6)均包括第三倾斜面(53)、第四倾斜面(54)和第五倾斜面(55),第三倾斜面(53)与网点面(12)、第一面(3)、第四倾斜面(54)相交,第四倾斜面(54)还与网点面(12)、第五倾斜面(55)相交,第五倾斜面(55)还与网点面(12)、第二面(4)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特征在于:第三面(5)和第四面(6)关于第一面(3)的轴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其特征在于:网点面(12)上异形网点(2)的密度向远离入光面(11)方向逐渐增大。
CN202021133539.1U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Active CN212808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3539.1U CN212808683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3539.1U CN212808683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8683U true CN212808683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3539.1U Active CN212808683U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86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268A (zh) * 2021-09-30 2021-12-17 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撞针结构以及撞点工艺
CN114217374A (zh) * 2021-09-30 2022-03-22 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亮度的导光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268A (zh) * 2021-09-30 2021-12-17 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撞针结构以及撞点工艺
CN114217374A (zh) * 2021-09-30 2022-03-22 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亮度的导光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4726B (zh)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JP3742570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203365718U (zh)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源
CN212808683U (zh) 一种提升亮度的异形网点
CN105065942A (zh) 光源模块
CN101749612A (zh) 背光模组
CN107561630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2129097B (zh) 背光模块、导光装置及其导光板制造方法
CN203202914U (zh) 一种导光模组
CN213517809U (zh) 导光元件及背光模块
CN203930108U (zh) 导光板
CN209946437U (zh) 解决灯前黑白纹的导光板以及逆棱镜背光模组
CN10209514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1988682B (zh) 改善背光模块暗带的结构及其方法
CN201103850Y (zh) 背光模块
US11143382B2 (en) Optical lens structure
CN204479789U (zh) 导光板、背光源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5093397A (zh)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8606108U (zh) 一种矩阵式led远光光学系统
CN207008102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385880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178182U (zh) 一种节能型光扩散板
CN210243886U (zh) 一种均匀发光的高亮导光板
CN220509167U (zh) 反射式显示装置的导光板
CN217467239U (zh) 导光元件及其usb接口发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pecial-shaped dot that enhances brightnes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Pledgee: Shenzhe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4002013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