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2427U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2427U
CN212802427U CN202020984959.4U CN202020984959U CN212802427U CN 212802427 U CN212802427 U CN 212802427U CN 202020984959 U CN202020984959 U CN 202020984959U CN 212802427 U CN212802427 U CN 212802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form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lif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49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启林
李营
戴启成
余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an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an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an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an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49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2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2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2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升降架和升降台;升降架包括气缸、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连接板、气缸、升降台安装架和控制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相对应的两侧面,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所形成的整体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气缸设置在升降架的上端,气缸与气缸电性连接,气缸上设置有控制端口;升降台通过升降台安装架设置在升降架上;升降台包括主平台和拉伸平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装配式升降架和升降台,即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快速组装出完整的升降架;并且提供两种实施方式,实现不同建筑情况下运送物料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建筑过程中,主要借助于附着式脚手架和落地式脚手架进行防护作业。防护作业中经常需要用到升降架,完成物料运输,余料回收等工作。而现有的简易可装配式升降架在落地式脚手架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方便;大多数情况下仍需要在脚手架上搭建大型升降电梯;或者在地面使用普通升降架。
而升降电梯所需的物料种类多,工程造价高,并且安装周期长,导致主体施工速度慢;地面的普通升降架实用性不高,无法配合建筑中的运输,方便拆解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通过设置多组装配式升降架和升降台,即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快速组装出完整的升降架;并且提供两种实施方式,实现不同建筑情况下运送物料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升降架和升降台;升降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连接板、气缸和升降台安装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设置在连接板的相对应的两侧面,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所形成整体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位于连接板的一侧;升降台安装架设置在气缸的活塞上,设置为“L”型弯折结构;
升降台上设置与“L”型弯折结构对应的安装孔;升降台通过升降台安装架设置在安装孔内,从而设置在升降架上;升降台包括主平台和拉伸平台;主平台内设置有拉伸槽;拉伸平台套接在主平台的拉伸槽内。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架固定槽。
优选的,位于安装底座两端距离较远的升降架固定槽之间的距离与主平台和拉伸平台的拉伸后的升降台总长对应。
优选的,与脚手架连接状态下,脚手架包括横杆与立杆;横杆两端设置有接头,立杆上滑动设置有两组碗扣;设置多组升降架,立杆与每组升降架的连接件连接,横杆两端的接头与分别与相邻的立杆连接,碗扣与连接件卡合。
优选的,升降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为与脚手架配合的接头,连接件设置在连接板上,位于连接板的另一侧;连接件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设置用于通过脚手架横杆的凹槽。
优选的,立杆上设置有与碗扣对应的限位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一、通过将升降台升降架分体设置,可在不同实施例中完成不同的组合,从而实现不同功能,能够在不同的建筑场合下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通过设置控制杆,实现不同升降架的同步控制,避免了升降架的运动高度发生错位;
三、通过设置拉伸平台,使升降台具有改变尺寸的功能,同时双层结构也使得升降台运行更加平稳;
四、在升降架上设置连接件,使升降架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安装到脚手架上,实现在建筑工程中高效快速短距离的升降操作,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中升降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中升降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中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升降架;2、升降台;4、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6、连接板;7、连接件;8、气缸;9、升降台安装架;11、主平台;12、拉伸平台;13、安装底座;14、升降架固定槽;15、横杆;16、立杆;17、接头;18、碗扣;19、限位键;2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一
如图1、3-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升降架1和升降台2;升降架1包括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连接板6、气缸8和升降台安装架9;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分别设置在连接板6的相对应的两侧面,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连接板6所形成整体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气缸8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之间,位于连接板6的一侧;升降台安装架9设置在气缸8的活塞上,设置为“L”型弯折结构;升降台2上设置与“L”型弯折结构对应的安装孔20;升降台2通过升降台安装架9设置在安装孔20内,从而设置在升降架1上;升降台2包括主平台11和拉伸平台12;主平台11内设置有拉伸槽;拉伸平台12套接在主平台11的拉伸槽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底座13;安装底座13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架固定槽1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安装底座13两端距离较远的升降架固定槽14之间的距离与主平台11和拉伸平台12的拉伸后的升降台2总长对应。
在不影响脚手架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拆卸若干脚手架横杆15,为升降台2预留活动路径;将若干升降架1安装固定在所规划好的升降路径上的立杆上,且保证每个升降台安装架9的相对位置适合安装升降台2;将碗扣卡合连接完毕后,把升降台2安装至升降架1上;最后通过气缸驱动升降台安装架9,实现升降台2整体移动。
实施例二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包括升降架1和升降台2;升降架1包括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连接板6、气缸8和升降台安装架9;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分别设置在连接板6的相对应的两侧面,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连接板6所形成整体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气缸8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之间,位于连接板6的一侧;升降台安装架9设置在气缸8的活塞上,设置为“L”型弯折结构;升降台2上设置与“L”型弯折结构对应的安装孔20;升降台2通过升降台安装架9设置在安装孔20内,从而设置在升降架1上;升降台2包括主平台11和拉伸平台12;主平台11内设置有拉伸槽;拉伸平台12套接在主平台11的拉伸槽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与脚手架连接状态下,脚手架包括横杆15与立杆16;横杆15两端设置有接头17,立杆16上滑动设置有两组碗扣18;设置多组升降架1,立杆16与每组升降架1的连接件7连接,横杆15两端的接头17与分别与相邻的立杆16连接,碗扣18与连接件7卡合。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架1还包括连接件7;连接件7设置为与脚手架配合的接头,连接件7设置在连接板6上,位于连接板6的另一侧;连接件7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上设置用于通过脚手架横杆15的凹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立杆16上设置有与碗扣18对应的限位键19。
需要从地面或者某一平台向上进行升降运送时,将若干组升降架1固定在安装底座13的升降架固定槽14中;且保证每个升降台安装架9的相对位置适合安装升降台2;将碗扣卡合连接完毕后,把升降台2安装至升降架1上;最后通过气缸驱动升降台安装架9,实现升降台2整体移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架(1)和升降台(2);
升降架(1)包括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连接板(6)、气缸(8)和升降台安装架(9);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分别设置在连接板(6)的相对应的两侧面,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和连接板(6)所形成整体的横截面为“工”字型;气缸(8)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之间,位于连接板(6)的一侧;升降台安装架(9)设置在气缸(8)的活塞上,设置为“L”型弯折结构;
升降台(2)上设置与“L”型弯折结构对应的安装孔(20);升降台(2)通过升降台安装架(9)设置在安装孔(20)内,从而设置在升降架(1)上;升降台(2)包括主平台(11)和拉伸平台(12);主平台(11)内设置有拉伸槽;拉伸平台(12)套接在主平台(11)的拉伸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与脚手架连接状态下,脚手架包括横杆(15)与立杆(16);横杆(15)两端设置有接头(17),立杆(16)上滑动设置有两组碗扣(18);设置多组升降架(1),立杆(16)与每组升降架(1)的连接件(7)连接,横杆(15)两端的接头(17)与分别与相邻的立杆(16)连接,碗扣(18)与连接件(7)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架(1)还包括连接件(7);连接件(7)设置为与脚手架配合的接头,连接件(7)设置在连接板(6)上,位于连接板(6)的另一侧;连接件(7)左右两侧的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5)上设置用于通过脚手架横杆(15)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立杆(16)上设置有与碗扣(18)对应的限位键(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底座(13);安装底座(13)上设置有多个升降架固定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安装底座(13)两端距离较远的升降架固定槽(14)之间的距离与主平台(11)和拉伸平台(12)的拉伸后的升降台(2)总长对应。
CN202020984959.4U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Active CN212802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4959.4U CN212802427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4959.4U CN212802427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2427U true CN212802427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4959.4U Active CN212802427U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24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581A (zh) * 2021-04-28 2021-07-16 福建森视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安装的操作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581A (zh) * 2021-04-28 2021-07-16 福建森视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安装的操作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6644A (zh) 用于电梯井筒模液压伸缩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3061500A (zh) 弓弦桁架式全封闭液压爬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99432B (zh) 一种自爬升井道作业平台
CN21280242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升降架
CN108560895B (zh) 一种调节式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及其搭设方法
CN21042187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建筑用爬架
CN114232968B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装置
CN114941411B (zh)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低碳建筑结构及构造连接方法
CN108423566A (zh) 可重复利用的移动运输组合装置
CN212613456U (zh) 整体协同受力平台端部无柱钢结构楼梯
CN211113125U (zh) 一种自平衡悬吊结构体系
CN206126696U (zh) 一种用于屈曲约束支撑的可拆卸式室内起重机
CN203225074U (zh) 网架结构广告牌
CN212802415U (zh) 一种安全施工的错层外阳台用脚手架
CN216038413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梁吊装用安全升降架
CN21684049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多功能平台
CN219058307U (zh) 一种桥梁建设用起重机
CN217439507U (zh) 一种爬升式脚手架装置
CN217148239U (zh) 一种屋面pc板吊装结构
CN2145830Y (zh) 多功能脚手平台
CN219864255U (zh) 一种预制梁支撑架
CN218114844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转换接头
CN218708744U (zh) 一种新型塔吊附壁活动板组合
CN219773611U (zh) 超高层巨柱自爬升模板施工平台
CN2164289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式拼接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