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0369U -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0369U
CN212800369U CN202021491736.0U CN202021491736U CN212800369U CN 212800369 U CN212800369 U CN 212800369U CN 202021491736 U CN202021491736 U CN 202021491736U CN 212800369 U CN212800369 U CN 212800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extracting
plug body
mycobacteria
communic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17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
沈祝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917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0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0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0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容纳腔的上部具有连通口,所述容纳腔通过连通口与进/出液管路相连通;塞体,所述塞体由底部开口插入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密封容纳腔,并可在容纳腔内移动;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推动所述塞体向容纳腔内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提取装置中,容纳腔内壁光滑,密封位置处于装盛液体的容纳腔的下方,因此既能够保证密封效果也不会与分层后的菌体接触,既能够保证萃取和分液的顺利进行,也能够减少分枝杆菌在提取装置中的粘附,从而提高分枝杆菌的检出精度和检出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分枝杆菌是一类细长略弯曲、可呈分枝状生长的杆菌。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分枝杆菌种类较多,可分为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三类。
结核分枝杆菌,俗称结核杆菌或结核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包括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结核病具有病人多、危害大等特点,还对病人本人和家属造成心理压力,且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强制措施。
结核病的症状与体征往往不典型,虽可借助X光摄片诊断,但确诊仍有赖于细菌学检查。临床上许多症状的鉴别诊断需要做结核杆菌微生物检查以排除结核病。虽然目前已有许多结核病检测系统被发展出来,但结核菌的检出精度及检出率均有待提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能够提高分枝杆菌的检出精度及检出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容纳腔的上部具有连通口,所述容纳腔通过连通口与进/出液管路相连通;
塞体,所述塞体由底部开口插入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密封容纳腔,并可在容纳腔内移动;
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推动所述塞体向容纳腔内移动。
本方案的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中,壳体内的容纳腔用于容纳标本液、氯化钠稀释剂、萃取剂等溶液。各种溶液加入容纳腔中的方式可以包括:一是,塞体封闭容纳腔的底部开口,塞体可以下移,增大容纳腔的容积,为输入的溶液提供充足的空间,各种液体通过进/出液管路和连通口向容纳腔内输入;二是将进/出液管路封堵后,将壳体倒置,拨出塞体,从壳体的底部开口向容纳腔中加入各种溶液,再插入塞体封闭容纳腔的底部开口。
当超声萃取完成后,容纳腔中的混合物分为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萃取剂层、菌体层、标本液和稀释剂混合物层,也就是说分枝杆菌位于萃取剂与其下方的标本液和稀释剂混合物的交界处的乳液中。下一步需要将容纳腔中的分层的液体分离时,可以向容纳腔内推动塞体,减小容纳腔的容积,增大压力,使分层的液体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从容纳腔中经过上部的连通口、进/出液管路排出,从而将中间层的菌体分离输出。
本方案中,将塞体置于容纳腔的底部密封,在容纳腔的上部设置连通口和进/出液管路,如此,萃取分层后,底部的塞体并不会与中间层的菌体接触,中间层菌体能够顺畅的通过连通口排出,因此菌体并不会粘附在塞体上,也不会在压力变化时进入到塞体与容纳腔内壁之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中间层菌体不受影响地输出,从而能够提高检出精度及检出率。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顶壁上和/或设置在容纳腔的侧壁的上端。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腔的顶壁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所述的连通口设置在顶壁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壳体的顶壁为平面,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所述隔板与隔板下方的壳体围成所述的容纳腔,所述的连通口设置在隔板上。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进/出液管路一端与连通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上部的壳体的侧壁,配置为与外部导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塞体包括塞杆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塞杆伸入容纳腔内的一端。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塞杆伸入容纳腔内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固定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密封圈的外周壁与容纳腔的内壁密封贴合。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装置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所述的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分别作用于壳体和塞体,推动塞体向容纳腔内移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光滑设置。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进/出液管路上或与其连接的外部导管上设有控制进/出液管路开启/闭合的控制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容纳腔内壁光滑,密封位置处于装盛液体的容纳腔的下方,因此密封件既能够保证密封效果也不会与分层后的菌体接触,既能够保证萃取和分液的顺利进行,也能够减少分枝杆菌在提取装置中的粘附,从而提高分枝杆菌的检出精度和检出率,对结核病的诊断、防治及临床上多种症状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实用新型的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便于标本液、萃取剂、稀释剂等液体的输入和输出,同时也便于清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萃取剂层,2菌体层,3标本液和稀释剂混合物层;
100壳体,101容纳腔,102连通口,103进/出液管路,104隔板;
200塞体,201塞杆,202密封圈,203环形凹槽;
300挤压装置,301第一施力部,302第二施力部;
400外部导管,500控制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分枝杆菌的检测方法包括:首先将标本液进行稀释灭菌,然后进行超声萃取、分液、干燥,最后染色观察结果。
在进行标本稀释灭菌步骤中,取标本液,加稀释剂氯化钠溶液,高压灭菌,在灭菌时,可以在标本液的上方覆有一微孔膜,以防止灭菌时分枝杆菌的污染产生假阳性。
在萃取的步骤中,在经过灭菌的含有标本液和氯化钠稀释剂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该萃取剂由乙酸丁酯与乙醚组成,进行超声萃取,然后静置20-50分钟。完成超声萃取后,该分枝杆菌位于萃取剂与其下方的标本液和稀释剂混合物的交界处的乳液中。
在分液的步骤中,将带有分枝杆菌的乳液通过管路输送至载玻片上,涂抹均匀并干燥后,供抗酸染色,镜检分枝杆菌进行鉴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分枝杆菌检测系统包括提取装置和染色镜检装置,标本液稀释灭菌后加入提取装置中,加入萃取剂混匀,置于超声萃取器中超声萃取,然后通过挤压装置300,将萃取后位于中间层的菌体输送至染色镜检装置,干燥、染色观察结果。
其中,提取装置对于分枝杆菌的检出精度和检出率非常重要,倘若菌体容易粘附在提取装置内,则会大大降低输送至染色镜检装置的菌体量,影响检测精度和检出率。
为了提高检出精度和检出率,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部具有容纳腔101,所述容纳腔101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容纳腔101的上部具有连通口102,所述容纳腔101通过连通口102与进/出液管路103相连通;
塞体200,所述塞体200由底部开口插入壳体100的容纳腔101内以密封容纳腔101,并可在容纳腔101内移动;
挤压装置300,所述挤压装置300推动所述塞体200向容纳腔101内移动。
本方案的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中,壳体100为圆筒形,壳体100内的容纳腔101用于容纳标本液、氯化钠稀释剂、萃取剂等溶液。各种溶液加入容纳腔101中的方式可以包括:一是,塞体200封闭容纳腔101的底部开口,塞体200可以下移,增大容纳腔101的容积,为输入的溶液提供充足的空间,各种液体通过进/出液管路103和连通口102向容纳腔101内输入;二是将进/出液管路103封堵后,将壳体100倒置,拨出塞体200,从壳体100的底部开口向容纳腔101中加入各种溶液,再插入塞体200封闭容纳腔101的底部开口。
当超声萃取完成后,容纳腔101中的混合物分为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萃取剂层1、菌体层2、标本液和稀释剂混合物层3,也就是说分枝杆菌位于萃取剂与其下方的标本液和稀释剂混合物的交界处的乳液中。下一步需要将容纳腔101中的分层的液体分离时,可以向容纳腔101内推动塞体200,减小容纳腔101的容积,增大压力,使分层的液体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从容纳腔101中经过上部的连通口102、进/出液管路103排出,从而将中间层的菌体分离输出。
本方案中,将塞体200置于容纳腔101的底部密封,在容纳腔101的上部设置连通口102和进/出液管路103,如此,萃取分层后,底部的塞体200并不会与中间层的菌体接触,中间层菌体能够顺畅的通过连通口102排出,因此菌体并不会粘附在塞体200上,也不会在压力变化时进入到塞体200与容纳腔101内壁之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中间层菌体不受影响地输出,从而能够提高检出精度及检出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通口10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01的顶壁上和/或设置在容纳腔101的侧壁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101的内壁光滑设置,如此,能够避免粘附分枝杆菌,提高检出精度及检出率。
进一步的,所述塞体200包括塞杆201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塞杆201伸入容纳腔101内的一端,所述密封件与容纳腔101的侧壁配合密封。
作为一种方式,密封件可以为包裹并固定在塞杆201端部的密封塞,密封塞至少包括包裹塞杆201的顶面的顶壁和沿顶壁的四周边缘竖直向下延伸的环形侧壁,环形侧壁与容纳腔101的内壁贴合,起到密封效果。
作为另一种方式,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202,所述塞杆201伸入容纳腔101内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203,所述密封圈202固定在环形凹槽203内,所述密封圈202的外周壁与容纳腔101的内壁密封贴合。
本方案中,所述的环形凹槽203围绕塞杆201的周向设置,并距离塞杆201的顶端间隔设置,既能保证密封效果,萃取剂不会溢出,也能够避免过度滑动。
更进一步的,塞杆201伸入容纳腔101内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03和第二环形凹槽203,第一环形凹槽203内设置第一密封圈202,第二环形凹槽203内设置第二环形密封圈202,第一环形凹槽203和第二环形凹槽203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进/出液管路103上或与其连接的外部导管400上设有控制进/出液管路103开启/闭合的控制装置500,以便于实现进/出液管路103的自动开启或关闭,实现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容纳腔101上部的连通口102的位置可以采用多种方案,既可以设置在容纳腔101的顶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容纳腔101的侧壁上,并且随着连通口102位置的设置,挤压装置300的施力的位置可以随之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为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具体的:
当所述的连通口102设置在容纳腔101的顶壁上时:
方案1,图中未示出,所述容纳腔101的顶壁水平设置,所述顶壁与容纳腔101的侧壁平滑过渡;所述连通口102设置在顶壁的任意位置,优选设置在顶壁的中心处。
本方案中,所述挤压装置300具有第一施力部301和第二施力部302,所述的第一施力部301作用于容纳腔101的顶壁上偏离连通口102的位置、第二施力部302作用于塞体200暴露在容纳腔101外部一端的端面上,推动塞体200向容纳腔101内移动,顶壁水平有利于挤压装置300施加作用力。
方案2,如图2所示,所述容纳腔101的顶壁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顶壁与容纳腔101的侧壁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的连通口102设置在顶壁的中心处。本方案中,顶壁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可以为斜面降低,也可以为弧面降低,顶壁与容纳腔101的侧壁的连接处均平滑过渡,如此,有利于容纳腔101中的溶液顺畅的排出。
进一步的,容纳腔101的顶壁的上表面部分向上凸出,形成凸台(图中未示出),凸台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挤压装置300具有第一施力部301和第二施力部302,所述的第一施力部301作用于所述凸台的上表面、第二施力部302作用于塞体200暴露在容纳腔101外部一端的端面上,推动塞体200向容纳腔101内移动,顶壁水平有利于挤压装置300施加作用力。
或者,本方案中容纳腔101的顶壁具有一定的厚度,且至少部分顶壁的外侧表面为平面,顶壁朝向容纳腔101的一侧表面为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圆弧形,所述连通口102设置在顶壁的中心处。如此顶壁的水平的外表面有利于挤压装置300施加作用力。
方案3,如图1所示,所述的壳体100的顶壁为平面,壳体100内设有隔板104,隔板104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所述隔板104与隔板104下方的壳体100围成所述的容纳腔101,所述的连通口102设置在隔板104上。所述的进/出液管路103一端与连通口102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104上部的壳体100的侧壁,配置为与外部导管400相连通。
本方案中,隔板104下方形成容纳腔101,隔板104与壳体100的顶壁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挤压装置300的第一施力部301可以方便地施加作用力在壳体100的顶壁上,第二是施力部施加作用力在塞体200暴露在容纳腔101外部一端的端面上,同时隔板104的形状有利于容纳腔101内液体的顺畅流出,有利于最大程度的输送出分层后的菌体,从而提高检出精度和检出率。
当所述的连通口102设置在容纳腔101的侧壁的上部时:
所述的连通口102设置在容纳腔101的侧壁的上端,靠近容纳腔101的顶壁,所述的顶壁的外表面至少部分水平设置,如此,既能够实现将容纳腔101中的液体完全输出,也能够为挤压装置300提供施力点,保证分液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口设置,所述容纳腔的上部具有连通口,所述容纳腔通过连通口与进/出液管路相连通;
塞体,所述塞体由底部开口插入壳体的容纳腔内以密封容纳腔,并可在容纳腔内移动;
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推动所述塞体向容纳腔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顶壁上和/或设置在容纳腔的侧壁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顶壁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所述的连通口设置在顶壁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顶壁为平面,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所述隔板与隔板下方的壳体围成所述的容纳腔,所述的连通口设置在隔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液管路一端与连通口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上部的壳体的侧壁,配置为与外部导管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包括塞杆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塞杆伸入容纳腔内的一端,所述密封件与容纳腔的侧壁配合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塞杆伸入容纳腔内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固定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密封圈的外周壁与容纳腔的内壁密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具有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所述的第一施力部和第二施力部分别作用于壳体和塞体,推动塞体向容纳腔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均光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液管路上或与其连接的外部导管上设有控制进/出液管路开启/闭合的控制装置。
CN202021491736.0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Active CN212800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1736.0U CN212800369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1736.0U CN212800369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0369U true CN212800369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104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1736.0U Active CN212800369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0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04742B2 (ja) 流体制御デバイス及び流体制御デバイスを使用する方法
US11890614B2 (en) Testing for particulates
US11857321B2 (en) Fluid contro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12584754A (zh) 用于测量包括微生物的样本的溶液特性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ES2828030T3 (es) Dispositivo de preparación de muestras
CN110595842A (zh) 医学检验用尿液收集装置
CN212800369U (zh) 一种分枝杆菌的提取装置
CN208736801U (zh) 序贯粪隐血采集检测一体装置
CN108359639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系统
WO2023216695A1 (zh) 一种多层全封闭微流控芯片及其定量加样装置
CN106232829B (zh) 样品制备装置及制备用于无菌测试的样品的方法
CN109234152A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分离仪
CN212228482U (zh) 手动负压式进样器
CN212514611U (zh) 一种新型密闭型标本处理装置
CN211347545U (zh) 一种医学检验科用液体样品采集装置
CN108344615B (zh)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056092U (zh) 一种内分泌科用积液取样装置
CN209770983U (zh) 腹膜透析卡匣组件
CN106769244A (zh) 一种地下水溶解气现场取样器
CN211131165U (zh) 防外沾的泌尿男科尿液承载杯
CN218232382U (zh) 一种基于全自动发酵系统的取样装置
CN200994947Y (zh) 一种吸痰管
JP2609506B2 (ja) 血清採取装置
CN212699928U (zh) 一种平压接头静脉留置针
CN212700077U (zh) 一种平压接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