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6555U -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96555U
CN212796555U CN202021243341.9U CN202021243341U CN212796555U CN 212796555 U CN212796555 U CN 212796555U CN 202021243341 U CN202021243341 U CN 202021243341U CN 212796555 U CN212796555 U CN 212796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urrent
conductor
magnetic field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33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栋茂
张秋萍
谭志成
鲁豪
郭名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33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96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96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96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授流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单元及第二导电单元,第一导电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导电体及第一线圈,第二导电单元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二导电体及第二线圈,通过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在第一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场,从而使得第一导电体形成第一电磁体,同理,在第二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第二导电体能够形成第二电磁体,从而可以与磁性的取流结构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实现稳定接触,即使在动态工况下也能保证授流结构与取流结构的贴合质量,从而有效保证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大气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新能源成为研究热点,各行各业引进新能源成为主流趋势。
新能源车辆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车辆。新能源车辆包括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利用电池作为动力源,通过电池驱动车辆行驶。
车辆电池一般通过车辆上的取流结构以及充电设备上的授流结构接触实现充电。充电设备上的授流结构在与取流结构的接触一般是通过驱动件驱动授流结构向取流结构的方向移动,以使授流结构与取流结构接触。这种接触保证了静态工况下车辆充电的授流面的贴合质量,但在动态工况下,由于授流结构的导电板和取流结构的导电板都为刚性元件,不具备柔性特性,授流面的贴合质量会受影响,继而影响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的授流面的贴合质量在动态工况会受影响,继而影响充电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授流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体及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线圈通电时能够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所述第一磁场内以形成第一电磁体;及
第二导电单元,包括第二导电体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线圈通电时能够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导电体位于所述第二磁场内以形成第二电磁体;
所述第一电磁体及所述第二电磁体适于与取流结构吸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电体上,所述第二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电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体具有第一授流端,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第二授流端,所述第一授流端与所述第二授流端均用于与取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授流端在所述第一磁场内的磁极与所述第二授流端在所述第二磁场内的磁极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串联。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的绕向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绕向一致,且所述第一线圈的尾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尾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还能在通电时形成第三磁场,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所述第三磁场内以形成第三电磁体;
所述第二线圈还能在通电时形成第四磁场,所述第二导电体位于所述第四磁场内以形成第四电磁体;
所述第三电磁体与所述第四电磁体适于与取流结构分离。
可选地,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换向电路,所述换向电路包括电源、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所述换向电路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磁场及所述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分别形成所述第三磁场及所述第四磁场。
可选地,所述换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连接在所述电源的两端,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共线端,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共线端,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共线端与所述第二共线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能够沿靠近取流结构的方向和远离取流结构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安装件,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均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件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运动。
可选地,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柔性电缆,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均通过所述柔性电缆与所述安装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授流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在第一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场,从而使得第一导电体形成第一电磁体,同理,在第二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第二导电体能够形成第二电磁体,从而可以与磁性的取流结构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实现稳定接触,即使在动态工况下也能保证授流结构与取流结构的贴合质量,从而有效保证充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流结构,包括第一取流单元及第二取流单元,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及所述第二取流单元均为永磁体,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及所述第二取流单元适于与授流结构吸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具有第一取流端,所述第二取流单元具有第二取流端,所述第一取流端及所述第二取流端用于与所述授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取流端的磁性与所述第二取流端的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结构,包括上述的授流结构及取流结构,所述第一导电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取流单元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体用于与所述第二取流单元接触。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取流结构,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及所述第二取流单元设置在车体上且与车辆电池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充电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授流结构的第一导电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授流结构的第一导电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授流结构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授流结构的电路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授流结构;
101、充电器;102、第一导电单元;1021、第一导电体;10211、第一授流端;1022、第一线圈;1023、第一接线端子;1024、第一绕线管;103、第二导电单元;1031、第二导电体;10311、第二授流端;1032、第二线圈;1033、第二绕线管;104、第一开关;105、第二开关;106、第三开关;107、第四开关;108、第一共线端;109、第二共线端;110、安装件;111、柔性电缆;112、电源;
20、取流结构;
201、第一取流单元;2011、第一取流端;202、第二取流单元;2021、第二取流端;203、取流板;204、支撑板;205、绝缘子;206、缓冲装置;20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结构,包括授流结构10及取流结构20,授流结构10与取流结构20接触连接以实现充电。具体来说,授流结构10包括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取流结构20包括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第一导电体1021与第一取流单元201接触,第二导电体1031与第二取流单元202接触,这样,当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分别连接在充电器101的正极与负极之间时,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分别与待充电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时,充电器101与待充电电池通过第一导电体1021与第一取流单元201的接触以及第二导电体1031与第二取流单元202的接触形成回路,从而对待充电电池的充电。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1021连接在充电器101的正极时,第一取流单元201与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导电体1031与充电器101的负极连接,第二取流单元202与待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1021还可以连接在充电器101的负极,第二导电体1031连接在充电器101的负极,此时,第一取流单元201与待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取流单元202与待充电电池的正极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授流结构10包括第一导电单元102及第二导电单元103,第一导电单元102包括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一线圈1022,第一线圈1022与第一导电体1021绝缘设置,第一线圈1022通电时能够产生第一磁场,第一导电体1021位于第一磁场内以形成第一电磁体,第二导电单元103包括第二导电体1031及第二线圈1032,第二线圈1032与第二导电体1031绝缘设置,第二线圈1032通电时能够产生第二磁场,第二导电体1031位于第二磁场内以形成第二电磁体,第一电磁体及第二电磁体适于与取流结构20吸合。
这样形成第一电磁体及第二电磁体的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能够与磁性的取流结构20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实现稳定接触,即使在动态工况下也能保证授流结构10与取流结构20的贴合质量,从而有效保证充电效率。
在如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22套设在第一导电体1021上,第二线圈1032套设在第二导电体1031上。也就是说,第一导电体1021位于第一线圈1022的环状区域内,第二导电体1031位于第二线圈1032的环状区域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体1021具有第一授流端10211,第二导电体1031具有第二授流端10311,第一授流端10211与第二授流端10311分别为第一导电体1021与取流结构20接触的一端以及第二导电体1031与取流结构20接触的一端。第一授流端10211在第一磁场内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在第二磁场内的磁极相反。
这样,对应地,第一取流单元201的磁性与第二取流单元202的磁性也相反。当取流结构20与授流结构10需要连接时,第一取流单元201的磁极与第一授流端10211的磁极相反,第二取流单元202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的磁极相反,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取流单元201与第一授流端10211能够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实现有效接触,第二取流单元202与第二授流端10311能够在磁吸力的作用下实现有效接触。此时,第一取流单元201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的磁极相同,第二取流单元202的磁极与第一授流端10211的磁极相同,根据同极相斥的原理,第一取流单元201与第二授流端10311相互排斥,第二取流单元202与第一授流端10211相互排斥,从而能够防止取流结构20与授流结构10的连接错误。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授流端10211在第一磁场内形成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在第二磁场内形成的磁极相同。
如图5所示,第一线圈1022与第二线圈1032串联。当需要使第一授流端10211在第一磁场内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在第二磁场内的磁极相反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线圈1022、第二线圈1032的绕向以及第一线圈1022与第二线圈1032连接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如图5所示,使第一线圈1022的绕向与第二线圈1032的绕向一致,且第一线圈1022的尾端与第二线圈1032的尾端连接。还可以是图未示的情况,第一线圈1022的绕向与第二线圈1032的绕向相反时,第一线圈1022的首端与第二线圈1032的尾端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22的首端为第一线圈1022远离取流结构20的一端,第一线圈1022的尾端为第二线圈1022靠近取流结构20的一端,类似地,第二线圈1032的首端为第二线圈1032远离取流结构20的一端,第二线圈1032的尾端为第二线圈1032靠近取流结构20的一端。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线圈1022与第二线圈1032并联。当需要使第一授流端10211在第一磁场内产生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在第二磁场内产生的磁极相反时,可以通过使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的绕向相反获得。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22还能在通电时形成第三磁场,第一导电体1021位于第三磁场内形成第三电磁体,第二线圈1032还能在通电时形成第四磁场,第二导电体1031位于第四磁场内以形成第四电磁体,第三电磁体及第四电磁体适于与取流结构20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磁场的方向与第一磁场的方向相反,第三电磁体的磁性与第一电磁体的磁性相反,第四磁场的方向与第二磁场的方向相反,第四电磁体与第二电磁体的磁性相反。这样,在位于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授流端10211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的磁极相反时,在第二状态下时,第一授流端10211的磁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的磁极依然相反。
如图5所示,授流结构10还包括换向电路,该换向电路包括电源112及上述的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该换向电路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在第一状态下分别形成第一磁场及第二磁场,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在第二状态下分别形成第三磁场和第四磁场,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换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104、第二开关105、第三开关106及第四开关107,第一开关104与第二开关105串联形成第一支路,第三开关106与第四开关107串联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连接在电源112的两端,第一开关104与第二开关105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共线端108,第三开关106与第四开关107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共线端109,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连接在第一共线端108与第二共线端109之间。
在如图5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22的尾端与第二线圈1032的尾端连接,第一线圈1022的首端与第一共线端108连接,第二线圈1032的首端与第二共线端109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一线圈1022与第二线圈1032串联,第一线圈1022的不与第二线圈1032连接的一端与第一共线端108连接,第二线圈1032的不与第一线圈1022的一端与第二共线端109连接。还可以是第一线圈1022与第二线圈1032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共线端108与第二共线端109之间。即第一线圈1022的首端与第一共线端108连接,第一线圈1022的尾端与第二共线端109连接,第二线圈1032的首端与第一共线端108连接,第二线圈1032的尾端与第二共线端109连接。
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104与第四开关107闭合,且第二开关105与第三开关106断开时,换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此时第一线圈1022的首端与电源112的正极连接,第二线圈1032的首端与电源112的负极连接;当第二开关105与第三开关106闭合,且第一开关104与第四开关107断开时,换向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此时,第一线圈1022的首端与电源112的负极连接,第二线圈1032的首端与电源112的正极连接。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导电单元102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023,第一接线端子1023连接在充电器101的正极与第一导电体1021之间,类似地,第二导电单元103还包括第二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连接在充电器101的负极与第二导电体1031之间。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1023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导电体1021连接,第一接线端子1023的另一端向背离第一导电体1021的方向延伸以能够与充电器101连接,第二接线端子的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二导电体1031连接,第二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向背离第二导电体1031的方向延伸以能够与充电器101连接。
在如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1023及第二接线端子均通过螺栓分别对应地与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1023还可以通过凹凸结构与第一导电体1021连接,第二接线端子还可以通过凹凸结构与第二导电体1031连接。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接线端子1023与第一导电体1021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导电体1031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制,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导电单元102包括第一绕线管1024,第一绕线管1024与第一导电体1021连接,第一线圈1022缠绕在第一绕线管1024上,与第一导电单元102类似,第二导电单元103还包括第二绕线管1033,第二绕线管1033与第二导电体1031连接,第二线圈1032缠绕在第二绕线管1033上。由于第一线圈1022需要与第一导电体1021绝缘设置,第二线圈1032需要与第二导电体1031绝缘设置,可以是,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均包括导线及包裹导线的绝缘皮,以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本身具有的绝缘皮实现第一线圈1022与第一导电体1021的绝缘以及第二线圈1032与第二导电体1031的绝缘;还可以是,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均只包括导线,第一绕线管1024及第二绕线管1033均为绝缘件,此时,第一线圈1022与第一导电体1021之间通过第一绕线管1024实现绝缘,第二线圈1032与第二导电体1031之间通过第二绕线管1033实现绝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种绝缘方式可以同时存在,即,在第一线圈1022及第二线圈1032可以均包括导线及包裹导线的绝缘皮的同时,第一绕线管1024及第二绕线管1033也可以为绝缘件。
在如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绕线管1024及第二绕线管1033分别对应地与第一接线端子1023及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绕线管1024及第二绕线管1033分别与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的间接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绕线管1024上形成有凹槽,第一接线端子1023上形成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第一绕线管1024与第二接线端子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绕线管1033与第一接线端子1023的连接也可以采用该连接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绕线管1024及第二绕线管1033分别与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授流结构10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能够沿靠近取流结构20的方向和远离取流结构20的方向运动,在需要充电时,驱动件驱动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向靠近取流结构20的方向运动以能够与取流结构20接触,当充电完成后,驱动件驱动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向背离取流结构20的方向运动,以能够与取流结构20分离。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运动至与能够与取流结构20接触的位置时,第一导电体1021处于第一线圈1022通电时形成的磁场内,第二导电体1031处于第二线圈1032通电时形成的磁场内。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可以设有一个且能够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同时运动,还可以是,驱动件设有两个,且分别驱动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运动。
如图1至图4所示,授流结构10还包括安装件110,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均连接在安装件110上,驱动件用于驱动安装件110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导电体1021与第二导电体1031运动,以此实现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的同步运动。驱动件可以直接与安装件110连接,也可以通过传动件与安装件110连接,驱动件可以是气缸,传动件为剪叉结构或者摆杆结构等,驱动件还可以是电机,传动件包括滚珠丝杠及剪叉结构等。本实用新型对驱动件及传动件的形式不做具体的限制。
如图1所示,授流结构10还包括柔性电缆111,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均通过柔性电缆111与安装件110连接。柔性电缆111的设置进一步巩固了动态工况下授流结构10与取流结构20的接触面的贴合质量,即使车辆晃动,柔性电缆111也为二者的贴合提供了调整区间,从而不会造成授流结构10与取流结构20的分离,保证授流结构10与取流结构20的接触面的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件还可以用于驱动第一导电单元102及第二导电单元103运动,此时,第一线圈1022随第一导电体1021一起运动,第二线圈1032随第二导电体1031一起运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流结构20,包括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均为永磁体,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适于与授流结构10吸合。这样,采用永磁体性质的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可以与带有磁性的第一导电体1021及第二导电体1031通过磁吸力的作用实现稳定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取流单元201具有第一取流端2011,第二取流单元202具有第二取流端2021,第一取流端2011及第二取流端2021用于与授流结构10接触,第一取流端2011的磁性与第二取流端2021的磁性相反,从而避免了取流结构20与授流结构10的连接错误。
当需要充电时,第一开关104与第四开关107闭合,第二开关105与第三开关106断开,换向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此时,第一授流端10211及第二授流端10311形成的磁极相反,例如,第一授流端10211为N极,第二授流端10311为S极,此时,与第一授流端10211对应的第一取流端2011为S极,与第二授流端10311对应的第二取流端2021为N极,根据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一授流端10211与第一取流端2011相互吸引,第一授流端10211与第二取流端2021相互排斥,第二授流端10311与第二取流端2021相互吸引,第二授流端10311与第一取流端2011相互排斥,从而避免了第一授流端10211与第二取流端2021接触,第二授流端10311与第一取流端2011的接触,从而防止了取流结构20与授流机构的连接错误。在充电完成后,可以将第一开关104、第二开关105、第三开关106及第四开关107均断开,此时,取流结构20与授流结构10的分离可以依靠驱动件实现;也可以是,将第一开关104及第四开关107断开,第二开关105与第三开关106闭合,此时,第一授流端10211为S极,第二授流端10311为N极,第一授流端10211与第一取流端2011相互排斥,第二授流端10311与第二取流端2021相互排斥,以此实现取流结构20与授流结构10的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当授流机构与取流结构20的分离仅依赖驱动件时,如图6所示,第一线圈1022、第二线圈1032与电源112之间形成回路,该回路上仅设置第一开关104即可,当需要充电时,第一开关104闭合,当充电完成后,第一开关104断开。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统称为取流单元,取流单元主要包括取流板203、支撑板204、绝缘子205及缓冲装置206,支撑板204与取流板203间隔设置,缓冲装置206设置在支撑板204与取流板203之间,绝缘子205位于支撑板204的下方。此时取流端即为取流板203背离支撑板204的一侧端面。
当该取流结构20设置在车体上时,绝缘子205可以直接固定在车体上,也可以通过底板207等中间结构固定在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取流结构20,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设置在车体上且与车辆电池连接。具体地,第一取流单元201及第二取流单元202分别与车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体及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绝缘设置,所述第一线圈通电时能够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所述第一磁场内以形成第一电磁体;及
第二导电单元,包括第二导电体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线圈通电时能够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导电体位于所述第二磁场内以形成第二电磁体;
所述第一电磁体及所述第二电磁体适于与取流结构吸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电体上,所述第二线圈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电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具有第一授流端,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第二授流端,所述第一授流端与所述第二授流端均用于与取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授流端在所述第一磁场内的磁极与所述第二授流端在所述第二磁场内的磁极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绕向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绕向一致,且所述第一线圈的尾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尾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还能在通电时形成第三磁场,所述第一导电体位于所述第三磁场内以形成第三电磁体;
所述第二线圈还能在通电时形成第四磁场,所述第二导电体位于所述第四磁场内以形成第四电磁体;
所述第三电磁体与所述第四电磁体适于与取流结构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换向电路,所述换向电路包括电源、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所述换向电路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磁场及所述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分别形成所述第三磁场及所述第四磁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串联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串联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连接在所述电源的两端,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共线端,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共线端,所述第一线圈及所述第二线圈均连接在所述第一共线端与所述第二共线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能够沿靠近取流结构的方向和远离取流结构的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安装件,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均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件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授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流结构还包括柔性电缆,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均通过所述柔性电缆与所述安装件连接。
12.一种取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取流单元及第二取流单元,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及所述第二取流单元均为永磁体,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及所述第二取流单元适于与授流结构吸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具有第一取流端,所述第二取流单元具有第二取流端,所述第一取流端及所述第二取流端用于与所述授流结构接触,所述第一取流端的磁性与所述第二取流端的磁性相反。
14.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授流结构及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取流结构,所述第一导电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取流单元接触,所述第二导电体用于与所述第二取流单元接触。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取流结构,所述第一取流单元及所述第二取流单元设置在车体上且与车辆电池连接。
CN202021243341.9U 2020-06-29 2020-06-29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2796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341.9U CN212796555U (zh) 2020-06-29 2020-06-29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3341.9U CN212796555U (zh) 2020-06-29 2020-06-29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96555U true CN212796555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8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3341.9U Active CN212796555U (zh) 2020-06-29 2020-06-29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96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1122U (zh) 快速真空开关以及电网系统
CN202839195U (zh) 一种新型电磁驱动机构
US8456268B2 (en) Magnetic coil assembly
CN212796555U (zh) 授流结构、取流结构、充电结构及车辆
KR20200040443A (ko) 전력 공급장치, 전력 발전장치, 전력 발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력 발전 방법
CN201616309U (zh) 电容感式磁保持的电磁电器
CN108257800A (zh) 一种机械开关用快速磁力操动机构
CN204927193U (zh) 带位置反馈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4681356A (zh) 单相永磁接触器
CN208190443U (zh) 一冲程间歇供电电动机
CN104299856A (zh) 一种磁保持直流接触器
CN213717823U (zh) 一种驱动力均衡的大行程电磁驱动装置
CN204088214U (zh) 一种磁保持直流接触器
CN207381331U (zh) 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
CN110857717A (zh) 一种电磁弹簧
CN201773773U (zh) 多线圈继电器
CN206584637U (zh) 一种磁力驱动演示装置
CN218958768U (zh) 一种直线电动机
CN112688532B (zh) 一种驱动力均衡的大行程电磁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25899U (zh) 一种节能型接触器
CN219286303U (zh) 一种断路器的伸缩式导电杆
CN214279824U (zh) 一种永磁驱动机构
CN219760209U (zh) 一种智能滑环供电组件
CN218888620U (zh) 双向驱动器
CN209929161U (zh) 带手动分合闸的永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