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8363U - 湿纸巾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湿纸巾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8363U
CN212788363U CN202020631263.3U CN202020631263U CN212788363U CN 212788363 U CN212788363 U CN 212788363U CN 202020631263 U CN202020631263 U CN 202020631263U CN 212788363 U CN212788363 U CN 212788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dy
plate
stopper
wet tissue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12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田武秀
柚木惠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mb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i Corp filed Critical Combi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8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8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Body Washing Hand Wipe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纸巾加热器,能够有效地加热湿纸巾,且防止盖装置的上板被过度加热。湿纸巾加热器(1)具备:容器主体(10);盖装置(30);上推板(40),设置在容器主体(10)内,被弹簧(5)上推。盖装置(30)具有下板(33)、上板(34)与侧板(35),在下板(33)设置有朝向容器主体(10)侧突出的凸部(33a)。在凸部(33a)内部配置有加热机构(36A)。

Description

湿纸巾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湿纸巾加热器,用于在其使用时能够供给被加热至高于常温的温度的湿纸巾。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布毛巾的替代品,擦手用、厨房用、厕所清扫用、婴幼儿或病人的臀部擦拭用等的一次性类型的湿纸巾被广泛使用。
特别地,在冬季等气温较低的时期使用婴幼儿或病人的臀部擦拭用的湿纸巾的情况下,由于湿纸巾的温度较低,因此有在使用时给婴幼儿或病人带来不适感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用于加热湿纸巾的湿纸巾加热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891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样的湿纸巾加热器具有:容器主体;盖装置;上推板,将收纳在容器主体内的湿纸巾收纳体上推,在容器主体内设置有将该上推板向上方弹压的弹簧与卡止上推板的一对止动器机构。
此外,在盖装置内设置有加热湿纸巾的加热机构。
在这样的湿纸巾加热器中,如果能够通过盖装置内的加热机构有效地加热湿纸巾,则婴幼儿或病人能够舒适地使用湿纸巾,非常方便。另一方面,在盖装置的上板被加热机构过度加热的情况下,握持盖装置的上板时的操作性出现问题。
本公开内容是考虑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纸巾加热器,能够通过盖装置内的加热机构有效地加热湿纸巾,且不会过度加热盖装置的上板。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内容为湿纸巾加热器,具备:容器主体,收纳包含湿纸巾的湿纸巾收纳体;盖装置,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具有上板、下板与侧板;上推板,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将所述湿纸巾收纳体上推;上推板弹压机构,介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上推板之间,抬起所述上推板;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盖装置内,在所述盖装置的所述下板形成有朝向所述容器主体侧突出的凸部,并且所述加热机构配置在所述下板的所述凸部内。
本公开内容为湿纸巾加热器,在所述盖装置内且在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上板之间介有隔热材料。
本公开内容为湿纸巾加热器,在所述容器主体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内盖,该内盖位于所述盖装置的下方,并且具有所述湿纸巾的取出口。
本公开内容为湿纸巾加热器,在所述内盖形成有供所述下板的凸部进入的凹状部。
本公开内容为湿纸巾加热器,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对置的侧壁设置有卡止所述上推板的一对止动器机构。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公开内容,能够通过盖装置内的加热机构有效地加热湿纸巾,且不会过度加热盖装置的上板。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1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1B是示出湿纸巾收纳体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上推板在图1A所示的湿纸巾加热器中上升后的状态的图。
图3是湿纸巾加热器的外观图。
图4A是示出内盖关闭的状态的湿纸巾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4B是示出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C是示出加热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观察上推板的上表面而得的图。
图6是观察上推板的底面而得的图。
图7是示出容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8A是示出止动器机构的立体图。
图8B是止动器机构的立体图且是从与图8A相反的方向观察到的图。
图9A是示出止动器机构的侧视图。
图9B是示出一对止动器架的侧视图。
图9C是示出具有弹簧的止动器架的侧视图。
图9D是示出除去弹簧的止动器架的侧视图。
图10A是示出止动器机构的作用的图。
图10B是示出止动器机构的作用的图。
图11A是示出基座与容器主体的图。
图11B是示出一对引导突部与一对引导凹状槽的概略图。
图12是示出在基座上载置盖装置与容器主体的作用的图。
图13是示出在基座上载置盖主体与容器主体的作用的图。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打开盖装置与内盖的湿纸巾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容器主体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湿纸巾加热器的外观图。
图18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湿纸巾加热器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器进行说明。在此,图1A至图13是示出本公开内容的第1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器的图。
如图1A至图4C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器1在由挠性材料形成的容器3(例如塑料袋)中收纳容纳有多张湿纸巾2的湿纸巾收纳体2A,用于供给被加热至高于常温的温度的湿纸巾2(参照图1B)。
如图1A所示,这样的湿纸巾加热器1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10,具有包含4个侧面的侧壁11与底面12,在侧壁11上方形成有上方开口10a;合成树脂制的内盖20,开闭自如地设置在容器主体10,密闭容器主体10的上方开口10a,并且具有湿纸巾2的取出口21;盖装置30,开闭自如地设置在容器主体10,覆盖内盖20并且密闭容器主体10;合成树脂制的上推板40,配置在容器主体10内,将湿纸巾收纳体2A上推。
此外,盖装置30具有合成树脂制的下板33、合成树脂制的上板34、下板33与上板34之间的合成树脂制的侧板35,在内部形成有中空状的空间30a。
此外,如后所述,在盖装置30的空间30a内配置有经由下板33加热湿纸巾2的加热机构36A(参照图4A至图4C)。
此外,在容器主体10内设置有金属制的弹簧(上推板弹压机构)5,介于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与上推板40之间,抬起上推板40。进而在容器主体10的侧壁11中对置的侧面、例如侧面11a、11b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止上推板40的一对止动器机构50、50。
接下来,进一步阐述湿纸巾加热器1的各构成部分。湿纸巾加热器1的内盖20以及盖装置30均具有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上方开口上缘的摆动轴8的基部23A以及基部33A。此外,盖装置30与内盖20均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摆动轴的弹簧9a、9b向开启方向弹压。
此外,盖装置30具有与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7卡止的卡止体31。该卡止体31设置在盖装置30的侧板35,在该侧板35设置有使卡止体31沿侧板35移动的操作体32。并且,通过用手指使该操作体32移动,盖装置30的卡止体31从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7脱离,从而盖装置30由于弹簧9a的力而被打开。另外,如图4B所示,操作体32与缠绕有弹簧32b的操作棒32a连结,通过该弹簧32b使得操作体32在与卡止体31的卡合部17卡止的卡止方向被弹压。
此外,内盖20具有与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一对卡合部18卡止的一对卡止体22,通过手指使一对卡止体22朝向相互接近的内侧移动。由此,内盖20的卡止体22从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8脱离,内盖20由于弹簧9b的力而被打开。
接下来,根据图4A至图4C对盖装置30进行说明。如图4A至图4C所示,盖装置30具有下板33、上板34、下板33与上板34之间的侧板35,在盖装置30的空间30a内配置有经由下板33加热湿纸巾2的加热机构36A。该加热机构36A具有设置在下板33上的铝制的热板38与设置在热板38上的加热器36。此外,在盖装置30的上板34设置有可供手指插入的握持槽30A。
其中,加热器36具有:加热器元件36a;一对电极36b、36c,设置在加热器元件36a的下表面以及上表面,在电极36c上表面设置有压板36d。
并且,加热器元件36a、一对电极36b、36c、压板36d通过贯通这些加热器元件36a、一对电极36b、36c、压板36d的螺钉36e被固定于热板38。
此外,一对电极36b、36c各自与布线37b、37c连接,布线37b、37c经由集合布线37d设置在容器主体10,与暴露于外侧的插口70(参照图12)连接。另外,如后所述,通过将容器主体10载置于基座80上,使得该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与设置在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连接。
再有,如图4B以及图4C所示,为了防止来自加热机构36A的热传递至上板34侧,在由设置于盖装置30的下板33的热板38以及加热器36构成的加热机构36A与上板34之间设置有由发泡性合成树脂形成的隔热材料39。因此,使得来自加热机构36A的热经由下板33向湿纸巾收纳体2A侧传递,但不向上板34侧传递。
此外,盖装置30的下板33具有朝向容器主体10侧向下方突出的凸部33a,加热机构36A配置在该凸部33a的内侧。并且,通过该凸部33a使盖装置30内的加热机构36A更向上推板40侧移动,能够在下板33的凸部33a与上推板40之间通过弹簧5的力来按压上推板40上的湿纸巾收纳体2A的同时,有效地加热该湿纸巾收纳体2A。此外,在内盖20形成有供下板33的凸部33a进入的凹状部23,通过将下板33的凸部33a嵌合至内盖20的凹状部23内,从而能够利用盖装置30将内盖20以密封状态覆盖。
接下来,根据图8A至图10B对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对置的侧面11a、11b内表面的、与上推板40卡合并使上推板40的上升停止的一对止动器机构50进行说明。如图8A至图10B所示,各止动器机构50具有相同的结构。即,止动器机构50具有:止动器壳体51,固定于容器主体10;一对止动器架52、53,收纳在止动器壳体51内,能够在上下方向以及横向移动,在各止动器架52、53设置有从止动器壳体51向横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爪52a、53a。由这样的构成形成的止动器机构50通过定位螺钉61被固定在容器主体10内。该情况下,各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壳体51具有平坦面51A,各止动器机构50以使平坦面51A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该情况下,各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壳体51具有其宽度a大于其厚度b的薄型的箱形形状。此外,止动器壳体51为了抑制向容器主体10内突出的突出量,以使其宽度a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与容器主体10的对置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式沿着侧面11a、11b的内表面而配置(参照图8A以及图8B)。此外,收纳在止动器壳体51内的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均向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突出。由此,由于使止动器机构的止动器壳体51形成为薄型,以其宽度方向与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式配置,且使得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均向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突出,因此能够尽可能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此外,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止动器机构50向容器主体10内突出的突出量。
此外,由于使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向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突出,因此止动器机构50的厚度b的方向(以下称为厚度方向)与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的突出方向正交。因此,即使较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也不容易脱离。即,也可以认为,在使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正交,并朝向容器主体10的内侧突出的情况下,若减小止动器机构50的厚度,则与此伴随有爪52a、53a的突出量也减小,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容易脱离。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止动器机构50的厚度方向与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的突出方向正交。因此,即使较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也不容易脱离。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是指将湿纸巾加热器1的底面12朝向下方载置的情况下的“上下方向”,“止动器机构50的上下方向”是指将湿纸巾加热器1的底面12朝向下方载置的情况下的,如图9A至图9D所示的“止动器机构50的上下方向”。此外,“止动器机构50的横向”是指将湿纸巾加热器1的底面12朝向下方载置的情况下的,如图9A至图9D所示的“止动器机构50的横向(左右方向)”,是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并且也与止动器壳体51的宽度方向一致。
如图8A至图10B所示,收纳在止动器壳体51内的一对止动器架52、53中,止动器架52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爪52a,能够在止动器壳体51内沿上下方向以及横向移动。
此外,止动器架53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爪53a,能够在止动器壳体51内沿上下方向以及横向移动。
此外,在止动器壳体51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一对销58,在各止动器架52、53设置有供各销58进入的一对倾斜孔52b、53b。
进而,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各止动器架52、53设置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弹簧(止动器架弹压机构)54、55,通过弹簧54使得止动器架52向横向一侧(右侧)外侧被弹压,通过弹簧55使得止动器架53向横向另一侧(左侧)外侧被弹压。
如图9C以及图9D所示,在止动器架53如上所述地设置有进入止动器壳体51的一对销58内的一对倾斜孔53b,进而配置在止动器架53的上下方向的弹簧55、55安装在设置于止动器架53的一对支承销55a、55a的外周。
另外,如图9C以及图9D所示,止动器架52也具有与止动器架53相同的结构。
此外,在各止动器架52、53的上部配置有上部体59。相对于容器主体10关闭盖装置30时,该上部体59被盖装置30的突起60向下方按压。然后,若上部体59被盖装置30的突起60向下方按压,则上部体59使各止动器架52、53分别向下方移动(参照图10A)。
此时,由于在各止动器架52、53的倾斜孔52b、53b内安装有止动器壳体51的销58,因此如图9A所示,在止动器壳体51内止动器架52克服弹簧54的力而朝左方向下方移动。此时,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从止动器壳体51的横向一侧(右侧)向内侧缩回。
同样地,在止动器壳体51内止动器架53克服弹簧55的力而朝右方向下方移动。此时,止动器架53的爪53a从止动器壳体51的横向另一侧(左侧)向内侧缩回(参照图9A)。
这样地,若使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从横向一侧向内侧缩回,止动器架53的爪53a从横向另一侧向内侧缩回,则如后所述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脱离。
另外,从容器主体10打开盖装置30时,盖装置30的突起60从上部体59分离。伴随于此,在止动器壳体51内,由于销58被插入倾斜孔52b内,因此止动器架52由于弹簧54的力而朝右方向上方返回,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从止动器壳体51的横向一侧(右侧)向外侧突出(图9A~图9D)。
同样地,由于销58被插入倾斜孔53b内,因此止动器架53由于弹簧55的力而朝左方向上方返回,止动器架53的爪53a从止动器壳体51的横向另一侧(左侧)向外侧突出(图9A~图9D)。
这样地,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从横向一侧向外侧突出,止动器架53的爪53a从横向另一侧向外侧突出,由此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与上推板40卡合。
接下来,根据图7说明容器主体10的内部结构。如图7所示,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设置有用于收纳弹簧5的一端的弹簧收纳壁(上推板弹压机构收纳壁)14。该弹簧收纳壁14断续地形成,在弹簧收纳壁14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水分排放开口14a。可以认为,由于湿纸巾2在使用中从内部释放水分,因此来自湿纸巾2的水分积聚在底面12,特别是积聚在由弹簧收纳壁14包围的区域12A。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簧收纳壁14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肋15,将弹簧5配置在弹簧收纳壁14内,并将该弹簧5支承在多个肋15上。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金属制的弹簧5由于积聚在底面12的区域12A的水分而腐蚀或劣化。此外,积聚在底面12中弹簧收纳壁14内的区域12A的水分能够通过水分排放开口14a向区域12A以外的区域12B排出。
此外,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形成有向内侧缩回的凸部16,该凸部16与后述的相对于底面12的外表面缩回的凹状槽72相对应。此外,在容器主体10的侧壁11内表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辅助肋11e,在底面12也设置有辅助肋12a。
然而,如图5以及图6所示,收纳在容器主体10内的上推板40具有对一端收纳在底面12的弹簧收纳壁14内的弹簧5的另一端进行收纳的弹簧收纳壁44。此外,上推板40具有在俯视状态下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在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相对应的两边40a、40b设置有供止动器机构50进入的凹部(卡止用凹部)41、41。该情况下,凹部41、41设置在上推板40的两边40a、40b的中央部。此外,进入上推板40的凹部41、41内的止动器机构50的爪52a、53a与位于平行于凹部41、41的两边40a、40b的方向的两端部41a、41a卡合,从而卡止上推板40。此外,在上推板40设置有引导槽42,该引导槽42与沿容器主体1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辅助肋11e卡合,并沿着辅助肋11e引导上推板40。
此外,如图11A至图13所示,湿纸巾加热器1还具备载置容器主体10的基座80。该情况下,在基座80设置有磁体连接器81,在该磁体连接器81连结有与电源(未图示)连接的布线电线83。
此外,在基座80上设置有与磁体连接器81所朝向的方向L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引导突部82、82,使得各引导突部82、82与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外侧的一对凹状槽72嵌合。该情况下,磁体连接器81位于一对引导突部82、82的延长线L1之间的中央。此外,磁体连接器81所朝向的方向L与后述的容器主体10的插入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在容器主体10的侧壁11下方设置有暴露于外侧的插口70,该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以一触式吸附至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从而电连接。
该情况下,基座80的一对引导突部82、82从与磁体连接器81所朝向的方向L正交的侧面观察呈平缓的山形状,容器主体10侧的凹状槽72也具有与引导突部82、82相对应的山形状。
如图12所示,将手指插入设置在湿纸巾加热器1的盖装置30的握持槽30A内,用单手握持盖装置30。接下来,将容器主体10与盖装置30以使插口70朝向磁体连接器81侧的方式载置于基座80上。此时,基座80上的引导突部82、82嵌合至容器主体10侧的凹状槽72内。其后,使容器主体10与盖装置30沿着一对引导突部82、82延伸的插入方向向磁体连接器81侧滑动。
该情况下,由于基座80上的引导突部82、82从侧面观察呈平缓的山形状,因此使容器主体10向磁体连接器81侧移动时,容器主体10的高度逐渐向下方降低。由此,若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向磁体连接器81侧接近,则同时使插口70与磁体连接器81的高度一致(参照图13)。进而,通过使容器主体10与盖装置30向磁体连接器81侧移动,从而仅通过单手的操作,就能够使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以一触式吸附并连接至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
此外,将容器主体10从基座80取下的情况下,首先握住容器主体10的握持槽30A,以插口70与磁体连接器81的连接部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容器主体10,解除插口70与磁体连接器81的连接。接下来,使容器主体10从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分离。由此,能够简单地将容器主体10从基座80取下。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在磁体连接器81连接有插口70的状态下,一对引导突部82、82的峰P1相对于一对凹状槽72、72的峰P2位于磁体连接器81侧(参照图11B)。该情况下,若将一对凹状槽72、72嵌合至基座80的一对引导突部82、82,并使容器主体10在基座80上向磁体连接器81侧滑动,则通过一对引导突部82、82能够将一对凹状槽72、72向磁体连接器81侧按压。由此,能够将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按压至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侧,可靠地连接插口70与磁体连接器81。在此,图11B为示出一对引导突部与一对凹状槽的概略图。
接下来,对由这样的构成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操作设置在湿纸巾加热器1的盖装置30的操作体32,解除卡止体31与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7的卡合,将盖装置30通过弹簧9a的力打开。
接下来,将内盖20的一对卡止体2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解除一对卡止体22与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8的卡合,将内盖20通过弹簧9b的力打开(参照图2)。
该情况下,由于盖装置30的突起60从一对止动器机构50的上部体59分离,因此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由于弹簧54以及弹簧55的力而从止动器壳体51的横向两侧向外侧突出。其后,将湿纸巾收纳体2A载置于容器主体10内的上推板40上。
接下来,将上推板40上的湿纸巾收纳体2A从上方圧入下方。该情况下,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呈山形状,各爪52a、53a均具有倾斜的上表面62与水平形成的下表面63。因此,上推板40在止动器架52的爪52a的上表面62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的上表面62上滑动,使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相对于止动器壳体51从横向两侧向内侧缩回同时向下方移动。其后,上推板40到达止动器架52的最下方的爪52a的下方以及止动器架53的最下方的爪53a的下方。
其后,关闭内盖20,容器主体10的上方开口10a被内盖20密闭,其后关闭盖装置30,内盖20被盖装置30覆盖。
该情况下,盖装置30的突起60通过内盖20的开口20a以及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壳体51的上端开口51a延伸至下方从而将上部体59向下方按压。由此,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从止动器壳体51的横向两端向内侧缩回。
因此,上推板40不受止动器机构50的限制而通过弹簧5的力被上推至上方,上推板40上的湿纸巾收纳体2A被按压至盖装置30的下板33的下表面。
这期间,湿纸巾收纳体2A的湿纸巾2经由下板33被内置于盖装置30的加热机构36A加热。
使用时,从容器主体10打开盖装置30(参照图4A)。
接下来,能够将被加热机构36A加热的湿纸巾收纳体2A的湿纸巾2从内盖20的取出口21向外侧取出。
该情况下,由于从容器主体10打开盖装置30,因此盖装置30的突起60从止动器机构50的上部体59分离。伴随于此,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从止动器壳体51的横向两侧向外侧突出,上推板40与爪52a以及爪53a的下表面63卡合,妨碍其上升移动。由此,即使不从上推板40对湿纸巾收纳体2A施加较大的力,也能够将湿纸巾2从内盖20的取出口顺畅地取出。
接下来,对在基座80上安装容器主体10的作用进行阐述。
首先,如图12所示,将手指插入设置在湿纸巾加热器1的盖装置30的握持槽30A内,用单手握持盖装置30。接下来,将容器主体10与盖装置30以使插口70朝向磁体连接器81侧的方式载置于基座80上。此时,基座80上的引导突部82、82嵌合至容器主体10侧的凹状槽72内。其后,使容器主体10与盖装置30向磁体连接器81侧沿着一对引导突部82、82延伸的方向滑动。
该情况下,由于基座80上的引导突部82、82从侧面观察呈平缓的山形状,因此使容器主体10向磁体连接器81侧移动时,容器主体10的高度逐渐向下方降低。由此,若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向磁体连接器81侧接近,则同时使插口70与磁体连接器81的高度一致(参照图13)。进而,通过使容器主体10与盖装置30向磁体连接器81侧移动,从而仅通过单手的操作,就能够将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以一触式吸附并连接至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
此外,将容器主体10从基座80取下的情况下,首先握住容器主体10的握持槽30A,以插口70与磁体连接器81的连接部为中心向上方转动容器主体10,解除插口70与磁体连接器81的连接。接下来,使容器主体10从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分离。由此,能够简单地将容器主体10从基座80取下。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在容器主体10内的一对止动器机构50具有止动器壳体51,该止动器壳体51具有其宽度a大于其厚度b的薄型的箱形形状,止动器壳体51以与容器主体10的对置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式沿着侧面11a、11b的内表面而配置。此外,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均向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突出。因此,能够尽可能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因此能够抑制止动器机构50向容器主体10内突出的突出量。此外,由于止动器壳体51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设置的一对销58,止动器架52、53各自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设置的弹簧54、55,因此能够使止动器架52、53不倾斜而高精度地在横向移动。
进而,由于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向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突出,因此即使较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也不容易脱离。即,也可以认为,在使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正交并突出的情况下,若减小止动器机构50的厚度,则与此伴随有爪52a、53a的突出量也减小,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容易脱离。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止动器机构50的厚度方向与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的突出方向正交。因此,即使较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也不容易脱离。
此外,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设置有收纳弹簧5的一端的弹簧收纳壁14,在弹簧收纳壁14的内表面设置多个肋15,将弹簧5载置于该肋15上。因此,即使在底面12中弹簧收纳壁14内的区域12A积聚有从湿纸巾2释放的水分,金属制的弹簧5也不会腐蚀。
再有,在基座80上设置有平行的一对引导突部82、82,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设置有与引导突部82、82嵌合的一对凹状槽72、72。因此,仅用单手握持容器主体10与盖装置30,将容器主体10的一对凹状槽72、72嵌合至基座80上的一对引导突部82、82,使容器主体10沿着基座80向磁体连接器81侧滑动,就能够使容器主体10的插口70以一触式吸附并连接至基座80的磁体连接器81。该情况下,通过具有磁体连接器81的基座80与具有插口70的容器主体10,从而构成托架结构。
再有,盖装置30的下板33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33a,通过该凸部33a能够更宽敞地获取盖装置30内部的空间30a。此外,由于下板33具有朝向容器主体10侧向下方突出的凸部33a,加热机构36A配置在凸部33a内部,因此通过该凸部33a,能够使盖装置30内的加热机构36A更向上推板40侧移动。因此,通过位于上推板40侧的加热机构36A,能够在下板33的凸部33a与上推板40之间通过弹簧5的力来按压湿纸巾收纳体2A的同时,有效地加热该湿纸巾收纳体2A。再有,通过在下板33设置凸部33a,能够更宽敞地获取加热机构36A与上板34之间的间隔,能够在加热机构36A与上板34之间配置厚度较大的隔热材料39。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来自加热机构36A的热向上板34侧传递。此外,在内盖20形成有供下板33的凸部33a进入的凹状部23,通过将下板33的凸部33a嵌合至内盖20的凹状部23内,从而能够利用盖装置30将内盖20以密封状态覆盖。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图14至图18,对第2实施方式的湿纸巾加热器进行说明。
在图14至图18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A至图1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4、图15以及图17所示,这样的湿纸巾加热器1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10,具有包含4个侧面的侧壁11与底面12,在侧壁11上方形成有上方开口10a;合成树脂制的内盖20,开闭自如地设置在容器主体10,使容器主体10的上方开口10a密闭,并且具有湿纸巾2的取出口21;盖装置30,开闭自如地设置在容器主体10,覆盖使容器主体10密闭的内盖20;合成树脂制的上推板40,配置在容器主体10内,将湿纸巾收纳体2A上推。
此外,盖装置30具有合成树脂制的下板33、合成树脂制的上板34、下板33与上板34之间的合成树脂制的侧板35,在内部形成有中空状的空间30a。
此外,如后所述,在盖装置30的空间30a内配置有经由下板33加热湿纸巾2的加热机构36A(参照图4A至图4C)。
此外,在容器主体10内设置有金属制的弹簧(上推板弹压机构)5,介于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与上推板40之间,抬起上推板40。进而在容器主体10的侧壁11中对置的侧面、例如侧面11a、11b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止上推板40的一对止动器机构50、50。
接下来,进一步阐述湿纸巾加热器1的各构成部分。湿纸巾加热器1的内盖20以及盖装置30均具有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上方开口上缘的摆动轴8的基部23A以及基部33A。此外,盖装置30与内盖20均被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摆动轴的弹簧9a、9b向开启方向弹压。
此外,盖装置30具有与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7卡止的卡止体31。该卡止体31设置在盖装置30的侧板35,在该侧板35设置有使卡止体31沿侧板35移动的操作体32。并且,通过用手指使该操作体32移动,从而盖装置30的卡止体31从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7脱离,盖装置30由于弹簧9a的力而被打开。另外,如图4B所示,操作体32与缠绕有弹簧32b的操作棒32a连结,通过该弹簧32b使得操作体32在与卡止体31的卡合部17卡止的卡止方向被弹压。
此外,内盖20具有与设置在容器主体10的一对卡合部18卡止的一对卡止体22,通过手指使一对卡止体22朝向相互接近的内侧移动。由此,内盖20的卡止体22从容器主体10的卡合部18脱离,内盖20由于弹簧9b的力而被打开。
接下来,根据图14以及图15对盖装置30进行说明。盖装置30具有下板33、上板34、下板33与上板34之间的侧板35,在盖装置30的空间30a内配置有经由下板33加热湿纸巾2的加热机构36A。
此外,盖装置30的下板33具有朝向容器主体10侧突出的凸部33a。内置于盖装置30的加热机构36A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加热机构36A相同的结构,且下板33具有凸部33a。此外,加热机构36A配置在该凸部33a内部,因此加热机构36A位于容器主体10侧(参照图4B以及图4C)。并且,盖装置30的加热机构36A与延伸至容器主体10内的集合布线37d连接,该集合布线37d与经由连接部85连结至容器主体10的布线电线86连接(参照图18)。
此外,如上所述,在容器主体10的侧壁11中对置的侧面11a、11b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止上推板40的一对止动器机构50、50。该一对止动器机构50、50沿着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的内表面而设置,但一对止动器机构50、50、上推板40以及一对止动器机构50、50与上推板40的卡止结构与图5至图10B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大致相同。
接下来,根据图16说明容器主体10的内部结构。如图16所示,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设置有用于收纳金属制的弹簧5的一端的弹簧收纳壁14。该弹簧收纳壁14断续地形成,在弹簧收纳壁14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水分排放开口14a。可以认为,由于湿纸巾2在使用中从内部释放水分,因此来自湿纸巾2的水分积聚在底面12,特别是积聚在由弹簧收纳壁14包围的区域12A。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12中由弹簧收纳壁14包围的区域12A相对于其他区域12B向上方隆起,并且从区域12A朝向其他区域12B逐渐下降。
因此,能够将从湿纸巾2积聚在底面12中由弹簧收纳壁14包围的区域12A内的水分经由水分排放开口14a向区域12A以外的区域12B有效地排出。
虽然在底面12的弹簧收纳壁14内收纳有金属制的弹簧5的一端,但由于能够将水分从由弹簧收纳壁14包围的区域12A向其他区域12B有效地排出,因此弹簧5不会由于水分而腐蚀或劣化。
另外,在容器主体10的侧壁11内表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辅助肋11e,该辅助肋11e与上推板40的引导槽42卡合(参照图5以及图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在容器主体10内的一对止动器机构50具有止动器壳体51,该止动器壳体51具有其宽度a大于其厚度b的薄型的箱形形状,止动器壳体51以与容器主体10的对置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式沿着侧面11a、11b的内表面而配置。此外,止动器架52的爪52a以及止动器架53的爪53a均向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突出。因此,能够尽可能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因此能够抑制止动器机构50向容器主体10内突出的突出量。
再有,由于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向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平行的方向突出,因此即使较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也不容易脱离。即,也可以认为,在使止动器机构50的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容器主体10的侧面11a、11b正交并突出的情况下,若减小止动器机构50的厚度,则与此伴随有爪52a、53a的突出量也减小,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容易脱离。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止动器机构50的厚度方向与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的突出方向正交。因此,即使较薄地构成止动器机构50,止动器架52、53的爪52a、53a与上推板40的卡合也不容易脱离。
此外,在容器主体10的底面12设置有收纳弹簧5的一端的弹簧收纳壁(上推板弹压机构收纳壁)14,底面12中由弹簧收纳壁14包围的区域12A相对于其他区域12B向上方隆起。因此,即使从湿纸巾2释放的水分积聚在底面12中弹簧收纳壁14内的区域12A,该水分也可以从区域12A经由水分排放开口14a向其他区域12B排出。因此,收纳在弹簧收纳壁14内的弹簧5不会腐蚀或劣化。
再有,盖装置30的下板33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凸部33a,通过该凸部33a能够更宽敞地获取盖装置30内部的空间30a。此外,由于下板33具有朝向容器主体10侧向下方突出的凸部33a,加热机构36A配置在凸部33a内部。因此,通过该凸部33a能够使盖装置30内的加热机构36A更向上推板40侧移动。由此,通过位于上推板40侧的加热机构36A,能够在下板33的凸部33a与上推板40之间通过弹簧5的力来按压湿纸巾收纳体2A的同时,有效地加热该湿纸巾收纳体2A。再有,通过在下板33设置凸部33a,能够更宽敞地获取加热机构36A与上板34之间的间隔,能够在加热机构36A与上板34之间配置厚度较大的隔热材料39。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来自加热机构36A的热向上板34侧传递。此外,在内盖20形成有供下板33的凸部33a进入的凹状部23,通过将下板33的凸部33a嵌合至内盖20的凹状部23内,从而能够利用盖装置30将内盖20以密封状态覆盖。
附图标记说明
1 湿纸巾加热器
2 湿纸巾
2A 湿纸巾收纳体
3 容器
5 弹簧
10 容器主体
11 侧壁
11e 辅助肋
12 底面
12a 辅助肋
12A 由弹簧收纳壁包围的区域
12B 其他区域
14 弹簧收纳壁
15 肋
20 内盖
21 取出口
23 凹状部
30 盖装置
30a 空间
33 下板
33a 凸部
34 上板
35 侧板
36A 加热机构
40 上推板
41 卡止用凹部
50 止动器机构
51 止动器壳体
52 止动器架
52a 爪
52b 倾斜孔
53 止动器架
53a 爪
53b 倾斜孔
58 销
59 上部体
60 突起
70 插口
80 基座
81 磁体连接器。

Claims (5)

1.一种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主体,收纳包含湿纸巾的湿纸巾收纳体;
盖装置,开闭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具有上板、下板以及侧板;
上推板,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上推所述湿纸巾收纳体;
上推板弹压机构,介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上推板之间,抬起所述上推板;
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盖装置内,
在所述盖装置的所述下板形成有朝向所述容器主体侧突出的凸部,并且所述加热机构配置在所述下板的所述凸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装置内且在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上板之间介有隔热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主体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内盖,该内盖位于所述盖装置的下方,并且具有所述湿纸巾的取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形成有供所述下板的凸部进入的凹状部。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湿纸巾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对置的侧壁设置有卡止所述上推板的一对止动器机构。
CN202020631263.3U 2019-05-08 2020-04-23 湿纸巾加热器 Active CN2127883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8558A JP2020183262A (ja) 2019-05-08 2019-05-08 ウェットティッシュウォーマー
JP2019-088558 2019-05-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8363U true CN212788363U (zh) 2021-03-26

Family

ID=73045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1263.3U Active CN212788363U (zh) 2019-05-08 2020-04-23 湿纸巾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83262A (zh)
CN (1) CN21278836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83262A (ja) 2020-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8330B2 (ja) 電気機器
CN212788367U (zh) 湿纸巾加热器
CN212788363U (zh) 湿纸巾加热器
TWI689273B (zh) 濕巾加熱裝置
CN212788364U (zh) 湿纸巾加热器
CN111904313B (zh) 湿纸巾加热器
JP2008293874A (ja) 電池ボックス
KR101515386B1 (ko) 화장품 케이스
CN211365524U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湿巾袋
KR101534467B1 (ko) 화장품 케이스
CN212154472U (zh) 淋浴门合页及淋浴门
JP3757942B2 (ja) バックアップ用電池の取付構造を有する装置
CN216165168U (zh) 一种电子烟杆套
JPH0642647Y2 (ja) 電子血圧計
TW201603767A (zh) 濕巾加熱裝置
KR200488157Y1 (ko) 인출식 젖병 수용부를 구비한 물티슈 가온기
JP3990749B2 (ja) 乾電池ケース
CN218578319U (zh) 一种耐高温蒸煮的可分离式消毒盒
CN220275522U (zh) 清洁设备
CN211657572U (zh) 一种睫毛夹
CN214694782U (zh) 电熨斗
CN219250499U (zh) 一种牙线盒
JPH0522175Y2 (zh)
JP4038235B2 (ja) 容器
JPH045468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