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8270U -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8270U
CN212788270U CN201922321088.8U CN201922321088U CN212788270U CN 212788270 U CN212788270 U CN 212788270U CN 201922321088 U CN201922321088 U CN 201922321088U CN 212788270 U CN212788270 U CN 212788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wall
annular connecting
annular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10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云彪
张鸿昌
冯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alesi Rileosi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alesi Rileosi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alesi Rileosi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alesi Rileosip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210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8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8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82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包括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设有可容纳的腔体结构且护套主体为为便于收纳的可形变结构,所述护套主体为隔热材料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套,通过护套主体设有可容纳的腔体结构且所述护套主体为隔热材料构成的设置,可将锅体也就是加热后的内胆放置于可容纳的腔体结构内,起到隔热防烫的作用;且通过护套主体为便于收纳的可形变结构,可将护套主体进行形变,使其体积变小,方便携带,且节省占用的空间,从而最终节省厨房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消费者对烹饪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产生了对色、香、味俱全的饮食追求,压力蒸煮具有压力渗透和能够达到一定的温度要求,具有该功能的产品市场普遍认为是可以实现健康、营养煮食的。
这些烹饪后的锅体普遍温度比较高,一般锅体拿出来温度比较高,不能直接放置于桌面或者支撑面上,或者烹饪的过程锅体过高,会发生烫伤的危险;因此一般都需要将锅体连着锅盖直接搬运,但是由于锅体还插着电线以及锅盖比较笨重,搬运起来十分不便,从而使得锅体的移动被限制。且为了防止被烫伤,一般锅体都会包括内胆和外壳,会出现内胆和外壳的形状被固定,导致锅体整体占用空间较大,灵活性差,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发生烫伤且锅体整体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护套。
在本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设有可容纳的腔体结构且护套主体为便于收纳的可形变结构,所述护套主体为隔热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套,通过护套主体设有可容纳的腔体结构且所述护套主体为隔热材料构成的设置,可将锅体也就是加热后的内胆放置于可容纳的腔体结构内,起到隔热防烫的作用;且通过护套主体为便于收纳的可形变结构,可将护套主体进行形变,使其体积变小,方便携带,且节省占用的空间,从而最终节省厨房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护套主体包括可形变的护套壁和护套底部,所述护套壁和护套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这样设置是为了通过将锅体也就是加热后的内胆放置于可容纳的腔体结构内,通过护套壁和护套底部整体围成,实现了侧面和底部的隔离防烫效果,另外通过所述护套壁和护套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的设置,避免出现接缝,给消费者一种无缝对接的美感,且也避免接缝处容易损坏,提高了护套主体的使用寿命。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护套壁和护套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这种设置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所述护套壁和护套底部可拆卸连接或其他方式的连接也是可行的。另外通过护套壁的可形变实现便于收纳,节省占用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护套壁为可折叠结构,所述护套壁包括若干环形连接段和若干环形凹槽,相邻的环形连接段之间均通过环形凹槽连接且一体成型,若干环形连接段和若干环形凹槽为软质硅胶或软质塑胶材质。这样设置使得可通过压缩和提拉实现护套壁沿各组环形凹槽形成折叠或展开状态,折叠时各环形连接段的段面分别与邻段面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相邻,从而呈现了便于放置锅体的内胆的使用状态以及不使用时的折叠收纳状态,既可实现防烫效果,又可将折叠后的护套主体用作隔热垫防止烫伤桌面,绿色环保,安全易用,节省厨房空间,顺应了现代人性化厨房电器的理念。优选地,环形凹槽分别置于护套壁高度的1/n+1,2/n+1,3/n+1等(n=环形凹槽组数,n≥1,分子≤n)。
优选地,环形连接段的段宽值与环形凹槽底部宽度值相等,所述护套壁为径向直径从与护套底部接触端往上逐步递增;折叠后,相邻的环形连接段套设于距离护套底部较近端的环形连接段的外侧,折叠后的所述护套壁宽度值与距离护套底部最近端的环形连接段宽度值相等。这样设置是为了形成上端宽下端窄的倒写的金字塔结构,使得下压时护套壁折叠的空间尽可能小。当然环形连接段的段宽值与环形凹槽底部宽度值相等的设置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
优选地,所述护套壁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护套壁包括若干环形连接段,若干环形连接段相互伸缩连接;若干环形连接段为软质硅胶或软质塑胶材质。这样设置是提供另外一种可收纳节省空间的结构,只需要压缩或拉伸就可实现护套壁的收纳或展开,提供收纳和使用两种状态。这种连接的设置可快速实现拉伸或压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地,若干环形连接段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这样设置是为了快速散热。
优选地,所述护套壁的顶部设有用于压缩和提拉护套壁的提手结构。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压缩和提拉护套壁。优选地,提手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于护套壁两侧的把手。当然这些设置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把手的数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优选地,所述护套底部设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肋状支撑筋和用于散热的第二散热孔。这样设置是为了通过肋状支撑筋提供空气流通的空间,加速散热。第二散热孔的设置也是为了加速散热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上述的护套,所述锅体放置于护套的腔体结构内。这样设置是通过锅体放置于护套的腔体结构内,可实现隔热防烫的效果,同时也便于搬动。
优选地,包括锅盖,锅盖盖设于锅体的开口处,所述腔体结构的形状与锅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腔体结构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结构。这样设置是对不同的锅体可选择不同的形状的护套,既解决了烫伤问题又解决了烹饪器具只有单一锅体的缺陷,从而提高了灵活性。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其他的烹饪工具也是可行的,如电饭锅或高压锅等等。
优选地,所述提手结构设有用于与锅盖边沿的把手卡合的凹槽结构。这种把手结构的设置通过与锅盖边沿的把手卡合,可起到固定锅盖的作用,提高锅盖盖合锅体的可靠性,同时有助实现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套,通过护套主体设有可容纳的腔体结构且所述护套主体为隔热材料构成的设置,可将锅体也就是加热后的内胆放置于可容纳的腔体结构内,起到隔热防烫的作用;且通过护套主体为便于收纳的可形变结构,可将护套主体进行形变,使其体积变小,方便携带,且节省占用的空间,从而最终节省厨房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上述的护套,所述锅体放置于护套的腔体结构内。这样设置是通过锅体放置于护套的腔体结构内,可实现隔热防烫的效果,同时也便于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收纳前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收纳前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收纳前的护套的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收纳后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收纳后的护套的底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收纳后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收纳前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收纳前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收纳后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烹饪器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护套收纳前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护套收纳后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四护套收纳前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四护套收纳后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套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护套主体1,护套主体1设有可容纳的腔体结构13且护套主体1为便于收纳的可形变结构,护套主体1为隔热材料构成。
如图1至图5所示,护套主体1包括可形变的护套壁11和护套底部12,护套壁11和护套底部12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这样设置是为了通过将锅体也就是加热后的内胆放置于可容纳的腔体结构内,通过护套壁和护套底部整体围成,实现了侧面和底部的隔离防烫效果,另外通过所述护套壁和护套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的设置,避免出现接缝,给消费者一种无缝对接的美感,且也避免接缝处容易损坏,提高了护套主体的使用寿命。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护套壁和护套底部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这种设置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所述护套壁和护套底部可拆卸连接或其他方式的连接也是可行的。另外通过护套壁的可形变实现便于收纳,节省占用的空间。
如图1至图3所示,护套壁11为可折叠结构,护套壁11包括若干环形连接段111和若干环形凹槽112,相邻的环形连接段111之间均通过环形凹槽112连接且一体成型,若干环形连接段111和若干环形凹槽112为软质硅胶或软质塑胶材质。这样设置使得可通过压缩和提拉实现护套壁沿各组环形凹槽形成折叠或展开状态,折叠时各环形连接段的段面分别与邻段面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相邻,从而呈现了便于放置锅体的内胆的使用状态以及不使用时的折叠收纳状态,既可实现防烫效果,又可将折叠后的护套主体用作隔热垫防止烫伤桌面,绿色环保,安全易用,节省厨房空间,顺应了现代人性化厨房电器的理念。优选地,环形凹槽分别置于护套壁高度的1/n+1,2/n+1,3/n+1等(n=环形凹槽组数,n≥1,分子≤n)。
如图1所示,环形连接段111的段宽值与环形凹槽112底部宽度值相等;护套壁11的径向直径从与护套底部12接触端往上逐步递增;折叠后,相邻的环形连接段111套设于距离护套底部12较近端的环形连接段111的外侧,折叠后的所述护套壁11宽度值与距离护套底部12最近端的环形连接段111宽度值相等。这样设置是为了形成上端宽下端窄的倒写的金字塔结构,使得下压时护套壁折叠的空间尽可能小。当然环形连接段的段宽值与环形凹槽底部宽度值相等的设置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若干环形连接段111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113。这样设置是为了快速散热。
如图1所示,护套壁11的顶部设有用于压缩和提拉护套壁11的提手结构114。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压缩和提拉护套壁。如图1所示,提手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于护套壁两侧的把手。当然这些设置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把手的数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如图2、图3、图4所示,护套底部12设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肋状支撑筋121和用于散热的第二散热孔122。这样设置是为了通过肋状支撑筋121提供空气流通的空间,加速散热。第二散热孔122的设置也是为了加速散热的速度。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收纳前状态:先把折叠状态的护套3放置于桌面上,并把需要放置的结构置于腔体结构13内最好是正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提手结构114提拉护套3,使护套3呈展开状态。
收纳后状态:使用完毕后,向下压缩护套3,使其呈折叠状态,此时护套3可以作为放置需要放置的结构的桌面隔热垫。
实施例二
如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套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护套壁11为可伸缩折叠结构,护套壁11包括若干环形连接段111,若干环形连接段111相互可伸缩连接;若干环形连接段111为软质硅胶或软质塑胶材质。提手结构114设有凹槽结构115。这样设置是提供另外一种可节省空间的收纳结构,只需要压缩或拉伸就可实现护套壁的收纳或展开,提供收纳和使用两种状态。这种连接的设置可快速实现拉伸或压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三
如图10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器具的第三实施例,包括锅体2和实施例一的护套3,锅体2放置于护套3的腔体结构13内。这样设置是通过锅体放置于护套的腔体结构内,可实现隔热防烫的效果,同时也便于搬动。本实施例使用的是实施例一的护套3。
如图11至图13所示,包括锅盖4,锅盖4盖设于锅体2的开口处,腔体结构13形状与锅体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腔体结构13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结构。这样设置是对不同的锅体选择不同的形状的护套,既解决了烫手问题又解决了烹饪器具只有单一锅体的缺陷,从而提高了灵活性。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只是优选,并不是限制性的规定,其他的烹饪工具也是可行的,如电饭锅或高压锅等等。
如图11至图13所示,盖合锅盖4的第一接触面41与锅体2的第二接触面21贴合实现密封。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使用的是实施例一的护套3。
收纳前状态:先把折叠状态的护套3放置于桌面上,并把空气炸锅的锅体2置于腔体结构13内最好是正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提手结构114提拉护套3,使护套3呈展开状态,然后将锅盖4盖设于锅体2上,锅盖4的第一接触面41与锅体2的第二接触面21贴合实现密封,最后启动空气炸锅开始烹饪。
收纳后状态:烹饪完成后,向下压缩护套3,使其呈折叠状态,此时护套3可以作为放置内胆或空气炸锅的锅体2的桌面隔热垫。
实施例四
如图14至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烹饪器具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实施例二的护套3。其中,提手结构114设有与锅盖4边沿的把手41卡合的凹槽结构115。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使用的是实施例一的护套3。
收纳前状态:先把折叠状态的护套3放置于桌面上,并把空气炸锅的锅体2置于腔体结构13内最好是正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提手结构114提拉护套3,使护套3呈展开状态,且通过凹槽结构115与锅盖边沿的把手41卡合,起到固定锅盖的作用,提高锅盖盖合锅体的可靠性,同时有助实现锅盖4与锅体2的密封盖合;最后启动空气炸锅开始烹饪。
收纳后状态:烹饪完成后,将凹槽结构115与把手41分开,向下压缩护套3,使其呈折叠状态,此时护套3可以作为放置内胆或空气炸锅的锅体2的桌面隔热垫。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主体(1),所述护套主体(1)设有可容纳的腔体结构(13)且护套主体(1)为便于收纳的可形变结构,所述护套主体(1)为隔热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1)包括可形变的护套壁(11)和护套底部(12),所述护套壁(11)和护套底部(12)固定连接且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壁(11)为可折叠结构,所述护套壁(11)包括若干环形连接段(111)和若干环形凹槽(112),相邻的环形连接段(111)之间均通过环形凹槽(112)连接且一体成型,若干环形连接段(111)和若干环形凹槽(112)均为软质硅胶或软质塑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环形连接段(111)的段宽值与环形凹槽(112)底部宽度值相等;所述护套壁(11)的径向直径从与护套底部(12)接触端往上逐步递增;折叠后,相邻的环形连接段(111)套设于距离护套底部(12)较近端的环形连接段(111)的外侧,折叠后的所述护套壁(11)宽度值与距离护套底部(12)最近端的环形连接段(111)宽度值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壁(11)为可伸缩折叠结构,所述护套壁(11)包括若干环形连接段(111),若干环形连接段(111)相互可伸缩连接;若干环形连接段(111)为软质硅胶或软质塑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若干环形连接段(111)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113),所述护套底部(12)设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肋状支撑筋(121)和用于散热的第二散热孔(122)。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壁(11)的顶部设有用于压缩和提拉护套壁(11)的提手结构(114)。
8.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2)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套(3),所述锅体(2)放置于护套(3)的腔体结构(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4),锅盖(4)盖设于锅体(2)的开口处,所述腔体结构(13)形状与锅体(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腔体结构(13)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结构(114)上设有与锅盖(4)边沿的把手(41)卡合的凹槽结构(115)。
CN201922321088.8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88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1088.8U CN212788270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1088.8U CN212788270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8270U true CN212788270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7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108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88270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8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03099B2 (en) Multifunction electrical cooking appliance
CN212788270U (zh) 一种护套及其烹饪器具
CN215383133U (zh) 一种石墨烯保温锅
CN211022163U (zh) 一种手柄可拆装的多用锅
CN220236744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手柄高压锅
CN213097533U (zh) 多功能锅盖
KR200474305Y1 (ko) 레인지 조리판의 접이식 덮개
CN20778493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热锅
CN106136965B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
CN213488327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06933967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炊具内胆
CN212521548U (zh) 一种空气炸锅用炸桶组件
CN220800783U (zh) 一种组合式烹饪设备
CN218044720U (zh) 一种碗锅一体电炊具
CN214855956U (zh) 一种便携式电煮锅
CN212261149U (zh) 一种分体式涮烤锅
CN2200974Y (zh) 餐桌上食物的电热保温器
CN214128194U (zh) 一种可立的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937951U (zh) 一种防烫的食物处理机
CN212281047U (zh) 烹饪器具支架
CN211459847U (zh) 一种锅盖装置及其空气炸锅
CN210169755U (zh) 一种便携折叠式热水壶
CN218246783U (zh) 一种防烫伤煎煮设备
CN213605955U (zh) 烹饪器具
JP3203316U (ja) スチーム調理鍋フレーム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