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5855U - 助听耳机 - Google Patents

助听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5855U
CN212785855U CN202021885749.6U CN202021885749U CN212785855U CN 212785855 U CN212785855 U CN 212785855U CN 202021885749 U CN202021885749 U CN 202021885749U CN 212785855 U CN212785855 U CN 212785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ing aid
module
light
hear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57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德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 Ta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 T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 Ta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 T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57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5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5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5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听耳机,包括:外壳、透光镜片、喇叭、麦克风、以及PCBA板。外壳设有通孔;透光镜片位于通孔处;PCBA板包括:助听功能模块、入耳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入耳检测模块具有光感芯片,光感芯片与透光镜片平行设置且距离不大于1.5mm;入耳检测模块通过光感芯片检测通孔处的光能量以检测助听耳机是否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入耳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助听功能模块的开闭。上述助听耳机,利用入耳检测模块检测助听耳机是否佩戴到位,解决啸叫问题,以及在助听耳机被取下时实现自动关闭,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智能便捷性。

Description

助听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助听耳机。
背景技术
对于听碍患者,由于听力系统的损伤,导致其对于不同频段的声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听碍患者需要通过佩戴助听器对声音进行补偿处理,该补偿处理根据听碍患者的特定听损类型设置相应的分频放大倍数,从而对不同频段的声音进行针对性的放大处理,从而补偿听碍患者的听阈损失,使得听碍患者能够听清声音,提升听感效果。
传统的助听器的缺陷在于,由于其喇叭和麦克风距离很近,佩戴助听器过程中,由于还未佩戴到位,机器的啸叫声较大,对用户造成不适,影响客户体验。此外,用户在取下助听器后,经常因为忘记关闭助听器,导致助听器由于一直处于未断电状态,而产生啸叫直至断电,降低用户体验和产品智能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听耳机,利用入耳检测模块检测助听耳机是否佩戴到位,解决啸叫问题,以及在助听耳机被取下时实现自动关闭,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智能便捷性。
一种助听耳机,包括:
外壳;外壳设有通孔;
安装在外壳上的透光镜片;透光镜片位于通孔处;透光镜片对于55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10±5%;且透光镜片对于850nm和94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80±10%;
安装在外壳上的喇叭;
安装在外壳上的麦克风;以及
收容在外壳内的PCBA板;PCBA板包括:助听功能模块、入耳检测模块、以及分别连接助听功能模块和入耳检测模块的控制模块;助听功能模块分别连接麦克风和喇叭;助听功能模块用于接收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播放;入耳检测模块具有光感芯片,光感芯片与透光镜片平行设置且距离不大于1.5mm;入耳检测模块通过光感芯片检测通孔处的光能量以检测助听耳机是否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入耳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助听功能模块的开闭。
上述助听耳机,设置了用于检测助听耳机是否被佩戴到位的入耳检测模块。工作时,入耳检测模块上的光感芯片检测外壳的通孔处的光能量以检测助听耳机是否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若检测到助听耳机已经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则可发送启动信号给助听功能模块。若检测到助听耳机未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则可发送关闭信号给助听功能模块。此外,对于透光镜片的透光度和透光镜片与光感芯片的距离均设置在预设的范围内,并且透光镜片与光感芯片平行,使得光感芯片的检测更加精准。通过上述设计,利用入耳检测模块检测助听耳机是否佩戴到位,解决啸叫问题,以及在助听耳机被取下时实现自动关闭,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智能便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CBA板还包括:蓝牙功能模块和连接蓝牙功能模块的音频处理模块;蓝牙功能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音频处理模块连接助听功能模块;蓝牙功能模块用于无线连接移动终端;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将蓝牙功能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助听功能模块在蓝牙播放模式与助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蓝牙播放模式下,助听功能模块接收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且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进行播放;在助听模式下,助听功能模块接收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且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进行播放。兼具蓝牙播放功能和助听功能。当需要实现蓝牙播放功能时,蓝牙功能模块无线连接移动终端获取音频信号,再经由音频处理模块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再输入到助听功能模块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进行播放,实现蓝牙播放功能。当需要实现助听功能时,通过麦克风获取音频信号,然后输入到助听功能模块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进行播放,实现助听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助听耳机还包括:连接PCBA板的切换开关;切换开关连接控制模块以实现助听模式与蓝牙播放模式的手动切换。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切换开关实现助听模式与蓝牙播放模式的手动切换,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切换开关为安装在外壳上的轻触开关。使用者通过轻触开关实现接触式的模式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切换开关为安装在外壳上的触摸按键。使用者通过触摸按键实现感应式的模式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助听耳机还包括:收容在外壳内的电池;PCBA板还包括:连接电池的供电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助听功能模块、入耳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内置于外壳中的电池提供电源,并且通过供电控制模块控制电池的充放电,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设有凸伸状的入耳部;入耳部设有供喇叭伸入的出音孔。凸伸状的入耳部可以伸入到人体的耳道中,并且让喇叭更深入耳道,提供良好的播放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还设有网片;网片设置于出音孔处。网片用于阻挡碎屑,保护外壳内的电子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助听耳机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助听耳机隐藏外壳后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助听耳机的正面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助听耳机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助听耳机的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助听耳机的功能结构原理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0-助听耳机;
10-外壳,11-入耳部,111-出音孔,12-网片,13-通孔;
20-透光镜片;
30-喇叭;
40-麦克风;
50-PCBA板,51-助听功能模块,52-入耳检测模块,521-光感芯片,53-控制模块,54-蓝牙功能模块,55-音频处理模块,56-供电控制模块;
60-切换开关;
7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助听耳机100。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助听耳机100包括:外壳10、安装在外壳10上的透光镜片20、安装在外壳10上的喇叭30、安装在外壳10上的麦克风40、以及收容在外壳10内的PCBA板50。其中,外壳10为各电子器件的载体,并且对电子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喇叭30用于播放声音。麦克风40用于采集声音。PCBA板50用于针对听碍患者对音频信号进行补偿处理以达到助听的目的,并且该PCBA板50还用于检测助听耳机100在使用时是否已经佩戴到位。透光镜片20用于供光线出射和入射,并且还可以保护PCBA板50。
下文,结合图1至图6,对上述的助听耳机100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设有凸伸状的入耳部11。入耳部11设有供喇叭30伸入的出音孔111。凸伸状的入耳部11可以伸入到人体的耳道中,并且让喇叭30更深入耳道,提供良好的播放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还设有网片12。网片12设置于出音孔111处。网片12用于阻挡碎屑,保护外壳10内的电子器件。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设有通孔13,该通孔13相邻于入耳部11设置,在使用时,随着入耳部11插入到耳道中,通孔13便会跟随外壳10设置有该入耳部11的一面会紧贴到耳朵。
如图1和图3所示,透光镜片20位于通孔13处。透光镜片20对于55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10±5%。且透光镜片20对于850nm和94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80±10%。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喇叭30安装在外壳10的一侧且位于入耳部11中。喇叭30为系统中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装置,其可根据信号强弱和自身的尺寸大小输出不同响度、频率的声信号。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40安装在外壳10的底端。麦克风40可实现将外部的声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输出给PCBA板50(例如下文中的蓝牙功能模块54或者助听功能模块51)实现信号处理输出。
如图6所示,PCBA板50包括:助听功能模块51、入耳检测模块52、以及分别连接助听功能模块51和入耳检测模块52的控制模块53。助听功能模块51分别连接麦克风40和喇叭30。入耳检测模块52具有光感芯片521。
助听功能模块51用于接收麦克风40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30播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助听功能模块51为实现助听功能放大的装置,其可将采集的模拟声信号、音频信号通过内部的DSP处理器实现信号分频放大、降噪等功能,并最终通过喇叭30转换为声信号输出。助听功能模块51可通过助听功能芯片实现该功能DSP信号处理,可以根据听碍患者的特定听损类型设置系统的分频放大倍数,智能补偿听碍患者的听阈损失,达到听碍患者听得清、听感效果好的效果。
入耳检测模块52通过光感芯片521检测通孔13处的光能量以检测助听耳机100是否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
控制模块53用于根据入耳检测模块52的检测结果控制助听功能模块51的开闭。
在本实施例中,该光感芯片521用于产生红外光线,并且通过外壳10上的通孔13和透光镜片20出射到外壳10的外部,然后光感芯片521通过检测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的能量比例判断助听耳机100是否已经被佩戴到位。此处,对于助听耳机100是否佩戴到位的判断原则可以为:光感芯片521所检测到的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的能量比例达到预设的阈值,并且在达到预设的阈值后维持数值不变达到预设的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光感芯片521与透光镜片20平行设置且距离不大于1.5mm。在本实施例中,将光感芯片521与透光镜片20平行设置并且距离不大于1.5mm,而且透光镜片20对于55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10±5%,透光镜片20对于850nm和94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80±10%,保证光感芯片521所射出的红外光线在出射和入射的过程中,减少由于结构设置而导致的能量损失,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随着蓝牙耳机的普及,为了提高助听耳机100的便利性,还可以将本实施例的助听耳机100引入蓝牙播放功能。
例如,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PCBA板50还可以包括:蓝牙功能模块54和连接蓝牙功能模块54的音频处理模块55。蓝牙功能模块54连接控制模块53。音频处理模块55连接助听功能模块51。
蓝牙功能模块54用于无线连接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蓝牙功能模块54为通过蓝牙技术实现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音频数据传输,其可包括:RF天线、蓝牙无线功能处理器、以及蓝牙控制处理器等。其中,RF天线和蓝牙无线功能处理器为与移动终端的蓝牙音频实现无线互传的主要功能装置。蓝牙系统控制处理器为实现系统交互、信号控制、采集的装置,其可与多个外设装置实现信号采集和功能输出。蓝牙功能模块54可为蓝牙芯片为主要功能部件配合外设器件实现。蓝牙功能模块54可实现移动终端的音频在助听系统设备播放的功能,满足听碍患者的体验需求。
音频处理模块55用于将蓝牙功能模块54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控制模块53还用于控制助听功能模块51在蓝牙播放模式与助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蓝牙播放模式下,助听功能模块51接收音频处理模块55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且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30进行播放。在助听模式下,助听功能模块51接收麦克风40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且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30进行播放。兼具蓝牙播放功能和助听功能。当需要实现蓝牙播放功能时,蓝牙功能模块54无线连接移动终端获取音频信号,再经由音频处理模块55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再输入到助听功能模块51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30进行播放,实现蓝牙播放功能。当需要实现助听功能时,通过麦克风40获取音频信号,然后输入到助听功能模块51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喇叭30进行播放,实现助听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在助听模式,还是蓝牙播放模式,在启动助听功能模块51之前,都需要通过入耳检测模块52进行入耳检测,因此,在助听模式和蓝牙播放模式中,都可以避免出现啸叫的问题。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助听耳机100还可以包括:连接PCBA板50的切换开关60。切换开关60连接控制模块53以实现助听模式与蓝牙播放模式的手动切换。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切换开关60实现助听模式与蓝牙播放模式的手动切换,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切换开关60为安装在外壳10上的触摸按键。使用者通过触摸按键实现感应式的模式切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切换开关60可以为安装在外壳10上的轻触开关。使用者通过轻触开关实现接触式的模式切换。
此外,如图2、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助听耳机100还可以包括:收容在外壳10内的电池70。PCBA板50还包括:连接电池70的供电控制模块56。供电控制模块56分别连接助听功能模块51、入耳检测模块52、以及控制模块53。内置于外壳10中的电池70提供电源,并且通过供电控制模块56控制电池70的充放电,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上述助听耳机100,设置了用于检测助听耳机100是否被佩戴到位的入耳检测模块52。工作时,入耳检测模块52上的光感芯片521检测外壳10的通孔13处的光能量以检测助听耳机100是否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若检测到助听耳机100已经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则可发送启动信号给助听功能模块51。若检测到助听耳机100未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则可发送关闭信号给助听功能模块51。此外,对于透光镜片20的透光度和透光镜片20与光感芯片521的距离均设置在预设的范围内,并且透光镜片20与光感芯片521平行,使得光感芯片521的检测更加精准。通过上述设计,利用入耳检测模块52检测助听耳机100是否佩戴到位,解决啸叫问题,以及在助听耳机100被取下时实现自动关闭,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智能便捷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通孔;
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透光镜片;所述透光镜片位于所述通孔处;所述透光镜片对于55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10±5%;且所述透光镜片对于850nm和940nm的光线的透光度为:Min80±10%;
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喇叭;
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麦克风;以及
收容在所述外壳内的PCBA板;所述PCBA板包括:助听功能模块、入耳检测模块、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助听功能模块和所述入耳检测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助听功能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麦克风和所述喇叭;所述助听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所述喇叭播放;所述入耳检测模块具有光感芯片,所述光感芯片与所述透光镜片平行设置且距离不大于1.5mm;所述入耳检测模块通过所述光感芯片检测所述通孔处的光能量以检测所述助听耳机是否达到预设的佩戴位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耳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助听功能模块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板还包括:蓝牙功能模块和连接所述蓝牙功能模块的音频处理模块;所述蓝牙功能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助听功能模块;所述蓝牙功能模块用于无线连接移动终端;所述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蓝牙功能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助听功能模块在蓝牙播放模式与助听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蓝牙播放模式下,所述助听功能模块接收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且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所述喇叭进行播放;在所述助听模式下,所述助听功能模块接收所述麦克风输出的音频信号并且进行补偿处理后通过所述喇叭进行播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PCBA板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以实现所述助听模式与所述蓝牙播放模式的手动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为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轻触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为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触摸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所述PCBA板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池的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助听功能模块、所述入耳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凸伸状的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供所述喇叭伸入的出音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听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设有网片;所述网片设置于所述出音孔处。
CN202021885749.6U 2020-09-02 2020-09-02 助听耳机 Active CN212785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5749.6U CN212785855U (zh) 2020-09-02 2020-09-02 助听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5749.6U CN212785855U (zh) 2020-09-02 2020-09-02 助听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5855U true CN212785855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5749.6U Active CN212785855U (zh) 2020-09-02 2020-09-02 助听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5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595A (zh) * 2021-09-19 2021-11-16 深圳市昂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检测合适耳帽和消除啸叫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595A (zh) * 2021-09-19 2021-11-16 深圳市昂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检测合适耳帽和消除啸叫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8617B2 (en) Bluetooth earphone
CN111988699B (zh) 助听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
WO2019085063A1 (zh) 一种蓝牙耳机
EP2210425A2 (e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ombined electrical socket and microphone opening
CN107071608B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10809B (zh) 一种传感器模组和耳机
EP3627854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ring system and hear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hearing devices
US20050249372A1 (en) Hearing aid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method
KR20070105555A (ko) 마이크를 구비하는 이어폰
CN212785855U (zh) 助听耳机
US11722828B2 (en) Support foam for push button in hearing device
KR101494306B1 (ko) 선택적으로 외부 소리 정보 청취가 가능한 이어폰 시스템
CN107079226A (zh) 助听装置
CN212785856U (zh) 助听蓝牙耳机
JP3066305U (ja) 聴力補助器
CN106658265B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KR20210030458A (ko) 휴대용 음향기기
US11818549B2 (en) Hearing aid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ring aid system
CN211063759U (zh) 一种可测量体温并将测量结果传至手机的蓝牙耳机
KR101808253B1 (ko) 무선 헤드폰 및 이를 이용한 음향 증폭 시스템
WO2023193161A1 (en) Hearing device wearing status detection
EP4270985A1 (en) Combined charging contact and antenna for hearing instruments
US20240089649A1 (en) An earphone and a method of performing a command by an earphone
WO2024000174A1 (en) A hear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play and pause audio to a user
WO2024089969A1 (ja) イヤホ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