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4050U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4050U
CN212784050U CN202021708375.0U CN202021708375U CN212784050U CN 212784050 U CN212784050 U CN 212784050U CN 202021708375 U CN202021708375 U CN 202021708375U CN 212784050 U CN212784050 U CN 212784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ccommodating space
co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83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星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10gtek Transceiv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10gtek Transceiv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10gtek Transceiv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10gtek Transceive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083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4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4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4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底座,包括底壁及侧壁,底壁和侧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侧壁具有设置有弹簧的弹簧槽,弹簧的后端抵接于簧槽的内壁,侧壁还具有位于弹簧的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且抵靠弹簧的弹簧槽挡块;电路板,固定于收容空间;线缆,所述线缆的前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后端,所述线缆的后端伸出所述收容空间;解锁件,包括可滑动地组装于所述底座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前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内侧面设有插入所述弹簧槽的止位部,所述止位部抵接在所述弹簧的前端;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弹簧槽挡块能够阻挡住弹簧,避免弹簧回弹过程中歪斜,进而保证足够的回弹力以使解锁件能够复位。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四通道小型可插拔(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简称QSFP)是一种高密度的可插拔电连接器组件。QSFP连接器组件用以连接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或路由器的主板、光纤。
现有QSFP连接器一般设置有滑动锁扣和弹簧,滑动锁扣用以使QSFP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可靠、稳定地结合在一起。滑动锁扣设有拉带,拉带的尾端设有圆形拉环,拉动拉环带动滑动锁扣运动使QSFP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分离,弹簧安装于QSFP连接器的壳体上的弹簧槽,用以提供一回复力使滑动锁扣复位,以便重复插拔。但解锁后,弹簧回弹过程中容易歪斜造成弹力过小,使滑动锁扣无法复位造成解锁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弹簧回弹过程中容易歪斜造成弹力过小,使滑动锁扣无法复位造成解锁功能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底座,包括底壁、一对平行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侧壁具有开口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抵接于所述弹簧槽的内壁,所述侧壁还具有弹簧槽挡块,所述弹簧槽挡块位于所述弹簧的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且抵靠于所述弹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的前端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线缆,所述线缆的前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后端,所述线缆的后端伸出所述收容空间;解锁件,包括可滑动地组装于所述底座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前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内侧面设有插入所述弹簧槽的止位部,所述止位部抵接在所述弹簧的前端;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
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在弹簧的外侧设置弹簧槽挡块,弹簧槽挡块能够阻挡住弹簧,避免弹簧回弹过程中歪斜,进而保证足够的回弹力以使解锁件能够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槽还开口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底壁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槽的内壁包括前端面、后端面、底面和立面,其中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间隔设置,所述立面平行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底面连接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弹簧槽挡块设置于所述底面,且所述弹簧槽挡块的远离所述弹簧的外壁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立面和所述弹簧槽挡块,所述弹簧的后端抵靠于所述后端面;所述止位部插入到所述前端面与所述弹簧的前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前端面至所述后端面的方向上,所述弹簧槽挡块与所述前端面间隔设置,所述弹簧槽挡块与所述后端面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轴线与所述解锁件的滑动方向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包括多根芯线,多根所述芯线包括第一层芯线和第二层芯线,所述第一层芯线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层芯线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上还设有同时将所述第一层芯线中各芯线及所述第二层芯线中各芯线分线序的线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上还设有成型胶块,所述成型胶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所述成型胶块同时与所述线扣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盖将所述成型胶块压紧在所述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还包括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的绝缘壳,所述绝缘壳位于所述成型胶块的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壳上还套有尾胶套,所述尾胶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尾胶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的拉带,所述拉带的末端还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包括第一扇环、第二扇环,所述第一扇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扇环的两端之间分别利用过渡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扇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扇环的内径,所述第一扇环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扇环的横截面的直径,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的直径自所述第一扇环至所述第二扇环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移除上盖后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锁扣及解锁机构处于锁定位置。
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0、线缆连接器组件;10、底座;110、底壁;120、侧壁;121、定位块;122、固定孔;123、外侧面;124、顶面;130、弹簧槽;131、前端面;132、后端面;133、底面;134、立面;140、弹簧槽挡块;20、电路板;201、凹口;210、下表面;220、上表面;230、导电片;30、线缆;310、绝缘壳;320、芯线;321、导电介质;322、绝缘层;340、线扣;350、成型胶块;360、尾胶套;40、上盖;410、通孔;50、固定件;60、锁扣及解锁机构;610、解锁件;611、主体部;612、延伸臂;613、止位部;614、拉带;615、拉环;6151、第一扇环;6152、第二扇环;6153、过渡部;6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以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为了便于理解,使用了“前端”和“后端”等术语,这些术语是指从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操作者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前端”和“后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前端”通常指该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在正常插拔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而“后端”通常是指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示意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立体组装图。图2示意了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爆炸图。图3则为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移除上盖40后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锁扣及解锁机构60处于锁定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具体为QSFP连接器组件,其用以沿前后方向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下同)对接。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可用来连接网络设备,如连接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主板和光纤。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具有收容空间的底座10、固定于收容空间内的电路板20、一端伸入收纳空间内且与电路板20电连接的线缆30、固定于底座10的上盖40,固定上盖40与底座10的固定件50,及安装于底座10的锁扣及解锁机构60。
底座10包括底壁110、两平行的侧壁120,侧壁120与底壁110之间形成前述的收容空间。侧壁120的内表面上设有定位块121,用以固定电路板20。侧壁120的顶面124上设有固定孔122,可供固定件50穿过,以将上盖40与底座10固定在一起。固定件50的类型不限制,可以是铆钉、销钉、螺钉等。
电路板20的后端插入底座10的收容空间中且与线缆30电连接,电路板20的前端用以一对接连接器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板20的下表面210和上表面220均设有与线缆30电连接的导电片230(即金手指)。电路板20的两侧壁120各设有凹口201。凹口201能够与底座10的侧壁120的内表面上的定位块121配合,以将电路板20固定在底座10上。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线缆30的前端电连接于电路板20的后端,线缆30的后端伸出收容空间以连接另一个连接器,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线缆30包括绝缘壳310和容纳在绝缘壳310内的多根芯线320,每根芯线320包括导电介质321和包覆在导电介质321上的绝缘层330,其中线缆30的前端,多根芯线320伸出绝缘壳310并电连接至电路板20的表面的导电片230。芯线320具体通过焊接的方式电连接至电路板20,此外也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实现,如通过银胶点胶工艺使各芯线320连接至电路板20。
上盖40通过固定件50固定至底座10,其能够遮蔽住底座10的收容空间。上盖40固定至底座10后,上盖40、底座10共同构成一个屏蔽壳。具体设置时,上盖40与底座10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上盖40的顶面上设有可供固定件50穿过的通孔410,以使固定件50将上盖40与底座10固定在一起。
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安装于底座10的锁扣及解锁机构60。锁扣及解锁机构60用以在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插入对应的屏蔽笼(未图示)中时与屏蔽笼锁定,且其可被操作以实现自动解锁。
具体地,结合图1至图3,锁扣及解锁机构60包括解锁件610及弹簧620,解锁件610可滑动地组装于底座10,其可以沿线缆30连接器的前后方向滑动。弹簧620用以提供一复位力使解锁件610复位,以便重新插拔。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使用时,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插入到屏蔽笼中,解锁件610能够与屏蔽笼上的弹片配合以将线缆连接器组件100锁定于屏蔽笼中。当需要将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与屏蔽笼拔出时,只需要向后拉动解锁件610,使解锁件610远离屏蔽笼运动,解锁件610即可将屏蔽笼上的弹片向外推开,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解锁可被拔出。松开解锁件610,在弹簧620的弹力作用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向前运动,解锁件610复位。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弹簧620安装于底座10。具体地,弹簧620的数量为两个。每个侧壁120的外侧面123上开设弹簧槽130,弹簧槽130内设置有弹簧620。侧壁120的外侧面123指侧壁120的背对收容空间的侧面。
弹簧620的后端抵接于弹簧槽130的内壁,弹簧620的前端则抵接于解锁件610。具体地,解锁件610包括可滑动地组装于底座10的主体部611、自主体部611前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延伸臂612,延伸臂612的内侧面设有插入弹簧槽130的止位部613,止位部613抵接在弹簧620的前端。解锁件610组装于底座10时,延伸臂612贴靠在侧壁120上,延伸臂612位于弹簧槽挡块140的远离弹簧620的一侧。通过上述手段,弹簧620的两端分别限位与弹簧槽130的内壁和解锁件610。向后拉动解锁件610,解锁件610压缩弹簧620,弹簧620蓄能;松开解锁件610,弹簧620回弹过程中释放弹力使解锁件610复位。
为了解决弹簧620回弹过程中歪斜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侧壁120还具有弹簧槽挡块140,弹簧槽挡块140位于弹簧620的远离收容空间的一侧且抵靠于弹簧620,弹簧槽挡块140对弹簧620进行导向以避免弹簧620歪斜,同时弹簧槽挡块140可防止弹簧620从弹簧槽130中脱离。
上述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通过在弹簧620的外侧设置弹簧槽挡块140,弹簧槽挡块140能够阻挡住弹簧620,避免弹簧620回弹过程中歪斜,进而保证弹簧130有足够的回弹力以使解锁件610能够复位。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弹簧槽130还开口于侧壁120的远离底壁110的顶面124。换言之,在侧壁120的外侧面123形上成弹簧槽130时,同时也贯通侧壁120的顶面124。因此,弹簧槽130在侧壁120的外侧面123积顶面124上均具有开口,且两处的开口彼此连通,在安装弹簧620至弹簧槽130时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弹簧槽130的内壁包括前端面131、后端面132、底面133和立面134,其中前端面131和后端面132间隔设置,立面134平行于侧壁120的外侧面123,底面133连接前端面131和后端面132。弹簧槽挡块140设置于底面133,且弹簧槽挡块140的远离弹簧620的外壁与侧壁120的外侧面123平齐。也就是说,弹簧槽挡块140位于弹簧槽130的底面133的边缘位置。在形成弹簧槽130时,采取如下的方式:在侧壁120的外侧面123上开设凹槽但预留弹簧槽挡块140,即可以通过在侧壁120的外侧面123开设凹槽的方式同时形成弹簧槽130和弹簧槽挡块140。本实施例中,弹簧槽130可以贯通侧壁120的顶面124,也可以不贯通侧壁120的顶面124。
弹簧620装入弹簧槽130后,弹簧620的两侧分别抵靠于立面134和弹簧槽挡块140,弹簧620的后端抵靠于后端面132。解锁件610组装至底座10后,止位部613插入到前端面131与弹簧620的前端之间,且止位部613与弹簧620的前端抵接。向后拉动解锁件610时,止位部613作用以弹簧620的前端并压缩弹簧620,后端面132用以限制弹簧620的压缩程度。松开解锁件610时,弹簧620释放弹力并作用以止位部613,使解锁件610复位,前端面131起到限位止位部613的作用。通过上述手段,底座10上不需要另外设置限位解锁件610向前或向后运动的结构,简化了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前端面131至后端面132的方向上,弹簧槽挡块140与前端面131间隔设置,弹簧槽挡块140与后端面132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弹簧槽挡块140位于弹簧槽挡块140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弹簧槽挡块140的两侧均留有间隙,可以利用该间隙微调弹簧620的位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620的轴线与解锁件610的滑动方向一致。也就是说,解锁件610沿线缆30连接组件的前后方向滑动,而弹簧620也沿线缆30连接组件的前后方向布置。通过上述手段,弹簧620回弹时的弹力方向与解锁件610的滑动方向一致,作用于解锁件610的弹力较大。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线缆30包括多根芯线320,多根芯线320配置为两层芯线结构。具体的,两层芯线320结构自下至上分别为第一层芯线、第二层芯线。第一层芯线电连接至电路板20的下表面210的导电片230,第二层芯线320电连接至电路板20的上表面220的导电片230。
本实施例中,多根芯线320配置为二层芯线结构,其中第一层芯线和第二层芯线各自包括四根芯线320,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具体构造成为4通道连接器。可以理解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不限于以上具体配置。
在将两层芯线结构电连接至电路板20时,第一层芯线和第二层芯线难以快速地进行分线序与布线,影响生产效率。
为解上述问题,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线缆30上还设有同时将第一层芯线中各芯线320及第二层芯线中各芯线320分线序的线扣340。在将各芯线320结构电连接至电路板20时,利用线扣340可快速地进行分线序与布线,操作方便快捷;同时线扣340将各芯线320固定,提高各芯线320与电路板20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芯线320连接至电路板20后,为了固定芯线320,避免芯线320晃动而影响信号传输,本实施例中,线缆30上还包覆有成型胶块350。成型胶块350位于收容空间内且同时包覆住所有的芯线320。具体设置时,成型胶块350通过注射成型的方式包覆住所有的伸出绝缘壳310的芯线320。上盖40固定至底座10后,上盖40将成型胶块350压紧。通过上述手段,成型胶块350将线缆30有效固定且成型胶块350本身由上盖40和底座10夹紧,从而线缆30不会晃动,保证良好的信号传输,同时线缆30的寿命也得以延长。
进一步地,注射成型时,使成型胶块350与线扣340固定在一起。由于后序工序中成型胶块350被上盖40和底座10夹紧,故线扣340也被固定于底座10的收容空间内,进一步提高了各芯线320与电路板20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线路的绝缘壳310位于成型胶块350的远离电路板20的一侧。在此前提下,可以是绝缘壳310全部位于底座10外部,也可以是绝缘壳310有部分位于底座10的收容空间内。换言之,收容空间内的线缆30的芯线320上可以未包覆绝缘壳310,也可以是部分地包覆有绝缘壳310。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绝缘壳310上还套有尾胶套360,尾胶套360的一端固定于底座10的收容空间内,尾胶套360的另一端位于收容空间外部。也就是说,线缆30从底座10内伸出底座10外的分界面处套有尾胶套360,对分界面处的线缆30进行保护,避免线缆30使用过程中因多次扯动而在分界面处损坏。尾胶套360固定于底座10的收容空间内,可以是尾胶套360卡持在底座10的收容空间内,也可以是利用上盖40和底座10共同夹紧尾胶套360。
一些实施例中,解锁件610还包括与主体部611固定连接的拉带614,拉带614套设于线缆30,拉带614的末端还连接有可供手指插入的拉环615。
如图2所示,拉环615包括第一扇环6151、第二扇环6152,第一扇环6151的两端与第二扇环6152的两端之间分别利用过渡部6153连接。第一扇环6151的内径小于第二扇环6152的内径,且第一扇环6151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第二扇环6152的横截面的直径。也就是说,第二扇环6152更大,也更粗。通过上述手段,沿远离拉带614的方向,拉环615的内孔向外扩张增大,便于手指插入;同时,第二扇环6152的横截面的直径更大,保证了第二扇环6152的强度,不会被轻易拉断。本实施例中,“横截面的直径”,在横截面为圆形时,直圆的直径;在横截面为非圆形时,是指横截面最小外接圆的直径。
进一步地,过渡部6153的横截面的直径自第一扇环6151至第二扇环6152逐渐增大。过渡部6153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增大,能够很好地适应第二扇环6152和第一扇环6151粗细、大小不一致的情况,能够将第一扇环6151与第二扇环6152更好地衔接,同时过渡部6153自身也具有更好的强度。
过渡部6153的结构不限制,具体设置时过渡部6153可以是圆锥体,也可以是锥台,也可以外表面呈不规则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具体为QSFP连接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只要是类似结构的线缆连接器组件,都可以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解决方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包括底壁、一对平行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侧壁具有开口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端抵接于所述弹簧槽的内壁,所述侧壁还具有弹簧槽挡块,所述弹簧槽挡块位于所述弹簧的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且抵靠于所述弹簧;
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的前端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
线缆,所述线缆的前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后端,所述线缆的后端伸出所述收容空间;
解锁件,包括可滑动地组装于所述底座的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前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内侧面设有插入所述弹簧槽的止位部,所述止位部抵接在所述弹簧的前端;
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还开口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底壁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的内壁包括前端面、后端面、底面和立面,其中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间隔设置,所述立面平行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底面连接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弹簧槽挡块设置于所述底面,且所述弹簧槽挡块的远离所述弹簧的外壁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平齐;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立面和所述弹簧槽挡块,所述弹簧的后端抵靠于所述后端面;所述止位部插入到所述前端面与所述弹簧的前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面至所述后端面的方向上,所述弹簧槽挡块与所述前端面间隔设置,所述弹簧槽挡块与所述后端面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轴线与所述解锁件的滑动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多根芯线,多根所述芯线包括第一层芯线和第二层芯线,所述第一层芯线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层芯线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上还设有同时将所述第一层芯线中各芯线及所述第二层芯线中各芯线分线序的线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上还设有成型胶块,所述成型胶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所述成型胶块同时与所述线扣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盖将所述成型胶块压紧在所述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的绝缘壳,所述绝缘壳位于所述成型胶块的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绝缘壳上还套有尾胶套,所述尾胶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尾胶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的拉带,所述拉带的末端还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包括第一扇环、第二扇环,所述第一扇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扇环的两端之间分别利用过渡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扇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扇环的内径,所述第一扇环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扇环的横截面的直径,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的直径自所述第一扇环至所述第二扇环逐渐增大。
CN202021708375.0U 2020-08-14 2020-08-14 线缆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2784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8375.0U CN212784050U (zh) 2020-08-14 2020-08-14 线缆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8375.0U CN212784050U (zh) 2020-08-14 2020-08-14 线缆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4050U true CN212784050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8375.0U Active CN212784050U (zh) 2020-08-14 2020-08-14 线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40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4477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深圳市今天国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堆垛机的节能电力配电接口系统
CN118040574A (zh) * 2024-04-11 2024-05-14 深圳市万兆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线缆弯曲的延长线结构及其束线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4477A (zh) * 2023-10-30 2023-12-01 深圳市今天国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堆垛机的节能电力配电接口系统
CN117154477B (zh) * 2023-10-30 2024-01-16 深圳市今天国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堆垛机的节能电力配电接口系统
CN118040574A (zh) * 2024-04-11 2024-05-14 深圳市万兆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线缆弯曲的延长线结构及其束线方法
CN118040574B (zh) * 2024-04-11 2024-06-18 深圳市万兆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线缆弯曲的延长线结构及其束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7626B (zh) 連接器
US5775953A (en) Low-insertion-force connector assembly
JP5483627B2 (ja)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US4941849A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sulating cover on the shielding member
CN21278405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11043780B2 (en) Double density small form-factor plugable connector
US99791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H09113762A (ja) コネクタ
TWM521746U (zh) 光纖連接器
US2008028047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latch
CN110190461B (zh) 插头连接器
US71826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3078510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2725780U (zh) 电连接器及其cpa组件
JP582156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4079196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25928B1 (ko) Usb 커넥팅 케이블 조립체
KR101725929B1 (ko) Usb 커넥팅 케이블 조립체
CN21257141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13131298B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US11812576B2 (en) Socket connector for a power connector system
CN210111176U (zh) 电连接装置
TWM566922U (zh) 電連接裝置及插頭組件
CN212257885U (zh) 连接器及电连接装置
TWM628977U (zh) 拉帶連接器及其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