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3928U -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3928U
CN212783928U CN202021635888.3U CN202021635888U CN212783928U CN 212783928 U CN212783928 U CN 212783928U CN 202021635888 U CN202021635888 U CN 202021635888U CN 212783928 U CN212783928 U CN 212783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etal
housing
insulating body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358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圣芬
黄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Amphenol East Asia Ltd Taiwan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Branch Hong Kong Commercial Amphenol East As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358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3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3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3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金属端子组及一金属壳体,其中,该金属端子组是固设在该绝缘本体上,且该绝缘本体能组装至该金属壳体中,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顶侧与后侧相邻接的弯折处,会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以利于该金属壳体容易弯折成形,且各该散热孔可使热空气从该连接器后端散出,避免热空气持续停留在该连接器内,导致该连接器内部组件因高温而容易老化受损。

Description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连接器,涉及一种在金属壳体顶侧与后侧相邻接的弯折处,会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科技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具备各种功能的电子装置,如:能随身携带以供手机持续供电的行动电源装置、能让人在世界两端通讯的手机、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聆听音乐的随身听以及能协助人们处理各项事物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均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各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机…)为了能接收外界传来的电子讯号及电源,通常必须在各该电子装置的机身上配置一信号连接器,一般而言,信号连接器(Connector)泛指所有应用在电子信号以及电源上的连接组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信号的桥梁,其质量会对电流与信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且还与电子装置的运作息息相关,此外,通过信号连接器的作用,能够使复数电子装置连接成一完整的系统,据以相互传送电子信号或电源,因此可知,信号连接器是各该电子装置为实现预定功能所不可或缺的组件。
随着用途与安装位置的改变,连接器也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类型,以能适应与满足使用上的需求,其中,因应现代人对于电子装置的外观设计诉求,大多以“轻薄短小”为主,对于功能诉求则希望提升其高频与高速传输效能,因此,技术人员对于电子装置内的各个组件的配置空间,必须锱铢必较,才能在外观及功能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此种情况,造成连接器需要更多且更紧密靠近的端子。然而,当众多且紧密的金属端子在电路板上进行焊接时,会产生热空气,前述热空气若未实时排出,将会导致连接器的内部组件因高温而容易老化受损,尤其是,对于采用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Mount Device,简称SMT)的连接器而言,其将金属端子焊接至电路板后,更是容易在连接器内蓄积大量的热空气。
有鉴于此,部分技术人员会在连接器的金属壳体1上开设多个通风口,如图1所示,该金属壳体1包括一主壳体11与两个侧壳体12,其中,该两个侧壳体12会分别连接在该主壳体11左右两侧,此外,该主壳体11具有一位于上方的顶板部111,及由该顶板部111往后并往下延伸的一后板部112,该后板部112上设有多个通风孔113以利散热。技术人员发现,此种结构仍会衍生部分问题,如图1所示,由于各该通风孔113是位于该后板部112下方的位置,一般而言,冷空气下降,暖空气上升,因此,连接器产生的热空气会容易蓄积在该顶板部111内侧(如图1的虚圈处),而不易排出。另外,在制作金属壳体时,当金属材料弯曲,其圆角区上外层受到拉伸,内层则会受到压缩,而当金属材料厚度一定时,内半径越小,金属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就越严重,此时,因金属材料的弯曲处受到的作用力大,而不容易弯折成形,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前述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探讨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技术人员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电源或信号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金属壳体顶侧与后侧相邻接的弯折处,会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的连接器,以利于该金属壳体容易弯折成形,并且能使热空气从该连接器后端散出,希望通过本实用新型,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经验。
本实用新型的是提供一种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之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金属端子组及一金属壳体,其中,该金属壳体设有一组装空间,以使该绝缘本体连同该金属端子组能一同定位至该组装空间中,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顶侧与后侧相邻接的弯折处,会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以利于该金属壳体容易弯折成形,且各该散热孔可使热空气直接从该连接器后端上方散出,避免热空气持续停留在该连接器内,而导致连接器的内部组件因高温而容易老化受损。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金属壳体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前视立体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前视爆炸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视立体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视爆炸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侧面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侧视剖面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剖面的示意图;以及
图9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后视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符号说明如下。
金属壳体1;主壳体11;侧壳体12;顶板部111;后板部112;通风孔113;连接器2;绝缘本体21;插接口210;容纳空间211;端子槽214;垫高部215;端子座22;金属端子组23;金属端子231;接触段231A;水平段231B;垂直段231C;金属壳体25;组装空间250;散热孔251;空气流通通道252;局部底缘254A;侧面底缘254B;电路板E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效果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器2系包括一绝缘本体21、一金属端子组23及一金属壳体25,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结构,并不限于该附图所绘制的结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产品需求,调整各个组件的样式,甚至增减组件,因此,只要该连接器2具有后续实施例的相关基本结构与作用,即为本实用新型所需要保护的连接器2。
如图2及图3所示,为方便说明,以图2的上方作为组件顶侧(上方)位置,以图2的下方作为组件底侧(下方)位置,以图2的左下方作为组件前侧(前方)位置,以图2的右上方作为组件后侧(后方)位置,以图2的左上方作为组件左侧(左方)位置,以图2的右下方作为组件右侧(右方)位置,在该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21之前侧开设有一插接口210,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211,且该容纳空间211与该插接口210彼此相连通,该绝缘本体21的内侧面开设至少两道端子槽214,该至少两道端子槽214会与该容纳空间211相互连通,同时,该至少两道端子槽214还能贯穿该绝缘本体2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21非仅限定于图2及图3所绘制的结构,随着连接器结构(如:插头结构或插座结构)的不同,该至少两道端子槽214也能不贯穿该绝缘本体21;或是该绝缘本体21能够省略设置该至少两道端子槽214;或是在该容纳空间211中增设一舌板,并在该舌板上设置该至少两道端子槽214;或是直接在绝缘本体21的前侧凸设一舌板,此时,该舌板所对应的顶侧及/或底侧空间则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纳空间211,以供容纳所需的金属端子组23,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连接器2上。
如图2及图3所示,该金属端子组23包括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会设于该绝缘本体21上,且彼此相隔一间距,在该实施例中,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能够为信号端子、接地端子或电源端子等至少其中一种或多种,且能分别嵌入对应的各该端子槽214中,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的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211(如第2图所示),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的后端则能延伸出该绝缘本体21,以被连接(如:焊接)至一电路板E上。此外,为了生产上的便利性,在该实施例中,该等金属端子231能先设置于对应的端子座22上(如图3所示),之后,再将该端子座22连同其上的金属端子231,一并组装至该绝缘本体21,但不以此为限,技术人员也可省略端子座22,而直接将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嵌设于该绝缘本体21中。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金属壳体25内设有一组装空间250,该绝缘本体21能伸入该组装空间250,以固定至该金属壳体25中,并通过该金属壳体25的作用,达到防外界电磁干扰(EMI)、作为线路接地途径与保护绝缘本体21的效果。此外,如图4及图5所示,该金属壳体25的顶侧与后侧相邻接的弯折处,会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251,当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的后端被焊接至该电路板E后,前述焊接过程所产生的热空气,即会上升并顺势地由各该散热孔251散逸出去,使得前述热空气不会蓄积在该金属壳体25内,以避免热空气持续停留在该连接器2内,而导致该连接器2的内部组件因高温而容易老化受损。
如图5及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各该金属端子231由前往后分别包括一接触段231A、一水平段231B与一垂直段231C,以图7绘制结构,包括了两排金属端子231,其中,位于最上方的金属端子231,其水平段231B与垂直段231C两者间会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处(如图7的虚圈处),且该垂直段231C会延伸外露出该绝缘本体21,当该金属端子231连同该绝缘本体21被组装至该金属壳体25内,该金属壳体25的后侧内壁会至少覆盖住该垂直段231C的局部区域。此外,当该连接器2在运作过程中,其所形成的热量便能够经由各该散热孔251散出,尤其是,如图5及图7的金属端子231邻近后端处,会形成较多弯折处,一般来说,前述弯折处会因其截面上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较易产生热量,但是,由于各该散热孔251会对应于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邻近后端处,同时,在该实施例中,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的垂直段231C连同前述弯折处都会外露出绝缘本体21,故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能迅速地经由该等散热孔251散出。
另外,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有散热孔251的总宽度会占该金属壳体25的宽度的至少70%,以形成较大的开放区域,从而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以快速地排出该连接器2内部产生的热空气或是在焊接程序中所产生的热空气。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孔251除了散热之外,还具有成形上的便利处,例如,技术人员在生产该金属壳体25时,能够先行在一金属片体上开设该散热孔251,再透过后续弯折成形程序,制作出该金属壳体25,由于该散热孔251是位于该金属壳体25之顶侧与后侧相邻接处,故能避免该金属壳体25弯曲(弯折)时产生移位,同时,各该散热孔251可抑制该金属壳体25的弯折处受力不均而回弹,使该金属壳体25更容易弯折成形(相较于未设有散热孔251的产品),以提高生产上的便利性。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当该连接器2固定至该电路板E后,该绝缘本体21的全部或局部底面不会碰触到该电路板E的顶面,以能形成一空气流通通道252,在该实施例中,该空气流通通道252能从该绝缘本体21的前端底缘延伸到该绝缘本体21的后端底缘(如图7所示),及/或该空气流通通道252能从该绝缘本体21的左侧底缘延伸到右侧底缘(如图8所示),此外,该绝缘本体21的底面具有至少一垫高部215,各该垫高部215会凸出该绝缘本体21的底面连接至该电路板E的顶面,使该连接器2能稳固地定位在电路板E上,但该绝缘本体21大部分的底面是不会碰触到该电路板E的顶面,使得该空气流通通道252有效保持空气的流通性,如此,该连接器2在运作时,其内部产生的热空气便能通过该空气流通通道252散出至外界,以提高散热效率。再者,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金属壳体25的后侧的至少局部底缘254A高度,会高于该金属壳体25的两侧面底缘254B的高度,以外露出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的后端或邻近后端处,如此,在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231的后端被焊接至该电路板E后,前述焊接过程所产生的部分热空气,也能经由前述较高的局部底缘254A处散出,同时,工作人员也能经由前述较高的局部底缘254A处观察金属端子231的焊接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熟悉该实用新型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想到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8)

1.一种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设有一容纳空间;
一金属端子组,包括至少两支金属端子,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会设于该绝缘本体上,其前端会外露出该容纳空间;以及
一金属壳体,设有一组装空间,以使该绝缘本体连同该金属端子组能一同定位至该组装空间中;
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顶侧与后侧相邻接的弯折处,会开设有至少一散热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散热孔的总宽度会占该金属壳体的宽度的至少7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各该金属端子由前往后分别包括一接触段、一水平段与一垂直段,其中,该水平段与垂直段两者间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处,且该垂直段会延伸外露出该绝缘本体,该金属壳体的后侧内壁能覆盖住各该金属端子的该垂直段的局部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该连接器固定至一电路板的状态下,该绝缘本体的至少局部底面,不会碰触到该电路板的顶面,以形成一空气流通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底面的全部区域,都不会碰触到该电路板的顶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流通通道从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底缘延伸到该绝缘本体的后端底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流通通道从该绝缘本体的左侧底缘延伸到该绝缘本体的右侧底缘。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后侧的局部底缘高度,会高于该金属壳体的两侧面底缘的高度,以外露出该至少两支金属端子的后端或邻近后端处。
CN202021635888.3U 2020-08-07 2020-08-07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Active CN212783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5888.3U CN212783928U (zh) 2020-08-07 2020-08-07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5888.3U CN212783928U (zh) 2020-08-07 2020-08-07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3928U true CN212783928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0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35888.3U Active CN212783928U (zh) 2020-08-07 2020-08-07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3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9876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1038177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having a shorter length
US94317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US8961236B2 (en) Connector preven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US70087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grounding function
US7556534B1 (en) Dual-card connector
US9142905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high retention force
US2015005685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ell
US629054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931695A (zh) 電連接器
US119427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lectrical terminals
CN205752739U (zh) 电连接器
CN212783928U (zh) 在金属壳体弯折处设有散热孔的连接器
US7559775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830334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upport for an optoelectronic module
TWM601910U (zh) 在金屬殼體彎折處設有散熱孔之連接器
CN2930234Y (zh) 读卡机的消除静电与电磁波结构
CN210576683U (zh) 一种可实现小型化的毛纽扣连接器
CN214957480U (zh) 电连接器
CN219937434U (zh) 一种网络连接器
CN214797865U (zh) 具有对接槽的带线连接器
TWM451680U (zh) 線纜連接器組合
CN220652400U (zh) 一种导电端子
CN202749582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5989386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