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4755U -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4755U
CN212774755U CN202020930332.0U CN202020930332U CN212774755U CN 212774755 U CN212774755 U CN 212774755U CN 202020930332 U CN202020930332 U CN 202020930332U CN 212774755 U CN212774755 U CN 212774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ylinder
scroll
groove
v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303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津政雄
王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303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4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4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4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机壳、电机和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气缸,气缸具有缸室和滑片槽;活塞,活塞由电机通过曲轴驱动在缸室内偏心旋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曲轴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旋转地支撑;滑片,滑片在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滑片的前端部与活塞的外周面抵接以将缸室分为吸入腔和压缩腔,滑片上设有注入槽;涡旋流体元件,涡旋流体元件用于通过注入槽向压缩腔内注入制冷剂,涡旋流体元件具有涡室,涡室具有用于向涡室内注入制冷剂的入口和与注入槽连通的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避免注入的制冷剂逆流且注入制冷剂的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该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制冷剂的压缩效率,相关技术中提出了通过设置喷射管向压缩机的压缩腔注入液态制冷剂。相关技术中通常利用偏心旋转的活塞,按预先规定的活塞旋转角度注入制冷剂,或者通过簧片阀随着压缩腔的压力而打开或关闭注入制冷剂,例如文献JP2017190698A和JP2012107568A。但是,相关技术存在注入的制冷剂逆流或向吸气管流出而导致压缩机效率下降的问题,并且拥有注入制冷剂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以避免注入的制冷剂逆流且注入制冷剂的结构简单的旋转式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机壳;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机壳内;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机壳内且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具有缸室和滑片槽;活塞,所述活塞由所述电机通过曲轴驱动在所述缸室内偏心旋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曲轴由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可旋转地支撑;滑片,所述滑片在所述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所述滑片的前端部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抵接以将所述缸室分为吸入腔和压缩腔,所述滑片上设有注入槽;涡旋流体元件,所述涡旋流体元件用于通过所述注入槽向所述压缩腔内注入制冷剂,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具有涡室,所述涡室具有用于向所述涡室内注入制冷剂的入口和与所述注入槽连通的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设置涡旋流体元件,可以避免注入的制冷剂逆流且注入制冷剂的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入槽随着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室内的偏心旋转而与所述压缩腔交替地连通和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涡旋流体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中的一个轴承与所述气缸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涡室的入口设在所述涡室的顶壁或底壁的中心,所述出口与所述涡室的外周大体相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连接有入口管,所述入口管与注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入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机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入槽通过切除所述滑片的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或所述注入槽由通过切除所述滑片的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的第一槽部和通过切除所述滑片另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的第二槽部构成,所述一个棱边与所述另一个棱边共面且彼此相对,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二槽部连通且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沿所述一个棱边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错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为双缸压缩机,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缸室和第一滑片槽,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缸室和第二滑片槽,所述活塞包括在所述第一缸室内偏心旋转的第一活塞和在所述第二缸室内偏心旋转的第二活塞,所述滑片包括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所述第一滑片在所述第一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滑片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周面抵接以将所述第一缸室分为第一吸入腔和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滑片上设有第一注入槽,所述第二滑片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滑片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周面抵接以将所述第二缸室分为第二吸入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滑片上设有第二注入槽,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注入槽向所述第一压缩腔内注入制冷剂的第一涡旋流体元件和通过所述第二注入槽向所述第二压缩腔内注入制冷剂的第二涡旋流体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涡旋流体元件设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气缸之间,所述第二涡旋流体元件设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一涡旋流体元件的第一涡室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二涡旋流体元件的第二涡室的第二入口在所述隔板内连通以共用一个注入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设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涡室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以便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向所述压缩腔内供给气态注入制冷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连接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涡室的入口与所述制冷剂管相连以便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向所述压缩腔内供给液体注入制冷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其旋转式压缩机中通过设置涡旋流体元件,可以避免注入的制冷剂逆流且注入制冷剂的结构简单,提高了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单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X-X的截面截面图,其中示出了位于气缸上的涡旋流体元件和注入槽的连通。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涡旋流体元件、注入槽和注入管的连接情况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具有注入槽的滑片的一个实施例。
图6A-图6B示出了涡旋流体元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7A-图7C示出了涡旋流体元件中发生的制冷剂流和截止阀效果。
图8A-图8C示出了随着活塞的旋转角度变化,涡旋流体元件内的制冷剂经过注入槽流入压缩腔或逆流的行程。
图9示出了具有S形注入槽的滑片的另一实施例。
图10为示出了在气缸的表面配置流体元件以及具有S形注入槽的滑片的示意图。
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双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旋转式压缩机1,机壳2,排气管3,吸气管4,压缩机构5,电机6,冷凝器7,储液器8,阀9a,膨胀阀9b,滑片10,滑片的前端部101,第一滑片10a,第二滑片10b,消音器11,注入槽12,第一槽部12a,第二槽部12b,气液分离器13,蒸发器14,涡旋流体元件15,涡室15b,涡室的入口15a,涡室的出口15c,冷媒供给管16,曲轴17,偏心轴 17a,活塞18,第一活塞18a,第二活塞18b,第一轴承19,第二排气孔19a,气缸20,第一气缸20a,第二气缸20b,压缩腔21,第一压缩腔21a,第二压缩腔21b,吸气孔22,滑片槽23,入口管24,隔板25,注入管26,第二轴承27,第二排气孔27a,排气通道28,弹性件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如图1-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包括机壳2、电机6和压缩机构5。电机6和压缩机构5均设在机壳2内,机壳2内的底部具有润滑油(图中未示出)。压缩机构5由电机6的曲轴17驱动,如图1所示,压缩机构5固定在机壳2的内周面上。
压缩机构5包括气缸20、活塞18、第一轴承19、第二轴承27、滑片10、涡旋流体元件15。气缸20具有缸室和滑片槽23。其中如图1所示,压缩机构5包括一个气缸20,故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为单缸压缩机1A。
活塞18由电机6通过曲轴17驱动在缸室内偏心旋转,曲轴17由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27可旋转地支撑。如图1所示,曲轴17具有偏心轴17a,偏心轴17a设在活塞23内且与活塞23的内周面相连。压缩机构5还包括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27,第一轴承19 设在气缸20上面且与曲轴17滑动配合。第二轴承27设在气缸20下面且与曲轴17滑动配合。
滑片10在滑片槽23内可往复移动,滑片10的前端部101与活塞18的外周面抵接以将缸室分为吸入腔和压缩腔21,滑片10上设有注入槽12。
涡旋流体元件15用于通过注入槽12向压缩腔21内注入制冷剂,涡旋流体元件15具有涡室15b,涡室15b具有用于向涡室15b内注入制冷剂的入口15a和与注入槽12连通的出口15c。可以理解的是,涡室15b的内周轮廓大体为圆形,从出口15c流入涡室15b的气体冷媒压力较高,从而在涡室15b内沿涡室15b的内周旋转形成涡流,而不会朝向入口 15a处流。
下面参考图7A-图7C描述涡旋流体元件的动作原理。
如图7A所示,注入槽12的前端(N)位于滑片槽23中,涡旋流体元件15的气体冷媒(压力Pi)静止。如图7B所示,气体冷媒可经注入槽12进入压缩腔21:从入口15a进入涡室15b的气体冷媒可经出口15c流出,并从注入槽12流入压缩腔21。如图7C所示,压缩腔21的气体压力(Pd)高于涡旋流体元件15的气体冷媒压力(Pi),压缩腔21的高压气体在注入槽12中逆流,从出口15c流入的高压气体沿着涡室15b的内周旋转。由于该离心旋转,逆流的气体不流入入口15a中。换言之,涡旋流体元件15发挥截止阀的效果(二极管特性)。
由此,压缩机构5运行时,随着活塞18的旋转,涡旋流体元件15重复A-B-C-A……的循环。具体地,随着电机6的转速的增大,涡旋流体元件15的截止阀效果越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设置涡旋流体元件,可以避免注入的制冷剂逆流且注入制冷剂的结构简单,而且可以提高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入槽12随着活塞18在缸室内的偏心旋转而与压缩腔21交替地连通和断开。
下面参考图8A-图8C描述随着活塞的旋转角度变化,涡旋流体元件内的制冷剂经过注入槽流入压缩腔或逆流的行程。
图8A中,若活塞18的旋转角度为30°以内,则注入槽12不对压缩腔21连通。由此,可防止气体冷媒从涡旋流体元件15流出吸气孔22及压缩腔21,因此压缩腔21的压缩效率不下降。
图8B中,活塞18的旋转超过30°的同时,注入槽12与压缩腔21连通,因此气体冷媒开始从涡旋流体元件15向压缩腔21排出。且活塞18旋转到180°时,注入槽12朝向压缩腔21的开口尺寸最大,因此从涡旋流体元件15排出压缩腔21的气体冷媒最多。
图8C中,当活塞18的旋转角度旋转至270°时,压缩腔21的气体压力(Pd)>涡旋流体元件15的气体压力(Pi)。因此,压缩腔21的高压气体经过注入槽12逆流到涡旋流体元件15。
但是,经出口15c逆流到涡室15b中的高压气体由于上述的截止阀效果,不会流出入口15a。其后,若活塞18旋转至330°,则注入槽12不与压缩腔21连通。因此,在旋转至图8A的状态之前,压缩腔21内的气体冷媒不会向涡旋流体元件15内逆流。
因此,通过设置涡旋流体元件15,可防止压缩腔21的高压冷媒逆流到入口15a中。此外,注入槽12还可限制气体冷媒流出吸气孔22。由此,提升了向压缩腔21中的气体冷媒注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由于是根据活塞的旋转角度来注入冷媒的设计,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涡旋流体元件15和注入槽12的组合,在向压缩腔21中注入气体冷媒时发挥协同效果。此外,由于在气体冷媒回路中不添加任何往复动作的阀等活动部件动作部件,因此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了噪音优良。
在一些实施例中,涡旋流体元件15设在第一轴承19和第二轴承27中的一个轴承与气缸20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涡旋流体元件15设在第一轴承19和气缸2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例如涡旋流体元件15还可设在第二轴承27和气缸2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A所示,涡室15b的入口15a设在涡室15b的顶壁或底壁的中心,出口15c与涡室15b的外周大体相切。
如图6A-图6B所示,涡室15b的外径D,涡室15b的深度W,其中W/D=0.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入口15a连接有入口管24,入口管24与注入管26的一端连通,注入管26的另一端延伸出机壳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注入槽12通过切除滑片10的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具体地,注入槽12的的截面为三角形(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四方形。
注入槽12并不限于图5所示,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注入槽12由通过切除滑片10的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的第一槽部12a和通过切除滑片10另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的第二槽部12b构成。
其中上述一个棱边与另一个棱边共面且彼此相对,第一槽部12a与第二槽部12b连通且第一槽部12a和第二槽部12b沿一个棱边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错开。如图9所示,在弧片10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槽部12a和第二槽部12b,且第一槽部12a朝上和朝后开口,第二槽部12a朝上和朝向开口,且第一槽部12a的一部分和第二槽部12b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且连通,第一槽部12a的另一部分和第二槽部12b的另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不相对。
如图10所示,第一槽部12a与涡旋流体元件15的出口15c连通,第二凹部12b随着活塞18的偏心旋转与压缩机21交替地连通和断开。
由此,注入槽12在滑片10上加工而成,具体地,在滑片10进行氮化等硬化处理前加工注入槽12。
其中轴承上排气孔的位置并不限于开设在第二轴承27上,即第二排气孔27a,如图1 和图2;还可以开设在第一轴承19上,即第一排气孔19a,如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承19上设有第一排气孔19a,且第二轴承27上设有第二排气孔32a,在气缸20的平面上至少可以配置1个涡旋流体元件15。通过该设计,扩大了自由度,易于实现如单缸压缩机1A的大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式压缩机1为双缸压缩机1B,如图11所示,气缸20包括第一气缸20和第二气缸20,第一气缸20和第二气缸20之间设有隔板25。
第一气缸20具有第一缸室和第一滑片槽,第二气缸20具有第二缸室和第二滑片槽。活塞18包括在第一缸室内偏心旋转的第一活塞18a和在第二缸室内偏心旋转的第二活塞 18b。
滑片10包括第一滑片10a和第二滑片10b,第一滑片10a在第一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第一滑片10a的前端部与第一活塞18a的外周面抵接以将第一缸室分为第一吸入腔和第一压缩腔21a,第一滑片10a上设有第一注入槽,第二滑片10b在第二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第二滑片10b的前端部与第二活塞18b的外周面抵接以将第二缸室分为第二吸入腔和第二压缩腔21b,第二滑片10b上设有第二注入槽。换言之,第一滑片10a和第二滑片10b上均设有注入槽12。
涡旋流体元件15包括通过第一注入槽向第一压缩腔21内注入制冷剂的第一涡旋流体元件和通过第二注入槽向第二压缩腔21内注入制冷剂的第二涡旋流体元件。换言之,压缩机构5中至少有两个涡旋流体元件1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涡旋流体元件设在隔板25与第一气缸20a之间,第二涡旋流体元件设在隔板25与第二气缸20b之间,第一涡旋流体元件的第一涡室的第一入口与第二涡旋流体元件的第二涡室的第二入口在隔板25内连通以共用一个注入管26。
如图11所示,隔板24的上下表面开口,隔板24的上开口与第一气缸20a中的涡旋流体元件15的入口15a连通,隔板24的下开口与第二气缸20b中的涡旋流体元件15的入口 15a连通。入口管24的一端与隔板25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均连通,入口管的另一端与注入管26的一端连通,注入管26的另一端与冷媒供给管16连通。
从冷媒供给管16的气体冷媒从入口管24进入隔板15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分别经过两个气缸20上的涡旋流体元件15,分别从位于第一滑片10A和第二滑片10B上的注入槽1 2流入第一压缩腔21a和第二压缩腔21b。
通过第一压缩腔21a中偏心旋转的第一活塞18a和在第二压缩腔21b中偏心旋转的第二活塞18b,与第一活塞18a相抵接的第一滑片10A和与第二活塞18b相抵接的第二滑片10B在曲轴17旋转1周的过程中交替地进行往复运动,因此2个涡旋流体元件15也交替动作。由此,在2个涡旋流体元件15中流动的气体冷媒流畅,减小了注入管26的气体脉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构5还包括弹性件29,弹性件19朝向活塞18按压滑片10以使滑片10的前端部101与活塞18的外周面抵接。由此,滑片10抵接在压缩室22中偏心旋转的活塞18并进行往复运动。抵接活塞18外周的滑片10位于行程最大的下止点。作用于滑片10的前端部101的压力分为低压(Ps)和高压(Pd)2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7、膨胀阀 9b、蒸发器14和设在膨胀阀9b与蒸发器14之间的气液分离器13。其中压缩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涡室15b的入口与气液分离器13相连以便涡旋流体元件15向压缩腔21内供给气态注入制冷剂。
从冷媒供给管16流入连接气缸20侧面的注入管26中的中压气体冷媒,从入口管24通过涡旋流体元件15,经过随着活塞18的偏心旋转且与压缩腔21连通的注入槽12流入压缩腔21。
随着活塞18的偏心旋转,从吸气管4被吸入压缩腔21中的低压气体与从注入槽12流出的中压气体混合,成为高压气体,从第二轴承27上的第二排气孔27a经过消音器11的内部和排气通道28,排出机壳的内部。其后高压气体通过电机6的间隙,从排气管3向冷凝器7排出。
冷凝器7的高压气体变成液体冷媒,从阀9a流入气液分离器13。在气液分离器13中冷却的液体冷媒经过膨胀阀9b,在蒸发器14中蒸发,成为低压气体,并从储液器8流入吸气管4。
在气液分离器13中蒸发的中压气体冷媒经过冷媒供给管16,从插入气缸20内的注入管26经由入口管24流入涡旋流体元15中。其后,气体冷媒从涡旋流体元件15通过注入槽12注入压缩腔21,与从吸气管4流入压缩腔21的压缩中的气体汇合。
与涡旋流体元件15的气体冷媒汇合,在压缩腔21中变成高压气体,从第二排气孔27a 排出。由此,实现气体冷媒注入功能的旋转式压缩机1的制冷循环。另外,对通过压缩腔21注入气体冷媒功能的空调,制热和制冷能力得以提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7、膨胀阀 9b、蒸发器14和连接在膨胀阀9b与蒸发器14之间的制冷剂管,压缩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涡室15b的入口与制冷剂管相连以便涡旋流体元件15向压缩腔21内供给液体注入制冷剂。
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制冷循环系统在上述一个方面的实施例中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取消了阀9a和气液分离器13,变成不产生气体冷媒的的制冷循环系统。在该制冷循环系统中,冷凝器7和膨胀阀9b之间连接冷媒供给管16,将冷媒供给管16的另一端连接至注入管26,成为液体冷媒注入式冷媒循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循环系统通过注入液体冷媒,可防止旋转式压缩机1的过热,因此可应用于热带地区用空调、家用或商用冷冻/冷藏装置中搭载的旋转式压缩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机壳内;
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在所述机壳内且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具有缸室和滑片槽;
活塞,所述活塞由所述电机通过曲轴驱动在所述缸室内偏心旋转;
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曲轴由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可旋转地支撑;
滑片,所述滑片在所述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所述滑片的前端部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抵接以将所述缸室分为吸入腔和压缩腔,所述滑片上设有注入槽;
涡旋流体元件,所述涡旋流体元件用于通过所述注入槽向所述压缩腔内注入制冷剂,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具有涡室,所述涡室具有用于向所述涡室内注入制冷剂的入口和与所述注入槽连通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槽随着所述活塞在所述缸室内的偏心旋转而与所述压缩腔交替地连通和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流体元件设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中的一个轴承与所述气缸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室的入口设在所述涡室的顶壁或底壁的中心,所述出口与所述涡室的外周大体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连接有入口管,所述入口管与注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注入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机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槽通过切除所述滑片的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或所述注入槽由通过切除所述滑片的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的第一槽部和通过切除所述滑片另一个棱边的一段形成的第二槽部构成,所述一个棱边与所述另一个棱边共面且彼此相对,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二槽部连通且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沿所述一个棱边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为双缸压缩机,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缸室和第一滑片槽,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缸室和第二滑片槽,所述活塞包括在所述第一缸室内偏心旋转的第一活塞和在所述第二缸室内偏心旋转的第二活塞,所述滑片包括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所述第一滑片在所述第一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滑片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周面抵接以将所述第一缸室分为第一吸入腔和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滑片上设有第一注入槽,所述第二滑片在所述第二滑片槽内可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滑片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周面抵接以将所述第二缸室分为第二吸入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滑片上设有第二注入槽,
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注入槽向所述第一压缩腔内注入制冷剂的第一涡旋流体元件和通过所述第二注入槽向所述第二压缩腔内注入制冷剂的第二涡旋流体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旋流体元件设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气缸之间,所述第二涡旋流体元件设在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所述第一涡旋流体元件的第一涡室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二涡旋流体元件的第二涡室的第二入口在所述隔板内连通以共用一个注入管。
9.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设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涡室的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以便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向所述压缩腔内供给气态注入制冷剂。
10.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连接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涡室的入口与所述制冷剂管相连以便所述涡旋流体元件向所述压缩腔内供给液体注入制冷剂。
CN202020930332.0U 2020-05-27 2020-05-27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Active CN212774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0332.0U CN212774755U (zh) 2020-05-27 2020-05-27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30332.0U CN212774755U (zh) 2020-05-27 2020-05-27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4755U true CN212774755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30332.0U Active CN212774755U (zh) 2020-05-27 2020-05-27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4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2447B2 (en) Positive displacement expander
US8985985B2 (en)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9341064B2 (en) Vane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a hinge-coupled vane
US8602755B2 (en) Rotary compressor with improved suction portion location
CN210152898U (zh) 具有用于供油的凹槽的回转式压缩机
CN107061276B (zh) 旋转压缩机
CN212774755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KR101587174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KR101587170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US20230120434A1 (en) Rotary compressor
CN111720312B (zh) 旋转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CN111412141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US8245528B2 (en) Fluid machine
CN112879291A (zh) 变容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KR102004090B1 (ko) 누설 저감 구조가 적용된 로터리 압축기
CN112513466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KR20100042520A (ko) 사판식 압축기
CN111720311A (zh) 旋转压缩机和制冷循环系统
KR20100042519A (ko) 사판식 압축기
CN220850021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5058153U (zh) 变容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112145418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冷冻循环装置
CN111120329B (zh) 一种具有泵体润滑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和空调器
JP2004190509A (ja) 気体圧縮機
CN112412789B (zh) 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