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7091U - 物料装箱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料装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7091U
CN212767091U CN202020961739.XU CN202020961739U CN212767091U CN 212767091 U CN212767091 U CN 212767091U CN 202020961739 U CN202020961739 U CN 202020961739U CN 212767091 U CN212767091 U CN 212767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ox
assembly
piec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17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昆
陈楚
张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17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7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7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7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装箱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开箱装置及送料装置,开箱装置、输送装置依次设置,开箱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吸附件及转运件,限位组件用于对折叠状态箱体的侧边缘进行限位,吸附件及转运件均设于限位组件远离折叠状态箱体的一侧,吸附件设于转运件上,吸附件用于吸附折叠状态箱体的一侧面,转运件用于将箱体由限位组件处移动至输送装置的起始端,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展开状态箱体,送料装置设于输送装置的一侧,送料装置用于将物料推入展开状态箱体内,送料装置包括用于对物料限位的挡位组件。转运件可带动箱体移动,使箱体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送料装置可将物料推入展开状态箱体内,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物料装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装箱系统。
背景技术
瓶体在生产完成后进入流通之前,需要进行包装工序,包装工序中装箱工序较为重要,瓶体装箱后方便运输及放置。传统的装箱设备主要采用机械手夹取瓶体并沿竖向放入箱内,但此过程中不包括将箱体展开的过程,同时若碰到瓶体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时,传统的装箱方式无法运行,导致装箱工作只能采用人工装箱的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物料装箱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料装箱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开箱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开箱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依次设置,所述开箱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吸附件及转运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折叠状态箱体的侧边缘进行限位,所述吸附件及所述转运件均设于所述限位组件远离所述折叠状态箱体的一侧,所述吸附件设于所述转运件上,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折叠状态箱体的一侧面,所述转运件用于将所述箱体由所述限位组件处移动至所述输送装置的起始端,使所述箱体由折叠状态打开为展开状态,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展开状态箱体,所述送料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将物料推入所述展开状态箱体内,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用于对物料限位的挡位组件。
上述物料装箱系统,折叠状态箱体放置于限位组件处,可对折叠状态箱体进行限位,转运件带动吸附件靠近折叠状态箱体,吸附件可吸附折叠状态箱体,随后转运件可带动折叠状态箱体移动,在此过程中,折叠状态箱体通过限位组件,由于折叠状态箱体一般为两层结构,两层结构的侧边缘会依次与限位组件接触,使箱体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则当转运件将箱体移动至输送装置的起始端时,箱体已经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随后送料装置可将物料由输送装置的一侧推入展开状态箱体内,挡位组件可防止物料散乱,将物料推入的箱体的方式受物料形状的影响较小,因此上述开封装一体系统,实现了箱体的自动打开及装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阻挡件、第二阻挡件及第三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三阻挡件分别用于与所述折叠状态箱体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阻挡件用于与所述折叠状态箱体边缘处的缝隙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箱装置还包括架体、第一运送组件及间歇驱动组件,所述架体上设有导向通道,所述第一运送组件设于所述导向通道内,所述间歇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运送组件单向传动配合,所述间歇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运送组件间歇移动,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导向通道的一侧开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歇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连杆及主动轴,所述第一运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及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连杆往复转动,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主动轮构成棘轮机构传动配合,使所述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运送组件沿单向间歇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导台,所述导向通道包括运送段及取料段,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运送段内,所述导台设于所述取料段内并与所述传送带的端部相接,所述传送带用于将所述折叠状态箱体输送至所述导台上,所述导台远离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低于所述导台的另一端,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取料段远离所述运送段的端部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堆料组件及推送件,所述堆料组件用于堆叠所述物料,使所述物料呈一层或至少两层设置,所述推送件用于将堆叠后的所述物料沿水平方向推入所述展开状态箱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料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弹性挂耳及推动件,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围成堆料空间,所述推动件用于将物料推送至所述堆料空间内,所述弹性挂耳可伸缩设置或可弹性变形,当所述推动件带动物料进入所述堆料空间时,所述弹性挂耳受物料挤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堆料组件还包括侧架,所述弹性挂耳包括伸缩件及弹性件,所述侧架上设有与所述伸缩件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伸缩件连接,当所述伸缩件受物料挤压时,所述伸缩件缩入所述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物料装箱系统还包括封箱装置,所述送料装置、所述封箱装置用于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运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封箱装置用于翻折所述展开状态箱体的折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运送组件及第三运送组件,所述第二运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件及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件上,所述定位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展开状态箱体的放置空间,所述第一输送件的一端与所述转运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送料装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运送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输送件及第三输送件,所述第二输送件与所述第三输送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展开状态箱体的移动空间,所述移动空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件相接,所述第三输送件与所述封箱装置对应设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部分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折叠状态箱体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展开状态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架体与限位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折叠状态箱体在导向通道内的摆放示意图;
图9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堆料组件的部分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堆料组件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的斜视图;
图13为图1的部分示意图二;
图14为图1的部分示意图三;
图15为图2的部分示意图;
图16为图1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输送装置,110、第二运送组件,111、第一输送件,112、第一分体,113、第二分体,120、第三运送组件,121、第二输送件,122、第三输送件,130、挡位件,200、开箱装置,210、限位组件,211、第一阻挡件,212、第二阻挡件,213、第三阻挡件,214、支杆,220、吸附件,230、转运件,231、定位件,240、架体,241、导向通道,241a、运送段,241b、取料段,242、导台,243、导轮,250、第一运送组件,251、传送带,251a、中转端,260、间歇驱动组件,261、第一驱动件,262、连杆,300、送料装置,301、挡位组件,301a、限制件,310、堆料组件,311、第一限位板,312、第二限位板,313、弹性挂耳,314、推动件,315、升降组件,315a、第二驱动件,315b、齿条,316、侧架,317、移动件,318、压板,319、调整件,320、推送件,330、物料输送带,400、封箱装置,410、纵向关箱组件,411、前侧翻折件,412、后侧翻折件,412a、导槽,420、横向关箱组件,421、上侧翻折件,422、下侧翻折件,430、贴胶组件,431、第一滚轮,432、第二滚轮,433、剪切件,11、折叠状态箱体,12、展开状态箱体,13、缝隙,14、折边,14a、纵向折边,14b、横向折边,15、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料装箱系统,包括输送装置100、开箱装置200及送料装置300,开箱装置200、输送装置100依次设置,开箱装置200包括限位组件210、吸附件220及转运件230,限位组件210用于对折叠状态箱体11的侧边缘进行限位,吸附件220及转运件230均设于限位组件210远离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一侧,吸附件220设于转运件230上,吸附件220用于吸附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一侧面,转运件230用于将箱体由限位组件210处移动至输送装置100的起始端,使箱体由折叠状态打开为展开状态,输送装置100用于运送展开状态箱体12,送料装置300设于输送装置100的一侧,送料装置300用于将物料20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送料装置300包括用于对物料20限位的挡位组件301。
上述物料装箱系统,折叠状态箱体11放置于限位组件210处,可对折叠状态箱体11进行限位,转运件230带动吸附件220靠近折叠状态箱体11,吸附件220可吸附折叠状态箱体11,随后转运件230可带动箱体移动,在此过程中,折叠状态箱体11通过限位组件210,由于折叠状态箱体11一般为两层结构,两层结构的侧边缘会依次与限位组件210接触,使箱体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则当转运件230将箱体移动至输送装置100的起始端时,箱体已经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随后送料装置300可将物料20由输送装置100的一侧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挡位组件301可防止物料20散乱,将物料20推入的箱体的方式受物料20形状的影响较小,因此上述开封装一体系统,实现了箱体的自动打开及装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如图4及图5所示,折叠状态箱体11,例如折叠纸箱,一般压成紧贴的两层结构,可打开形成展开状态箱体12,用于装入物料20,当展开状态箱体12被移动至输送装置100上时,展开状态箱体12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或近似水平方向,并与输送装置100的移动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方便送料装置300将物料20以水平或近似水平的方向由展开状态箱体12的开口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及图6所示,限位组件210包括沿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阻挡件211、第二阻挡件212及第三阻挡件213,第一阻挡件211、第三阻挡件213分别用于与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设置,第二阻挡件212用于与折叠状态箱体11边缘处的缝隙13对应设置。由于第一阻挡件211、第三阻挡件213分别与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上下端对应,而第二阻挡件212与折叠状态箱体11边缘处的缝隙13对应,在将折叠状态箱体11取出送料通道时,需要一定的力将折叠状态箱体11拉出,而在采用吸附箱体的表面将折叠状态箱体11被拉出的过程中,折叠状态箱体11会被打开,折叠状态箱体11一般为两层结构,第二阻挡件212在经过折叠状态箱体11第一层边缘处的缝隙13后,由于折叠状态箱体11两层的缝隙13位置不同,使第二阻挡件212不会通过折叠状态箱体11第二层边缘处的缝隙13,而是会先接触折叠状态箱体11第二层的边缘处,导致折叠状态箱体11的第二层被第二阻挡件212稍微阻挡一下,随后第二阻挡件212再由折叠状态箱体11第二层边缘处的缝隙13脱离,此时折叠状态箱体11能被整体拉开成为空箱体,可用于后续的装箱操作。
具体地,如图4及图5所示,折叠状态箱体11具有折边14,当折叠状态箱体11打开为展开状态箱体12后,可通过翻折折边14实现封箱,当折叠状态箱体11最终制成的箱体为长方体状箱体时,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一侧具有四个折边14,相邻的两个折边14之间具有缝隙13,则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一侧具有四条缝隙13,其中两条缝隙13位于折叠状态箱体11两层结构的结合处,而由于折叠状态箱体11的形状,另两条缝隙13在两层结构上的位置各不相同,则第二阻挡件212通过折叠状态箱体11其中一层上的缝隙13后,会被另一层上的缝隙13阻挡,使得折叠状态箱体11在通过吸附件220被拉过限位组件210时,第二阻挡件212可用于打开折叠状态箱体11,使箱体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开箱装置200还包括架体240、第一运送组件250及间歇驱动组件260,架体240上设有导向通道241,第一运送组件250设于导向通道241内,间歇驱动组件260与第一运送组件250单向传动配合,间歇驱动组件260用于带动第一运送组件250间歇移动,限位组件210设于导向通道241的一侧开口处。可将折叠状态箱体11放入导向通道241内,导向通道241的侧壁可对折叠状态箱体11进行导向及限位,使第一运送组件250能够带动折叠状态箱体11移动,由于间歇驱动组件260与第一运送组件250单向传动配合,使折叠状态箱体11只能沿单向移动,且间歇驱动组件260带动第一运送组件250间歇移动,使第一运送组件250上的折叠状态箱体11实现沿单向间歇移动,可实现对折叠状态箱体11的有序输送,且折叠状态箱体11的间歇移动可与后续打开折叠状态箱体11的工序配合,可防止折叠状态箱体11堆积,因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折叠状态箱体11沿竖向放置于导向通道241内,且多个折叠状态箱体11沿水平方向依次堆叠,上述状态下的多个折叠状态箱体11会沿同一方向相对第一运送组件250倾斜设置,若第一运送组件250出现输送方向的切换,可能导致不同折叠状态箱体11沿不同方向倾斜,进而使折叠状态箱体11的堆叠散乱,会影响与后续工序的配合,因此通过将第一运送组件250的移动方向限制为单向,可保证折叠状态箱体11的有序输送,可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叠状态箱体11也可为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塑料箱。
可选地,限位组件21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限位组件210分别设于导向通道241内相对的两侧面上。此时对折叠状态箱体11的阻挡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折叠状态箱体11后续完全打开形成空箱体。
可选地,第一阻挡件211及第三阻挡件213靠近第一运送组件250的侧面为斜面,且斜面朝向导向通道241内设置,此时可通过第一阻挡件211及第二阻挡件212的斜面结构,使折叠状态箱体11在被拉出导向通道241时能够通过斜面进行引导,防止折叠状态箱体11被拉出时其边缘处出现破损。具体地,分别位于导向通道241内相对两侧面上的第一阻挡件211之间的间距沿远离第一运送组件250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间歇驱动组件260包括第一驱动件261、连杆262及主动轴,第一运送组件250包括传送带251及主动轮,主动轮用于带动传送带251移动,第一驱动件261与连杆262的一端铰接,连杆262的另一端与主动轴连接,第一驱动件261用于带动连杆262往复转动,主动轴与主动轮构成棘轮机构传动配合,使主动轴带动第一运送组件250沿单向间歇移动。由于主动轴与主动轮构成棘轮机构,使主动轮在主动轴的带动下只能沿单向转动,则主动轮带动第一运送组件250只能沿单向移动,而第一驱动件261带动连杆262往复转动,主动轴可沿两个相反的方向转动,但由于主动轴与主动轮构成棘轮结构,则主动轴沿一个方向转动可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轴沿另一个方向转动时主动轮保持静止,主动轮间歇性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运送组件250沿单向间歇性移动,使导向通道241内的折叠状态箱体11在移动过程中沿同一方向倾斜设置,方便了与后续工序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中,第一驱动件261可为气缸、液压缸、直线电机等,均可推动连杆262往复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间歇驱动组件260也可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主动轮传动配合,使主动轮带动第一运送组件250沿单向间歇移动;
或间歇驱动组件260包括偏心杆及单向转动的电机,偏心杆与电机的转轴连接,且偏心杆与电机的转轴间隔设置,主动轮为槽轮,主动轮与偏心杆构成槽轮机构,也可使主动轮沿单向间歇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所示,架体240包括导台242,导向通道241包括运送段241a及取料段241b,传送带251设于运送段241a内,导台242设于取料段241b内并与传送带251的端部相接,传送带251用于将折叠状态箱体11输送至导台242上,导台242远离传送带251的一端低于导台242的另一端,限位组件210设于取料段241b远离运送段241a的端部处。当传送带251将折叠状态箱体11由运送段241a输送至取料段241b后,折叠状态箱体11落到导台242上,由于导台242为倾斜设置,且导台242远离传送带251的一端低于其另一端,折叠状态箱体11会沿导台242滑动,由于传送带251为间歇移动,每次只会将特定数量的折叠状态箱体11运输至导台242,则导台242可作为缓冲,使折叠状态箱体11暂存在导台242上,方便与下一工序对接。
具体地,传送带251上用于输送折叠状态箱体11的面为接触面,接触面一般位于传送带251的上侧位置,导台242靠近传送带251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接触面,保证折叠状态箱体11离开接触面后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到导台242上,并进而在导台242的导向下下滑。
可选地,如图6及图7所示,架体240还包括导轮243,传送带251靠近取料段241b的端部为中转端251a,导轮243设于中转端251a靠近取料段241b一侧的斜上方。导轮243可作为对折叠状态箱体11上侧进行限位及导向的结构,使折叠状态箱体11能够沿规定的方式进行移动及排列,防止折叠状态箱体11在移动时位置变动的情况不同导致折叠状态箱体11不能规则排列,因此上述结构可方便与后续工序对接,用以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导轮243与中转端251a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折叠状态箱体11的长度,在将折叠状态箱体11沿横向层叠摆放在导向通道241内时,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上侧可靠在导轮243上,使折叠状态箱体11不进入取料段241b,随后在传送带251的作用下,靠着导轮243的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下侧会在传送带251的带动下移动并下落至导台242上,同时此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上侧会脱离导轮243,使折叠状态箱体11进入取料段241b。可选地,导轮243可滑动设置,可调整导轮243与中转端251a之间的距离,保证折叠状态箱体11在未进入取料段241b时能靠在导轮243上,且在传送带251的作用下折叠状态箱体11也能够进入取料段241b,且不会被导轮243阻碍。
可选地,第一阻挡件211、第二阻挡件212及第三阻挡件213可活动设于导向通道241的端部。此时可根据折叠状态箱体11规模对第一阻挡件211、第二阻挡件212及第三阻挡件213进行相应的调整。
可选地,如图7所示,限位组件210还包括固定件,导向通道241的端部设有支杆214,第一阻挡件211、第二阻挡件212及第三阻挡件213均套设于支杆214上,第一阻挡件211、第二阻挡件212及第三阻挡件213上均设有调节螺纹孔,固定件与调节螺纹孔螺纹配合,固定件的端部用于与支杆214抵接,此时可通过拧紧固定件,使固定件抵住支杆214,实现第一阻挡件211、第二阻挡件212及第三阻挡件213在支杆214上的位置固定,同时当拧松固定件时,可移动第一阻挡件211、第二阻挡件212及第三阻挡件213,用于调整位置。
具体地,支杆214与限位组件210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支杆214与导台242呈垂直设置,使折叠状态箱体11最终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于取料段241b内,便于与后续工序装配将折叠状态箱体11取出导向通道241。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二阻挡件212为具有圆锥形末端的杆件,且不具有尖端,可更好的通过折叠状态箱体11的缝隙13并不会对折叠状态箱体11造成划伤等损害。
可选地,如图3所示,转运件230具有第一转动位置及第二转动位置,转运件230用于在第一转动位置与第二转动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转运件230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吸附件220用于与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上端贴合。当吸附件220与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上端贴合时,折叠状态箱体11在被拉出时其上端先受力,随着折叠状态箱体11的上端被拉出导向通道241,折叠状态箱体11可被打开,方便了折叠状态箱体11的打开。
具体地,通过吸附件220与限位组件210的配合,可使折叠状态箱体11更好的被展开,形成长方体状的展开状态箱体12,方便后续装入物料20。
可选地,如图3所示,转运件230上设有定位件231,定位件231可相对转运件230转动,当转运件230由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时,定位件231转动至与转运件230呈垂直设置,定位件231与吸附件220间隔设置,当转运件230由第二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定位件231转动至与转运件230呈平行设置。当转运件230由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时,吸附件220吸附折叠状态箱体11并将折叠状态箱体11拉出导向通道241,在此过程中折叠状态箱体11会被展开,由于折叠状态箱体11在打开过程中会出现抖动,不利于折叠状态箱体11展开后的定型及后续装入物料20,因此设置定位件231,在折叠状态箱体11展开的过程中对折叠状态箱体11进行限位,减少折叠状态箱体11打开时的抖动幅度,并使折叠状态箱体11打开后能具有更规则的形态,同时在转运件230重新转动并吸附下一个折叠状态箱体11时,定位件231会回位至与转运件230呈平行设置的状态,定位件231不会与其他部分产生位置干涉。
可选地,上述开箱装置200还包括动力件,动力件用于带动定位件231转动。具体地,动力件为气缸,定位件231的一端与动力件的推杆连接,定位件231的中部与转运件230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送料装置300包括堆料组件310及推送件320,堆料组件310用于堆叠物料20,使物料20呈一层或至少两层设置,推送件320用于将堆叠后的物料20沿水平方向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由于堆料组件310可将物料20堆叠,能够方便推动件314沿水平方向将物料20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无需对物料20进行夹持,因此可适用于更多种类或形状的物料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堆料组件310包括第一限位板311、第二限位板312、弹性挂耳313及推动件314,第一限位板311与第二限位板312间隔设置,第一限位板311与第二限位板312之间围成堆料空间,推动件314用于将物料20推送至堆料空间内,弹性挂耳313可伸缩设置或可弹性变形,当推动件314带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时,弹性挂耳313受物料20挤压。当推动件314上放置物料20后,推动件314可将物料20推送至堆料空间内,由于弹性挂耳313可伸缩设置或可弹性变形,且在推动件314移动并带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时,弹性挂耳313会受到物料20挤压,使物料20通过弹性挂耳313的位置并进入堆料空间,随后弹性挂耳313不受挤压可回复初始状态,推动件314返回时物料20会被弹性挂耳313限位,使物料20存留在堆料空间内,随后推动件314上放置新的物料20后可继续送入堆料空间内,由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能够限位并防止物料20散乱,新的物料20会与堆料空间内存留的物料20呈层叠设置,使物料20堆叠,方便后续将物料20装箱,此种堆料方式对物料20端部的形状要求较少,能够对传统装箱工序中无法装箱的物料20结构进行堆叠,进而方便装箱,能够有效提高装箱效率。
可选地,当物料20为瓶状结构时,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呈水平放置,且推动件314上可紧密排列设置多个物料20,且弹性挂耳313用于与物料20的端部接触,弹性挂耳313的长度与相距最远的两个物料2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匹配,此时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形成一层结构,且弹性挂耳313能够对一层物料20均进行限位,防止进入堆料空间内的物料20掉下,则随着推动件314多次推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内,可在堆料空间内形成多层放置的物料20,有利于后续装箱操作。其中,瓶状结构的物料20可为圆柱状瓶体、多边形柱体状瓶体或不规则状瓶体。
在其他实施例中,物料20也可为盒体等。
可选地,如图10至图11所示,堆料组件310还包括升降组件315,升降组件315用于带动推动件314在堆料空间外与堆料空间内往复移动,具体地,升降组件315包括导轨、第二驱动件315a及齿条315b,第二驱动件315a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315b啮合,齿条315b与推动件314连接,导轨沿竖向设置,齿条315b与导轨滑动配合,此时随着第二驱动件315a的转动,输出轴上的齿轮可带动齿条315b沿导轨滑动,使推动件314沿竖向上升或下降,以起到将物料20送入堆料空间或返回的效果,此时升降组件315可使推动件314平稳移动且移动距离控制更精确,有利于提高物料20的堆叠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15包括气缸,气缸的推杆与推动件314连接,通过气缸带动推动件314将物料20送入堆料空间内。
可选地,堆料组件310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感应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可通过传感器感应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当感应到推动件314上具有物料20时,输出信号用于使推动件314推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内。
可选地,传感器为至少两个,传感器成行设置,传感器用于与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一一对应设置。此时一个传感器用于感应一个物料20,当所有的传感器均感应到物料20时,说明推动件314上物料20已经满载并成行设置,可输出信号用于使推动件314推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内,此时可便于推动件314通过多次往复移动,使物料20在堆料空间内层叠排列,有利于后续的装箱操作。
可选地,传感器可为接近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具体地,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推动件314上可放置四个成行设置的瓶状物料20,当所有的传感器均感应到物料20时,可输出信号,用于使推动件314推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的数量也可为一个,通过录入物料20的端部图像判断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是否满载,当传感器录入物料20端部的图像时,图像上一个端部就对应一个物料20,而物料20成行设置时,物料20的数量与传感器录入的端部图像的个数对应,因此当传感器录入的端部图像数量等于推动件314上满载时的物料20数量时,传感器输出信号,使推动件314推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具体地,传感器为图像传感器。
可选地,传感器设于弹性挂耳313的下方。当传感器感应到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之后,传感器可发出信号,用于使推动件314带动物料20经过弹性挂耳313并进入堆料空间内,便于物料20在堆料空间内的层叠堆积。
具体地,传感器设于第一限位件的侧下方,推动件314在其移动范围内具有最低位置及最高位置,当推动件314位于最低位置时,在竖直方向上,传感器位于推动件314与第一限位件之间,由于物料20本身具有厚度,因此当物料20被送入推动件314上时,传感器可感应物料20,随后推动件314可推动物料20进入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的堆料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堆料组件310还包括侧架316,弹性挂耳313包括伸缩件及弹性件,侧架316上设有与伸缩件滑动配合的滑槽,弹性件设于滑槽内并与伸缩件连接,当伸缩件受物料20挤压时,伸缩件缩入滑槽。此时当物料20在推动件314推动下进入堆料空间时,伸缩板会受压物料20挤压并缩入滑槽内,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随后伸缩板重新伸出滑槽,可在推动件314返回后对物料20进行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挂耳313也可设置与第一限位板311和/或第二限位板312上。用于对板状的物料20进行层叠摆放。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挂耳313为由弹性材料制作的结构,当推动件314带动物料20进入堆料空间时,弹性挂耳313受到物料20挤压发生弹性变形,此时物料20可通过弹性挂耳313进入堆料空间,弹性挂耳313随即复原,随后推动件314返回,弹性挂耳313对堆料空间内的物料20进行限位;
或弹性挂耳313包括抵接板、侧板及扭簧,抵接板上设有转轴,抵接板通过转轴与侧板铰接,扭簧套设于转轴上,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抵接板、侧板连接,抵接板在不受力情况下呈水平设置,此时当物料20在推动件314的带动下抵住并挤压抵接板时,物料20可推开抵接板进入堆料空间内,随后抵接板在扭簧作用下恢复至水平状态,当推动件314返回时,物料20被抵接板限位。
可选地,如图1及图9所示,挡位组件301设于推送件320上,挡位组件301为至少两组,推送件320的两侧边缘处沿由上到下的方向分别至少设有一组挡位组件301,一组挡位组件301包括两个限制件301a,相邻的两个限制件301a之间的距离小于物料20的外径,当物料20为瓶状结构时,不同层的物料20之间存在间隙,当推送件320靠近堆料空间内的物料20时,限制件301a可插入间隙内,由于一组挡位组件301内的两个限制件301a之间的距离小于物料20的外径,物料20不会由两个限制件301a之间脱离,限制件301a可对物料20进行定位,防止推送件320将物料20推出堆料空间时物料20出现散乱。
可选地,如图9所示,上述送料装置300还包括移动件317,移动件317与第一限位板311及第二限位板312连接,推动件314与推送件320间隔设置,移动件317用于在推动件314与推送件320之间往复移动。此时当第一限位板311与第二限位板312围成的堆料空间内物料20已经堆满后,移动件317可带动第一限位板311与第二限位板312由推动件314处移动至推送件320处,由推送件320将堆料空间内的物料20推出,此时堆料与装箱工序分开,不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堆料装箱的效率。
可选地,推动件314与推送件320之间设有平移板,平移板与弹性挂耳313平齐设置,移动件317设于第一限位板311及第二限位板312的上方,移动件317用于沿由第一限位板311至第二限位板312的方向或由第二限位板312至第一限位板311的方向往复移动,此时当堆料空间内的物料20堆满后,移动件317平移,使弹性挂耳313上方的物料20移动至平移板上,并在移动件317的带动下移动至推送件320处,可由推送件320推动物料20,使物料20被推出堆料空间。
可选地,如图10至图11所示,上述堆料组件310还包括下压组件,下压组件包括导向件及与导向件滑动配合的压板318,第一限位板311及第二限位板312的宽度小于物料20的长度,压板318用于与弹性挂耳313配合夹持物料20。当物料20由推动件314带动进入堆料空间后,物料20可顶住压板318,使压板318随着物料20一起上升,随后推动件314返回,物料20被弹性挂耳313限位,此时压板318在重力作用下,可与弹性挂耳313配合,实现对物料20的夹持,使物料20能够保持成行设置的形态,有利于实现物料20在堆料空间内的层叠摆放。
本具体实施例中,当物料20为瓶体时,物料20的长度实际也为物料20的高度,此时物料20的两端均伸出第一限位板311及第二限位板312,由于第一限位板311与第二限位板312仍可对物料20的中部进行限位,因此物料20仍可层叠设置,同时再利用弹性挂耳313及压板318对物料20端部的夹持,可保证物料20能够整齐堆叠设置。
可选地,弹性挂耳313为两个,两个弹性挂耳313分别设于第一限位板311、第二限位板312的两侧,下压组件为两个,两个下压组件分别设于第一限位板311、第二限位板312的两侧,下压组件设于弹性挂耳313的上方。此时位于第一限位板311及第二限位板312两侧的下压组件及弹性挂耳313能够对物料20的两端分别进行夹持,对物料20的限位效果更好,保证物料20都能成行整齐排列,防止物料20散乱摆动。
可选地,第一限位板311及第二限位板31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物料20外径的正数倍。保证堆料空间内至少可容纳一层物料20。
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311的高度即第一限位板311在纵向上的长度,决定了堆料空间的高度,也即决定了物料20能够在堆料空间内堆积的层数,而第一限位板311的宽度为第一限位板311上横向上的长度,上述“第一限位板311、第二限位板312的两侧”,实际是指第一限位板31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位置,第二限位板312同理,此时弹性挂耳313能够对物料20的端部进行限位。
可选地,如图10所示,上述堆料组件310还包括调整件319,调整件319与其中一个弹性挂耳313连接,调整件319用于带动弹性挂耳313沿靠近或远离另一个弹性挂耳313的方向移动。此时可通过调整两个弹性挂耳313之间的间距,使上述堆料组件310适应不同尺寸的物料20,提高上述堆料组件310的适应性。
具体地,侧架3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架316分别设于第一限位板311及第二限位板312的两侧,下压组件、弹性挂耳313、传感器沿由上到下的方向依次与侧架316连接,调整件319与其中一个侧架316连接。此时调整件319在带动侧架316移动时,位于侧架316上的下压组件、弹性挂耳313及传感器均同步移动,保证了对不同尺寸物料20的限位及感应。
可选地,如图9所示,上述物料装箱系统还包括物料输送带330,物料输送带330用于将物料20输送至推动件314上,物料输送带330为间隙性移动。此时可通过物料输送带330将物料20输送至推动件314上,同时由于物料输送带330为间隙性移动,当推动件314上的物料20满载时,物料输送带330可暂停输送,推动件314可将其上的物料20送入堆料空间内,随后物料输送带330可再次将物料20输送至推动件314上,并与推动件314配合,实现物料20在堆料空间内的层叠设置。
具体地,当推动件314位于最低位置时,物料输送带330的上侧面用于与推动件314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此时物料20可由物料输送带330直接输送至推动件314上,实现了送料的自动化,有利于提高堆料装箱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4所示,上述物料装箱系统还包括封箱装置400,送料装置300、封箱装置400用于沿输送装置100的运送方向依次设置,封箱装置400用于翻折展开状态箱体12的折边14。此时可随着输送装置100运送展开状态箱体12,将物料20推送如箱体内,再由封箱装置400通过翻折展开状态箱体12的折边14实现封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4所示,输送装置100包括第二运送组件110及第三运送组件120,第二运送组件110包括第一输送件111及定位件231,定位件231设于第一输送件111上,定位件23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分体112及第二分体113,第一分体112与第二分体113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展开状态箱体12的放置空间,第一输送件111的一端与转运件230对应设置,第一输送件111的另一端与送料装置300对应设置,第三运送组件120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输送件121及第三输送件122,第二输送件121与第三输送件12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展开状态箱体12的移动空间,移动空间的一端与第一输送件111相接,第三输送件122与封箱装置400对应设置。当转运件230可将展开状态箱体12移动至第一输送件111处,由放置空间对转运件230进行限位,再由第一输送件111带动展开状态箱体12移动,随后送料装置300可将物料20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装入物料20的展开状态箱体12继续移动并进入移动空间,此时展开状态箱体12的两侧分别与第二输送件121及第三输送件122接触,使展开状态箱体12在移动过程中不易移动,可方便封箱装置400对翻折展开状态箱体12的折边14。
可选地,如图13及图15所示,上述输送装置100还包括挡位件130,挡位件130与推送件320设于第一输送件111的两侧,挡位件130可伸缩设置,挡位件130用于伸入展开状态箱体12的一侧开口。当展开状态箱体12的相对两侧均开口时,推送件320将物料20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时物料20可能在展开状态箱体12内滑动导致物料20滑出,或物料20在展开状态箱体12内的位置不正确,影响后续封箱过程,而挡位件130可伸缩设置,在展开状态箱体12移动时挡位件130缩回,不会发生位置干涉,当展开状态箱体12移动到位后,挡位件130由展开状态箱体12的一侧伸入展开状态箱体12,推送件320由展开状态箱体12的另一侧将物料20推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使物料20进入展开状态箱体12后能处于准确的位置,防止出现装箱不满或后续无法封箱等情况,可减少出现缺陷的情况,以提高装箱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上述输送装置100还包括气缸及接近传感器,气缸与挡位件130连接,接近传感器用于感应展开状态箱体12的位置,接近传感器与气缸电性连接,可利用接近传感器感应展开状态箱体12是否移动至预定位置,若展开状态箱体12移动至预定位置,接近传感器可感应到展开状态箱体12并发出信号,用于使气缸带动挡位件130移动并伸入展开状态箱体12内。
可选地,上述输送装置100还包括导入件,导入件设于第一输送件111的上方,导入件与第一输送件111之间形成供展开状态箱体12通过的通过口。将展开状态箱体12放置在限位空间内及展开状态箱体12在移动时,展开状态箱体12会出现一定的抖动,影响后续装入物料20及封箱,因此第一分体112、第二分体113可对展开状态箱体12的其中两侧进行限位,而导入件可对展开状态箱体12的另一侧进行限位,保证展开状态箱体12在放置到第三运送组件120上及移动时能保持结构稳定,有利于后续装入物料20及封箱,减少后续出现问题的可能,因此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如图4、图14及图15所示,封箱装置400包括纵向关箱组件410及横向关箱组件420,纵向关箱组件410、横向关箱组件420沿第三运送组件12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纵向关箱组件410用于翻折展开状态箱体12的纵向折边14a,横向关箱组件420包括上侧翻折件421及下侧翻折件422,上侧翻折件421、下侧翻折件422分别用于翻折展开状态箱体12的两个横向折边14b,在纵向方向上,纵向关箱组件410位于上侧翻折件421、下侧翻折件422之间。当展开状态箱体12由第三运送组件120带动时,展开状态箱体12先与纵向关箱组件410接触,可由纵向关箱组件410对展开状态箱体12的纵向折边14a进行翻折,而由于在纵向方向上,用于翻折展开状态箱体12的两个横向折边14b的上侧翻折件421、下侧翻折件422分别位于纵向关箱组件410的两侧,则上侧翻折件421、下侧翻折件422的操作与纵向关箱组件410的操作在空间上不存在位置干涉,使上侧翻折件421、下侧翻折件422在横向方向上能够更加靠近纵向关箱组件410设置,使展开状态箱体12的纵向折边14a被翻折后,上侧翻折件421、下侧翻折件422能够尽快对展开状态箱体12的两个横向折边14b进行翻折,同时横向折边14b在被翻折时能够对纵向折边14a进行限位,因此上述封箱设备能够使展开状态箱体12的各个折边14按照预定方式被翻折,可提高封箱效率,且折边14被翻折后不易反弹,封箱效果较好。
具体地,上述“在纵向方向上”中的“纵向”是指竖直方向或近似竖直方向。
可选地,如图4、图14及图15所示,展开状态箱体12具有一侧开口或相通的两侧开口,展开状态箱体12放置在第三运送组件120上时,开口朝向第三运送组件120的侧边方向,展开状态箱体12的横向折边14b、纵向折边14a均伸出第三运送组件120,方便纵向关箱组件410及横向关箱组件420分别横向折边14b、纵向折边14a进行翻折操作。
可选地,如图4、图15及图16所示,纵向关箱组件410包括沿第三运送组件12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侧翻折件411及后侧翻折件412,前侧翻折件411可转动设置,前侧翻折件411用于沿靠近及远离后侧翻折件412的方向往复转动,后侧翻折件412上设有导槽412a,导槽412a的宽度沿第三运送组件120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展开状态箱体12的两个纵向折边14a中,前侧翻折件411可通过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纵向折边14a向靠近另一个纵向折边14a的方向翻折,而随着展开状态箱体12的移动,展开状态箱体12会不断伸入导槽412a,另一个纵向折边14a会接触导槽412a的侧壁,在导槽412a的侧壁的引导下,另一个纵向折边14a也会发生翻折,且两个纵向折边14a会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翻折。
可选地,如图14及图15所示,上侧翻折件421、下侧翻折件422相对水平面及竖直面均倾斜设置。此时上侧翻折件421先与横向折边14b的外边缘处接触,随着展开状态箱体12的移动,上侧翻折件421与横向折边14b接触的位置会向内移动,且在此过程中横向折边14b被翻折,最终横向折边14b完成后,上侧翻折件421可抵靠在横向折边14b上,防止横向折边14b反弹。
可选地,如图15所示,上述封箱装置400还包括两组贴胶组件430,两组贴胶组件430分别设于第三运送组件120的两侧,贴胶组件430设于横向关箱组件420远离纵向关箱组件410的一侧,贴胶组件430包括第一滚轮431、弹性件及装配件,装配件可转动设置,弹性件用于与装配件连接,第一滚轮431可转动设于装配件的端部,两个第一滚轮431之间的间距小于箱体的高度,第一滚轮431上吸附有胶带。当第三运送组件120带着已完成封箱的箱体移动至贴胶组件430处时,由于两个第一滚轮431之间的间距小于箱体的高度,第一滚轮431会先与箱体的侧面接触,并将胶带贴到侧面上,随后箱体继续在第三运送组件120的带动下移动,第一滚轮431受到挤压被推开,并再次与箱体的顶面或底面接触,使胶带继续贴到两个横向折边14b翻折后形成的缝隙13处,随后箱体走过第一滚轮431的位置,第一滚轮431在弹性件的带动下回复位置,使胶带贴到箱体的另一侧侧面,实现对箱体的封紧。
具体地,如图4及图15所示,展开状态箱体12包括主体15、横向折边14b及纵向折边14a,第一滚轮431会与主体15接触,当展开状态箱体12的横向折边14b被翻折后,横向折边14b可形成箱体的上述顶面及底面,顶面或底面为放置箱体时的接触面,此时箱体的高度即为顶面与底面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如图4及图15所示,贴胶组件430还包括第二滚轮432及剪切件433,第一滚轮431、剪切件433及第二滚轮432用于沿展开状态箱体12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两个第二滚轮432之间的间距小于箱体的高度,剪切件433用于剪切胶带。在第一滚路引导胶带对封箱后的箱体粘贴后,剪切件433可切断胶带,实现对箱体的自动粘胶带,由于此时部分胶带没有与箱体贴合,可利用第二滚轮432对胶带进行再次挤压,使胶带贴合箱体。
可选地,两个第二滚轮432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第一滚轮431之间的间距,此时第二滚轮432可对通过第一滚轮431粘在箱体上的所有胶带进行挤压,保证胶带与箱体的粘接效果。
可选地,第二滚轮432可转动设于一配合件上,配合件可转动设置,配合件上设有弹簧,用于使配合件在受压转动后能够重新回位。
具体地,图16中也可看到推送件320上挡位组件301的具体布置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开箱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开箱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依次设置,所述开箱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吸附件及转运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折叠状态箱体的侧边缘进行限位,所述吸附件及所述转运件均设于所述限位组件远离所述折叠状态箱体的一侧,所述吸附件设于所述转运件上,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折叠状态箱体的一侧面,所述转运件用于将所述箱体由所述限位组件处移动至所述输送装置的起始端,使所述箱体由折叠状态打开为展开状态,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运送展开状态箱体,所述送料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将物料推入所述展开状态箱体内,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用于对物料限位的挡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由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阻挡件、第二阻挡件及第三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三阻挡件分别用于与所述折叠状态箱体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阻挡件用于与所述折叠状态箱体边缘处的缝隙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装置还包括架体、第一运送组件及间歇驱动组件,所述架体上设有导向通道,所述第一运送组件设于所述导向通道内,所述间歇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运送组件单向传动配合,所述间歇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运送组件间歇移动,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导向通道的一侧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连杆及主动轴,所述第一运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及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连杆往复转动,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主动轮构成棘轮机构传动配合,使所述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运送组件沿单向间歇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导台,所述导向通道包括运送段及取料段,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运送段内,所述导台设于所述取料段内并与所述传送带的端部相接,所述传送带用于将所述折叠状态箱体输送至所述导台上,所述导台远离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低于所述导台的另一端,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取料段远离所述运送段的端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堆料组件及推送件,所述堆料组件用于堆叠所述物料,使所述物料呈一层或至少两层设置,所述推送件用于将堆叠后的所述物料沿水平方向推入所述展开状态箱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弹性挂耳及推动件,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围成堆料空间,所述推动件用于将物料推送至所述堆料空间内,所述弹性挂耳可伸缩设置或可弹性变形,当所述推动件带动物料进入所述堆料空间时,所述弹性挂耳受物料挤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组件还包括侧架,所述弹性挂耳包括伸缩件及弹性件,所述侧架上设有与所述伸缩件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伸缩件连接,当所述伸缩件受物料挤压时,所述伸缩件缩入所述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箱装置,所述送料装置、所述封箱装置用于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运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封箱装置用于翻折所述展开状态箱体的折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运送组件及第三运送组件,所述第二运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件及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输送件上,所述定位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分体及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展开状态箱体的放置空间,所述第一输送件的一端与所述转运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送料装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运送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输送件及第三输送件,所述第二输送件与所述第三输送件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展开状态箱体的移动空间,所述移动空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件相接,所述第三输送件与所述封箱装置对应设置。
CN202020961739.XU 2020-05-29 2020-05-29 物料装箱系统 Active CN212767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1739.XU CN212767091U (zh) 2020-05-29 2020-05-29 物料装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1739.XU CN212767091U (zh) 2020-05-29 2020-05-29 物料装箱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7091U true CN21276709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0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1739.XU Active CN212767091U (zh) 2020-05-29 2020-05-29 物料装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70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7010A (zh) * 2021-07-12 2021-09-14 杭州富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胶带封口设备
CN115303571A (zh) * 2022-09-07 2022-11-08 佛山市驰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床垫自动包装流水线的装箱封箱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7010A (zh) * 2021-07-12 2021-09-14 杭州富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胶带封口设备
CN113387010B (zh) * 2021-07-12 2023-01-06 杭州富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胶带封口设备
CN115303571A (zh) * 2022-09-07 2022-11-08 佛山市驰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床垫自动包装流水线的装箱封箱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1578B (zh) 开装封一体系统
CN212767091U (zh) 物料装箱系统
CN210592697U (zh) 产品自动装箱机
CN109132002A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打包设备
CN109178462A (zh) 一种物流纸箱自动化包装设备
CN109178463A (zh) 一种物流纸箱包装自动化合箱装置
CN107054755B (zh) 后道包装系统及后道包装方法
CN105730764A (zh) 物料装箱方法
JPH1170917A (ja) ロボットによる段ボール箱への被充填物の充填機構
JP2019147581A (ja) 包装物集積装置
CN109178467A (zh) 一种产品物流纸箱自动化包装设备及箱盖折叠装置
CN109466828A (zh) 一种打印机墨盒自动化生产方法和系统
JP6183076B2 (ja) 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製造装置及びバッグインボックス製造方法
CN212290564U (zh) 进料设备
US4024693A (en) Carton forming apparatus
CN109178460A (zh) 一种物流纸箱自动化包装设备及贴标签装置
CN109178465A (zh) 一种物流纸箱自动化包装设备及箱底折叠装置
CN109178461A (zh) 一种物流纸箱自动化包装设备和纸箱拉引成形装置
JPS62208328A (ja) 配積用自動整列装置
JP6208585B2 (ja) 製箱システム
CN110844199A (zh) 全自动开装箱一体机
CN111071553A (zh) 自动装袋机
CN112550831B (zh) 一种纸盒胚件上料设备
CN213264513U (zh) 送料设备
CN217146562U (zh) 一种张袋机构及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