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6590U - 平衡滑轮车 - Google Patents

平衡滑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6590U
CN212766590U CN202021308465.0U CN202021308465U CN212766590U CN 212766590 U CN212766590 U CN 212766590U CN 202021308465 U CN202021308465 U CN 202021308465U CN 212766590 U CN212766590 U CN 212766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bottom plate
handrail
balance
en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84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飞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emusi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emusi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emusi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emusi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84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6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6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6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平衡滑轮车,涉及滑轮车领域,包括底板、扶手架和滑轮机构,其中底板上端面沿两长边平行设置两扶手架,底板上沿宽度方向开设两卡槽分别安装两滑轮机构,在训练或娱乐的时候,人是站立在底板上,双手扶持扶手架,然后通过脚底与滑轮机构接触,带动滑轮机构转动,滑轮机构带动整个平衡滑轮车和站立在平衡滑轮车的人移动,平衡滑轮车中扶手架可以上下调节高度,并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方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同时平行设置两滑轮机构,从而不仅可以供单人训练使用,也可以供两个人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增加两个人的协同能力。

Description

平衡滑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轮车领域,具体涉及平衡滑轮车。
背景技术
平衡滑轮车可通过脚踩滑轮驱动整个滑轮车向前或向后移动,能够有效的锻炼儿童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但是现有的平衡滑轮车在使用的时候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身体条件不同,而现有的平衡滑轮车结构单一不能调整高度,这就导致现有的平衡滑轮车不能供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而且现有的平衡滑轮车都为一个滑轮,不能供两个人配合使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衡滑轮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衡滑轮车,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而且可以供两人配合使用,锻炼两人的协同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滑轮车,包括底板、扶手架和滑轮机构,其中底板上端面沿两长边平行设置两扶手架,底板上沿宽度方向开设两卡槽分别安装两滑轮机构;
扶手架包括呈中空结构的支撑杆和连接在支撑杆上方的扶手杆,两支撑杆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长边的两端,扶手杆中部呈水平设置、两端垂直向下分别伸入到两支撑杆内,且扶手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
滑轮机构包括滚轴和设置在滚轴两端的固定板,固定板焊接在卡槽的两端,且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转轴,且转轴通过设置在滚轴端部的轴承与滚轴呈转动连接,滚轴的顶部凸出底板、底部接触地面。
优选的,锁紧件包括呈圆环形结构的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支撑杆的顶部位置,且固定环上设置缺口,缺口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座和第二端座,第一端座与第二端座呈平行设置,且第一端座与第二端座之间连接连接销,连接销一端穿过第二端座连接旋接卡头、另一端穿过第一端座铰接呈圆弧形结构的扳手,扳手铰接位置设有一定弧度,第一端座侧壁上设于与弧度相适配的凹槽。
优选的,底板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若干防滑垫,防滑垫呈条形结构,且防滑垫的上端面呈拱形结构。
优选的,扶手杆的水平部位上缠绕段吸汗带,吸汗带分为三段,其中两段吸汗带分别对应两滑轮机构位置,另一段吸汗带对应两滑轮机构中间位置。
优选的,支撑杆和扶手杆均采用铝材质,其中支撑杆的内径与扶手杆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平衡滑轮车还包括滑板机构,滑板机构包括设置呈矩形结构的滑动板和垂直设置在滑动板底部若干卡销,扶手架的顶部等距离设置若干与卡销对应的固定套筒,滑动板通过卡销卡合固定套筒水平固定在底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衡滑轮车中扶手架可以上下调节高度,并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方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同时平行设置两滑轮机构,从而不仅可以供单人训练使用,也可以供两个人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增加两个人的协同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平衡滑轮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平衡滑轮车的滑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平衡滑轮车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平衡滑轮车安装滑动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扶手架;21、支撑杆;22、扶手杆;23、锁紧件;24、吸汗带;25、固定环;26、第一端座;27、第二端座;28、连接销;29、卡头;210、扳手;3、滑轮机构;31、滚轴;32、固定板;33、转轴;4、防滑垫;51、滑动板;52、卡销;53、固定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滑轮车,包括底板1、扶手架2和滑轮机构3,其中底板1上端面沿两长边平行设置两扶手架2,底板1上沿宽度方向开设两卡槽分别安装两滑轮机构3,在训练或娱乐的时候,人是站立在底板1上,双手扶持扶手架2,然后通过脚底与滑轮机构3接触,带动滑轮机构3转动,滑轮机构3带动整个平衡滑轮车和站立在平衡滑轮车的人移动。
如图1所示,扶手架2包括呈中空结构的支撑杆21和连接在支撑杆21上方的扶手杆22,两支撑杆21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1长边的两端,扶手杆22中部呈水平设置、两端垂直向下分别伸入到两支撑杆21内,且扶手杆22与支撑杆21之间通过锁紧件23连接。扶手架2的作用是供使用者双手扶持,保证使用者的平衡。扶手架2在调节高度的时候,首先松开紧固件,上下调节扶手杆22伸入到支撑杆21的深度,在将扶手杆22调节到使用者手部能够方便支撑的高度后,再通过紧固件将扶手杆22的位置固定牢固。
如图2所示,滑轮机构3包括滚轴31和设置在滚轴31两端的固定板32,固定板32焊接在卡槽的两端,且固定板32侧壁固定连接转轴33,且转轴33通过设置在滚轴31端部的轴承与滚轴31呈转动连接,滚轴31的顶部凸出底板1、底部接触地面。在训练的时候,使用者通过脚底与滚轴31之间的摩擦带动滚轴31旋转,旋转的滚轴31带动整个平衡滑轮车和站立在平衡滑轮车上的人一同移动,可以有效锻炼使用者的平衡能力,同时因为平衡滑轮车上设置两个滑轮机构3,可以供两人同时训练,两个人分别脚踩两个滚轴31,相互协同带动平衡滑轮车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锁紧件23包括呈圆环形结构的固定环25,固定环25套设在支撑杆21的顶部位置,且固定环25上设置缺口,缺口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座26和第二端座27,第一端座26与第二端座27呈平行设置,且第一端座26与第二端座27之间连接连接销28,连接销28一端穿过第二端座27连接旋接卡头29、另一端穿过第一端座26铰接呈圆弧形结构的扳手210,扳手210铰接位置设有一定弧度,第一端座26侧壁上设于与弧度相适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逆时针扳动扳手210时,扳手210端部在凹槽内转动,由于扳手210端部具有一定的弧度,在转动过程中,扳手210和连接销28之间的铰接点与第一端座26侧壁之间的厚度逐渐减小,距离也越来越近,固定环25在张力的作用下逐渐张开,此时锁紧件23处于松弛状态,可以上下调节扶手杆22的高度,反之顺时针扳动扳手210,则锁紧件23处于紧固状态将扶手杆22与支撑杆21之间的位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底板1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若干防滑垫4,防滑垫4呈条形结构,且防滑垫4的上端面呈拱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利用若干呈平行设置的防滑垫4增大与使用者脚底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防止在训练时,使用者滑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扶手杆22的水平部位上缠绕段吸汗带24,吸汗带24分为三段,其中两段吸汗带24分别对应两滑轮机构3位置,另一段吸汗带24对应两滑轮机构3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利用吸汗带24吸收手部的汗液,方便使用者把握扶手杆22,其中前后两段吸汗带24可以供双人训练时分别使用,中间位置的吸汗带24可以供单人训练时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杆21和扶手杆22均采用铝材质,其中支撑杆21的内径与扶手杆22的直径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保证扶手杆22能够沿着支撑杆21内腔上下移动,同时保证扶手杆22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4所示,平衡滑轮车还包括滑板机构5,滑板机构5包括设置呈矩形结构的滑动板51和垂直设置在滑动板51底部若干卡销52,扶手架2的顶部等距离设置若干与卡销52对应的固定套筒53,滑动板51通过卡销52卡合固定套筒53水平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扶手架2的高度调节至最低位置并固定,滑动板51通过卡销52卡合固定套筒53水平固定在底板1的上方,使用者可以趴在滑动板51上,通过双手滑动前行,起到锻炼手臂力量和提高协调能力的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6)

1.平衡滑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扶手架和滑轮机构,其中所述底板上端面沿两长边平行设置两扶手架,所述底板上沿宽度方向开设两卡槽分别安装两滑轮机构;
所述扶手架包括呈中空结构的支撑杆和连接在支撑杆上方的扶手杆,两所述支撑杆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长边的两端,所述扶手杆中部呈水平设置、两端垂直向下分别伸入到两支撑杆内,且所述扶手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
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滚轴和设置在滚轴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所述卡槽的两端,且所述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转轴,且所述转轴通过设置在滚轴端部的轴承与滚轴呈转动连接,所述滚轴的顶部凸出底板、底部接触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呈圆环形结构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支撑杆的顶部位置,且所述固定环上设置缺口,所述缺口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座和第二端座,所述第一端座与第二端座呈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座与第二端座之间连接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一端穿过第二端座连接旋接卡头、另一端穿过第一端座铰接呈圆弧形结构的扳手,所述扳手铰接位置设有一定弧度,所述第一端座侧壁上设于与所述弧度相适配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若干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呈条形结构,且所述防滑垫的上端面呈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的水平部位上缠绕段吸汗带,所述吸汗带分为三段,其中两段所述吸汗带分别对应两滑轮机构位置,另一段所述吸汗带对应两所述滑轮机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和扶手杆均采用铝材质,其中所述支撑杆的内径与扶手杆的直径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滑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滑轮车还包括滑板机构,所述滑板机构包括设置呈矩形结构的滑动板和垂直设置在滑动板底部若干卡销,所述扶手架的顶部等距离设置若干与所述卡销对应的固定套筒,所述滑动板通过卡销卡合固定套筒水平固定在底板的上方。
CN202021308465.0U 2020-07-07 2020-07-07 平衡滑轮车 Active CN212766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8465.0U CN212766590U (zh) 2020-07-07 2020-07-07 平衡滑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8465.0U CN212766590U (zh) 2020-07-07 2020-07-07 平衡滑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6590U true CN212766590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6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8465.0U Active CN212766590U (zh) 2020-07-07 2020-07-07 平衡滑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6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11611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cinta rodante con superficie de marcha sin bastidor.
EP1635918B1 (en) Ski exercising and training apparatus
US20120115694A1 (en) Swinging and climbing exercise apparatus
US7736282B1 (en) Bike trainer
CN110353644B (zh) 多功能康复理疗设备
CN110787428B (zh) 一种倒立支撑辅助健身器材
CN212766590U (zh) 平衡滑轮车
CN108909571A (zh) 一种背部带有置物台的汽车座椅
WO2015078305A1 (zh) 带座位的滑板车
CN211097322U (zh) 一种可调节式体育用辅助训练装置
TWI510270B (zh) 健身裝置的支架單元
CN211215195U (zh) 一种站立运动的动感单车
US9162099B2 (en) Adductor and abductor exercise device
CN217661297U (zh) 多功能动感单车
CN213049422U (zh)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
KR101297811B1 (ko) 다기능 러닝머신
CN111359235A (zh)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助跑器
CN214436181U (zh) 一种折叠健身车
KR100814472B1 (ko) 추진력 제공수단이 형성된 트레드밀
CN217661406U (zh) 一种滑雪机
CN212593768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具有腿部锻炼功能的康复装置
CN216319824U (zh) 一种可调式多功能平衡训练桌
CN218793774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板
CN218220979U (zh) 一种腿部锻炼的体育器材
CN218516055U (zh) 一种舞蹈训练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