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51209U -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51209U
CN212751209U CN202021209131.8U CN202021209131U CN212751209U CN 212751209 U CN212751209 U CN 212751209U CN 202021209131 U CN202021209131 U CN 202021209131U CN 212751209 U CN212751209 U CN 212751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contact
earphone
shell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91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091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51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51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51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塑胶壳体、金属壳、塑胶尾塞、多个讯号端子以及耳机插头,塑胶壳体的前端形成耳机插口,耳机插头由耳机插口插入到塑胶壳体的内腔,金属壳套设在塑胶壳体及塑胶尾塞的外部;讯号端子包括弹片、位于弹片后端部且固定在塑胶尾塞上的固定端、以及位于弹片上的接触端,多个讯号端子上的接触端均位于塑胶壳体的内腔中并分别与耳机插头上不同部位接触;其中一个讯号端子上设置有一凸出于塑胶尾塞或塑胶壳体外表面的接触部,该接触部与金属壳接触且电性导通,且该其中一个讯号端子的接触端与耳机插头上的接地信号区接触导通。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耳机插座连接器的接地结构,降低了生产难度以及电气线路的排布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上通常会设置耳机插座并配置耳机,以提升音频质量,使用户获得较佳的音频体验。目前的耳机插座通常是包括塑胶壳体、多个金属端子,在使用时,将耳机插头插入到塑胶壳体中,耳机插头上不同位置的接触部分别与多个金属端子接触导通。然而,现有的耳机插座连接器中,由于插座的主体部分为塑胶壳体,金属端子位于塑胶壳体中,导致其难以实现接地连接,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电磁干扰,影响耳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能够实现耳机插座连接器的接地连接,从而有效避免电磁干扰,降低耳机插座连接器的生产难度及电气线路的排布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中空的塑胶壳体、金属壳、固定在塑胶壳体后端部的塑胶尾塞、多个讯号端子以及耳机插头,塑胶壳体的前端形成耳机插口,耳机插头由该耳机插口插入到塑胶壳体的内腔,金属壳套设在塑胶壳体及塑胶尾塞的外部;多个讯号端子均包括弹片、位于弹片后端部且固定在塑胶尾塞上的固定端、以及位于弹片上的接触端,多个讯号端子上的接触端均位于塑胶壳体的内腔中并分别与耳机插头上不同部位接触;其中一个讯号端子上设置有一凸出于塑胶尾塞或塑胶壳体外表面的接触部,该接触部与金属壳接触且电性导通,且该其中一个讯号端子的接触端与耳机插头上的接地信号区接触导通。
优选的,其中一个讯号端子的固定端与弹片衔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的外表面凸出于塑胶尾塞的表面形成接触部。
优选的,塑胶壳体的后端部设置有插接槽,塑胶尾塞上设置有插接于插接槽内的插接凸缘。
优选的,,塑胶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容纳槽,多个讯号端子的弹片一一对应的置于多个容纳槽中。
优选的,,金属壳的前端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端壁,塑胶壳体的前端面抵接于限位端壁上。
优选的,塑胶尾塞和塑胶壳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在多个讯号端子中的其中一个讯号端子上设置外露的接触部,使该接触部接触导通金属壳,利用该其中一个讯号端子将外部用于屏蔽EMI(电磁干扰)的金属可与耳机插头上的接地信号区导通,有效避免电磁干扰的同时,共用一条接地信号通道,简化了耳机插座连接器的接地结构,降低了生产难度以及电气线路的排布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讯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555050220000021
Figure BDA000255505022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3所示,其包括塑胶壳体10、金属壳20、塑胶尾塞30、多个讯号端子以及耳机插头60,其中多个讯号端子分别为讯号端子410、讯号端子420、讯号端子430、讯号端子440以及讯号端子450,塑胶壳体10大体呈圆柱状的中空构造,在其前端形成耳机插口,内部形成内腔,耳机插头60可由耳机插口插入到塑胶壳体10的内腔中,塑胶尾塞30固定在塑胶壳体10的后端部,金属壳10套设在塑胶壳体10以及塑胶尾塞30的外部,上述的多个讯号端子均包括弹片、固定端以及接触端,以讯号端子410为例,其包括弹片411、固定端412、接触端413,其中,固定端412位于弹片411的后端部,并且固定端412固定连接在塑胶尾塞30上,固定端412可以是以插接的方式与塑胶尾塞30固定,接触端413可以是设置在弹片411的前端部,其具体可以是位于弹片411内侧表面的凸起部,在耳机插头60插入到塑胶壳体10的内腔后,多个讯号端子上的接触端413分别耳机插头60上的不同部位接触;上述讯号端子410与其他讯号端子不同的是,在其上设置有一凸出于塑胶尾塞30外表面的接触部414,该接触部414与金属壳20的内表面接触并且电性导通,同时,讯号端子410上的接触端413与耳机插头60上的接地信号区63匹配,在耳机插头60插入到塑胶壳体10的内腔中后,接触端413与接地信号区63接触导通,同时由于接触部414是与金属壳20电性导通的,因此,利用讯号端子410将耳机插头上的接地信号区63与金属壳20短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用于短接的讯号端子410上的接触部414可以是由塑胶壳体10的外表面凸出后与金属壳20接触并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中,在多个讯号端子中的其中一个讯号端子上设置外露的接触部,使该接触部接触导通金属壳,利用该其中一个讯号端子将外部用于屏蔽EMI(电磁干扰)的金属可与耳机插头上的接地信号区导通,有效避免电磁干扰的同时,共用一条接地信号通道,简化了耳机插座连接器的接地结构,降低了生产难度以及电气线路的排布难度。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个,在上述讯号端子410的固定端412与弹片411衔接的位置处设置一弯折部,在将高讯号端子410固定于塑胶尾塞30上后,该弯折部的外表面凸出于塑胶尾塞30的外表面,以形成上述的接触部414;当然,也可以是在上述讯号端子410的固定端412或弹片411上凸出的设置金属触片,对应的在塑胶尾塞30或塑胶壳体10上设置供金属出片穿过的通槽,金属出片穿出通槽后凸出于塑胶尾塞30或塑胶壳体10表面的部分形成接触部。
本实用新型在耳机插头60表面上依序形成左声道接触区61、右声道接触区62、接地信号区63、麦克风接触区64,在耳机插头60插入到塑胶壳体10的内腔中后,接触端子420、接触端子440上的接触端与左声道接触区61配合,接触端子430上的接触端与右声道接触区配合,接触端子410将接地信号区63与金属壳20导通连接,接触端子450上的接触端与麦克风接触区64配合,从而在确保耳机功能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消除电磁干扰。
上述的塑胶壳体10的后端部设置有插接槽11,在塑胶尾塞30上设置有插接凸缘31,插接凸缘31插接在插接槽11中,将塑胶尾塞30与塑胶壳体10固定在一起;在安装时,可以是将多个讯号端子的固定端连接在塑胶尾塞30上形成一个组件,然后在将该组件整体的装入到塑胶壳体10中,或者是先将多个讯号端子插入塑胶壳体10中,然后在塑胶壳体10的后端封盖塑胶尾塞3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保证多个讯号端子能够正常安装的前提下,可以是将塑胶尾塞30和塑胶壳体10一体成型。
在塑胶壳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容纳槽,多个讯号端子的弹片一一对应的置于多个容纳槽中,这样,利用容纳槽对讯号端子的弹片进行限位,避免不同讯号端子之间短接,如此,提升了耳机插座连机器的稳定性。
此外,在金属壳20的前端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端壁,塑胶壳体10的前端面抵接在限位端壁上,这样,在装配时,利用限位端壁对塑胶壳体10与金属壳20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塑胶壳体、金属壳、固定在塑胶壳体后端部的塑胶尾塞、多个讯号端子以及耳机插头,塑胶壳体的前端形成耳机插口,耳机插头由该耳机插口插入到塑胶壳体的内腔,金属壳套设在塑胶壳体及塑胶尾塞的外部;多个讯号端子均包括弹片、位于弹片后端部且固定在塑胶尾塞上的固定端、以及位于弹片上的接触端,多个讯号端子上的接触端均位于塑胶壳体的内腔中并分别与耳机插头上不同部位接触;其中一个讯号端子上设置有一凸出于塑胶尾塞或塑胶壳体外表面的接触部,该接触部与金属壳接触且电性导通,且该其中一个讯号端子的接触端与耳机插头上的接地信号区接触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讯号端子的固定端与弹片衔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的外表面凸出于塑胶尾塞的表面形成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塑胶壳体的后端部设置有插接槽,塑胶尾塞上设置有插接于插接槽内的插接凸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塑胶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容纳槽,多个讯号端子的弹片一一对应的置于多个容纳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壳的前端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端壁,塑胶壳体的前端面抵接于限位端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塑胶尾塞和塑胶壳体一体成型。
CN202021209131.8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212751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9131.8U CN212751209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9131.8U CN212751209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51209U true CN212751209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1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9131.8U Active CN212751209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51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3596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wo grounding members each with a plurality of contacting arms
EP3128625B1 (en) Usb socket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it
CN104092059A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205355339U (zh) 正反插usb插座
US6234841B1 (en) Metal shield and connector body arrangement of an electric connector
CN212751209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CN203760758U (zh) 连接器
CN218215769U (zh) 电连接端子及电连接装置
CN208939210U (zh) 连接器
CN205985588U (zh) 电连接器
CN206076597U (zh) 一种USB type c插接头
CN211980964U (zh) Fakra线束母端连接器
CN2129083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接地结构
CN221057712U (zh) 一种一体式Mini Fakra连接器
CN215869902U (zh) 一种一体式EMI弹片的USB Type C连接器
CN217522294U (zh) 增强插拔力的Type-C连接器
CN217607080U (zh) 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
CN219575987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及与其连接的PCB
US6793538B2 (en) Slim modular jack
CN218648254U (zh) 一种简易式EMI弹片的USB Type C连接器
CN216598161U (zh) 一种c型的usb防水连接器
CN217405834U (zh) 信号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214673218U (zh) 一种磁性接地连接器
CN21669894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2542796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头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